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中原收复丹水的实际控制权之后,也就没有继续追击。

    当然,事实上中原虽然是大人打小孩似的锤过去,但自己也受了不小的创伤,故而如果追击,正好当年江水大涨,很可能顺风战被人家一下子打个“决堤翻盘”。

    帝放勋仔细斟酌之后,站在大江边上喊了两句,大概意思是留你们一条狗命。

    而八百里洞庭这个地方,在当年大羿以雷霆之势灭杀四部氏,斩杀修蛇之后,就没有特别厉害的部族在这里居住了,主要原因是四部氏当初和如今的地犹氏一样,到处抓人以至于洞庭湖附近的部族都成了他们的奴隶,然后修蛇觉得自己可以了,作为四部氏供奉的蛇图腾

    总之就是觉得自己要上天了,然后加入了凿齿他们的那个所谓“搞事情联盟”,天天想着在山海出名,然后大羿就闻风来了。

    听说这里有不法分子?

    作为中原战斗力天花板的大羿,当年杀修蛇的时候正是壮年,那自然是没费多少事情,蛇皮自然是被扒下来拖回中原,被大羿卖掉了

    而三苗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丹朱有幸在小时候参加过那次战斗,三苗之中某个首领的跳大神给他的印象十分深刻。

    而中原的乐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晏龙表示,这个舞实在是太丑了,别提什么地域文化,今天就是太子长琴来了,这个舞也是丑的一批!

    丹朱这次来南方,就是因为三苗部正在向这片土地迁移,具体目的不明,而从东夷回来之后,顺路就南下,直接到了这片土地。

    洵山氏所在的南部阏之泽诸野!

    “按照之前,南方的部族回报,三苗现在,应该正在和暴山氏,真陵氏进行大规模的交战”

    暴山氏,真陵氏属于神氏其二,在中山系中榜上有名,实力并不弱,在洞庭诸山之中属于极其强大的对手,而三苗此次东进,在洞庭湖中的洞庭诸神却没有阻拦的动作。

    丹朱踩踏在泥泞的山野间。

    南方的气,说实话,并不合他的心意。

 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懂个屁的治水

    帝放勋给丹朱找的大活计,也就是觉得,丹朱要干点大功绩出来,其实帝放勋也是很想让他拿出点大德和政绩的,毕竟,退一万步说,领导人的孩子要接班,也要有拿得出手的,让人看得见的政治成绩才行啊。

    帝放勋虽然觉得丹朱老和自己顶嘴,但好歹是个大儿子,虽然贤德有缺陷,但即使未来不能成帝,也可以当个辅佐什么的也算是为了让丹朱顺利进入中央权利中心,又不被人嚼舌头而费尽了心思。

    当然,帝放勋说过“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其实就是在敲打丹朱,当然这句话是私下里说的。

    给你老子整点动静出来好吧儿砸!

    这个大活计就是联东夷,合百越,以制三苗。

    遏制三苗东进的步伐,使东夷通知百越,再加上中原,南方,把三苗包个饺子,毕竟这帮人实在是太喜欢搞事

    如今三苗又开始在作死的边缘反复横条,反正仗着大江拦路

    诶,你过来打我啊!我又过去啦!打不着!

    三苗现在的心态就是这样,你中原牛皮,但你不敢过来,那我就在南方,为所欲为啦!

    这一次,帝放勋让丹朱来,主要起到一个联合的首领作用,不求干翻对方,只要把对面挡在南部诸野之外,拦在阳帝山附近,就算成功了。

    而三苗现在正好前进的路线被阻拦,丹朱过来除了提前整合各个氏族的力量之外,还要对南方的水系,地形进行一个详细且全面的考察汇报

    所以丹朱带了一堆木板和简牍,那个挎包里放的就是这些东西。

    作为山海中第一地师,第一棋师,第一船师,丹朱有自己的骄傲,不过这些虽然听起来都是很厉害的名头,然而对于进入中央政治中心却没有半点卵用

    丹朱和东夷谈的是粮草的事情,也就是靠近大江的那一部分人,粮草问题总要有看得见的好处,大江附近的东夷部族表示,中央的命令他们是一定听的,但是没有工资,这个活也不能白干啊

    关于运费和工资,丹朱谈的就是快吐了。

    东夷到底是以鸟图腾为主的啊!

