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州娘子-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成?!”这次不光是格斯尔,还有白音的声音。

    忠澜没接话,仍是看着太后。

    太后看着眼前这个俊俏得如同女子一般,却满身凛然之气,令人不敢亵渎的青年,突然轻笑道:“好,我就信你这一回。”

    “母亲!”格斯尔急道。

    忠澜没急着解释,拱手向太后道:“谢太后信任。”然后望向格斯尔,说道:“还有三成的把握,在王的身上。”

    格斯尔明白过来,站起身,挺着胸膛,雄心十足地说道:“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第二日一早,希吉尔果然派了人气势汹汹而来,白音则告诉他们,太后答应降,但要希吉尔亲自前来,立了字据方可。

    希吉尔得了信,说自己不便前来,但是同意太后前去相会,而且同意她拔营相随,此间的轻视之意溢于言表。

    太后闻言,正合心意,不再犹豫,当日便拔营起程。一日后,便能看到前方希吉尔的大军,蜿蜒延绵,从左到右,望不到尽头。

    太后主动提出在两军交界处设一处营帐,方便商议,希吉尔见太后身后只跟着两位侍女,大方出列,缓步走来,自己自然不好带上太多人,便只带了一个亲信,一个主笔便向相而来。

    几个人入了营帐之后,希吉尔调笑了几句,太后也不生气,只催着他尽快草拟字据,希吉尔更加得意,在主笔坐下之后,居然走到太后身边,动手动脚了起来,太后也只是一味地半推半就,似十分的无奈,希吉尔更加的恣意,看了看太后身后的侍女,说道:“几日不见,又换了人了,看上去姿色不错嘛!”说完又去拉扯太后身后的侍女,侍女似十分的惊慌,一个不稳,居然朝着希吉尔的怀中倒去,另一个侍女也似受到了惊吓,居然远远地躲了开去。营帐内的亲信和主笔见了,都十分轻视戏谑地笑着,亲信看着失魂落魄,居然朝自己靠近的侍女,伸手就摸了过去,想占个便宜。

    主笔笑得更加恣意,笔下的字都有些手形,待他再抬头时,发现太后站在他面前,手中的匕首朝着他的咽喉直刺而来,喷溅而出的血浆将已写好的字淹没无存。

 第二百七十二章 解困

    扮成女装的忠澜割下希吉尔的头颅,又从营帐内拿出事先藏好的三块盾牌,与蓝月两人护着太后出了营帐,举起头颅,太后高声喊道:“希吉尔头颅在此,你们还要为谁而战?”

    格斯尔听了,一声哨响,一队快骑冲了过来,将太后护在了中间。

    虽然是如此的不可置信,但随着白音带人将营帐撤去,中间露出的三个尸首不由得他们不认,其中一个部落首领说道:“太后,若我们归降,新王能否既往不咎?”

    太后望向格斯尔,格斯尔骑在马上,大声说道:“若你们愿对着长生天发誓,自此后效忠于我,不再轻信如希吉尔这般的奸佞无耻小人,我便既往不咎,更会礼待于你们,带你们过上以往的安定日子。”

    群龙无首,一般散沙的部落自然不愿再战,几个首领纷纷前来向太后和格斯尔示好,格斯尔也显示出了他的大度,与几个首领相谈甚欢。

    太后望着蓝月,说道:“你和我五姐非常相似。”

    蓝月低声说道:“我已逃出升天,还望太后为我保密。”

    太后轻笑了一声,落寞地说道:“自来皇家的女儿都身不由己,你能放下一切繁华,也是难得。”

    蓝月道:“原本也以为那些有多么的好,丢弃之后才发现现在才是真的好。”

    太后望向忠澜他们的方向说道:“两个都不错,尽快挑一个,人生才算圆满。”

    蓝月说道:“多谢太后提醒,不过,蓝月早已挑好了。”言语中难得的有了些女儿家的羞涩。

    太后顺着她的眼光望去,不由地皱了皱眉头,好奇地问道:“另外一个不出色些么?”

