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孙大海积极为大家牵线,但自己却没有入股岁月静好,也成了他看不起这点小钱钱的有力佐证。

    最后,孙大海只是给了大家一个提议:有时间的话,大家多学学普通话。无论是发哥红姑这样的纯演员,还是综合发展的张国荣,都没有坏处。

    发哥苦着脸,说:“我现在其实还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杀入好莱坞。再要学普通话,真是好辛苦!”

    在场的其他人,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钟楚红是得过且过的性子,而且作为女演员,想在好莱坞担当a级女主角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她对学习语言并不感兴趣。

    张国荣在布瑞腾留学了好几年,要不是家中发生变故,他会在那里读书到大学毕业,英语对他毫无压力。

    至于小萝莉温碧霞,人家现在就是个中四学生,学习才是她现在的职业。

    孙大海不禁感叹,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都知道发哥后来的辉煌,但现在正是他人生的低谷。

    他这几年拍摄的电影,大多是叫好不叫座的文艺片。到了明后年,他更是一边拿提名和大奖拿到手软,一边被称作“票房毒药”。直到86年的英雄本色上映,才使他摆脱了非议。

    一顿晚餐,吃得大家酒足饭饱。张国荣也对曹记私房菜馆菜品混搭的分格,表示很满意。孙大海打蛇随棍上,恭敬奉上曹记私房菜馆的卡,方便以后他电话预订。

    发哥和张国荣有车,孙大海送他们上车走了。红姑和温碧霞,则是由任志峰开车送回了家。

    孙大海回到楼上,发现吴大伟来了,正在冰箱里翻找吃的。这几日子孙大海见天的往外跑,家里的冰箱空空如也。

    孙大海便带他下到了菜馆,给他做了个蘑菇蛋炒饭,又热了几个菜,才让他填饱肚子。

    “怎么这样狼狈呀?你这得是饿了多久了?”孙大海在调侃吴大伟。

    吴大伟气得差点把嘴里的饭喷了出来。原来他今天去接一位马来西亚客户的船。因为临时突击检查携带物,所以他从中午一直等到了现在,才安顿好客户。

    孙大海来香江以后,对吴大伟说过,让他从马来西亚或印度尼西亚的渠道,买点当地加工好的金丝血燕送礼用。

    孙大海家中一群老人,除了姜秀萍和姥爷姥姥,还有黄老,以及去北戴河认识了几位爷爷奶奶。

    他这次跑出来一个多月,怎么也要带点礼品回去。燕窝即是名贵佳肴,又是珍贵的药材,其作用补肺滋阴,适合老人、孕妇和婴幼儿食用,对术后体虚者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燕窝药性温和,适用面广,实在是送礼佳品。其中又是以金丝血燕为最佳。不差钱的孙大海,对金丝血燕的需求,自然是多多益善。

    小老板提要求了,吴大伟自然会用心准备。趁着现在大陆经济还不发达,买得人不多,所以他一口子找客户买了十多盒的存货,每盒里都是净含量一百克的干货,足够收到礼品的人,吃上一段时间了。

    原来是这样,孙大海认识到,吴大伟还是个好同志嘛!

 第249章 第二次香江之行结束了

    要知道,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在燕窝最大的出产地马来西亚,都已经没有多少金丝血燕的存货,据说是被富裕起来的大陆豪客们买空了。

    孙大海正想夸他几句,结果他鬼鬼祟祟地表示,让孙大海回首都的时候,顺便给黄菲菲带上两盒。

    等就当什么都没有说好了!

    孙大海还想夸夸吴大伟,鼓励他这种认真的精神,结果发现他的私心也不小,于是就很自觉地省略了这一步。

    随后的几天,孙大海闲了下来。他每天观察行情,只看不做,日子过得倒也是轻松。

    这次他到香江,要做的事情基本全部完成了,只剩下美元港币的外汇期货合约,他临时起意,想再做一个回头行情。

    周一早上七点多,操盘小组的人都到齐了。严格的说,他们都是昨天就住在了这里,大家还是很敬业的。

    上周美元港币的行情,像是过山车。周一孙大海离场,周二到了最低点95,随后几天又在利好消息的作用下,大幅回升,回到了8字头的范围里。

    这样的行情,看似企稳,其实只是假象,用以掩饰庄家真正的操盘计划。

    果然,周一一开盘,行情就上演了无量阴跌的戏码,成交量极度萎靡。于是,大家就都只能在一边看热闹了。

    这样的成交量,是掩饰不住大资金进入市场的。孙大海可不想成为大庄家对冲的目标。以架设未来投资公司现有的资金量,很容易被人玩死。

    星期二和星期三,行情波动加大,成交量迅速放大。看得出来,庄家有些等不及了,外围的投机汪们,也在蠢蠢欲动。

    孙大海倒是稳坐钓鱼台,因为现在他们保持空仓状态,行情变化丝毫也不影响他们。无论涨跌幅度有多大,顶多是他们没有挣钱,不用担心亏本。

    操盘小组的人都已经看出来,快到了决定方向的关键时刻了。大家虽然没有下单,但一直在保持状态,准备随时进场抢筹码。

    如此煎熬,对操盘手来说,其实是非常痛苦的。还不如买定离手,图个痛快。要说操盘手职业,真是很磨炼人,心里压力承受不住的人,是无法干好这个工作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行情结束,孙大海都会给大家一个不短的假期,关键就是让大家缓解心里压力。

    不过这次行情,别看孙大海整天不拘言笑,但在他心里是有史以来最轻松的一次交易。

    因为他知道,用不了几天,港币就会跌到最低点,然后香江政府在下个月就会宣布,港币对美元采取挂钩汇率安排,基本价为78港币兑换一美元。

    孙大海觉得这是老天爷在白给他钱,天予不取,是会遭报应的。所以孙大海临时决定,一定要做这段行情。

    香江的股市和汇市,都是五天工作制。这周前三天孙大海一直在观察,却迟迟没有动手。

    操盘小组的成员,虽然心里也有些着急,但还是能按耐住自己的情绪,等待孙大海的指令。

    星期四上午,一反常态的是,行情波澜不惊,成交量几乎观察不到。最爱说笑的乔婉婷都在吐槽,难道这波行情被作死了?

