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山都们在这里呆了几天,发现这里人们的伙食居然还异常不错,怎么说呢,比地犹氏里吃的好多了。

    所以山都们正在讨论这个问题。

    这怕不是断头饭吧?

 第一百三十九章 楚山之下

    斗指西南,星河渐灭。

    立秋过,至处暑。

    此日,天地始肃。

    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早起的战士们熄灭篝火,大家互相呼唤,在这两次散禺河,彻河的改流工程中,不少部族因为通力协作,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虽然不能烧咕子拜把子,但互相对对肘,敲敲臂,却是对彼方格外亲近的表现。

    妘荼恍然醒过来,发现自己居然靠着木柱就睡着了,昨天晚上在煎完药后,他想要继续写着那些记载的简牍,没想到写着写着,就睡着了。

    手中的简牍不见了,妘荼转过身,看到了坐在另外一侧睡觉的妘载,而妘载的身边,放着已经写好的简牍。

    “彻河在菖蒲之湖南,在常丰之野西南,在南丘之西北,自南而出,过金丘、常丰而向东北流注于阏之泽,其中多水石,多鲌,食之无肿;多大鳙,食之不愚”

    妘荼收起简牍,而妘载也在这时候醒来了。

    “昨天晚上看你没写完就睡着了,就帮你写了。”

    妘载活动了一下筋骨,问道:“你一直在记录啊?”

    妘荼点头:“巫所说的东西,这是传承也是记载,是后人所能看到的,最真实与珍贵的东西,这种重要的东西,我又怎么能不记得呢?”

    “巫,不是也在记吗,前些日子的散禺河的水道,地气的行走路线,巫不都写下了吗?”

    对于妘载,妘荼是十分尊敬的,是妘载带着他们,从荒无人烟的地方,在这恶劣的天地间与百兽、瘴气争命,新的家园,新的祖地,新的生活,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但这一次,大家不用再迁移了。

    南方的部族也时常会迁移,所以一片山野往往显得空旷,有很多地方都有部族转移的痕迹,往往一个部族会在三年之内,来往于两片地方,当一片土地使用时,另外一片就空置下来,用来恢复地力。

    但现在,不需要了。

    战士们带着工具赶赴他们最后的战场,彻河的重灾区已经被缩短到最后的一部分,在大规模的翻找以及填平河道之后,这里的水已经与土混合为软泥,而彻河中的射工的逃遁区域也在不断缩短。

    这场大规模的围剿,从盛夏开始,一直到处暑。

    天空的光照亮了浩瀚无垠的千山万海,同样洒落在南方这片小小的土地上!

    土壤耸动,第一只射工被从土地中逼迫出来,而有了对付散禺河射工的经验,这一次咕子直接冲过去,在这个家伙还没有完全从土中扒拉出来的时候,一嘴巴将它啄死在地上。

    第一只,第二只。

    “!”

    诡异的惨叫,那是虫在哀鸣,妘载手中的火焰消失,用大火焚过的土地中,有一坨看不出模样的灰烬,显然这只射工发现了咕子这个天敌,于是想要偷偷摸摸扒土逃走,却没想到巫师们早已经盯着河道的倾斜处了。

    “第五只”

    随着被抓住的,弄死的射工越来越多,大家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不断传来有射工出现的消息,而这宽阔的,最后一片旧河区中,居然出现了十只射工。

    如果这些射工顺着彻河,继续向散禺,乃至其他的水系蔓延,那么按照它们的繁衍速度,很快就会侵入大泽之中!

    诸多部族在进行了几乎整整大半日的围剿之后,几乎都是身心俱疲,同时每多挖出一只射工,他们便越是不寒而栗。

    “这是最后一只了!”

    从下午开始,这片河流区域便找不到射工了,但大家却不敢掉以轻心,而在几乎把这片河区的泥地全部犁过两三遍之后,妘载基本上确定了,这个地方,所有的,侵入进来的射工,都已经被除掉了。

    这片河区被用土堆出了很多的方格块,整个大片的河区,又被划分成许多小区域,这是围垦法之一,而咕子在那些土堤上来回寻找,直至最后坐下来不再移动。

    妘载认为射工已经被彻底消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咕子已经失去了战斗。

    这说明,它认为这里敌人已经都被啄死了。

    对于虫子,鸡(大雾)哦不,鸟类,鸟类对于虫子的敏感度,远远高于人族。

    “载,这次,你是最大的功臣啊,诸部族在洵山的号召下聚集起来,你堪察水脉,地气的行进路线,虽然工期很紧,但你依旧带着大家完成了改河变道的壮举!”

    “并且!这期间也有大雨,水位曾涨,却并没有发生泄流的情况!你是硬生生,改变了这片天地既定的一些事情啊!”

    羲叔对妘载这次的指挥,可以说是非常满意了,同样,大羿也是十分满意。

    这说明,妘载开始时,和大羿,和大人国商人所说的那些方法,在南丘验证过第一次之后,在对付散禺河这种小河,再到彻河这种中大型河流,都是可以使用的!

    妘载自己听得都有些不好意思,叹了口气:“哪里啊!彻河只是在重灾区附近进行截断,更改,而且是大家一起这么多天通力协作的结果,事实上,我们不过是把彻河折断迂回曲折的河道,向边上横移了一点而已。”

    “但喜悦的话,还是要多说一些的!”

    柴桑山的大巫让妘载来到部族休息的地方,诸多巫师看到他过来,全都站起来,很热情与愉悦的去接待他。

    “表功,这是一定要向洵山表功的!”

