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工部郎中李克复,你出来。”

    李克复颤颤惊惊出列,跪在那里,将额头埋在长袖之间:“臣在。”

    “你是不是很关心李开文?”

    “臣……臣是工部郎中,臣昨日一直在忙着公……”

    “忙着收钱吧!”

    “陛下,臣……”

    “别说了,捡起来自己看,好好看!”

    李克复捡起任志清旁边的册子,两只手在发抖。

    跪在一边的有些官员也在那里发抖。

    “你们都是朕的新政派官员,当初跟朕信誓旦旦,说支持新政!”

    “这就是你们对新政的支持!”

    “任志清,80万两!”

    “李克复,100万两!”

    “还有户部郎中薛远山,吏部郎中郑松,商务部侍郎刘庆仁……”

    崇祯语速飞快,一长串名字从他嘴里蹦出来。

    还带着收了多少钱。

    说完后,大殿内已经鸦雀无声了。

    “知道纪永平怎么跟朕说的吗!”

    群臣沉默,现在谁都不敢说话。

    “他说朕拿你们毫无办法,朕甚至不敢公开这件事。”

 第779章 天威震怒(第一更)

    皇极殿内安静得连一根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六部九卿、诸院大臣全部不敢说话。

    没有一个人能把这话接回去的。

    “朕想尽办法的赚钱,为了朝廷开源节流,我汉家儿郎舍生忘死,开辟新航线!”

    “流了那么多血,无数人失去了儿子,失去了父亲,换来今天的格局。”

    “你们就是这么践踏新政的果实的!”

    崇祯转身瞥了一眼骆养性,说道:“去,把纪永平带到这里来。”

    “是。”

    大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只剩下锦衣卫们的脚步声了。

    不知过了多久,出去的脚步声再次传来,还有铁链的声音。

    一个血肉模糊的年轻人,被带到了皇极殿上。

    当纪永平看见眼前这个穿着龙袍的青年的时候,彻底傻眼了。

    崇祯冷冷瞥了他一眼,然后说道:“你们都给朕起来,起来好好看看这个人!”

    大臣们这才起身,然后将目光落到中间的纪永平身上。

    崇祯走上去,重新坐回龙椅上,目光钉在纪永平身上。

    “都给朕好好看清楚这个人,都记住这个人的容貌。”

    任志清、李克复、薛远山、郑松、刘庆仁等人低着头,不敢去看。

    “都给朕抬起头来!睁大你们的眼睛看清楚!”

    任志清等人这才颤颤惊惊将目光落到纪永平身上。

    昨晚,这个人还在摘星楼春风得意,受到无数人的敬仰,张口闭口要拯救天下苍生。

    现在,他趴在皇极殿内,像一条死狗。

    按理说,民间一个商人,不可能进宫的,更不可能来到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国事的皇极殿上。

    但现在偏偏他就出现了,而且全身是伤。

    “任志清!”

    “臣……臣在……”

    “看清楚了么?”

    “看……看清楚了。”

    “昨晚是不是就是这个人,在摘星楼,打着慈善扶贫的旗帜集钱?”

    “臣……臣不……”

    “你昨晚不是在场么?”

    “臣……臣……”

    崇祯怒捶桌案:“说!是不是!”

    任志清又吓得双脚一软,跪在地上了:“是!陛下恕罪!臣是一时糊涂!”

    “朕让你们都看清楚这个人,就是这个人,昨晚让朕开个价,他要送钱给朕,让朕加入他的团伙!”

    “他开口就要给朕300万两!”

    “300万两!10万辽东军一年的俸禄,普通老百姓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到的钱!被一个商人随口说出来,被一个官员随手拿到手里!”

    “他们站在朝堂上,衣冠楚楚,人模人样!”

    “却贪婪地吸着民脂民膏!”

    “他们结在一起,巧立名目,四处捞钱,拿人不当人!”

    “他们还亲口跟朕说,即便朕知道了,也不敢动他们,是朕推出来的新政,现在新政推出,贪官横行,他们认为朕为了新政,为了颜面,就只能忍气吞声!”

    “现在,朕就让他们看看,朕是如何忍气吞声的!”

    “来人!将这两份名单上的人,一个个摘掉乌纱帽,抄家,夷三族!”

    皇帝此话一出,全场震动。

    有人就要出来求情,被皇帝怼了回去:“朕若不严惩这些贪官污吏,大明朝非要被他们葬送不可!新政之成效必付之一炬!”

    “你们谁都不要再请求!凡敢求情者,一律通罪论处!”

    那些准备求情的人立刻退了回去。

    当然,他们出来求情理由无非就是如此这般处理,牵连太广,必然人心惶惶,且影响新政。

    而站在张凡的角度,若是不雷霆手段,日后必然愈发不可收拾。

    锦衣卫大汉将军进来。

    骆养性开始一个个念名字。

    每念一个名字,那个人都全身一软,高呼:“陛下饶命,臣一时糊涂……”

    但没有人理会他,锦衣卫拖出去后还在喊:“饶命啊陛下……”

    前前后后,被拖出去了二十二命官员。

    还有八名京官级别不够没有在朝堂上,着令锦衣卫去拿人。

    这下瘫软在中间的纪永平心神震撼。

    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天威震怒。

    纪永平是一个标准的两面人。

    在公开场合,他是一个光伟正的商人,将自己包装成翩翩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结交的都是同样“心怀天下”的有钱人和达官显贵。

    但私下里,却是一个拿人不当人的人。

    这就完了?

