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景说道:“日本浪人为何会在台北?”

    “范公有所不知,日本海寇在东南海域走私繁多,台北有日本人也正常。”

    虽说之前听郑芝龙偶尔提及东南海域海寇繁多,日本也难免例外,但现在亲身感受到,范景还是颇有些惊讶。

    “日本浪人敢进入我军防区,莫非日本人不认得我明军?”

    “不,日本人不可能不认得我明军。”

    郑芝虎也皱起眉头,他的卫兵们已经将这里里三层外三层护得非常严密。

    日本人既然知道这里是明军防区,却还来,只能说明,这群日本人是要对明军开战!

    到底来了多少日本人,想要对明军开战?

    郑芝虎一时间也疑惑起来。

    不多时,却见一些人影飞快朝这边狂奔而来。

    他们竟然利用夜间的黑暗,从明军防卫的缝隙中,见缝插针一般逼近了主帅营。

    看来是一群训练有素的海寇。

    好在明军反应快,直接将郑芝虎和范景围在中间,四处都布置好火枪手。

    前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不多时,便有人前来汇报战况了。

    “郑帅,敌人已经被我们控制住。”

    郑芝虎心中稍微舒缓了一口气,看来来的日本人并不多。

    也对,一些海寇,不可能有太多人。

    “留活口。”

    “是!”

    撕心裂肺的惨叫回响在树林间,晚风吹来一阵阵血腥味。

    过了一个小时,下面抓来了三个日本人,他们被押到郑芝虎面前,跪在地上。

    郑芝虎仔细打量,然后用很娴熟的日语说道:“你们是谁的人?”

    其中一个人大声吼道:“巴嘎!有本事就杀了我,我不会说的!”

    郑芝虎对手下示意,这个人立刻被当众斩首。

    人头从脖颈上坠落下来,鲜血溅了旁边人一身。

    旁边的人看着自己的同伴脸上惊恐绝望的表情,吓得全身发抖。

    “饶命!我说!我说!”

    “我们是羽田新兵卫的人。”

    郑芝虎一脚踹过去,踹在了这个日本人的脑袋上,将他踹得摔倒在地上,啐了一口,郑芝虎怒道:“就凭羽田新兵卫那厮也有狗蛋子来打我明军,不知道这里是我大明军防区么!”

    那日本人爬起来,颤颤惊惊继续说道:“大人饶命!我们是奉命而来。”

    “你们的目标是什么?”

    “是是刺杀大人。”

    这倒是让郑芝虎大为吃惊,他和郑芝龙以前在日本混的时候,和这个羽田家族关系相当恶劣。

    双方经常在海上抢夺生意。

    羽田家族是有日本官方背景的,所以郑芝龙总是会吃亏一些。

    郑芝虎没有想到,时隔多年,羽田新兵卫居然派人来刺杀自己。

    他回头朝四周望了望,周围茂密的树林,又是夜晚,就算明军防守再严,要偷溜进来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还好布防严密,要不然这些日本人说不定还真进来了。

    “你们来了多少人?”

    “两百两百多人。”

    “哈哈哈,羽田还真是下了血本,在这个时候刺杀老子,他想干什么?想跟大明朝开战?”

    “他仗着有德川幕府的保护,敢刺杀大明朝总兵!胆子不小啊!说,为何刺杀我?”

    “是是是弗朗机人花钱雇佣我们”

    这个日本人倒是怕死,一五一十的交代出来。

    这下就全部解释得通了。

    西班牙人和日本本来就私下有密切交易。

    别看日本闭关锁国,但是私下的海寇贸易也非常发达。

    羽田家族就是其中之一,他背后是日本官府的高层,他不过是个代言人罢了。

    羽田要刺杀郑芝虎,说明日本人害怕明军攻下台北,驱逐西班牙,影响了自己的收入。

    郑芝虎将刚才的对话用汉语跟范景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来人,将这些人砍了。”

    “慢!”范景制止了,“留着他,送到北京,交给皇帝陛下,老夫会再写一份奏疏给陛下。”

    “日本人刺杀我明朝大将,不能一了百了。”

    “谨遵范公安排。”

    郑芝虎便让人将其他日本人砍了,将这个愿意招供的日本人留着。

    范景连夜开始写奏疏,让人送到北京。

    崇祯九年的八月,似乎南方海域一下子就波涛汹涌起来。

    无论是日本人,还是西班牙人,或者葡萄牙人,英国人,都窜出来了。

    而事实上,还不仅仅如此。

    八月初十,在紫禁城从崇祯,还收到了朝鲜的军报。

    多尔衮在卢象升和刘兴祚的围攻下,从朝鲜南渡,可能逃到了日本。

    卧槽!抗日英雄多尔衮?

 第670章 偷偷笑出声来了(第一更)

    最后一次辽东之战开始之前,皇太极派遣多尔衮亲赴朝鲜。

    一、为了粮草。

    二、主要还是为了牵制义州的明军,以免皇太极西进,后方明军突袭沈阳。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多尔衮在朝鲜打得非常奔放,绕过义州明军,几乎是用骑兵犁庭扫穴一般,快速摧毁了朝鲜内部的多出城池。

    朝鲜的城池一般很矮,攻克难度相对低

    在义州明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多尔衮就兵临汉城了。

    李朝的使者迅速跑到义州去,要求救援。

    可是当时正值进入腊月,天寒地冻,陈新甲和刘兴祚决定等两个月,温度稍微缓和缓和再发兵。

    顺便派探子去探明建奴真实的兵力,好做打算。

    而且,明军内部还开了几次会。

    岂料二月下旬,明军准备发兵的时候,丫的朝鲜已经被多尔衮彻底打崩了。

    这让人想起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件事。

    脚盆鸡投降后,兔子和光头对峙。

    光头占据绝对主动地位,因为利益关系,毛熊和鹰酱都支持光头,又是给钱又是给装备。

    直到后来,毛熊和鹰酱开始有冷战的架势。

    光头被迫在毛熊和鹰酱之间选一遍,光头选择了鹰酱。

    毛熊被迫开始支持兔子。

    兔子自己也争气,打了好几场逆风局。

    光头立刻向鹰酱求援,鹰酱也不是不救光头,肯定救,但鹰酱那种民主制度,做个大决定就得开会,各个部门开会,各个部门扯皮。

    终于达成一致,各种火炮、钱支持光头,结果因为会开得稍微久了一丢丢,转身一看。

    哎哟我的上帝个操!

