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11再造中华-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计,李思明借他之手去削弱那些地主,把其中一些地主坑到破产然后低价收购他们的土地,好像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自认为弄明白了李思明的心思之后,莱茵哈特立即着手实施。他回到上海,跟克洛维公爵商量出个对策后便开始频繁活动,跟一切对橡胶股有兴趣的人接触。这下可不得了,是个人都知道他们手中的一万多股原始股,不知道多少人对这笔恐怖的财富垂涎三尺,现在德国佬居然透露出愿意转手的意思,很多人顿时就按捺不住了。正好,老天爷也帮忙,就在这时,持续多日小幅下跌的橡胶股突然走出了一波高涨的行情,一举突破了1700大关,一堆的股票分析师声嘶力竭的吼着:“橡胶股的传奇并没有结束,相反,它才刚刚开始!”把韭菜们煽动得心头火热,嗷嗷叫着要买要买,莱茵哈特顿时就成了整个上海最红的那个,比当红炸子鸡还红。
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人明白橡胶股其实就是一个大泡沫了,既然是泡沫,那自然是会破的,而这个泡沫一旦破灭,后果是很严重的。但偏偏就有那么多人不怕死,明知道是泡沫,明知道这个泡沫已经快膨胀到极限了,还是挥舞着支票前仆后继地往前冲,抢购着橡胶股。很多钱庄更是胆大包天,居然推出了允许橡胶股抵押贷款的政策。有了这项政策,股民可以不必抛售手中的橡胶股,直接拿它去银行按当前的股价抵押贷款,然后用贷来的钱继续购买橡胶股……就跟滚雪球一样。这项政策一出,橡胶股便涨得更加凶残了,整个股市完全丧失了理智。
李思明得知之后,只能感慨:“那帮钱庄的老板怕是疯了,连股票抵押贷款这种政策都敢出台,我看他们是嫌命长了!”
宋雨薇说:“他们大概是觉得橡胶股会永远涨下去,不会下跌吧。”
李思明冷笑:“做梦!”
宋雨薇笑:“话说,你是否有点后悔这么早就将手中的股票全抛了出去?现在可是涨到每股1750了哦,比你抛售的时候高了150元!”
李思明说:“有什么好后悔的?那时候我不离场,恐怕就没有机会离场了!说白了,我也只是一棵小韭菜,庄家的是有办法让威胁到自己钱袋子的韭菜人间蒸发。”他丝毫不怀疑,如果他继续拿着那两万多股橡胶股,那些正赚钱赚得飞起的庄家会不择手段除掉他,以免他一个想不开将这两万多股抛出去,把大好行情生生给砸了。
庄家对待有能力砸盘子的韭菜,从来都是毫不客气的。
宋雨薇说:“你真的是比贼还精!”
李思明嘿嘿一笑:“过奖,过奖。”
宋雨薇对他的厚脸皮很无语。她想起了正事,说:“对了,我爸很快就要回国了。”
李思明:“……”
一种穷女婿要见土豪岳父的心虚袭上心头。
第141章 疯了
宋红岩确实要回来了。
他在英国股市狠狠地薅了一回英国资本家的羊毛,搞到了五十多万英镑,然后很低调的返回美国,处理掉在美国大多数产业,又套了一大笔钱,。带着这笔吓人的巨款,他给妻子和小儿子留下数万美元,让娘俩返回智利去投奔大哥,自己则带着七十万英镑的巨款和上百名美洲华侨的青年才俊,踏上了归国之旅。
据女儿在电报中提到的情况,他知道,李思明现在在疯狂地搞钱,疯狂地购买军火,疯狂地扩张地盘,看似不计后果,但老宋却能感觉到,他这位未来女婿已经在为他的大业作最后冲刺了。在这个节骨眼上,作为立志要成为未来国丈的老宋自然不可能像某些远程革命家那样躲在国外遥控指挥,他要带上未来女婿眼下最紧缺的钱和人才回去,为他的事情增添一把助力,顺便也为自己捞一笔政治资本。现在是投资的最佳时机,同盟会那帮傻蛋连最基本的眼色都没有,还在挖空心思往国内塞刺客,一天到晚研究着刺杀哪个满清高官,真的太蠢了!
