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得功心情大好,还是皇帝有先见之明,调动了天雄军。

    今日若不是天雄军赶来救场,自己还过不去宣化城。

    也不再浪费时间,黄得功连夜便向张家口赶路。

    卢象升呢?

    他的任务就是助攻黄得功,配合拿人!

    老兵油子,那就得用比他们更狠的手段来威慑。

    军队不整治,接下来全国大范围的改制,如何进行?

    那些朝廷大臣根本就不知道崇祯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

    全国土改,那是要动很多人的的,那是必须要把人头堆成山,才能改过来的。

    那叫什么?

    将天地回炉,重炼乾坤!

    所以无论多大的阻力,崇祯才大手一挥,卢象升,你跟朕立刻过去,谁他娘的不听话,就用红夷大炮轰他!

    见天雄军来了,沈棨和侯世禄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立刻由侯世禄这个总兵亲自带上人,配合黄得功出城,一路向张家口而去。

    总兵是什么级别的军官?

    一品武官!

    是武官中品级最高的,再往上就是像田尔耕那种左都督了,再往上就是封爵的武官。

    总兵相当于一个军区的司令员了!

    现在宣府最高的武官亲自配合黄得功前去张家口,这前后态度差距如此之大,是为什么?

    是因为天雄军来了!

    是因为朝廷中央军的强势!

    是因为武力!

    明朝有边境有一大堆不听朝廷调令的跋扈武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已经降到了空前的薄弱。

    所以,枪杆子出政权,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卢象升出了城,私下对黄得功道:“黄大人,依某看,咱俩还是同行为好,此事陛下慎重交代,不可有任何差池。”

    黄得功点头,他也同意,这来了一趟宣府,他切身体会到边军的骄横跋扈,竟然连皇帝的手谕都不放在眼里。

    到了半夜,黄得功与卢象升皆抵达张家口。

    此时,张家口的参将(军长)汪正奇正在被窝里和妹子们做五人运动。

    下面的人突然冲进来,急声道:“大人,大人不好了,城外来了很多人!”

    汪正奇被外面的声音惊得一阵哆嗦,瞬间就垂下去了。

    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他随手将一个女人推到一边,那女人跌了一跤,发出一声惨叫,其他女人都害怕得退到一边。

    汪正奇快速穿了几件衣服披上,拿着鞭子就走了出去,出去二话不说就一鞭子朝外面的人抽过去。

    “哎哟!”拿人惨叫一声。

    “狗东西,没看到爷正在忙么!”

    “不是,大人,城外来了很多人,还说是宣化城的侯总兵来了!”

    “什么狗屎侯总兵来了,他老人家这大半夜的来张家口作甚?”

    “小人也不知道,大人还是去看看吧。”

    汪正奇不耐烦地穿好衣服,走了出去,外面正在飘雪。

    他到了城门口,见到外面确实有人。

    冬天的黑夜是很明亮的,站在城头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大军正在城楼下。

    他瞬间呆住了,脑瓜子都炸了。

    第二天,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送回北京城。

    什么信?

    张家口参将汪正奇拒开城门!

    为此,不仅仅黄得功写了一份奏疏说明了情况。

    沈棨、侯世禄分明立刻写了一份奏疏。

    他们写奏疏干啥?

    把汪正奇臭骂一顿,和汪正奇撇清关系。

    要知道,汪正奇是侯世禄的下属,是沈棨辖制的军区下的军方大佬。

    他那个参将相当于什么职务?相当于后世的军长!

    张家口有一万五的守军,据守要塞。

    十一月初八一大早。

    雪已经停了,北京城的天空湛蓝而晴远。

    崇祯刚从皇贵妃田秀英的承乾宫回到乾清宫,内阁首辅、军委会元帅孙承宗、监察院御司使李邦华、兵部尚书阎鸣泰已经在乾清宫前恭候多时。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免了吧,进来说。”

    一路进了乾清宫,孙承宗开口道:“陛下,前方传来八百里急报,张家口参将汪正奇拒开城门。”

    他将奏疏呈递上去。

    崇祯仔仔细细看完,剑眉已经锁起来了,沉声道:“好大的胆子!连朝廷的命令都敢违抗!”

    别看崇祯现在在发火,但其实内心却非常高兴,甚至差点笑出来了。

    太好了!

    朕就等着你们抗命!

    你们不抗命,朕还真的找不到借口搞事情!

    边军的事情是拿几个军官就能解决的么?

    当然不是!

 第5章 保守派的反击?

    真正的解决事情,不是把表面的问题解决了就完事了。

    例如这次边军的问题,将何忠祥拿到北京城审判就完事了?

    不不不!

    你要搞清楚,崇祯真实的目的是要整顿边军,而不是只拿何忠祥一个人。

    何忠祥算什么?

    他最多是这次事件的导火索,崇祯就是要借这个导火索搞事情。

    大明后期军纪松弛,边军混吃等死,军官贪污军饷屡见不鲜,还有谎报兵额。

    为什么一遇到八旗就溃不成军,甚至提到八旗就谈虎色变?

    是因为汉人怕死?还是因为汉人本身作战能力不强?

    都不是!

    是因为军制的、溃烂。

    崇祯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邦华道:“陛下,臣已经派人前往宣化府,通知下去,本月就会将今年的军饷提前发下去,以稳定人心,至于张家口,现在拒们不开,臣以为,可以派遣人进城详谈,用柔和的手段来化解这一次的危机。”

    “阎鸣泰,你认为呢?”