    于季氏的巫师心悦诚服,而其余部族的巫师们,大部分也都没有意见。

    河道更改,最后胜利的成果,多亏了妘载的指挥得当,不然如果胡乱改道,中途就肯定已经出现决堤的噩耗了。

    “其实我心里也没有多大把握这场胜利,还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当然,我们还有最后一片土地需要勘察。”

    妘载说出了想说的重点。

    “西南大荒的方向,也就是大水没过来的源头,那片地方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次的射工,到底是南大荒过来的,还是西南大荒过来的?”

    从开始时,那只化蛇便是从西南过来,而蘖芽氏,菁华氏也透露过,在大盐山更西南的方向,也就是西南大荒,这几年发水越发频繁。

    “我们也想去看,但现在,已经要收粮食了”

    巫师们看着天空的落日,感慨万千。

    是啊,一转眼,天地已肃,再过二十余天,南方的稻子,就熟啦!

    妘载也有点恍惚,不知不觉,来到南方,已经这么久了。

    “楚山青,碧水生,山果熟,稻花香,巫山,归乡何处?”

    妘载忽然失笑。

    “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

    大江之远,有一艘无人老船停泊在山野之畔。

 第一百四十章 我来南方考个察

    丹朱踏上了南方的土地,他没有带太多的东西,只挎着一个鼓囊囊的桑麻口袋。

    但现在是非常时期,他不得不过来。

    不仅仅是帝放勋(尧)的命令,同时也是丹朱自己的意思。

    帝放勋已经在中央开会时,询问了诸多臣子,问谁擅长治四时之职,放齐推荐了自己,并且称赞自己很开明,但谁知道这一个称赞称出了事情

    而自己的老爹对这个答案似乎非常不满意

    丹朱叹了口气。

    家庭问题而已,父亲觉得自己喜欢和人争辩,而辩不过自己便说自己说的都是虚妄之话,大致意思就是“你懂什么”之类的

    家里兄弟姐妹十二个,两个幺女自然受得喜爱,而作为帝的长子,自然要天天挨骂,同时还要帮一堆弟弟背锅,幸亏前几年,帝把丹朱赶到了丹渊,丹朱自己则是乐得清静。

    终于可以搞木工,下下棋而不被家里老爹唾骂了

    然而这个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

    作为公天下的一员,丹朱对于那个天下共主的位置其实不太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丹朱知道自己的身份敏感,而帝治理世间六十六年,如今天下的万民虽然都称颂他,但是浩荡的大水也依旧没有从山海离开。

    灾难未曾退去,而如今的时代,并不是昔年的伏羲氏系或者炎帝氏系

    丹朱知道自己没有太大的功绩,而又醉心于造船制器,在丹渊许多年,丹渊太平无事,但是帝却很不满意,认为这就是政绩平平

    得,你看上眼的人,他要是治理一个地方八年不出任何事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懈可击你怕不是要使劲夸赞他,到了我这里就是平庸没能力算了,你开心就好。

    丹朱抓了抓头,不再想这件事情。

    心累。

    而且这一次来南方,其实还是受了中央的命令,丹朱表示自己老爹给自己找了一个大活计,于是丹朱先跑了一趟东夷,在和那边的大部落首领们歪比八卜了好久后,才又风尘仆仆的跑回来,而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丹朱上次试验小木船之后。

    而这次来南方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根据南方的某些部族前往中原回报所言,三苗部正在向东迁移!

    他们正在从八百里洞庭离开!

    三苗部本是盘踞在洞庭湖的强大部族,本身与中原、东夷一样是一个部族联盟体,故而不仅仅是一家部族,而三苗自称是蚩尤后裔,但事实上大家都晓得这是吹牛皮。

    你只能说三苗里面有九黎部,不能说三苗都是蚩尤的子孙,你们这样乱认祖宗蚩尤可是东夷人啊,和你一个亚热带蛮子有什么关系

    别扯别的,现在距离黄帝也没多久呢!吹牛皮都能找到祖宗的!

    丹朱想起以前和三苗某个部族首领接触的时候,对方很牛皮哄哄的称自己是蚩尤的后裔,结果他连蚩尤的图腾是啥都不知道

    这就很尴尬。

    而许多年前丹水也是三苗所占领的地方,但是自从帝放勋觉得,三苗总是阳奉阴违,在自己的那片土地上搞乱七八糟的土改政策,不仅导致人民群众不断投诉,连年年交的粮食也越来越少,甚至自己就是地方黑恶势力,这是完全不把中央放在眼里,于是觉得需要想办法干他娘一刀

    当然,主要问题还是土地问题,那个地方,本来是中原的,后来三苗要过去,结果要着要着成了刘备借荆州

    于是,大战爆发了。

    中原的发言人表示,三苗你们这帮家伙年年不守规矩,瞎搞什么乱七八糟的刑法,现在中央下达了指示,要代表太阳,月亮,天空,大地,星星,山岳,大海反正是要锤你一顿!

    三苗也很光棍,抄起兵器就直接嚷嚷:老子本来就不服你,来啊,大把时光一起摇摆!不是老子吹牛皮,这块地方你也不打听打听,你中央算个屁!要地没有,要人一堆!

    然后中原就和三苗在丹水附近干起来了,这是著名的“尧伐三苗,丹渊之战”。

    遭遇战发生在丹水之浦。

    然后很快就结束了。

    三苗虽然仗着干架凶狠,毕竟是这附近的堂口扛把子,然而面对中央擀面杖似的碾压战力,很快就被打的鸡飞狗跳,抱头鼠窜,在完全扛下了中央的毒打之后,他们一路撤退,跑过大江,撤退到洞庭湖。

    而中原收复丹水的实际控制权之后,也就没有继续追击。

    当然,事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