    真他豚豚的就一毛不拔!死抠门啊!

    丹朱对于这次来南方考察,事实上是抱着消极态度的,三苗虽然厉害,但是一时半会还不能把暴山氏和真陵氏打趴,而阳帝山是有古帝遗泽的,与沧海中,度朔之山一样,都有古帝的遗力存在,阳帝山附近也有一个部落联盟,对于三苗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硬骨头。

    这个事情说到底,不是很容易,所以挡三苗这个情况,也不一定就会按照中央的想法去运转,东夷要钱给粮,百越要粮出人,这帮人磨磨蹭蹭,和羊拉黑球一样,丹朱觉得,等到他们集结完毕,估计三苗也已经打到阳帝山了。

    而自己也要在南方渡过很漫长的一段时间。

    丹朱知道,这件事情做成功之后,日后即使自家老爹真的找了一个有大德的人,自己也能凭借这次的大功劳成功进入新一代的政治权利中心,并且绝对不会有人说三道四,最多就是四帝族能酸两句,不过四帝喜欢阴阳怪气不是一天两天了,毕竟平三苗这可是泼天的功劳啊。

    丹朱来到洵山,然而,洵山上的人,丹朱并没有看到新的战士。

    按照道理,今年南方的祭祀应该结束了,有一批新的孩子成为战士,但是这里没有初生的新战士

    讲道理,南方现在这么弱鸡了吗?

    丹朱想要面见洵山,但是被人拦住了。

    “你哪里来(哪个单位)的!”

    告师氏是洵山的忠实附属,而专门负责祭祀以及送信的告师氏,派出去参加两河改造工程的人并不多,看门的是一位威神战士,血脉一次觉醒。

    丹朱莫名其妙从山野间钻出来,身上还带个桑麻包,穿着一身中原的短袖麻衣,讲道理,南方人都是裹兽皮的,麻衣只是和兽皮混着穿,全穿麻衣,这显然不是南方人啊!

    在盘问之下,丹朱表示自己是划船送大江对面过来的。

    “中原人?”

    愚蠢的中原人?

    这位战士下巴都差点掉了,划船渡过大江?

    这两天不是在涨水吗?

    好吧,或许这个人拥有从业二十年的划船经验,在水里面颠簸颠簸过来,也勉强说得过去。

    “看起来也不像是个没有本事的”

    丹朱询问:“你是洵山氏的人吗?”

    他说着,拿出了一枚玉。

    妘载也有一枚羊头模样的玉,那是巫的玉,在紧要关头,可以用来“上达天听”。

    这里的天听,就是洵山氏。

    然而丹朱这枚玉赤红如血,是一枚陶器的模样。

    那个战士愣了一下。

    他接过去,然后在后面看到了两个大字。

    “陶唐!”

    卧槽!

    大人国行脚商地摊上买的假货吧!

    那个战士看了好几眼,不敢确认,虽然告师氏人也算是见多识广,但是中央确实是很久没有派人来南方视察了。

    这个事情比较重大,于是他立刻去通知大祭师,而大祭师用他六十五岁高龄的老花眼辨认之后,确定这确实是陶唐氏的玉!

    这是中央督导组的下来啦!

    大祭师连忙去迎接丹朱,老脸仿佛盛开的桃花,整个人都泛起了第二春,而丹朱在和他客套了几句之后,表示要立刻觐见洵山氏,而且需要召集部族商讨一些事情。

    而大祭师的神情,一开始很正常,但是后面,就愣了一下。

    “这个召集部族暂时不行。”

    丹朱奇怪的看向他,忽然道:“说起来,我没见到你们这里有新战士?今年的祭祀停了?”