    阎鸣泰道:“臣也是赞同李大人的看法的。”

    孙承宗道:“陛下,老臣以为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谈判,而是威慑。”

    崇祯道:“还是孙爱卿深得朕意啊!”

    “朕为什么要卢象升带着天雄军去宣化府,为什么还要专门带上20门红夷大炮过去?”

    “你们几个要清楚一点,这是一场京卫军与边军之间的博弈,九边其他军镇都在看着,若是朕退一步,他们就会前进十步!”

    “朝廷松弛一点点,边防就会烂一片,若是他们一闹,朝廷就权衡妥协,那其他军镇以后就会效仿,朝廷的威信将会彻底扫地!”

    “一线的士兵也是受害者,朕行的是大道,顺应的是人心,你们别看现在张家口拒门不开,那些士兵内心也等待着朝廷的新军制,只是他们不敢说出来而已!”

    李邦华连忙道:“陛下圣明如日月烛照四海,臣等深受教诲。”

    阎鸣泰内心也是一震,他之前就反对皇帝派兵到张家口。

    现在再听皇帝这么一说,才发现自己看问题的浅显。

    所谓的妥协自然是最快平稳局面的办法,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咱们总不能去当鸵鸟,把脑袋往沙子里一埋,就当做啥都没有发生吧?

    “立刻传朕旨意,张家口不开城门,让卢象升把张家口的城门给朕轰开!”

    “是!”

    “李邦华,你立刻将张家口的军饷运到城楼下,给所有守城的士兵看到,告诉他们,朕是来发钱的!”

    这两种行为看起来是不是自相矛盾?

    其实不然,恩威并施乃是帝王权术。

    张家口的那些士兵无非就是被军官胁迫、欺瞒,只要你把钱往那里一方,然后告诉他们,开城门就可以拿钱,不开城门就挨炮!

    是你你怎么选?

    这事立刻就按照这样去办了。

    而听说张家口不开城门,朝堂的大臣们虽然表面没说什么,可都在等着看皇帝的笑话呢。

    皇帝前些日在朝堂上发飙扬言要调用军队去整顿宣化府,这么玩大家都不看好,边军桀骜不驯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现在尝到苦头了吧!

    例如通政使韩爌私下想着:陛下毕竟是年轻人,年轻人取得了一点成果,难免会膨胀,这一次张家口事件对于陛下来说并非坏事,至少让他知道,他的方法并不是万能的。

    例如吏部侍郎成基命便私下对人道:“很快陛下就会召见咱们进宫商议此事的应对之策。”

    还要一大堆的保守派等着看皇帝是怎么被打脸的。

    例如钱龙锡,那是奏疏都写好了,里面的解决方案写得非常详细。

    什么解决方案?

    当然是安抚人心。

    而当日在朝堂上被皇帝怼得不敢说话的闵洪学,此时在家里颇为高兴,他说道:“我早就跟陛下说过,不能如此乱来,万一局面不可控,事后朝廷将会陷入被动局面。”

    而今天还有一件事传到了京师。

    什么事?

    保定府易县下面的一个甲里出现暴乱了!

    而且这个暴乱正在迅速扩散。

    这个消息传回京师,朝野震惊。

    保定府易县在什么地方?

    在北京城西南160里,说远也不远。

    这件事立刻在朝堂引起了极大的反应,一时间,无数的奏疏如同狂风暴雨一样。

    到傍晚的时候,崇祯的御案上已经堆积了厚厚的一堆。

    都是什么内容呢?

    赶紧派军队去镇压!

    其中易县的知县陈忠行的奏疏也呈递到京师来了。

    在他的奏疏里,暴民们短短几天之内就攻进了易县,攻占了知县衙门,他为了能接续为皇帝陛下效命,仓皇离开了易县。

    总之,在他的描述下,易县现在已经被叛军占领。

    没错,他们已经用叛军来定义了。

    意思是,这是一次谋反!

    崇祯敏锐察觉到这件事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出现暴乱,当然要调兵,可他并不急着调兵。

    首先,保定府的易县,离顺天府非常近。

    其次,他查看了宋应星提报上的今年北直隶的粮食生产情况,易县的粮食是正常收成。

    加上今年新农政新农税废除人头税,按照田产多少来收税,易县的一些地主也已经出现卖田的现象。

    而且,如果没有记错,易县是有不少当初成国公朱纯臣的田的,这些田在朱纯臣被抄家之后,朝廷就分期付款卖给了老百姓。

    老百姓有田,有粮食,为什么还要暴乱?

    这不合常理。

    除非农政院的那份易县粮食收成的假的,但宋应星是绝不会这么做的。

    那这场突如起来的暴乱背后必然另有原因。

    而且偏偏为什么是离顺天府比较近的易县暴乱?

    下面到底有什么隐情?

    为什么偏偏出现在张家口边镇出问题的这个节骨眼上?

    是真的暴乱?还是政治手段转移注意力?还是保守派的一次反攻?

    调动军队立刻去镇压?

    如果真的调动军队去镇压平民,这两年的民望就白刷了。

    怕是有人就希望朕此时调动军队去镇压暴乱吧!

    这个敏感的时间点,出现这样的事,朝堂上当然是风声鹤唳起来。

    “去把骆养性给朕叫来。”

    “是!”

    王承恩立刻出去。

    不多时,锦衣卫指挥同知骆养性便到了乾清宫:“臣参见陛下!”

    “你立刻带着人去易县走一趟,去查明真实情况,不得随便动用武力,朕要了解真实情况。”

    “是!”

    骆养性领了皇命,立刻飞奔而去。

    崇祯却是陷入沉思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