    老子刚开了几个会,兔子就过长江了?

    此时的朝鲜也是这样。

    不是明军不愿意帮啊,尼玛老子刚准备准备,派探子探了一下情报,开了几个会,你丫的王城都丢了,王室被剁了一半。

    烂泥都不是你这样的!

    这也足见多尔衮此次在朝鲜是多么疯狂。

    其实这样的局面,并不是皇太极要的。

    皇太极是要多尔衮去朝鲜搞些粮食,且牵制住明军,而不是把朝鲜打得稀巴烂。

    朝鲜打得稀巴烂对皇太极一点好处都没有。

    那为什么多尔衮这么玩?

    当然是有私心的。

    多尔衮期望皇太极在辽东与明军打得两败俱伤,自己在朝鲜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称王。

    可多尔衮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狗皇帝亲征了,而且明朝居然在短时间内动员了如此空前规模的军队。

    他更没有想到,沈阳城破,皇太极兵败下落不明。

    五月的时候,卢象升奉皇帝知名,携胜利之势,一路横扫辽东各地城寨,将沈阳东南方向大面积的城池全部打爆了。

    那些准备自己招募人手,将老百姓手里的粮食全部征集起来的大户、地主,几乎全部被砍了脑袋。

    每一个城寨、村子,人头都在地上打滚。

    六月初的时候,随着沈阳之战的结束,卢象升在义州与刘兴祚会师。

    随即,大军南下进入朝鲜,随后朝鲜之战爆发。

    彼时的朝鲜,在建奴的铁蹄下颤抖、哭泣,血流成河。

    为了防止逃走的皇太极与多尔衮会合,当时卢象升接到了皇帝明确的命令,一个月之内结束朝鲜之战。

    也就是说,在七月中旬,明军要击溃多尔衮的八旗军。

    当时卢象升的三万天雄军,加上刘兴祚的三万天武军,一路急行军朝汉城挺进。

    七月二十日抵达汉城。

    七月二十三日,双方在汉城展开第一战,平手。

    七月二十四日,第二战,多尔衮亲自带兵突袭明军后方粮草,导致军心不稳,明军败。

    七月二十六日,双方决战于汉城,多尔衮三万主力大军全军覆没。

    为什么?

    担心多尔衮不愿意决战,七月二十四日,明军那一场战败,不过是故意示弱。

    双方在二十六日打了一场大会战,从早上,打到晚上,战局基本确定下来。

    随后的两天是追击。

    到了七月三十日的时候,明军确定多尔衮在釜山南渡日本九州岛。

    卢象升这才一封快报,走海陆送往天津,再快马加鞭送到北京。

    终于到了皇帝的御案前。

    那么问题来了,多尔衮逃到日本,是不是要干日本了?

    崇祯坐在那里想了想。

    此时国库紧张,所有的用度都是先用的国债,如果要出兵日本,从哪里调兵?

    他站起来,走到地图前,开始思考起来。

    作为21世纪的人,如果能干掉日本,那肯定不会放过。

    不过得找准时间。

    毕竟治理国家不是黑帮干架,不是情绪上来了就提刀子砍人。

    现在大明朝刚收复辽东,漠北蒙古的情况还不能确定,西北战线又出现摩擦,南边海域又极其不稳定。

    中央财政在崩溃的边缘。

    千丝万缕,太多事情。

    得梳理顺了一件一件的办。

    从战略层面来说,打日本最大的好处:

    一、得到大量的白银,这个时代的日本产银量非常大。

    二、作为去美洲的前哨。

    三、消灭一个潜在的威胁。

    正好多尔衮去日本了,可以一封诏令给日本天皇、幕府将军,让他们乖乖将人送回来,不然就打。

    而且,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派人去日本,表面上是交涉多尔衮的事情,实际上是探查日本的情况。

    如果天皇和幕府将军不交人,就派兵过去搜查。

    按照逻辑来推算,掌握实权的幕府将军必然是会交人的。

    毕竟万历年间明军将日本打降了。

    问题又来了,如果交人了,接下来还真没有出兵的理由了。

    想到这里,崇祯倒是希望幕府将军千万不要将多尔衮交出来。

    几日之后,皇帝与大臣们就此事商议完,便让人开始拟定圣旨,定钦差。

    就在圣旨刚刚起草完,范景的八百里加急奏疏送来了。

    皇帝看完后,顿时感觉

    卧槽!太爽了!

    朕正好想着万一幕府将多尔衮送回来了怎么办?

    没想到日本人居然敢送西班牙人的钱,刺杀明朝大将?

    这

    张凡不但不生气,反而偷偷的笑出声来了。

 第671章 蒸汽时代(第二更)

    八月的北京已经渐渐转凉了。

    所有的事情看似都有些紧迫,毕竟在缺钱的时候,任何问题都会被放大许多。

    例如正在等着发放的抚恤金,不能再拖了。

    例如西部军区和南部军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