    大祭师道:“这个,现在各个部族都在彻河。”

    “彻河是”

    丹朱不了解这个地方的地理,而大祭师简明扼要的说了一通之后,丹朱在吃惊之余,顿时是勃然大怒!

    “这怎么可以!河道擅自更改,会引发大水决堤的!地下的水气一旦紊乱,就无法梳理了!你们怎么能允许这种工程出现!”

    丹朱顿时是猛地抓头,对告师氏大祭师道:“待我见完洵山神,还请你载我去彻河,我要去见见那什么赤方氏,这简直就是胡闹!”

    然而告师氏大祭师斟酌道:“听说共工氏也会更改河道,这不也是中原的治水”

    丹朱顿时瞪了他一眼:

    “这么多年了,有什么用!共工就是个扛土包的,他懂个屁的治水!”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丹朱的手艺很好

    “我说话比较难听,有一说一,但事实就是如此。”

    丹朱见到了洵山神,这位大巫披着鸟羽编织成的长袍,脖颈上挂着蛇骨项链,左手戴着银手环,在羽袍之下,穿着的是麻衣而非兽皮,只有腰上一圈缠绕着豹的尾皮。

    但脑袋上插着的却不是鸟的羽毛,而是一种奇怪的角。

    像是鹿,又有点像是牛,有鹿的分叉有牛的健壮。

    那是龙的角。

    “我没想到,作为帝之长子,您会说出这种嗯”

    洵山氏大巫,也就是洵山神的儿子,这位大巫与柴桑大巫并非同等存在,他的壬纹有三,意味着在大巫之中也属于中上游水准,而且他还是被神灵的图腾眷顾且附身的,本身又拥有最纯粹的二代神血

    所以很多人都说过,洵山大巫,就是洵山之神。

    当然,即使是洵山神,也没想到,帝之长子居然会这么口臭共工总之说出来的这些话,会让人感到十分不快。

    当然,洵山大巫也对中原近些年的情况了解了一些。

    愚蠢的中哦不,智慧的中原人。

    崇伯鲧代替共工上前线治水并不是什么大新闻,已经是陈年旧事了,早在他治水的第三年自己就了解了,但是,治水的根本方略依旧是共工的堵塞法,崇伯鲧虽然觉得这不是个事情,奈何他这个新的水利部长,只有一半的权利,剩下的一半,共工氏不配合,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在堵塞法的基础上,修改成障水法。

    障水法并非是障眼法总的来说,就是修堤坝以限水流,人为控制河水的流动方向,尤其是那些容易决堤的区域,更要不断加固,于是要在周围筑起高高的石城,作为一个又一个锚点连接整个沿河大堤。

    鲧的办法是人为控制水流,只要水流不冲破堤坝,那么就能安全泄洪入四海,这就是障水法,核心思想是护,在于使得大水“三过我家门口而不能入”。

    只要我把堤筑的够高,水就淹不到我!

    而共工的,最新版本的堵水法,其实是截流,也就是把大河的水彻底分割,堵成一片一片,中间以木石为门栅,留出一个大的泄水口,于是,由于每个河道区不长,这样就不会出现湍急的水流,也就不会发生水患。

    共工准备给大河来个“减速带工程”。

    而崇伯鲧觉得这简直就是扯淡,如果第一个减速带突然裂开,那后面的全都要完蛋。

    共工的堵水法,也不是说平白无故就去堵,共工到底不是丹朱说的那样只是个扛包的,他有自己的一套严密逻辑。

    早年时,共工会找到一个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然后一脑袋把那座大山给撞断,这样就能在中游的低洼地造出一个天然的巨湖,水流泄入巨湖,以储存下来,开始向四周的土地内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