    还没有结束。

    只惩罚官员,不足以威慑天下。

    官员是贪污,该死。

    那些贿赂官员的商人呢?

    新政走到一定的地步,资本主义必然在民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

    资本是贪婪的,资本是逐利的。

    他们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杀人放火、吸血食肉,甚至出卖自己的国家,什么事他们做不出来?

    现在还是民营资本生根发芽的阶段。

    发芽的阶段,就已经用钱去大规模贿赂官员了,将手伸到了朝堂之上。

    日后呢?

    日后若是全面壮大,难道要资本阶级革命不成?

    皇帝大袖一挥,又说道:“凡是参与贿赂这些人的商人,一律处决,没收家产,已有商社全部关闭,其后人不准入仕为官,不准注册从商!”

    只有如此这般,才能真正威慑那些商人。

    朝廷的确在扶持商业,商人也要准守国法。

    否则岂不是全部乱套?

    商务部侯恂出列,他说道:“臣领旨,臣这就协助刑部查办。”

    待二十二人全部被拖出去后,大殿内又安静了下来。

    “此案还牵涉到军政,武威城军长贺守义,在里面拿了300万两!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军纪,监察院立刻捉拿此人,以国法、军法处置!”

    李邦华出列说道:“臣领旨!”

    “军队里有多少人牵涉,就给朕抓多少人!”

    “此次敦煌之战,西军立功,西军总督洪承畴、都督曹文诏该赏,该赏的就赏,但西军后勤部出了如此大的丑闻,洪承畴也有责任,罚洪承畴一年俸禄,撤他的中将军衔,降为少将衔!”

    “着令他配合监察院全部调查!若有再犯,他这个西军总督也别干了!”

    袁可立出列说道:“臣领旨!”

    诸位大臣只感觉手心全是冷汗。

    此次牵涉到的官员实在太多。

    这还只是京官,据说地方官还有很多。

    崇祯又道:“吏部配合廉政督察总府,将此次所有涉案官员全部撤职,朕不管他们现在身在何处,一律撤职查办,以同罪论处!”

    如此下来,牵扯到的人有多少?

    少说大几千人,这必然是最近几年最大的一次案件了。

    也必然会在大明朝掀起一股腥风血雨。

    更会狠狠威慑新政以来成长起来的新势力,包括民间势力。

    而这件事,还仅仅只是开始。

    因为这还只是治标。

 第780章 一揽子新政(第二更)

    正如纪永平所言,贪官是杀不完的。

    杀人从来不是杀人这么简单。

    简单来说,杀人不是为了泄愤。

    杀人是为了给活着的人看,给天下人看。

    是为了起到威慑和警戒的作用。

    杀人只是治理贪污的方法之一。

    杀人会破坏体系,杀那么多人会破坏官僚体系,还会给公众带来冲击感。

    治理国家不是砍人就完了。

    还必须要处理杀完人之后的事情。

    例如权力真空,要迅速填补,例如既然要公告天下,就必须让民众知道真相,让民众拥戴朝廷的决策。

    有民众的拥戴,治理贪官就会如虎添翼。

    民众自古就拥戴惩治贪官,但问题是舆论的把控从来都是高难度的。

    官媒公布后,民间会不会有一批人私下散播谣言给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甚至相信明末的魏忠贤是大救星,吃瓜群众甚至认为魏忠贤是贪官克星。

    吃惯群众是很容易被忽悠的。

    所以后期的舆论处理其实是重头戏。

    除了舆论处理,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要完善反贪机制。

    有人说拿魏公公出来制衡贪官,这是典型的地摊看多了的。

    制衡之术,只是政治手段中的一点,而且只是很基础的一点。

    治理国家靠的是阳谋,是大道。

    阴谋玩多了会污染整个环境,会逼得那些不愿意玩阴谋的人也开始玩阴谋,把政治环境搞得乌烟瘴气。

    这是天启年间的大病。

    清理掉名单上的贪官之后,崇祯继续说道:“礼部要做好舆情处理,要将事实公布于众,朝廷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朝廷是天下卫道者,朝廷若是歪了,何以立信于天下?”

    “若是天下人都不再信任朝廷,则国亡矣。”

    礼部侍郎刘宗周出列:“臣领旨,臣会处理好后事。”

    大殿内又恢复安静了。

    群臣沉默。

    不过大家都知道,事情肯定不会就此结束。

    到这里就完了不是皇帝陛下的风格。

    沉默了一会儿,皇帝语气渐渐平缓下来:“朕以为,接下来有这样几件事要办。”

    “第一、为何民间有会火枪?要从根本上开始管制火枪。民间一旦发现私造火器者,一律死刑。”

    “另外,朝廷生产的所有枪支都刻了军队番号,士兵编号。一旦民间出现没有番号、士兵编号的火器,又是从朝廷制造厂流出去的,应该责问总负责人,如此总负责人才会严格管控火器制造厂,从根源上开始杜绝。”

    “第二、要立法,凡是携带火器者,一律入刑,具体立法院要拟定清楚。”

    “第三、划清民间商人与官员的界限,官员不得私自参与民间商人私会议事。”

    “朝廷的确在扶持商业,但规定官员不能与商人私下往来,并不妨碍商业的发展。”

    “朝廷扶持商业,是要从政策上去扶持,所有的政策都是公开的,而不是官员私下与商人议事扶持。”

    “再有发现官员私下参与商人议事,就给朕滚蛋,吏部要出台官员纪律,把这一条加进去!”

    “第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