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尤师傅虽然不知道孙大海的真实身份,但他也知道孙大海是客人,当然不会把脏活累活交给他。

    “鱼身上味大,你也别沾手了,帮我踩脚泵吧。不用太快了,匀速踩就成。等我说开始你再踩。”

    “好咧。”孙大海说干就干,他接替了尤师傅的位置 准备踩脚泵。

    “三炮 你拉着鱼尾,把鱼反卷着,让鱼皮带上劲儿。”

    他一边说 一边冲木箱子里拿出一根空心的细长木签子 把皮带的一头套到了木签子尾部。

    同时将木签子的另外一头 顺着刚才充气的口,小心地塞了进去。

    “好了 大家开始动手。”

    尤师傅一声令下 三个人一起动手。

    只见他一手抚摸这大鳇鱼的鱼皮 另一手拿着木签子 慢慢往里伸。动作幅度不大,但速度并不慢。

    “老尤,这么大的鱼,你这几年经手的次数也少了吧。”王三炮倒是很轻松 他配合着尤师傅的动作,同时还聊着天。

    “这两年大湖禁渔,只开放了两个小湖 捕到大鱼的机会自然就少了。不过 这七星湖也该修养几年了 不然以后就恢复不过来了。”尤师傅语气淡淡地回答。

    “大海,这位尤师傅是我们这里做鱼皮衣手艺最好的师傅,上次送给圆圆和大河的那两套鱼皮衣,就是尤师傅亲手做的。”王三炮向孙大海介绍道。

    “真的呀?那可好好感谢尤师傅了。我弟弟妹妹都非常喜欢送给他们的鱼皮衣。”

    “不用谢。只不过现在大鱼少了,我们做鱼皮衣的机会也少了。不过按现在的发展趋势,再过几年 情况会比现在好很多的。”

    说到鱼皮衣,尤师傅显得非常认真。这可是赫哲族的传统手艺,只是有这手艺的人不太多了。

    “因为现在大湖禁渔,所以尤师傅在外面屯的工艺品厂,主要做鱼皮画。大海,你觉得鱼皮画有发展前途吗?”

    王三炮这是在替尤师傅问。虽然尤师傅不知道孙大海的厉害,但王三炮还是心知肚明的。

    “特色商店里的那些鱼皮画,都是尤师傅做的?非常棒的手艺。你们放心,等正式开业后,这些画肯定供不应求的。你们别只看国内的游客,外国人才是这些鱼皮画和鱼皮衣的真正买家。”

    孙大海还真看到了几幅鱼皮画。这些具有异国情调,又稀奇古怪的艺术品,天生就对那些欧美人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孙大海相信,这些鱼皮画,鱼皮衣,到时候肯定会供不应求的。

    是不是应该把鱼皮画和鱼皮衣的价格提高一两倍呀?感觉特色商店里的标价都不是很高,好东西不能太廉价。孙大海陷入了思考中。

    “只有十斤以上的鱼,鱼皮的大小和强度才有可能成为鱼皮衣的原料。鱼皮画的要求低一些,但也不会用低于五斤的鱼来做原料。所以说,关键还是要有大鱼才成。”

    孙大海点点头,心里对尤师傅的话却不以为然。其实现在这样就挺好,这样的产品玩的就是饥饿营销。

    先不说这七星湖水域能供养多少大鱼存活,单说这制作鱼皮衣和鱼皮画,哪一样不是费时费力的?

    真要有无数的大鱼给他,不仅他做不过来,价格也卖上不去,那又何必呢?

