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芝龙低调地上任了同知参谋,进入军委会决策层,这意味着一些方向的改变和扩充。

    而事实上,袁可立自己怀疑,皇帝其实是想让郑芝龙来做元帅的,自己可能在这两年是一个过渡。

    袁可立也老了,他比孙承宗还大一岁。

 第659章拖下去砍了!(第二更)

    任命了元帅后,崇祯立刻让袁可立开始着手准备这一次阵亡将士抚恤工作以及一场盛大的祭奠仪式。

    时间就定在了七月初十,到时候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到忠烈祠祭拜烈士忠魂。

    当然,孙承宗去职后,加封了太师衔,正一品。

    而袁可立上任后,皇帝也没有立刻找他讨论军政大事,先等他熟悉一段时间,将这一次祭拜忠烈祠的事情办完再说。

    七月初三,崇祯正在阅读袁崇焕的奏疏,目前补充到辽东的明军已经陆陆续续在接管一些收复的地方,并且开始重新整顿军备。

    辽东肯定还是要放许多军队在那里的,否则很容易被有心人反扑。

    例如现在就在严密地搜捕皇太极和鳌拜等人。

    而且要真正消化整个辽东,的确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先不急,让袁崇焕和刘鸿训去办吧。

    倒是这一天,吐鲁番的使臣抵达京师了。

    大热天的,崇祯刚刚换上了一身凉薄的长衫,头上束起金丝玉冠,腰间佩有黄金带,脚踏金缕鞋,一身月牙白的龙袍,看起来干净、清爽,英武不凡。

    刚换好衣服,到乾清宫正殿,王承恩说道:“皇爷,使者已经在外面,诸位大臣也已经在外面。”

    “先让大臣们进来吧。”

    “是。”

    “宣众臣入殿。”

    不多时,内阁、军委会以及一些部院大臣全部进入乾清宫,参拜完皇帝后,站立两边。

    随后,吐鲁番使臣进来。

    吐鲁番并不能算完整的一个国,它曾经是叶尔羌汗国的附庸,现在已经成为领土的一部分。

    不过苏里唐毕竟是阿卜杜拉的弟弟,自治权很大,所以他是有资格派出使臣的。

    当然,这个使臣只代表了吐鲁番。

    进来的这个使臣穿着与大明朝的迥然不同。

    叶尔羌汗国是蒙古人建立的,他们的王室是察合台的后人,察合台是成吉思汗的次子。

    所以,其实现在整个西北都是被蒙古人占领的,无论是瓦剌还是叶尔羌汗国,都是蒙古人的势力。

    这位使臣进来后,神色甚是傲慢,也不下跪,更不行礼。

    一边的阎鸣泰怒斥道:“大胆,见到皇帝陛下,还不行礼。”

    那使臣却不理会阎鸣泰,笑着用蒙古语说道:“我是吐鲁番阿奇木(阿奇木相当于地方总督)苏里唐的使者,我来这里是代表苏里唐要回敦煌,请你们立刻退兵。”

    一边翻译官将这个使臣的话都翻译了一遍,立刻引起了所有大臣的愤怒。

    阎鸣泰说道:“你给我翻译一下,这里是紫禁城,不是他撒野的地方!”

    那翻译将阎鸣泰的话翻译过去后,使臣大笑起来:“这一次是你们出兵在先,是你们侵占我国领地,我不过是代表苏里唐来讨回。”

    一边的成基命冷哼道:“那敦煌自古便是汉地,何曾是你们的领地了!”

    “是你们自己放弃了!”

    他说的是正德年间,吐鲁番屡次出兵河西,朝廷不愿意在嘉峪关以西再投入更多的军费,放弃了关西七卫,放弃敦煌,封闭嘉峪关。

    明朝其实自开国以来,朝廷一直不算富裕,主要是税制和宗室制度有大问题。

    到了正德年间,卫所制坏死,九边军费大涨,朝廷已经无力再维持西域地区。

    所以连同敦煌在内,全部放弃。

    他这句话一下子就戳中了大明朝所有大臣的痛点。

    放弃领土,的确是一件比较不太光荣的事,一时间,众人竟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大殿内安静了一会儿,崇祯一只手搀扶着龙椅,正襟危坐,他沉声说道:“放弃了就不能拿回来了么?”

    “放弃了,就是我吐鲁番的领地,我叶尔羌汗国的领地!”使者的语气明显加重了,甚至怒斥道,“你们派兵攻打,就是要开战,你们敢跟我叶尔羌汗国开战么!”

    “开战又如何?”崇祯冷冷扫了他一眼,“一个区区的吐鲁番,是谁给你们的胆子,在朕面前放肆的!”

    “朕收回敦煌,收的是汉地,施的是仁义,布的是王化,汝等若要开战,王师一到,别说一个小小的吐鲁番,叶尔羌朕也给你灭了。”

    皇帝的音量并不大,但是声音质地醇厚,而且充满了威严。

    那使臣心头一颤,仿佛感觉到上面有一座山岳压来了一般。

    他强忍着压力,故作镇定说道:“大明皇帝,你可知道叶尔羌汗国有多么强大,我们的兵马,比天上的云还要多,我们的铁骑,能够踏碎大地,在西域,没有人敢跟我们作对,瓦剌人在我们面前,也得乖乖退让。”

    “敦煌离北京数千里,战线如此之长,若是要开战,我叶尔羌汗国大军一到,必学习敦煌,攻破嘉峪关,届时你们可不要后悔!”

