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丛林时代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

    要保护自己,就必须发展强大的国防实力。

    否则就成了大宋了。

    “投入量产,第一阶段,中央军配置10万支,北部军区配置10万,西部军区配置10万,海军配置10万支!”

    “对了,一定要给孙传庭优先配置,朕今年就要看到占城国主投降。”

    “是。”

    一边的汤若望说道:“陛下,铁轨已经准备好了。”

    崇祯怔了怔,这才反应过来,笑道:“走,咱们一起去看看。”

    众人到了校场,这里是绝密的地方,北京制造局的诸多研制都会在这里坐测试。

    周围被京卫军重重守护,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在校场上,平铺了一条轨道,轨道有两边的笔直钢铁组成,下面用一节节横向的木头做底座。

    在铁轨的最前面,有一辆形状巨大,看起来非常笨重的“大怪物”。

    它匍匐在铁轨上,现在随便拉一个人进来问问那个人,那个人一定会很震惊地看着这玩意儿。

    但是科学院的几位大佬都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它里面有第四代蒸汽机,机械动力架构也做了全面的调整。

    不要怀疑中国古人动动力架构的认知和操作,齿轮、轴距这些在古代是有实际应用的。

    中国古代却的是基础理论知识的发现,例如物理的各种定律等等。

    张凡仔仔细细围着这东西看了两转,虽然外形与后世的火车有诸多区别,但大致已经接近了。

    没必要外形一样,只要能跑,就可以。

    当然,它肯定不完美,还有许多漏洞。

    可万事都不能全部准备好了再做。

    完美主义者一般都是牛角尖专业户,历史上没有一个牛逼的人是完美主义者。

    先勇敢大步往前走,后期如何优化调整,从实际应用中总结。

    “开始吧。”

    “是!”

    上面的人开始往锅炉里加煤矿,不多时蒸汽就腾腾而起。

    张凡一颗心都悬到嗓子眼处了。

    如果成功了,西域的补给困难将变成历史。

    莫斯科也不在话下了。

    什么,奥斯曼?

    不服一样打!

    周围的人都盯着那东西,他们眼睛一眨不眨。

    自从皇帝提出来这东西后,他们呕心沥血,无数次的测试,无数人的心血。

 第756章 卢老爷的使命(第二更)

    此时此刻的西北和辽北,都在打仗。

    一旦新的科技产品量产后,别说双向作战了,南洋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再加英国人,四国联军一起来,朕也吊打他们!

    火炉越烧越旺,浓烟滚滚。

    终于,发出一声蒸汽的鸣笛,轮子在铁轨上开始动起来了。

    张凡脑子里瞬间一空,一股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

    那蒸汽的鸣笛回响在校场上。

    那是敲开时代大门的声音,那是工业强国梦的声音。

    火车开始动起来了。

    下面的轴距在蒸汽的动力转化下开始工作。

    而且速度增加逐渐加快!

    这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再也忍不住了。

    尤其是徐光启,老泪纵横而出。

    张凡眼睛一眨不眨,看着那火车走到铁轨的尽头,足足有一百二十米。

    最后,上面的人刹住了车。

    “立刻成立铁道部,在北京、沈阳和长安分设铁道局,立刻开始铺铁路。”

    “汤若望,你做铁道部部堂!”

    “陛下,是否操之过急了,现在刚测试成功,若是还有需要改进的”

    “需要改进也是等实际投入后,才能发现问题,科学院负责理论和发明,改进必须从实践中来,否则永远无法推行。”

    “是!”

    众人已经习惯了皇帝实干派、雷厉风行的作风,立刻应了下来。

    “朕会让方正化过来协助你,需要调派任何资源,他都会从中协助你。”崇祯目光明亮,仿佛有两团火焰在燃烧,“朕不管你用任何手段、任何方法,都必须快速推进铁轨和蒸汽车的建设。”

    “臣领旨。”汤若望顿时感觉肩头压力又打起来。

    为何要汤若望这个老外来承担如此重要的事情?

    首先,汤若望肯定是回不去他原来的国家了。

    他这种级别的官员,要出北京城,那都得有人看着,别说离开大明了。

    其次,汤若望现在手里负责的是钢铁部,统领全国钢铁制造。

    火车可是真正的工业时代产品,需要大量的钢铁,由他统一兼任,在调度资源的时候,会更加畅通。

    从北京制造局离开后,崇祯的心情好大。

    他刚回到紫禁城,方正化就跟他说,卢象升回来了。

    卢象升回来了?

    卢象升终于回来了!

    “快传!”

    “是!”

    不多时,崇祯就在乾清宫见到了卢象升。

    “臣参见陛下!”

    自崇祯八年的辽东之战结束后,卢象升留在辽东,又进入朝鲜追击多尔衮,后被调度到日本。

    两人已经两年多未见了。

    崇祯拍了拍卢老爷的肩膀,笑道:“我们的卢帅晒黑了!”

    不仅仅晒黑了,人也憔悴了许多。

    今年的卢象升39岁,但已经多了一些白发。

    可见他平日里在军中是非常操劳的。

    卢象升挺直身姿,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支锋利的枪,他说道:“陛下交代臣的事情,都已经完成了。”

    “辛苦你了。”

    看到卢象升,崇祯心中似乎有一种踏实感。

    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他没有多余的心思,一心就想着报效朝廷。

    别的统帅打仗可能会留一手,但卢象升永远都是拼尽全力。

    一个简单的人,一个认真的人。

    “回家看望家人了吗?”

