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好很好,朕现在不管你是不是政治投机分子,你能来告状,朕觉得你够不要脸,可以用一用。

    两天后,杭州府知府刘梦谦和仁和县知县赵文方都摘掉了乌纱帽,踏上了去北京的路。

    好了,杭州湾走私的事件,把杭州知府和仁和县知县揪出来杀掉,差不多是可以交代过去了的。

    但这件事远远还没有结束。

    应该说,冉兴让案暴露出来的问题,是非常严峻的。

    海防松散,漕运!

    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这个问题要等到新任的户部尚书郑三俊到任了之后,再统一制定新的制度来解决。

    借着这个契机,崇祯也正好开始筹备他的海军总司。

    杭州湾现在已经被封了,是钱龙锡亲自带人去封的,再不采取点狠厉的措施,怕是下一次他自己的脑袋就会被送到别人的桌上了。

    皇太极若是知道杭州湾被封了,估计会后悔配合李元起这一次的行动了。

    七月十五日,辽东广宁,大雨倾盆。

    一匹匹战马在大雨中飞骋,马蹄踏得稀泥飞溅,骑马的人穿戴着斗笠,暴雨不断砸落在他们身上,溅起无数水花。

    是派出去的探子。

    广宁城高大厚重的城门被打开,他们鱼贯而入,飞快向督师府冲去。

    督师府门口的守卫并没有阻拦他们。

    他们的脚步沉稳而飞快。

    “启禀督师,建奴此时就在150里之外驻扎,卑职等查看了,建奴此次一共来了三万人。”

    祖大寿微微一惊道:“你确定是三万,不是说的六万么?”

    “祖帅,千真万确,卑职等经过半个月的观察,绝对不会超过三万人!”

    祖大寿看了袁崇焕一眼,一边的何可纲道:“督师,末将怎么听起来觉得建奴这次根本不是来打仗的?”

    袁崇焕也陷入了沉思。

    建奴的三万大军,放在以前,当然是足够多了。

    但是对于去年已经赢得过一次辽东之战的明军来说,三万就想来攻打广宁城,有些痴人说梦了。

    现在的关宁铁骑已经被锤炼出来了,更何况锦州还有孙传庭的三万御林卫,那是精锐中的精锐。

    “继续观察,建奴若是有一举一动,立刻来报!”

    “是!”

    祖大寿道:“督师,末将愿领三万儿郎,去将建奴杀得丢盔卸甲。”

    “不妥,皇太极非常狡猾,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守住广宁,然后再往辽河边铸城寨。”

    何可纲道:“督师,末将觉得,这事跟孙军帅去商量一下,咱们双方对建奴来一个双路夹击,取胜的把我非常大。”

    何可纲去年在锦州城外亲眼看见孙传庭的御林卫重骑兵是如何像钢铁洪流一样击败多尔衮的,所以他觉得只要孙传庭愿意联合,肯定可以打一场胜仗。

    祖大寿道:“放屁!我辽东军猛将如云,还需要去找孙传庭那厮!”

    袁崇焕瞥了祖大寿一眼,道:“管好自己的嘴!”

    祖大寿立刻收敛起来。

    祖大寿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桀骜不驯的武将,但他唯独只听两个人的话,一个是孙承宗,一个就是袁崇焕。

    袁崇焕笑骂道:“孙军帅是皇帝陛下钦点的御林卫军帅,战功赫赫,背后辱骂御林卫军帅,若是被宪兵司听到了,小心找你去喝茶!”

    辽东关宁军与京卫军有矛盾,并不是什么秘密。

    去年京卫军在辽东的战果太耀眼了,关宁军也非常强,双方大有一争高下的势头。

    若是要双方现在联合起来打配合,没有一个更高级别的统帅来做协调怕是难度很大。

    事实上,身在锦州的孙传庭现在也在密切关注着建奴的动向。

    他也得出了一个结论:建奴可能不是来打仗的。

    袁崇焕和孙传庭分别给崇祯写了两封奏疏,在奏疏里都提到了建奴异常的举动。

    崇祯看完后,给孙承宗也看了。

    孙阁老直言不讳地说:“若真是如此,恐怕皇太极另有目的了。”

    崇祯站起来,走到地图前面,看了看地图,笑道:“朕当然知道皇太极另有目的,他真正要得到的是蒙古!辽河西岸的军队,只不过是声东击西的把戏。”

    孙承宗道:“请陛下立刻撤回卢象升,老臣以为没有必要派遣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到辽东。”

    他担心的是对的,军队一出去,每天都是花钱如流水,打仗就是在烧钱。

    两万天雄军,不是开玩笑的。

    崇祯淡淡道:“那是皇太极他不打,不代表朕不打,跟朕玩声东击西,朕就将计就计!”

    孙承宗心头一震,道:“老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朕已经给卢象升密旨了,让他不要顾虑,让他行冠军侯之举,给朕狠狠的打,让皇太极知道越过辽河也不行!”

    少年天子铿锵有力的声音回响在乾清宫里。

    孙承宗立刻明白过来,袁崇焕是肯定不会动的,因为袁崇焕的任务就是守住广宁,广宁至关重要,决不可有任何差错,而孙传庭打仗是出了名的稳,又是在锦州,离建奴有些距离。

    只有卢象升是从宣府赶过去的,这是绝密。

    建奴根本不知道有一支精锐已经深入到辽东了。

    皇帝这明显是要出奇兵!

