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上就是开发兰桂坊时,房主主动参与进来,所得的利益。

    规则很简单,香江人经济头脑都不错,乔宏伟说完,大家基本上搞明白了。

    个别人还有些疑问,乔宏伟和曹勇,一一为大家做出了解答。

    入股协议中最后有条重要的条款:此协议不可逆,不可单方面终止,解释权归兰桂坊开发公司所有。

    曹勇为此向房主们做出解释,因为一旦房主入股,交出房子,开发公司就会成片拆除旧房,在原地重建新房。

    为避免中途有人退出,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条款。

    当然,为防止房主有特殊情况,需要折现。开发公司承若根据年限,会折价提前收购。

    在房主们没有疑义后,乔宏伟做了临时的登记,发现秦天和老石头很有头脑,这些房主的房子,都是挨着的。

    也就是说,即便兰桂坊其他的房主不参与入股,仅凭眼前这些人入股的地皮,也可以搞开发了,只不过规模要小许多。

    形式一片大好呀,乔宏伟很兴奋。

    他看向孙大海,等待孙大海的下一步指示。

    孙大海却默不做声,把这个项目完全交给他自由发挥。

 第126章 世交

    这些到场的房主都很高兴,自家的不动产居然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这可比自己把房产抵押给银行,然后再去做别的生意安全高效的多。

    而且,眼瞅着地产的价格,从去年开始跳水。现在这房产,无论是卖还是去抵押,都不值几个钱。

    周围都是残破的旧房,别人即便买了,也做不了什么大买卖。谁也不会把高档店铺或豪宅,建在贫民窟里的。

    只有像兰桂坊开发公司这样,按照地块,大面积整体运作,才是旧城区区域改造的出路。

    房主们都回去了,现在餐厅里就剩下开发公司的班底。

    乔宏伟想了想,决定趁热打铁,先把开发公司的组织框架搭建好。

    他们一起商量了一会,最后做出了安排。

    乔宏伟担任开发公司总经理,周海兵担任财务经理,阿山担任保安队长,赵军是物业经理,秦天主管宣传动员,老石头和石志坚主管后勤。

    阿山的小弟四眼仔,居然曾经是港大的学生,只不过没有读完就因为打架被开除了。

    他自告奋勇,要当商务部经理。大家一商量,那就让他先干着,干不好再换人。

    这些职位都是临时的,因为项目一旦开始运行,公司就会寻找合作伙伴,增加股东入场。

    届时,更加专业,更加有能力和经验的精英,就会被股东们带进公司入职。

    秦天和老石头交给乔宏伟一堆资料,都是兰桂坊房主的信息,最上面一张,是兰桂坊的草图,上面的房屋被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标注。

    秦天解释说,这就是现在兰桂坊的房屋情况,按照孙大海事先圈定的范围,一共涉及到二百多户人家,一条主要的路线形成了一个倒扣的“c”字形,也就是半环形,全长大概有六七百米,路线两侧和半环形的中心,就是孙大海的开发目标,总面积大概四五公顷。

    这个开发范围与前世兰桂坊相比,面积更大了一些,并且路线集中,便于管理。

    其中最重要的是中间的仓库区,老石头已经动员了绝大部分仓库的业主,参与到开发计划中来。

    秦天提供的资料上有几十户人家,现在已经不在这里居住,而是把房屋挂到了中介那里,准备卖掉。

    根据孙大海事先与乔宏伟商量好的,这些准备出售的房屋将被不同户头分别买下,暗中统一收入到公司的名下。

    这些事情比较简单,明天起乔宏伟就可以安排人去谈,等下周资金到位后,分别收购就是了。

    现在,开发区域里面还有十几套房,以及一个占地三千多呎的库房,因为各种原因,产权暂时在政府手里,乔宏伟下周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吃下这些产权。

    好在这些都是闲置多年的破旧房子,大部分都已经是危房了,政府正巴不得有人维护保养呢,要拿下来不费吹灰之力。

    今晚的工作顺利完成,孙大海他们也就满意的打道回府了。

    因为事情繁杂,不知不觉中,都过了晚上十一点。

    任逹崋要回家和任達榮转述辅警的问题,提前走了。孙大海和公司人分开,和曹勇一起回到家中。

    到家之后,他发现奶奶姜秀萍还没有休息,正在客厅中和曹大厨夫妇聊天。

    看到孙大海回来,奶奶对他说:“大海,刚才我们接到湾湾的电话,刘老师一家下周要来香江见我们。下周你别安排太多事,到时候好好陪陪他们,这可是咱家的世交呀”

    曹大厨对姜秀萍说:“嫂子,你和刘老师一家是前后脚,正好岔开了。他们是48年底被带到湾湾的,你是49年初带孩子到的首都。”

    “嗯,那时很可惜没有见到他们。不过想想也是,我是在首都和平解放后,跟着接收部队一起进的城。那时候他家如果还在首都,也就不会被强行带到湾湾去了。”

    郑子芸说:“十几年前,刘老师来过香江,和港大做学术交流,小勇见过他。”

    曹勇说:“对,那时我刚到香江一年多,见过刘老师和菡雯姑姑。当时刘老师是湾大新闻系的系主任,临退休前,到港大开最后一次学术会议。

    他那时的腿脚就不太好,平时都是坐轮椅的。菡雯姑姑作为他的私人医生,自费跟着来的。”

    “他们这次可是全家出动了。不仅菡雯要来,他儿子汗青,和他孙子刘阳,也都带着媳妇一起来。刘阳刚结婚,也算是来香江度蜜月吧。”

    孙大海随口问道:“菡雯奶奶家的人来吗?”

