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4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山上的靠山屯特色混合养殖园则不同,其特色就是混合养殖。只有养殖的动物种类多了,才能更吸引游客,才能提供出种类繁多的特色产品用于销售。
因此,养殖园经营发展中需要的才是物种多样化。
孙大海正在和温磊他们谈论马鹿的问题,这时二小那边发出一阵欢呼声。原来是王晓娲已经找到了她家的幽幽。
王晓娲今年刚放寒假时,就跟着几个一起来英才学校学习的小同乡,先行跑回了靠山屯。
王晓娲去年寒假跟着孙大海他们去了香江,暑假又留在学校,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活动,因此从她来首都上学之后,还没有回去过,小姑娘早就想家了。
这不,她早早就向生活老师申请了火车票,正式放假的第二天就登上了回家的火车。
英才学校负责替学生订票,路费由学生家长负担。孙家下属各公司对这种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
嘉华投资公司对子女在英才学校上学的员工,提供每年一次往返路费报销的福利。
也就是说,每年王晓娲回家探亲一次,或是王三炮和他妻子中的一人,每年来首都看望女儿一次,路费都是嘉华公司报销的。
目前在英才学校就读的外地学生中,就属食为天员工的子女最多。不过随着嘉华在国内项目的增加,未来英才学校来自嘉华的生源也会慢慢增加。
原本孙大海以为来自岁月静好的生源也会不少,事实却是他失算了。
岁月静好在各地开设的分店虽然不少,但员工相对年轻,尤其是基层一线员工,未婚者占了绝大多数。
个别有适龄子女的管理人员,也不一定非让孩子跑到首都来读书。
因此英才学校中来自岁月静好的学生,只有首都几家分店不多的五六个学生而已。
现在英才教育基金由姜秀萍全权负责,她手里已经有了在外地建分校的计划。龙省的冰城和东山省的岛城就是备选城市。
姜秀萍已经派人去做实地考察,过完年后可能就会开始与当地政府正式交涉。
虽然英才学校首都刚刚成立不久,还没有足够的正式成绩可以宣扬,但发展态势非常良好。
教育部和民政部一直关注英才学校的表现,他们对于英才教育基金开设分校的计划,是非常支持的。
这事跟孙大海没有多少关系,甚至分校的建设到时候很可能并不需要孙大海额外拿出资金来。
英才教育基金暂时还没有专门的投资部门。基金的投资账户,目前由架设未来投资公司代管。
去年利用股灾的机会,架设未来投资公司通过入场操作,可是为英才赚了好大一笔钱。
这笔钱在两地同时建分校可能少了点,如果只建一个与首都规模类似的分校英才幼儿园、英才小学、英才中学,还是毫无问题的。
孙大海对此表示支持。趁着现在土地便宜,英才教育基金先圈好地再说。要不然,以后的成本可就更高了。
选择冰城和岛城建设分校,是因为这两地本身教育资源就比较充沛,附近也都有不少孙家的企业。因此分校建在这两个地区,可以方便员工子女就近入学。
第773章 慈善中的套路
至于说今后会不会将英才学校的分校继续往南发展,要看具体的情况。
不过孙大海估计,食为天海南基地的事情一旦谈妥,在海南或粤省的某地建英才分校的几率就会大增。
在孙大海前世的记忆中,八九十年代有不少香江富豪都回大陆捐建学校。其中有些人不求回报,只为支持国家教育事业,凭的是一片拳拳报国之心。
而有些人则不然,他们把捐建学校当成了一笔生意。
他们向政府提出捐建学校,但学校的所有权要归他们所有。要知道,他们要的地皮可都是在黄金地段,而且面对这种情况,政府一般会以低价甚至免费将地皮转让给捐建者。
等若干年土地升值以后,他们再将学校外迁,甚至取消,同时把这块地皮变更用途,直接就可以上马地产项目了。
因此,看似捐建学校一个慈善行为,其实里面隐含着很强的商业目的。这些富商一个个都猴精猴精的,轻轻松松就做到名利双收了。
这种情况在九十年代之后被国内不法商人或企业竞相效仿,利用国内相关政策和对于慈善事业的监管还不健全的时期,从中获利不少。
英才教育基金完全没有必要用这种方式挣钱。
孙大海支持现在就上马分校的建设,也只是为了解决英才首都学校招生人数限制,而采取的分流方式。
英才幼儿园和英才小学,每年招收新生90人和120人。英才学已经步入正轨,小学和中学都不再参加市里的统招,而是由本校学生自然升级。
由于英才学校的编制是逐级扩大,因此升级时出现的名额空缺,将对外采取自愿报名、面试、综合测试的程序,结合学生的统考成绩,择优录取。
在招生期之外的时间,当学校个别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留校继续学习,出现编制缺口时,英才学校将与报名本校,但当时未被录取的学生沟通,以转校的方式来保持满编状态。
英才小学和中学每个班的编制为40人,另外有两个额外编制,由校长掌握,以应对突发情况。使用时校长需要亲自提交书面资料,上报基金会审核备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华夏是个人情社会,很多时候都是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应对不时之需。
就连各单位发放职工劳保用品时,都要留出一定的机动份额,更何况是入学名额这样的大事呢!