傻蛋,难道你们不知道这煌煌大清其实只比死人多一口气了吗?现在就看谁挺身而出,往咱大清心窝子补上一脚,让这个老迈的帝国咽下最后一口气了!现在看来,他的未来女婿很有可能是踹出那记窝心腿的不二人选,这个时候不尽早回去投身于他的事业中,更待何时!
你们就继续呆在国外打嘴炮吧,老子不奉陪了,老宋我要回去玩真龙天子养成计划了。
这家伙颇有赌徒性格,把自己在美国打拼十几年挣下来的那点资产处理得干干净净,连一处房产都不留,全部出手套现走人。他把全部的赌注都押了上去,输了的话陪女儿一起死,赢了的话……
那咱宋氏家族几代人的荣华富贵可就唾手可得了!
他实在太低调了,以至于北美的同盟会分部都不知道他在股市赚了这么多钱,听说他要回国了,一帮头头脑脑纷纷过来劝他要冷静,现在国内的革命形势并不好,起义接连失败,清廷对同盟会会员的搜捕力度越来越严了,你带着这么多人一头扎回去那纯粹就是找死!老宋听不进去,毅然上船,跟他们说拜拜。想要搏得几代人的富贵又不想冒一丁点的风险,你们是在做梦吗?好,你们慢慢做,我不奉陪。
“宋先生,你说的那个人,真的靠得住吗?”宋雨薇提起老宋要回来的时候,老宋正搭乘一艘颇为豪华的邮轮,驰骋于太平洋之上。就在个站在甲板边缘欣赏着浩翰的大洋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小心翼翼的问。
老宋头也不回:“你说哪个?”
年轻人说:“就是我们要回去投奔的那他。”
老宋说:“他啊,算得上是我所遇到的年轻人里最有野心,同时也最有能力的一个了,同盟会那帮大佬家中的后辈跟他一比简直就是个渣!”
年轻人颇为好奇:“他真的在短短两年之内让贫穷的淮安变了样?”
老宋说:“那倒没有,真没有这么夸张,他花了两年时间,也只是让六万多户人过上了小地主那样的生活。”
年轻人:“……”
这比让淮安府变了样还要夸张好吧?毕竟政绩再好的官员也不可能在短短两年之内让六七万户原本一无所有的人过上小地主那样的生活!
什么叫低调炫耀?这就是了。
不过,炫耀归炫耀,老宋真没吹牛,现在淮安、盐城农场里的工人过的确实是小地主那样的生活。他们每个月包吃包住,每个月有一两银子拿,未满十四岁的孩子一律进学校读书,如果家里有民兵,每年还能多拿三四两银子的冬训费。此外还有一些额外的收入,这种收入主要还是来自土地。农场的土地普遍是一年两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田地都要一年两熟,这就给了农户一些自主选择的空间。比如主盐城的棉田,普遍是在七到八月采摘,摘完棉花已经差不多九月了,种水稻肯定是来不及了的,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自由发挥,种上土豆、萝卜、白菜之类的生长迅速、产量又高的作物,然后通过海运卖到上海去,这个是净赚,所得不必上交农场,多劳多得,却可以使用农场的农耕机械,美滋滋。再比如说亚麻,这玩意儿生长周期一般为四个月,三月上旬种下,七月上旬就能收获了,这个时候再种水稻也嫌迟了一点,但地荒着又可惜,这个时候亚麻种植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种上自己喜欢的庄稼,有比较头铁的种上小米,要抢在下雪前收获一季粮食,有稳健派种上红薯,自己吃不完可以卖给淀粉厂制淀粉,也有些狠角色种上草莓……反正甭管种上什么,收入都是自己的,农场不会管。
当然,亏了钱也是亏你自己的,农场同样不会管。
农场的工人那是相当的浪,什么都敢尝试一下,比如说种草莓,这是相当冒险的,国内种草莓的实在太少了,失败者不在少数。但愣是有那么多人敢于去尝试,失败了就失败了,无所谓,反正农场包吃包住,就算亏掉裤子都饿不死。可万一成功了……那就是大赚特赚啊,这种诱人的水果实在太受城市居民的喜爱了。他们提供的农产品把上海、南通、苏州、杭州这些城市的有钱人的生活妆点得丰富多彩,而那些有钱人掏出来的钱也把他们的钱包塞得鼓鼓的。不得不说,就算是小地主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比得过那些农场的工人,这不,这两年干脆把自己的土地卖给农场然后到农场去当工人的小地主多达上百位,他们表示当农场工人比当地主省心,而且吃住都更好!
