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大海回到首都的当天晚上,家里就召开了家庭会议。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批判孙大海不务正业,放着好好的学生不做,非要去当资本家。
孙大海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并表示自己将好好上学,这几年没有特殊的情况,就不往外面跑了。
孙大海为了表达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还主动送上投名状,请姜秀萍帮助联系老师和学校,他准备让巴特尔等人去上学。
这一招直接击中要害,姜秀萍顿时老怀大慰。她问清孙大海的全部计划后,乐颠颠地跑了一周的时间,亲自到市区各级教育部门打招呼,组织师资力量,开设了小学速成班扫盲班、初中补习班和高中强化班。
各种班的上课地点安排在成人技能培训学校,也就是原来的钱家川村小学。因为改建后的成人技能培训学校面积增大,空教室也比较多,所以各种班都分为脱产学习、半脱产学习和夜校学习三种方式。
成人技能培训学校的产权归钱家川村村委会、食为天华夏以及妆点生活华夏共同拥有。这次招生,也是面向村民和两家公司的正式员工。
因为成人技能培训学校是公益性质的学校,在大致核算了成本之后,每名报名学生,将会缴纳不同的学费。
准备上学的两家公司的员工,都有不同的学费补贴。夜校学习的费用,全部由公司负担,半脱产学习公司负担七成学费,脱产班需要向公司申请停薪留职,学费公司负担一半。
但所有班次的学习结束后,将参加市里的统一考试,如果各科成绩均达到及格以上,取得相应的学历,并与公司续签合同,公司将发放一次性奖金,用以鼓励员工的学习精神。
高中强化班的学员,如果参加高考并考入了大学或大专院校。公司将以委培形式与员工重新签约。在学习期间,学费由公司负担,并按月发放员工80的工资,用作生活费用。
钱家川村的村主任李忠,照猫画虎,规定了村民上学学费减半,考试及格后,缴纳的另一半学费全额退还。
孙大海原以为报名的人不会太多,谁知道报名当天人满为患,大家为此甚至要托关系走后门,实在是出乎孙大海意料之外。
更让他不能理解的是,公司报名脱产班的人最多,半脱产的次之,反倒是报名参加夜校学习的人,相对较少。
孙大海带着不解找人询问,后来还是姜秀萍一语道破。
国营企业的正式职工,除了国家规定的级别工资外,效益好的还能每月多发五元的奖金,再加上各种补贴四五块钱,这就是他们的全部收入了。
食为天和妆点生活是外资企业,本身工资就比国营企业高出两三倍,外加公司效益极佳,每月奖金都不比工资低。
而且公司内部工种不同,收入也相差悬殊,每个工种对员工都会有不同的要求。现在既然公司鼓励大家上学深造,同时也保留了脱产学习者的职位,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那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许多有进取心的员工,都希望通过一两年的强化学习,提高自己的就业条件,以期更换到更有前景的岗位。
苦哈哈的巴特尔,也被孙大海塞进了初中脱产班。而陈锋因为工作繁忙,实在无法全职学习,所以他进了半脱产班。
就连方颖,也报了高中强化班。孙大海还在纳闷,她整天首都湘省两头跑,也不知道怎么挤出时间来学习。
结果,1984年春节过后,黄菲菲就安排别人成为竹编厂厂长。方颖回首都后,没有被安排新的工作,而是专心补习高中课程。
后来孙大海才知道,吴大伟这个叛徒,早早就把公司和香江大学的赞助条款告诉了黄菲菲。
黄菲菲此举,就是为了准备在1984年秋季,安排方颖作为委培生,进入香江大学念本科。
去年孙大海离开香江前,曾安排找粤语和英语老师的事情。乔宏伟在香江新招了两名具有教师资格的人,进入架设未来控股公司,成为公司的培训讲师。
这两人都是精通英语、粤语和普通话。春节过后,他俩就来到了首都,开设了双语培训班。
这样的培训班可就不对外报名了,学生都是公司制定的人选。黄菲菲没有对外宣传,但其实这些人,就是计划在这几年,将会被派送到香江进修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第251章 语言学习
语言班按时开课了,每周一到周六,每天晚上从七点上到九点。两位老师分别教授英语和粤语,两班同时上课,连续两天为同一课程。
也就是说,一个学员如果愿意,可以一三五学英语,二四六学粤语,不落进度。
来上课的人却发现,语言班里面还混杂着几个小孩。
高屹、高智慧、梁莹莹、梁晶晶和张国政,还有孙大海的表哥李亮,以及老村长的孙子李飞。
他们上语言班是孙大海要求,反正语言班只在晚上上课,他们下了学再过去,都没有问题。
其中高智慧和梁晶晶是凑数的,她俩只是为了陪各自的姐姐。反正早晚都要学,孙大海也就让她们跟着一起听课了。
这下巴特尔真成了专职司机。他每天开着车跑,白天自己去上初中课,下午放学后到约定地点接几个小孩,然后再回去上语言班,下课后再送他们回家。
反正孙大海年龄不够,不能开车。离开了巴特尔,汽车即使放在孙大海眼前,他也只能干瞅着,倒不如像现在这样,物尽其用。