    蓝月说道:“自己看中的才是最好的。”

    太后又仔细地看了看忠淇,点了点头,说道:“也是,这样的,才能过一辈子。”

    秦道川他们正苦苦支撑着希吉尔与西夏军的夹击,也正如希吉尔所说的,粮草断绝,虽说早已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但谁又会安心赴死。

    自从被围困之后,派了无数的小队,想冲出去求援,但每每都被拦了回来,秦南、秦北、秦西都已负伤,秦道川也不例外,整个秦家军几乎无一不负伤之人,几乎绝望之时,希吉尔那边的队伍居然莫中其妙地同时后撤了数里,并且都挂上了免战牌。

    伤势稍轻的秦西将此消息回报给秦道川,秦道川快步走出营帐,见果然如此,但因为断了粮草数日,大家并无战力,狐疑之后,只得命人小心戒备。

    半日后,忠淇呼唤父亲的声音一路传了过来,秦道川放眼望去,远方一队人马冲了过来,希吉尔的人马居然主动让出了通路,等到忠淇骑到眼前,下了马,冲到他跟前,半跪在他面前,秦道川才意识到自己脱困了,人一松劲,就有些乏力,竟然无力去扶他,只得轻轻说了声:“起来吧。”

    秦西兴奋地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忠淇却没急着回答,转身招呼着自己带来的人将东西卸下来,才轻声说道:“父亲,西叔,是三兄,他用计杀了希吉尔,如今希吉尔的人马正在与太后的人马和谈,三兄便要我先送些吃的过来,再将情况速速报与父亲知晓。”

    是忠澜,秦道川只觉得心底一股热流涌上来,秦西却没想这么多,连忙招呼大家生火做饭,先填保肚子,还有西夏军要战呢。

    秦道川拉着忠淇详细地询问着,听完之后,感叹道:“你母亲一向看重他,她眼光不错,忠澜实乃将才也。”

    忠淇小心翼翼地问道:“父亲,三兄还能问祖归宗么?”

    秦道川却沉默了。他不知该如何回答,就算他愿意,白将军又如何会同意,皇上又如何会同意,忠澜又会不会愿意。

    听到信的西夏军,也在当夜悄悄撤去了。

    一场灭顶之灾就这样烟消云散,忠澜在局势稳定之后,悄悄离去,并没有与秦道川会面。

    与他一同离去的还有长公主蓝月,托白音给忠淇带了话,蓝月回老地方了。

    忠淇明白她是铁了心不再“死而复生”。

    秦道川带着残兵回到莫城,忠源和忠漓都头带白孝,跪在那里迎接,见了秦道川,哭道:“父亲,曾祖母仙逝了。”

    秦道川只觉得胸口一阵闷痛,一声轻咳,嘴角便溢出血来,随行的军医忙说道:“快去请许大夫,将军胸口有伤。”

    许芫桐来后,军医说道:“将军胸口受了西夏军一个猛士的铁锤,怕有内伤。”

    许芜桐诊脉后,说道:“现在要他静心怕是不能,只能先喝药,我再弄些药敷贴,慢慢疗养,再莫劳心了。”

    军报上报朝廷后,皇上虽对长公主不知所踪十分懊恼,但北地战事总算平息。西夏那边的恶意,他虽仍打算用和亲解决,但是眼下只有贤妃有个未成年的女儿,其他的亲王一时竟也无合适的,庶出的又怕西夏觉得轻视于他,求和不成反生怨怼。

    再加上秦道川负伤回京,时机也不对,只得将心中的打算按捺下来,打算从长计议。

    若舒这边,老夫人故去后,随陈梓皓回中州省亲的娴筠,听到信赶回来,跪在小祠堂一顿痛哭,任慧容如何相劝都不肯起身,忠湛闻讯,要秦刚推了他出来,亲自相劝,娴筠才悲痛欲绝地起身,又奔去右院门前,拍门不止,要母亲放她进去,最后哭诉道:“母亲,父亲生死不知,你还要一意孤行,不肯认我这个女儿吗?”随行而来的忠湛,见她哭得实在伤心,突然开口说道:“母亲,都一样是你的儿女,何必厚此薄彼到这种程度。”见右院依旧毫无动静,娴筠又哭闹不止,又接着说道:“母亲,孩儿受伤你不闻不问,父亲出事你不闻不问,曾祖母过世你也不闻不问,娴筠哭求你不闻不问,难道一定要你最爱的儿子归来你才肯开门不成?”