    翻译官将他的话翻译过来后,大臣们都要炸锅了,恨不得撸起袖子上去抽他两耳光。

    但皇帝却不怒反笑起来:“无知者无畏,这样的对话,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就到此为止吧,来人,拖出去砍了。”

    这使者没有听明白,见皇帝笑起来,他还以为皇帝被他吓到,要讨好他了。

    结果外面几个大汉将军(锦衣卫宫廷守卫)进来后,直接架住了他,就往外拖。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那翻译官将皇帝的话翻译了一遍,这下使者脸刷的一下白了。

    “你们不能杀我,我是使者!”

    成基命立刻出列说道:“陛下,我天朝自古是礼仪之邦,此人虽然蛮横无礼,但若是杀了他,有损我天朝威信,不如重重惩罚他。”

    崇祯说道:“自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此人目无天子,不将朕放在眼中,若不杀此人,朕颜面何存?”

    成基命也无话可说了。

    其他大臣也都不说话了。

    实际上,崇祯杀这人有另一个目的。

    什么目的?

    与叶尔羌汗国彻底决裂,不何缓和的机会,也好断了朝中大臣日后议和的心思,坚决主战。

    皇帝说道:“将此人人头送回去,朝廷现在要加大对西北军防的投入。”

 第660章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第三更)

    吐鲁番的苏里唐自然有一套他自己的逻辑,才敢排使者前来强势的要回土地。

    什么逻辑?

    站在苏里唐的角度,明朝根本没有精力去维持敦煌。

    他这样想,确实再正常不过了,而且换做任何一个聪明人都会他这样想。

    这又是为什么呢?

    明朝曾经主动放弃敦煌,原因就是离北京核心统治区太远。

    如此,想要有效管理到敦煌,是非常难的,而且花销很高,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正德朝的大臣们可都不是蠢货,为什么放弃?

    不就是这个原因么。

    所以,苏里唐的想法和行为,都是和逻辑的。

    但是,苏里唐不知道,大明朝已经不是过去的大明朝了。

    第一、大明朝有粮食了,能够供给军队吃。

    第二、大明朝有钱了,能够扩充更多的军队。

    第三、大明朝的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铺水泥路的工人和水泥这种原材料都能够供给上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经历了九年的改革,大明朝的吏治得到了整改,不说没有贪官了,但至少大多数官员都开始干活了。

    朝廷的吏治,行政效率,都得到了空前改善。

    同时又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军政体系,真的要打仗,至少在玉门关打,问题还是不大的。

    这就是底气。

    这是苏里唐不知道的。

    苏里唐不知道,使者更不会知道,不知道就要付出不知道的代价,代价就是被砍脑袋。

    脑袋被砍后,就打包快递往西北送去。

    到了七月初十,盛大的祭奠仪式开始了。

    这一天,北京城的接到人山人海,施行了全方面的严控。

    皇帝带着武百官,朝忠烈祠去了。

    这一天,大明日报的头条就是关于边疆战死士兵的。

    人们用了朴实无华的字,来歌颂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忠魂。

    这一天的北京城,没有热闹的喧哗,连许多酒楼都打烊了。

    不少人着素衣。

    还有一些人站在路边哭泣,有人过去问她们,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战死者的家属。

    还有两鬓斑白的父母前来送自己儿子最后一程。

    酒楼的老板站在门口,摆好了酒,等待灵位路过的时候,他们将酒抛洒在地上,拜了三拜。

    悲伤和歌颂的情绪混在一起。

    今天的北京城,没有风月,只有壮怀。

    有人说道: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崇祯带着百官到了忠烈祠,在忠烈祠前祭拜,并且讲话。

    “我们胜利了。”

    皇帝的声音响彻在空阔的广场上。

    “以后的以后,都不会再有敌人能打到北京城,因为他们已经被我们消灭。”

    “我们的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我汉家儿郎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他们的忠魂将在这里得到安息,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这里,名垂青史。”

    “他们是为了我们大家死的,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

    “我们所有人都不能忘记他们,我们也必须教育我们的孩子,不能忘记他们。”

    有人已经泣不成声了。

    皇帝的话很简单,但非常有感染力。

    等仪式结束后,就是杀汉奸了。

    一排一排的人跪在那里,刽子手手起刀落,人头滚滚。

    只听有人在那里哭喊:“陛下,我是孔圣人的血脉,我是孔圣人的血脉,陛下饶了我吧”

    那是一个吃得全身流油的胖子,他剃了金钱鼠尾辫。

    其实这个时代,女真人还没有强迫投降过去的人必须剃头发。

    但是这货就主动剃了,以示忠心。

    当然,他不是孔圣人的血脉。

    他不过是孔府的一个下人而已,孔府案发生之后,他逃出来,被张采和刘宏搞到辽东去招摇撞骗而已。

    不过呢,毕竟在孔府当了这么多年下人,孔府的气节肯定是没有了,软骨头学的一模一样。

    崇祯看都不往那边看一样。

    刽子手一看这货头发甚是奇怪,用手拉扯了一下,将鞭子弄到前面,一刀砍下去。

    只听咔嚓一声,脖颈被砍断,鲜血哗哗流下,脑袋在地上滚了几转后停了,眼睛还瞪得大大的。

    等所有的仪式都结束后,崇祯才回了紫禁城。

    第二天一大早,崇祯宴请了所有御前大臣用早膳。

    用早膳是其次,商议西北问题和南海问题是真。

    皇帝直接提出了未来的方向。

    一、十年之内,要收复整个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

    二、五年之内,解决南洋商贸的软肋,在安南最南边的九龙江设置一个军港,保证南洋所有的贸易能自由顺利往来于大明朝。

    这是两个非常清晰的目标。

    一旦达成,海贸将全面打开,届时,国内一些地区的水泥路修建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