    曹大厨顿了一下,说:“你菡雯奶奶到湾湾后,和一个美利坚军官结了婚。

    但几年后她的丈夫接到命令,要去朝鲜半岛和华夏志愿军作战,所以他们就离了婚。你菡雯奶奶就一直没有再结婚,也没有孩子。

    等见到她后,你说话时要注意一点,别让她心里难受。”

    孙大海连忙答应下来。

    “刘老师已经八十多了,身体不好。你菡雯奶奶自己就是医生,她说刘老师心脑血管不好,不能承受乘坐飞机时的压差变化,所以他们一家是乘坐邮轮来香江的,只能在香江待上四天。”

    曹勇问:“爸,他们住的地方怎么安排?我那边可以腾出两间房,可是不够呀!要不然,我明天去小月他们住过的酒店订房间?”

    “不用,刘老师特地嘱咐,说要和以前在首都一样,大家挤一挤,一起住。

    我们晚上和丽萨都商量好了,你那边的两间房,安排汗青和刘阳他们住,刘老师在这边和大海住,菡雯和嫂子一起住。”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饭后,姜秀萍把孙大海叫进房间。

    她打开床头柜,露出里面放着的三条大黄鱼。

    奶奶问孙大海:“大海,你鬼主意多,你说咱们把大黄鱼直接分给刘老师和你曹爷爷,是不是不太好看?”

    孙大海想了想,回答道:“是不太好看,直接拿金条,感觉太俗气了,跟暴发户一样。咱们现在又都不缺这点钱,更多的是为了纪念以前的生活。

    我觉得,这三条大黄鱼,咱们拿到金店,请师傅加工成工艺品,这样会更好。”

    姜秀萍眼睛一亮,说:“这个主意好,大海,你想做成什么样子?”

    “做成金牌吧,反正大黄鱼克数足够做出来的。上面凸出三间房,就是以前房子的样子,房子下面刻着三家的姓,咱家的牌子,孙字刻成大字,他们两家的一样。”

    奶奶击节叫好。

    她出去和曹大厨郑子芸一说,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赞同。

    有点绘画功底的郑子芸,花了一天的功夫,手绘出以前老房子的简笔画,在曹大厨和姜秀萍指指点点下,完成修改后定稿。

    周日上午,在曹勇的陪伴下,孙大海带着大黄鱼,来到周生生位于旺角上海街的旗舰店。

    两个多小时后,在历经了检测、称重、图样定稿后,曹勇代表孙大海,与周生生集团签下了黄金加工协议。

    孙大海付出了五千港币,作为加工费和加急费,换来了周三午后可取货的承诺。

 第127章 香江再聚首

    1982年7月21日,星期二,上午十点,九龙尖沙嘴海运大厦,出关口。

    孙、曹两家在香江的人,除了尚在襁褓之中的曹珊珊以外,全部到齐,在出关口等待刘老师一家的到来。

    郑子微也来凑热闹,十几年前,正是他接待的刘老师和刘菡雯,也算是故人了。

    刘老师一家,是乘坐“双鱼星”号邮轮,从台北来到香江,历时一天一夜有余。

    时间虽长,但乘客却是相对舒服许多,尤其是老幼和病人。

    十分钟后,大批乘客开始出关,见过刘老师的曹勇连忙挤到出口处,一个人一个人地看着,唯恐错过。

    孙大海也举起了手中的牌子,上书“恭迎刘老师大驾光临香江”,和曹勇形成双保险。

    几分钟以后,出口的人流逐渐稀少。

    曹勇忽然动了起来,他闪身挤到出口边,向里面不停的挥手。

    孙大海心中一动,刘老师一家应该是来了,不由得也挤向前面。

    前世的孙大海没有见过刘老师,印象中他好像在两年后去世了,享年85岁。

    前世孙家没有办企业,所以也没有姜秀萍到香江签署文件的事情发生,更不会出现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在香江见到刘老师一家的情况。

    刘老师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不能乘坐飞机,无法承受长途旅行的折磨。

    如果不是姜秀萍和曹大厨一家,现在同时都在香江,恐怕刘家人也不会同意刘老师来香江。

    前世曹大厨夫妇到香江后,也没有听说刘老师来香江,而是在一年后,曹大厨去湾湾见了老人一面。

    至于刘家其他人,前世的孙大海都见过。不过那已经是在九十年代以后,湾湾放宽了回大陆探亲的政策以后的事了。

    所以,到现在为止,前后两世,孙大海对于刘老师,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

    出来了!

    率先出来的是刘菡雯,曹勇已经迎了上去。

    孙大海看向后面,那是刘汗青爷爷推着一辆轮椅走出关口,旁边是他的妻子鲁奶奶。

    轮椅上坐着一位老人,身穿一身月白色短袖唐装,身材稍显瘦削一头银发,梳理得一丝不乱,双目有神,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

    这时,曹大厨已经冲了上去,他双目含泪,弯着腰,握住老人的手,说道:“刘老师,我是大厨呀!”

    刘老师非常认真地看着曹大厨,叹了口气,说道:“大厨呀,多年未见,连你也都变老了。”

    曹大厨哽咽地说:“您没有老,还是我心中的样子。”

    刘老师反而豁达地笑了:“痴儿,我都八十多了,要是不老,不就成妖怪了吗?”

    这时,刘菡雯和曹勇走了过来。

    “大厨哥,我是菡雯。”

    “菡雯妹子”

    曹勇连忙说:“爸,这里是通道口,咱们先让到旁边去吧。”

    到了大厅一角,大家互相介绍。

    “刘老师,这是承哥的妻子姜秀萍,这是他的孙子孙大海。”

    刘老师拉着孙大海的手,仔细端详着。

    “真像呀,可惜了阿承。”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