李亮和李飞今年高三,平时在乡里的高中住校。这两年在食为天和妆点生活的带动下,周边乡镇都富裕了起来,更何况身在钱家川村的他们呢。
家里给他俩都买了自行车,每天晚上他俩一起骑车回来上课,下课再回学校住宿。单程骑车半个多小时,大小伙子,就是热身而已。
他俩的成绩也就那么回事,高中毕业没问题,本科那是没戏,是否能考上专科,要看出题和发挥。
孙大海已经和他俩的家人说好,让他俩练习半年时间语言。参加84年高考后,考上就在国内上学,没考上就送到香江读一年预科,然后委培他俩上大学。
高红军他们已经进了公司,现在正在参与食为天公司中原省分基地的建设。他和弟弟高红旗,两人分开,一人在中原省的时候,另一人就留着首都,不然家里两个女孩子就没有照顾了。
他俩的妻子,也分别跟着他们一起工作。两家原来的房子已经退了,现在搬到了鼓楼,就是陈锋介绍孙大海买下的那套小院子,由两家免费住着。
按照他们两家的情况,因为他们刚刚加入公司,这次分房是没有申请资格的。不过,他们是孙大海亲自邀请进公司的,孙大海怎么也要照顾一下。
他又正好买了鼓楼的小院子,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就让他们两家住在一起了。
高屹比李亮他们小一届,明年参加高考。孙大海做通了她和高红军夫妇的工作,决定她在学校的学习,以取得高中毕业证为主。
等到明年毕业后,就安排她去香江,也是先读上一年预科,然后再上大学。
按照已经进入香江大学经济管理系就读的方颖传回来的信息,语言关还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她在国内苦练了半年多时间的英语和粤语,结果还是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
刚开学的时候,她每天晚上都要找同学借笔记补课,同时还要继续练习语言,很是辛苦。
今年公司派去的委培生,除了方颖以外,还有一个也是大陆人。
那薇,是妆点生活新签入的设计师,去年刚从工美毕业,算是马教授的学生。
她本身是粤省人,因为比她大一届的男朋友毕业分配在了首都,所以她也希望能留下来,正好被红着眼挖人的马教授,拉进了公司。
在香江,她比方颖好过一些,最少粤语交流和生活习惯上没有太大问题,但英语授课时她同样感觉跟不上。
她们俩分到了一间双人公寓,两人课余时间都在拼命地练习。
既然知道了那边的情况,孙大海自然要更好地安排其他人的学习。于是,高屹就成了试验品,先去读一年预科来过渡吧。
按照计划,方颖是第一批参加委培的人,高屹则是第二批,张国政和梁莹莹将是第三批。
其实还有一个人,孙大海本来也想安排去委培,那就是他同学姜朋的堂姐姜艳。
在救下高家姐妹,并和彪哥团伙发生冲突的时候,姜艳表现得可圈可点,既沉着冷静,又勇于承担责任。
可惜姜艳的父母比较传统,虽然他们并不反对姜艳未来去外资公司工作,但要是说大学不参加高考,而是通过企业的关系,走委培来念书,他们却是十分抵触。
谁让姜艳是真学霸呢!她的老师都霸气地说,只要她高考正常发挥,国内所有公开招生的大学,随她报名。
黄菲菲受孙大海的委托,几次去姜艳家中,和她父母沟通,但最终也没能说服对方。唯一的收获,也许就是她父母同意,等她毕业时,工作由她自己挑选。
至于说这两三年就面临读大学的人,在孙大海日常的交际圈里,还有马健和夏甜甜。
虽然现在已经公布了“香江问题联合公告”,但由于他们的家庭背景,他们的家人也不会很快就把自家的孩子,送到香江读大学。
鉴于年轻且勤奋好学的方颖,半年的时间,都无法突破语言关。孙大海环顾语言班的全部学员,也没有发现谁的语言天赋天生满点。
所以他考虑再三之后,把第一年的进修名额,全让给了香江那边的公司。只配送了两名委培生方颖和那薇,还要两个准备读预科的李亮和李飞。
李亮他俩的高考不出意料地双双落榜了。还好现在孙大海给了他俩更好的机会。他俩的预科学校已经找好,香江这样的预科班很多,只要花钱留可以上。
斯蒂文帮他们联系了香江华仁书院的预科班,这是非常正规且升学率很高的一个预科班,当然收费更高。
不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孙大海表示不差钱,顺便让斯蒂文给他俩订了双人学生公寓,并办理了银行账户和银行卡,每月给他们往里面打生活费。
剩下的,就看他们这一年自己努不努力了。
至于同去的方颖和那薇,就简单多了。斯蒂文陪她们到校报到,并交纳完委培费用后,学校自会出面妥善安排各项事务。
斯蒂文只需要每年来交一次学费就可以了。她俩都是成人,等办好银行卡后,生活费也会按年打给她俩。
第252章 孙卫红学坏了
乔宏伟参加完赞助签约仪式,给孙大海带来一个好消息:香江大学的马校长非常满意公司对郭怀明一家的照顾,做主便将赞助条款放宽了一些。
香江大学和世界许多知名大学都有一些合作交流。马校长许诺,公司派去的委培生,可以作为交换生,到国外大学进行学习深造。
如此一来,对公司倒是增加了许多的选择。黄菲菲随即安排魏明明进入语言班强化英语,准备明年将她派出去委培。
魏明明就是曹月主动帮助承担债务的那名同学。她在大三就和公司签订了合同,研究生毕业后,到了赢在起跑线种猪场,成为技术部的技术主管,曹月是技术部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