    结果,到了下午开盘,行情却是风云突变。无数大的买单卖单,蜂拥而至,行情在短短一小时内,就突破了9元心理关口。

    最终周四的行情结束时,美元兑港币跌倒了908,成交量放大到上个交易日的五倍,形成有效突破的态势。

    操盘小组的人,现在也都不是菜鸟了。他们都看出,按照现在的态势,明天孙大海就会入场。所以,大家收拾好行情信息和资料,早早就各自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明天的战斗。

    1983年9月23日,星期五。

    上午交易刚刚开始,汇率就跳空低开到了94,港币随即连创新低,到了上午十点左右,东京市场率先达到96的历史新低。新加坡和香江市场也很快跟进,在96元形成了与护盘的多头形成了拉锯战。

    从昨天开始,两个交易日,美元兑港币暴跌了13,绝对可以堪称崩盘。

    这时候,孙大海下令进场了。

    三个市场同时操作,在956到958之间,开始大量做多。在市场巨量的成交下,操盘小组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中午收盘前,完成了全部交易。

    既然交易已经完成,大家下午也就不再想着交易层面了,而是开始关注香江经济的基本面和消息面,为后期行情的走势,做预估和评测。

    随着美元兑港币的大幅跳水,午间休市时,香江政府的相关官员纷纷出面发表讲话,力挺香江经济。

    到了下午,一些香江股市的龙头企业,也相继发出公告,准备回购股份护盘,增加市场上的港币流通量。

    至此,空头的力量也基本耗尽,汇率不跌反涨,最终收到了94,非常凑巧地与开盘价相同,k线图形成了有效放量的底部十字星。

    这次行情,孙大海操作得十分大胆。他一次性建了九成的多单,好在收盘时汇率回调,不然他就死翘翘了。

    赌注已经下了,大家也就只能等待最终庄家掀开骰钟了。

    好在孙大海知道,距离政府公布信息,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家都是职业操盘手,这点忍耐力还是具备的。

    晚上孙大海接到首都的电话,家里的老佛爷怒了,他接到指令,要他在十一节前回家去。好在外汇期货交易已经完成,他便叫任志峰帮他和巴特尔订票,抓紧时间赶回去。

    他的机票最终是28日的,直飞首都。新一周美元兑港币继续稳健上涨,27日收盘时已经是91。

    这个价位已经远离止损区域,操盘小组的人虽然不能说是心理一块石头落地,但多少有了一些底气。

    没有办法,谁让孙大海这次下单仓位太重呢,大家都觉得心惊肉跳的。还好汇率早早就离开了强制平仓的区域,不然大家每天可都玩得就是心跳了。

    这次香江之行的收获,孙大海还是很满意的。挣钱多少倒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几家公司都步入了正轨。

    尤其是公司对香江大学的赞助,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公司引进高端人才渠道不畅的弊病。公司未来高速的发展,指日可待。

 第250章 大家都要学习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到了1984年的年底了。

    孙大海从香江回来以后,每天上学下学,虽然作业是从来不做的,上课时神游天外,但算是老老实实地当了一年学生。

    姜秀萍打电话把他召回来,是因为华夏少年报刊登了孙大海他们的照片,并附有对马健和夏甜甜的采访。

    姜秀萍本身就是教育系统的,每年九月开学后,首都教育局都会组织离退休干部秋游和联谊。

    大家都是做教育工作的,即使离开了工作岗位,对相关的报刊杂志还是很关注的。姜秀萍的许多朋友在看到华夏少年报刊登的照片时,都在第一时间就认出了孙大海。

    大家再一看文章,咦,怎么其他两个人都有采访,孙大海位居照片的中央,却只是一笔带过。

    于是,在联谊会上,不断有人来找姜秀萍。关系近的直接询问,关系远的,则是拐弯抹角地打听情况。

    姜秀萍只好用孙大海请假的理由搪塞大家,说报社稿件要的急,这时孙大海在外地复查身体,所以没有赶上采访云云。

    姜秀萍回家后,越想越生气。挺有面子的一件事,怎么到孙大海这里,就成了这样?

    去年孙大海跟着姜秀萍去香江,那基本上是放假的时间。今年他又跑出去了一个月,这可是正经八百的开学时间呀。

    这孩子自从身边有的巴特尔,一天到晚不愿意在家,天天往外跑,越玩心越野。现在他人在香江,谁知道他什么时候能主动回家。

    虽然姜秀萍知道,孙大海在香江有产业,他在那边过得很自在,可他现在多少还是学生,总不能整天都这样吧。

    于是,心情不爽的姜秀萍,征求了孙卫红和李翠凤的意见后,一个电话,就把在香江混得乐不思蜀的孙大海召了回来。

    孙大海回到首都的当天晚上,家里就召开了家庭会议。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批判孙大海不务正业,放着好好的学生不做,非要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