李思明对这些小地主的觉悟大加赞赏……当地主哪有当农场工人爽啊!当地主可是要被人斗的,而当农场工人,虽然过的日子跟小地主差不多,但只有他们斗地主的份!
老宋提起李思明这两年来的所作所为,简直满意得不得了,于是接下来长达一个月的旅途都是在他对未来女婿那无孔不入的吹嘘中度过的,弄得那帮可怜的小年轻都想跳海了。
先让老宋在轮船上慢慢吹着,我们的目光回到上海。
此时上海的股市行情,准确的说是橡胶股的行情,还在一路看涨,虽然起伏不断,但每一次下跌之后总是伴随着更强劲的反弹。借着这股东风,莱茵哈特挥舞着橡胶股四处抛售。跟李思明一样,他可恶的地方就在于根本就不到证券交易所去交易,而是以私人转手的方式将手中数量惊人的橡胶股一点点地抛出去。
第一个抛售对象就是日本人。三月下旬,橡胶股气势如虹的时候渡边恒述先生可是准备了五百多万日元想从李思明手里买一批橡胶股的,但李思明发现还是徐州、淮西豪强的韭菜更水灵点,没鸟他,为此渡边君耿耿于怀。现在莱茵哈特主动伸出橄榄枝,愿意卖一些原始股给他,他当即就乐坏了。虽说此时股价比三月份的时候又高了很多,但是他没有犹豫,立马就下手了,花六百万日元买下了一大批。
接着是美国佬。这帮牛仔财大气粗,当初堵李思明堵得最来劲的就是他们了,一个个都叫嚣着只要李思明愿意卖就可以马上签合同,多少钱都无所谓,这种不怕死的韭菜不坑真的对不起自己的天地良心。所以莱茵哈特很开心地以1750元每股的天价抛出一大批股票,从美国佬手里弄到了一张总值五百万美元的支票。
搞定这一笔,本钱基本收回来了,莱茵哈特军心大定,发自内心的感激李思明为他提供了这么好的策略,所以他想投桃报李,也帮李思明一把。他不再见人就卖,而是开始有选择地向中国那些不差钱的家伙抛售手中剩余的股票。
那些不差钱的家伙,要么就是达官显贵,要么就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要么就是腰缠万贯的商贾,反正甭管怎么着,都不大可能是普通人————普通人买每股1750银元的股票?你开国际玩笑吧!这些家伙都是李思明要坑的对象,所以莱茵哈特坑起他们来一点都没手软。而那帮韭菜也没有让他失望,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往他的镰刀下凑。拿不出那么多现金来?没事,拿工厂、拿店铺甚至拿田产去抵押,说什么也不能错过这波行情!其中冲得最猛的就是江苏、安徽的地主,尤其是徐州、淮西那边的,真的不要命了。之前跟李思明那次交易就把他们的现金抽得七七八八了,现在看到行情一路看涨,又有那么多股票可以买,他们哪里还按捺得住?买!抵押田产、房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