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如此,当地的治安督察局也将被要求对当地所有煤矿商人进行问话、调查,文档备案。
而且,点名拘捕王家。
其次,京城里的都察院也没有闲着。
杨所修又出来咬人了。
毕竟王令提供了一窜名单。
虽说官职都不算大,可芝麻官也是官,就得严查。
这就是向所有人表明态度。
当天,就有八个官员被都察院请过去喝茶了。
最后,京都商会所有人都被仔仔细细问过话。
当天晚上,商务部的黑名单上就出现了六家。
可以说是雷厉风行。
风,还没有吹起来。
至少大家都还没有察觉到暴风雨要来了。
但是,大批人马已经行动起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明日报》的头条就是六家黑名单。
而且原因也解释得清清楚楚。
这是在羞辱他们吗?
当然不是!
他们算老几,还需要朝廷来羞辱?
这是在给全天下所有商人看的。
不仅仅是上了黑名单,而且还罚款,一家罚了5万两(3250万元)!
一时间,震惊了整个北京城的上层圈子。
事实上,眼下的北京城风气就只有两个字:搞钱。
过去的地主们前几年就消失了,大家也不会在抱着那些地不放。
就连曾经地主出身的人,现在也对地没兴趣了。
因为有了更多的赚钱的机会。
人就是这样,如果你想要禁止别人做一件事,你得在禁止的同时,找另一件事去给他,不然他闲得蛋疼后,就会搞事情。
这个逻辑,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人都适用,尤其是有女朋友的人。
既然大家都在想着搞钱,当然是都瞄准着商业。
而商业中,最能赚大钱的就是跟着朝廷的新政走,那商务部的招商。
有人说,商务部是这个时代的富豪生产者,只要你拿到了哪怕小小的一个招商,你也能赚一大笔。
所以啊,商务部的黑名单,绝对是非常有威慑力的!
至少京师目前几个大商人家族此时此刻都是心惊胆颤。
酒不好喝了,饭也不好吃了,连女人都不香了。
用李如礼的话来说:“静珊,速速去核查咱们家下面所有产业,凡是牵扯到与工人性命有关的,严查,下面人不停命令,直接保管!”
当然,这事还没有完。
才区区六个上黑名单的,哪能是他张凡办事的风格?
黑名单能威慑住人?
后世一位哲学家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他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他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他们变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区区黑名单,不过是警告的第一步而已。
七月九日,《大明日报》头条,满篇都是关于山西王家的。
并且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大理寺受审王家案。
大理寺你可以理解为最高法院。
一般只有中高层官员的案子才会有大理寺、刑部这些六部九卿的衙门来受理。
民间的案子,直接当地的按察使司受审即可。
而现在,大理寺被抬出来了。
说明什么?
有人就开始猜测了,这案子背后必然牵扯到一些官员。
没错,这个猜测非常真实。
这个案子背后的确牵扯到一些官员。
如果站在寻常老百姓的视野来看待,这是一启民事案,因为王家没有任何人是做官的。
但事实上绝非这么简单。
寻常百姓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的。
权力游戏里面的规则,往往是需要去深究的。
从哪里深究?
从动机,朝廷的动机,皇帝的动机。
果然,在七月初十的时候,《大明日报》的头条又更新了。
一共牵扯出8名京官,而且与过去不同,这次的8名京官全部都是改制派!
什么罪名?
贪污受贿!
拿谁的钱?
当然是王家的钱!
拿的不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抓了典型。
这件事向外界释放出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新政官员一样抓!
所以,在七月初十之后,刑部、廉政督察府的人全部介入进来了。
三法司直接上了。
这时候,北京城的官场上,才真切感受到了暴风雨的咆哮。
同样的,民间觉得这案子到这个地步,已经就这些人了。
但是,只有北京城的官员们才知道,这真的是刚刚开始。
七月十五日的时候,调查组已经抵达山西大同,王家被抓。
大同的商务局一般的官员被请进去喝茶。
结果呢?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一般的矿场都死过人。
死过人不可怕,毕竟煤矿遇难是概率问题,也不是商人能控制的。
可是,死人瞒报,随意埋尸,克扣俸禄,甚至还恶意逼死人。
这些事,就一件一件浮出水面来了。
廉政督察府的官员用一种非常犀利的文风汇总了目前山西的情况。
然后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将这份汇总送回了北京。
这简直是一封如刀似剑的痛骂。
皇帝看完后大怒,因为这里面又牵扯进来了十八名京官!
而且全部都是新政派官员。
甚至有铁矿局的主事官员。
这在朝堂上引发了极大的震动。
七月二十日,内阁所有的大臣一起面圣。
他们希望皇帝不要再查下去了,将这件事大事化小。
要知道,内阁首辅韩爌是保守派,但这一次,他为改制派求情。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就目前来说,连他人认为不能大动干戈。
皇帝大怒道:“他们是认为自己支持新政,就敢胡作为非!”
“地方上的商人太膨胀了!山西的商人送钱已经送到北京朝堂上来了!”
“下一步他们想干什么!”