    “还没有,臣刚回北京,就来了。”

    “好,朕和你长话短说,说完快回去好好陪陪家人。”

    崇祯指着地图:“朕已经收到情报,皇太极在辽北的这个地方驻守了一部分兵力,约有3万人,这些兵力都是在辽北征集的。”

    一听到皇太极,卢象升就激动了起来:“臣愿意领兵前往!”

    “不急,朕已经派袁崇焕向北推进,在这里,更北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地方,朕姑且叫它三江平原,皇太极的大部分兵源来自这里,这里有许多部族群居,土地肥沃。”

    “这一次朝廷出兵,要么不打,打就将这一代全部打下来。”

    “但仅仅只是辽北,还不足以消灭我华夏北部之隐患,蒙古人与我大明斗了两百多年了,漠南蒙古已经彻底臣服。”

    “但是漠北、漠西蒙古人都还虎视眈眈,他们一日不除,朕一日寝食难安。”

    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

    那三江平原所在地,就是后世的北大仓。

    “朕这一次紧急调你回来,是有另一个任务要交给你。”

    “请陛下明示,臣愿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漠北三部与皇太极联合西征,此时此刻在西域和瓦剌人打仗,朕要你率领一支铁骑,越过大漠,深入漠北,去打掉漠北蒙古人的老巢!”

    越过浩瀚大漠?

    要知道,即便从北府北上蒙古高原腹地,纵深也有一千多里,中间有茫茫大漠,几乎没有补给点。

    当年汉武帝的漠北之战打完后,汉朝的财政差一点就崩了。

    大明朝之所以两百多年都没有干掉蒙古,就是因为漠北蒙古藏得太深。

    甚至有蒙古部快到贝加尔湖了。

    崇祯从档里取出了去年年底传过来的绝密档。

    那是军情处收集的漠北各部的位置和大致情况。

    他将附件递给了卢象升,说道:“这是前方送过来的,你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是。”

    “朕要你这一战彻底端掉漠北蒙古的老巢,重创他们!”

    “陛下放心,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回去休息吧,多陪陪家人。”

    “臣告退。”

    京卫军的调度是最高机密。

    毕竟北京有不少蒙古商人,你无法分辨出哪些商人是漠北蒙古的探子。

    就在崇祯调度了京卫军的时候,李定国已经返回定北寨。

    此时此刻,在定北寨附近,十万辽东军集结。

    铁甲如同海洋,旌旗遮天蔽日。

    辽北的局势已经进入剑拔弩张,大量的探子在前面收集情报。

    不仅辽北的战火即将全面燃烧起来,在数千里之外的青海,郑崇俭第五军团已经越过兰州,快速朝西宁城推进。

    三月二十六日傍晚,从兰州抵达西宁城外的明朝官员,以使者的身份,进入了瓦剌人的军营。

    这是总督府传达下来的命令,洪承畴明显想要跟瓦剌人议和。

    当然,议和是假,拖延才是真。

    大明朝的官员最擅长这一招,当年抗日援朝既是如此。

    拖到郑崇俭的大军到后,和瓦剌人决一死战。

 第757章 西宁之战(第三更)

    为首的使者叫张寒,是兰州军政处的主事。

    他走进了瓦剌人主帅的营帐。

    坐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年轻人,这个人叫呼和巴日。

    固始汗的二儿子。

    当崇祯七年的西北之战,固始汗被京卫军剿灭,大儿子达颜战死,二子呼和巴日逃脱,五子巴托在嘉峪关外被明军剁成肉酱。

    固始汗的诸多儿子中,以呼和巴日最为优秀。

    当时他知道明军取得宁夏大捷后,必然一路进入甘肃。

    在大军崩溃后,他并未逃回西域,而是遁入青海地区。

    固始汗在藏区有不少拥戴者,这是固始汗留下来的政治遗产。

    呼和巴日便是利用这些政治遗产,重新崛起。

    他的麾下不仅仅有瓦剌人,还有乌斯藏士兵。

    组建藏区的领主们对他的支持。

    张寒进入到营帐后,周围的瓦剌人露出轻蔑的神色。

    一边一个叫呼伦的壮汉用蒙古语说道:“明狗好大的胆子,到现在还敢来我们这里,是来送死的吗!”

    他这么一说,周围的人都大笑起来。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吃肉。

    张寒却用硬气的话说道:“在下张寒,奉总督洪承畴命令,前来商谈两军之事。”

    翻译官将张寒的话翻译了过去,呼伦颇为嘲讽地说道:“有什么好商谈的,交出西宁城,退出兰州,就停战!”

    张寒说道:“我朝愿意开放青海商贸,对茶税全免,并且每年给予诸位岁币。”

    呼伦继续说道:“可以啊!乖乖交钱,兰州也交出来,滚回陕西,以后我们就饶了你们。”

    张寒好歹也是北京军事学院出来的学生,曾经在中央军军政处下面担任过主簿官员。

    主簿是九品官。

    后来工作积极认真,被调派到拦住任职拦住军政处主事(六品,相当于处长)。

    瓦剌人如此强势的态度,张寒怒道:“阁下忘了崇祯七年的惨败?”

    他这一句话就戳痛了呼伦,呼伦大怒,拔出刀就要冲过去,被呼和巴日拦住:“住手。”

    呼伦这才停手。

    呼和巴日说道:“想要议和,可以,派一个级别高一点的官员来谈,让洪承畴自己过来。”

    张寒铿锵有力说道:“洪帅日理万机,我就能代表大明朝!”

    “可以,你先让西宁城内的明军开城门,只要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