    所以,搞艺术或是做技术的人,你们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商业运作的事情,是要找专业人士来处理的。

    孙大海心里已经做好了打算,晚上回去就和郭玉萍谈,先把这些特色产品的价格提高三五倍再说。

    一套大鳇鱼得鱼皮衣,两三个人累死累活干一个多月才能做出来,居然只卖区区的一百美元。

    虽然这是李老板儿给阿莱雅的内部价,但这也充分说明了特色商店的定价思路有些问题。

    孙大海高度怀疑,特色商店的商品价格是李老板儿他们自己制定的,郭玉萍并没有参与其中。

    这些特定产品的定价,决不能按照现在国人的思路来操作,而是要参考国际上那些大牌奢饰品,来形成自己的定价思路。

 第795章 鱼脍

    正在几个人说话间,屋门被推开,那位女师傅走了进来。

    “嫂子,你那边忙完了?”王三炮抬头看了一眼进来的人,随口问道。

    “嗯,就是量了一下尺码。那个外国女孩没有对她定制的鱼皮衣提其它的要求,只说让我正常制作就可以,不用因为她是外国人而特殊对待。”

    这后半句话,其实是对尤师傅说的,他才是真正负责设计和制作鱼皮衣的师傅。这位女师傅是他的妻子,同时也是他工作时的主要助手。

    女师傅进来后就动手帮忙,她手脚麻利,和尤师傅配合默契。几个人只用了十几分钟,很快就把大鳇鱼的鱼皮剥了下来,而且是非常完整的两片。

    尤师傅让他妻子和王三炮将鱼皮展开,他自己仔细地查看了鱼皮的正反两面,两张都看过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对王三炮和孙大海说道:“这鱼皮非常完整,大家都辛苦了。”

    孙大海也在一旁看着,他问道:“尤师傅,为什么要往里打气呢?一点一点慢慢地直接往下剥,不成吗?”

    尤师傅翻开鱼皮的一角,指着鱼皮内侧那层灰白色的筋膜,对孙大海说:“看到这层筋膜了吗?要想把鱼皮制作成衣服,必须要让鱼皮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

    这层筋膜是否完整,是保证鱼皮强度和弹性最重要的因素。

    这也就是为什么制作鱼皮衣一定要用大鱼鱼皮的原因。如果拼凑过多的话,不仅不够美观,而且鱼皮拼接处的强度也不够了。

    刚才咱们剥鱼皮的时候,往里面打气,就是为了用气将这层筋膜与鱼肉分离开,以便在真正开始剥离鱼皮的时候,尽量不损伤到这层筋膜。”

    尤师傅一边检查鱼皮,一边和孙大海说话,他的妻子这会儿可是没有闲着,在王三炮的帮助下,三下五除二,就将失去鱼皮的大鳇鱼给分割开了。

    孙大海从来没有处理过这么大的鱼,他最多也就处理过不到二十斤的鱼。这大鱼处理起来,真的和处理小鱼不太一样,就如同自家做小炒与食堂做大锅菜一样。

    尤师傅很有大牌的感觉,他只管研究手里那两片鱼皮,别的活都是他妻子来干。

    孙大海也想上去帮忙,不过被她笑着拦住了。说起来剩下的工作也不多了,有王三炮帮着打下手,也就差不多了。

    “三炮叔,这条鱼中午要怎么处理呀?全做出来时间不够吧?”孙大海问道。

    “这要看老尤怎么安排。普通的鱼李老板儿处理起来没问题,可遇到这样的大鱼,尤其是大鳇鱼,老尤才是真正的行家。”

    王三炮说话的时候,正在把分割好的鱼肉往旁边的横杆上挂,这是要控血的节奏。

    “等放完血,把鱼腹肉拿到外面冻两分钟 然后切片做鱼脍。把鱼头剁开 取出鱼下巴留着以后做菜,鱼头剩下的部分熬鱼头豆腐汤,鱼骨裹上鸡蛋和生粉炸出来 其它部位中午来不及处理了,一会都运回山庄去 等晚上或明天再做。

    对了,三炮你把鱼腩那一块单独拿出来,一会记得一定要带回去 可别跟着鱼腹一起做成刺身了。”

    尤师傅胸有成竹 将这条鱼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孙大海自己就会做菜 自然明白尤师傅说的意思。鱼脍就是生鱼片 也就是倭国菜中的刺身。