目前在英才学校中,孙家各个企业的职工子女,也包括孙大海旗下企业国内职工的子女,占学校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
剩下的名额,两成留給了关系户与合作单位。这些学生需要提前半年以上的时间报名,并通过学校面试与降低难度的综合测试才能获得入学名额。
学校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前布置一些课程给他们,以免他们入校后跟不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
剩余的名额都将从福利院的孤儿中诞生。英才教育基金和民政系统有一项合作计划,基金会安排老师在每周日去周边几家福利院,为五到七岁的健康儿童上课,以提升这些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英才学校以后也只从福利院中招收小学一年级学生,否则他们很难达到同龄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个名额相对的弹性就大了些,随着孙家企业的发展,以及学校知名度的扩大,生源基数会越来越多的。
孙家企业的职工子女入学问题,暂时还可以保证,只是从福利院中招收学生的人数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但照着目前的发展趋势,顶多再过上三五年,恐怕英才学校都很难保证自家企业职工子女的入学了。
到时候总不能按级别、资历排队,甚至用抽签的方式,才能让职工子女入学吧?这样可就完全违背了孙家成立英才教育基金的目的。
因此,着手建立英才分校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一旦分校建成,完成学生生源分流之后,英才学校下一步改革计划,就将会出台。
比如学校引入竞争机制,对学生和老师实行末位淘汰。再比如为英才学校制定接受外界企业或个人赞助的方案,使其逐渐摆脱单纯依靠英才教育基金输血,才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情况。
英才教育基金成立时间短,而且国内对慈善事业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所以英才教育基金的运作,很多时候都不是非常规范。
明年姜秀萍就要去香江了。因此她决心今年将英才教育基金好好梳理一下,制定出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之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慈善基金。
孙大海在温磊等人的陪同下,参观完鹿场,然后找到了正在鹿舍里玩的孙圆圆他们。
两年不见,幽幽和小鹿纯它们的变化真是不小,都已经长大成为成年梅花鹿了。如果不是有王晓娲帮忙指认,大家都已经认不出它们了。
刘涛介绍说,由于它们都是从小被人养大,不仅不怕人,反而愿意跟人在一起。因此它们今后的大部分时间,都会被散养在度假山庄木屋区那边,日常和游客们近距离接触。只有到了冬季时,才回到鹿场过冬。
不仅是幽幽它们,就连它们的孩子也跟着一起享受这样的待遇。其实,它们的孩子才是最吸引游客的,幽幽它们这些已经成年的鹿,是沾了它们孩子的光。
山庄那边有人专门照顾这些鹿,定期为它们清洗,并准备好小份的精饲料给游客,如玉米粒、豆料等,让游客通过喂食,与它们互动。
不过其它的鹿就只能在鹿场里生活了。尤其是那些刚从山上下来的,身上的野性十足,万一伤着游客,就不好了。
看得出,二小现在感到有些失望。
曾经的小鹿已经长大,仿佛失去了小时候的那种可爱劲儿。小鹿纯和小鹿纯子现在都不认识二小了,它们对二小的反应,和对其他人差不多。
倒是和它们年龄相仿的幽幽,跟王晓娲更亲近一些,让小丫头得意洋洋的。不过,刘涛随口一句话就给她揭了底。
第774章 大青山一号公路
原来王晓娲提早回到靠山屯后,这些日子,她几乎隔天就下来找幽幽玩。
刚开始的时候,幽幽也认不出来已经离家一年多的王晓娲了,全靠这几天连续的接触,才和她再次熟悉起来。
梅花鹿算得上是大牲口了,体味较重。现在又是冬天,所以鹿舍里真不适合人待着。二小他们借着兴奋劲儿,在里面和小鹿玩,兴奋劲儿一过去,就受不了了。
正好这时候孙大海来找他们,几个人就和鹿群告别,一起到温磊的办公室,听他介绍鹿场的发情状况。
鹿场成立两年了。第一年主要搞基建,鹿只有县里投入的那百十头,这其中还包括了小鹿纯它们那些部队转过来的鹿,以及王三炮家的幽幽。
去年开春之后,蒋尚宇从俄国引进了大量的青年种鹿,温磊也联系了周围几家国营鹿场,进行了种鹿置换。
这是为防止鹿群近亲繁殖而出现种群退化的关键,同时也增强了鹿群的活力。
去年夏季,鹿场对适龄公鹿进行了初次割茸,加工后除了少部分作为礼品留在国内,其余均通过寰宇贸易公司的渠道出口到海外。
这是一次典型的试水行为,充分利用了寰宇贸易公司的海外销售网,取得的成绩还是相当令人振奋的,收获了一笔不菲的外汇收入。
更重要的是,合缘鹿业的相关产品,从无到有,初步搭建起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这为今后鹿场的高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鹿场计划在今年实现收支平衡,三年后收回投资成本,实现盈利。
鉴于鹿场收到牧区面积和气候条件限制,在今后数年内,我们会将成年梅花鹿的存栏数量控制在一千到一千二百头。
因此,鹿场面对的主要工作,就是提高产品质量。
鹿场将通过优选种鹿,提高幼鹿存活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饲料配方与搭配比例;提高和同时通过签订长期收购合同,提高周边农户种植良种饲料的积极性,以扩大鹿场越冬饲料的储备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