“还有!身为官员,胆敢以权谋私,私开煤矿场!”
“朕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官员不准营商!”
“他们认为朕说的话是闹着玩的吗!”
【作者题外话】:大家元宵节快乐
第542章 当然是彻查到底!(第一更)
韩爌说道:“陛下!若是现在执意要一查到底,必然影响到煤矿开采的进度,臣希望陛下三思!”
“这个时候来跟朕谈进度了!早干什么去了!”
“陛下,臣等还是希望陛下不要操之过急,当以煤矿产量为重。”
刘鸿训也跟着说道:“陛下,现在各地的煤炭厂已经陆陆续续建立起来,仅仅山西就有……”
崇祯打断了他的话:“你是想说山西就有20座煤炭厂,每日输出煤炭50万斤,想陕西、山西、北直隶供煤。”
“仅仅是北直隶,一个月就能供应100万斤是么?”
“你还想说煤矿已经开始走入寻常人家了,大家都开始喝热水了!”
“已经覆盖上千万人!”
“民间的疾病也在大大减少!”
“没错,这的确是好事,朕看到你们的奏疏了!”
“你们是想说,一旦彻查,煤矿价格就会大涨,是么?”
刘鸿训心头一颤,不由得苦笑。
咱们这位皇帝陛下,什么都知道,根本就不需要这些大臣来分析利弊。
刘鸿训硬着头皮说道:“是!所以,臣请陛下三思!”
“你们知不知道,今日他们敢蔑视几十个人的生死,明日就可能是数百人,若是万一失控,到了数千人,当如何?”
“你们难道认为,民间不敢造反?”
大臣们吓了一大跳:“陛下息怒。”
崇祯语速飞快:“你们呀!总是因为立场问题,记不住朕的话,朕再说一遍,朝堂退一步,他们就会前进十步,朝堂退十步,他们就会前进百步!”
“他们都在观望着朕的态度!”
“我们不能退!”崇祯说的斩钉截铁,“朕不能退!你们身为内阁辅臣,也不能退!”
崇祯心里明白,韩爌和刘鸿训说煤矿产量会下降,是君与臣之间的博弈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
做过管理的,尤其是做过高层管理的人,都明白一件事。
高管与老板之间,其实也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博弈关系。
例如现在。
好的,皇帝陛下,您说要彻查,咱也配合,但咱话先说清楚,业务肯定会受到影响,您先做好心理准备哈?
啥?
臣的建议就是为了不让业务受到影响,选择暂时大事化小。
啥?
你不退让?
那就对不起了,客观原因,这样玩业务就是会受到影响,臣也没有办法了。
从古至今,那些宰相、大臣,对皇帝的汇报里面都有这种博弈论的影子。
宰相、大臣身上都是有任务在身的,有的皇帝比较强势,压的任务很重。
这个时候,聪明的臣下,就会分析局面,希望通过里面存在的巨大风险,来说服皇帝降低任务量。
如果不能说服皇帝降低任务量,就将风险先讲清楚,免得时候皇帝找自己算账。
这是向上管理的一种方法。
无论是古代,还是在后世的企业里,都通用。
可是,这一次,崇祯耍起流氓来了。
他不认!
少跟朕撤什么风险!
朕既要搞彻查,还要定时完成任务!
崇祯继续说道:“想想张居正如果现在在朝堂上,他会如此处置?”
“有这个时间来说服朕,不如去一趟山西,立刻将人员补上!”
“朕何事限制过你们做事的方式了?”
“朕要的是结果!给朕满意的结果!”
这个时候,就很考验皇帝的洗脑之术了。
本来韩爌这些人今天到乾清宫来,是说服皇帝的,是打算给皇帝一顿洗脑的。
结果呢?
现在皇帝的一顿操作,韩爌等人顿时感觉错的是不是自己?
听皇帝这么一说,好像真的是自己没有尽心尽力啊!
“刘鸿训,朕给你尚方宝剑,你去一趟山西,如何?”
刘鸿训愣了一下,连忙道:“臣遵旨!”
将这些个内阁大臣打发走后,崇祯立刻给山西总督耿如杞写信,让他即刻开始严查此事。
为什么让刘鸿训过去了,还让耿如杞严查?
人都是立场型动物,即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的生物。
立场决定想法,想法决定行为。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行为不同。
想要深查此事,就必须各个不同角色多方面参与进来。
例如内阁大臣,地方总督,地方廉政督察府,地方行政官僚。
这才是一套组合拳,打下去后,才更有力量!
这就完了么?
没有!
任何事情,都得有一个交代。
任何问题发生之后,都得有人来背锅。
而且最好是多扒几个不同层级的官员出来,这样才能层层有威慑力。
真正威慑住每一个层级的官员。
例如当地知府、知县统统撤换,例如当地煤矿局的官员下台。
如果此事后续查处不到位,还有更大的官员下台,例如总督耿如杞和布政使赵建极。
当然,现在下台的还有一个人。
谁?
顾炎武!
顾炎武现在是负责整个煤矿总局的。
这次出现这种事,明显是煤矿总局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