    大鱼的鱼下巴包括鱼唇和月牙肉这两块好吃的部位,如果做汤就糟蹋东西了。这条大鳇鱼的头足有二三十斤 把鱼下巴分离出来,做成清蒸鱼下巴或红烧鱼下巴,至少能做几大盘。

    鱼头剩下的部分熬汤也就足够了。全鱼席中的鱼汤,是要让食客品尝鱼汤的鲜味,而不是吃鱼肉啃鱼骨头用的。

    有师傅叮嘱王三炮将鱼的肚腩部分单独拿出来,也是有原因的。

    由于鱼种的区别,以及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对鱼身上哪个部位最好吃,大家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比如大多数人都会喜欢的鱼鳍鱼翅、鱼腩、鱼唇、月牙肉鱼鳃后面的肉,以及鱼籽。

    还有少数人会喜欢吃鱼皮、鱼眼睛、鱼脑、鱼鳔、鱼尾,甚至还有人喜欢鱼骨和鱼鳞,正可谓众口难调,各有所好。

    总而言之,一条鱼身上最不受饕餮们重视的,就是鱼身上那些纯粹的鱼肉,其它部位反而都会被人喜欢。

    鱼腩是鱼身上最柔软最丰腴的部位。鱼腩鲜美可口,滑嫩顺爽。

    而且,鱼腩并不是如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全部都是脂肪,吃多了对人反而有害。

    鱼腩中更多的还是蛋白质,虽然含有一定量的脂肪,但这些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无害。

    鱼腩部位还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同时这里还没有鱼刺,利于人们的消化吸收。

    因此,以鱼腩为主材制作出来的各种菜品,是中、高档酒席中最常见的菜品之一,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今天中午要做的是鱼腹肉刺身,鱼腩虽然算是鱼腹肉得一部分,但这里的脂肪含量要比其他部位都高出不少。

    对于不习惯吃鱼生的人来说,鱼腩部位制作出来的刺身,口感略显肥腻,恐怕他们更加难以下咽。

    因此,为了不暴殄天物,尤师傅让王三炮将鱼腩带回去,另行处理的要求,孙大海是举双手赞成的。

    不过,孙大海还是有一个疑问。

    “尤师傅,我看这切下的这两条鱼腹肉,加起来也就二十来斤。中午在这里吃饭的人肯定超过二百人,这点肉做成鱼脍的话,一个人也就能分到三四片,恐怕不够吃吧?”

    “首都那边现在流行吃鱼脍了吗?”尤师傅有些奇怪地问道。

    不仅尤师傅对此感到易货,就连王三炮也有些傻眼了。

    “大海,老尤说的鱼脍,其实就是把鱼切片后生吃。我每次顶多能吃上一片,再多就恶心了。

    我们靠山屯除了老尤他们几个赫哲族人之外,能一次吃三片以上的人屈指可数。

    这二十来斤鱼腹肉做成鱼脍,我觉得最后肯定要剩下一大半,我都想劝老尤少做点,别浪费了,你怎么还觉得会不够呢?”

 第796章 午餐

    孙大海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又进入了思维误区。现在还只是八十年代,对大多数人来说,能有块儿肥猪肉吃,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类似鱼脍这样的吃法,北方人能接受的还真是不多。要知道,就连可口可乐,许多人都还没有接受,认为有一股子药水的味道。

    而且,今天搭配的蘸料,是按照赫哲族的习惯调制的。

    孙大海虽然爱吃生鱼片,但他也只是习惯绿芥末加酱油这种倭国刺身的搭配方法,

    今天中午就连他都不一定能下吃多少,更何况那些基本没有吃过生鱼片的其他人呢。

    孙大海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他和王三炮洗了洗手,然后就离开了料理间。剩下的活儿就简单了,有尤师傅他们两口子接手,用不着别人帮忙。

    “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啊”

    孙大海他俩回到食堂时,正好赶上李老板儿在引吭高歌。一曲乌苏里船歌被他唱的宛转悠扬,余音绕梁,赢得大满堂喝彩。

    两个高中部的男生紧跟着上场,他们唱的歌曲居然是大约在冬季。这是湾湾著名歌手小哥齐去年发表新专辑的主打歌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