 第94章 战略围堵皇太极(第一更)

    崇祯三年七月,注定是一个不太太平的月份。

    南京户部尚书李元起被抓之后,牵扯出私卖粮食案,买卖的对象还是大明朝的头号敌人,辽东建奴。

    这件事在南京简直是炸了。

    几天之内,就有十几人受到牵连,被抓进了牢狱之中。

    南直隶的舆论眼瞅着发酵起来,而这才只是刚刚开始,因为有传言说不仅仅李元起与驸马冉兴让是合谋,浙江的屠家也参与了这件事。

    杭州也是风声四起,知府和知县全部被带走,震惊了杭州的官场。

    似乎有人嗅到了一丝政治风暴的气息。

    有人说,看似平静的表面,各方已经频繁走动起来。

    而这还只是七月的小插曲,据说辽东现在已经是剑拔弩张了,北线战火重燃。

    不少商人已经预感到发财的机会来了,都开始屯粮。

    在这种多事之秋,朝堂上也出现了众多声音。

    都围绕着内政和外战开始争论,有大臣说,皇帝再这样一意孤行,新政危矣。

    还有的大臣心中正在期待着皇帝对外开战,一旦战争打出胶着状态,必然会引发内政危机,出现政治动荡,一旦如此,又是新一轮的朝堂洗牌,则会释放出大量的机会。

    总之,忠心为国者在担心,政治投机分子在潜伏伺机而动。

    七月十七日,崇祯召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谁?

    陈新甲。

    为什么说他非常重要?

    因为他要立刻出使朝鲜。

    在崇祯的心中,朝鲜是这一次风波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明人家朝鲜待在一边当着吃瓜群众,谁也没有得罪,谁也没有打扰,怎么就成了不容忽视的存在了?

    原因还得从崇祯严查张家口、大沽口,封闭杭州湾说起。

    国际战略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说说而已。

    张家口、大沽口和杭州湾都查出了卖往建奴的粮食。

    现在都被崇祯堵住了。

    如果你是皇太极,少了很多粮食,下一步会怎么做?

    没错,找朝鲜要!

    所以,这一系列的行动之后,必然会让朝鲜成为皇太极接下来的重点打击目标。

    朝鲜也是农耕社会,

    而且早在天启七年年底,皇太极就爆锤过一顿朝鲜,朝鲜打趴下后,乖乖给了不少粮食和物资。

    从去年开始,崇祯见完朝鲜使臣,双方就约定在朝鲜北边的义州建立联合军事重镇,这件事已经在落地执行了。

    执行人正是登莱巡抚袁可立,前往朝鲜北境的是刘兴祚。

    但是陈新甲现在必须立刻过去一趟,以钦差大臣的名义从毛文龙的皮岛抽调一批人过去补充兵源,加速义州军镇的建设。

    “陈爱卿,你的时间不多,朕已经给毛文龙写信了,你要在9月之前,完成皮岛1万兵力的调度。”

    “臣必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这段时间就辛苦一下,皇太极要是知道咱们把他的粮食来源砍了,很快他就会找朝鲜的麻烦。”

    “陛下圣明!”

    “朕给你一柄尚方宝剑,速速启程!”

    “遵旨!”

    陈新甲出了皇宫,坐车上,一路便向大沽口赶去,他要在那里乘船去皮岛,然后从皮岛调兵到义州。

    北京城内到处都在议论辽东战局,有人说已经开打了,还有人说已经结束了,也有说人还没有开始打。

    从关外回来的商人,则带回了最新的消息,说袁督师和孙军帅的大军已经严阵以待,只要去过锦州,都能看见一队队身披铁甲的骑兵无时无刻不在操练。

    陈新甲心里道:现在朝堂上下看似很乱,但局面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连朝鲜此后的危机陛下都提前想到了,还有什么能逃出他的掌控呢?

    陈新甲走后,崇祯立刻将毕自严找来,安排他做了一件事,将顺天府的粮食全部着急起来,给他们开会,严令禁止他们在这个时候恶意抬高粮价。

    与此同时,崇祯让内阁也起草了政令,北直隶各地的官府要保证粮食价格的正常,绝对不允许在这个时候哄抬物价,凡是哄抬粮食价格发国难财的,全部抓起来。

    这是为接下来有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

    辽东,盛京(沈阳)。

    皇太极正坐在后院大口大口吃肉,他和英国公张维贤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喜欢吃羊肉。

    不过皇太极相对来说更能吃一些,不仅仅羊肉,其他的也爱吃。

    简单概括一下,这位17世纪初的政治强人,是一个又白又胖的吃货。

    心情好的时候喜欢吃几口肉,心情不好的时候,必须吃几口肉压压惊。

    此时的皇太极就吃得不亦乐乎,因为他心情好啊。

    范文程快步走来,他有些焦虑:“奴才叩见大汗!”

    “是范先生啊,来,给范先生安排一份碗筷,再安排几份好肉。”

    “嗻!”

    “大汗!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

    “奴才刚收到南边传来的消息,那冉兴让被狗皇帝给剐了。”

    皇太极微微一怔,放下筷子,摸了摸他光滑的前额,有些惊讶:“崇祯小儿竟然连自己的姑父都剐了,倒是出乎本汗的意料!”

    你可千万不要以为皇太极是震撼崇祯的残忍。

    像他们这种站在权力巅峰的人,这点事叫残忍?

    尤其是皇太极,建奴这些年杀的人,比有些人一辈子见到的人都多。

    但他为什么还要内心震撼呢?

    是因为他此时此刻才真正感受到这位对手的可怕。

    自己的姑父,说剐就剐,没有任何迟疑,不害怕朝中大臣上纲上线。

    什么样的敌人最可怕?

    没有任何约束的!

    皇太极就明显从崇祯身上感受到了这一点。

    “大汗,冉兴让被杀,大沽口也被封了,张家口现在也查得越来越严!”

    “大可不必担心,明朝那些达官贵人家中粮食多得很,崇祯小儿以为真的能封得住?”

    “大汗,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