    慧容听了,忙劝道:“世子,慎言。”

    忠湛瞪着她,怒目而视,冷冷说道:“怎么,这府上如今是你在当家么?”慧容听了,掩面而去。

    院外的喧闹终于让院内的若舒下定了决心,直接叫来了亢宿,说道:“去告诉你们老大,开始准备吧。”

 第二百七十三章 棺材

    秦道川留了忠淇在北地,要他待到忠湛伤好,能回北地替换他之后,再回京祭拜曾祖母。

    因秦道川不能骑马,回到京城已是一个月后,因为身上带孝,便提前告了假,皇上也顺势答应了。

    回到府内,秦道川辞退了众人,独自去萱微堂祭拜了老夫人,望着老夫人的灵位,想着祖母这波折的一生,最后居然是因为自己心伤而亡,便心痛不已,跪到天黑,才在秦西的搀扶下回了书房用药。

    第二日,秦道川问忠湛道:“你母亲呢?”

    忠湛心中有气,便说道:“自送曾祖母回来,便不再见人。”

    秦道川听了,半晌没有说话,却突然站起身,朝外面走去,到了右院,推门不开,一同前来的秦西忙喊道:“夫人,将军归来了。”

    右院大门徐徐打开,里面的屋檐下都挂了白幡,迎风飘展,厢房内赫然停了一口黑漆漆的棺材。

    秦道川见这场景,几步冲了进去,望着跪在棺材前的兰芷,刚要开口,一身孝服,头围白孝的兰芷便双手托了张便笺举过头顶,秦道川颤抖着手接过来,展开一看,里面写着六个大字:

    子不归,不发丧。

    字迹他再熟悉不过,是若舒的亲笔。

    “噗!”随着秦西的一声惊呼,秦道川一口鲜血喷在了棺材上,人则直挺挺地朝后躺去。

    闻讯而来的众人,望着眼前的一切目瞪口呆。

    人事不省的秦道川被抬去了书房,御医前来诊脉过后,向皇上回禀道:“秦大将军受内伤在前,又接连心伤,恐不容乐观。”皇上愣在那里,不知自己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儿时的挚友,曾经的助力,现在的国之栋梁,不过盛年,就这样即将殒殁了么?

    国公府这接二连三的丧事,一向冷情的皇上也变得柔情起来,命太医无论如何都要救他性命。

    东方大陆唯一的国公府和大将军府,夕日风光无限,不过半年,就逢老夫人和将军原配卢氏相继故去,将军又重病在身,前途未卜。不由人不感叹,世事皆如浮云,往日人人羡艳,今时人人唏嘘。

    卢氏的丧事办得极其隆重,皇上亲写了悼词派了黄门大监前来,兰溪书院的山长郑夫子也亲自上门祭拜。见风使舵的京城中人,如过江之鲫般踏破了国公府的门槛。

    卢氏出殡那日,秦道川因为伤重未能成行。世子忠湛也因连日的跪拜腿疾复发,无法行走。就连一向识大体的贺夫人也因病无法起身。

    扶灵之事便由六子忠源和七子忠漓主理。

    出了京没多久,骑在马上的忠源和忠漓就见路边跪伏着几人,一身风尘,看不出身份。待走近后,忠漓认了出来,便示意一旁的忠源下马,两人走上前去,相对而跪,哽咽地说道:“三兄,母亲她——”忠澜抬头,双眼通红,望着忠源手中的灵位,失声道:“母亲,孩儿不孝,来晚了!”说完依跪伏在地上,哭得不能自抑。

    在车内听到动静的娴珂冲下来,跟着跪在一旁,抽泣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