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殿内回复了死静。

    不多时,天雄军统帅卢象升和宪兵司御司使黄得功便进来了。

    卢象升和黄得功在历史上都是悲剧人物,不过他们的命运已经被穿越者改变了。

    经历了今年草原之战、辽东之战,卢象升的天雄军和神武卫,都已经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火炮洗礼。

    中央京卫军的崛起,也让皇帝现在有了底气开始对不堪的边军动刀子。

    “臣参见陛下!”

    “都起来说话!”

    广宁保卫战结束,辽东战局出现新平衡,尚有两万御林卫在孙传庭的统帅下驻守锦州,威慑桀骜不驯的关宁军,以及虎视眈眈的建奴。

    今年年初颁布的新政初见成效,近日朝堂风起云涌,吏部四大郎中全部被撤换,一场更大规模的改制显然在悄悄酝酿,伴随而来的是一场空前的政治风暴。

    被清洗后的吏部立刻以年终考评为理由,对今年兵部涉及到辽东军政的所有事开始查阅。

    但没想到,兵部的问题尚未核查,张家口的边军却传来如此骇人听闻的杀良冒功丑闻!

    崇祯将那份李顺才所说的记录给了黄得功。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虽然语气已经平静,但依然隐含着怒气:“这个李顺才是宣府张家口的千总,今年广宁守卫战,随同军队一同前往支援辽东,他手下有800人,战死600,重伤100,还有100人在回宣府的途中,被张家口都司何忠祥秘密杀害,其目的就是为了贪手下的功劳犒赏和抚恤金!”

    “更加令人发指的是,李顺才重伤逃出来,那群人还不放过他,一路追杀他京师!”崇祯紧紧握着天子剑,手背上的青筋都暴出来了,“朕要你带领宪兵立刻去将这个何忠祥押解到京师来,谁敢反抗,杀无赦!”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军,专门刺探、监视百官。

    而新成立的宪兵司呢?

    监管军队的衙署,同样是皇帝的亲军,宪兵司的宪兵很多都是从锦衣卫里分派过去的。

    什么叫锦衣卫?什么叫皇帝亲军?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黄得功铿锵有力道:“臣领旨!”

    崇祯又将兵符给到卢象升,沉声道:“立刻调两万天雄军北上张家口,要配置20门红夷大炮!全力配合宪兵司拿人,若谁敢反抗,杀无赦!”

    “李邦华!”

    “臣在!”

    “即刻安排张家口所有士兵的军饷发放!”

    “臣遵旨!”

 第3章 北上拿人(第三更)

    为什么要立刻安排去发放张家口的军饷呢?

    这是为了安抚好下面一线的士兵。

    张家口是一个巨大利益场,那里的局面错综复杂,军官和地方官相互勾结,欺压一线士兵和普通老百姓,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旦有心人煽动一线士兵,必然会造成大乱。

    但是现在又已经到了不得不处理的时候了,所以人要拿,钱要发,要让一线士兵知道朝廷的态度。

    卢象升领了军令就出发了,在被北镇抚司附近新修建起来的宪兵司也触动了几百名宪兵。

    外面在飘雪,天刚刚亮,一队队骑兵已经在城外的军大营里开始集结。

    天雄军的速度非常快,这是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今年的5月,跟随皇帝一起征战草原,取得了首次胜利。

    而另一个军营之中的炮兵营里,军官正粗着嗓子吼,那些刚刚还在睡觉的炮兵们立刻从床上爬起来,飞快穿好衣服,到外面集结。

    “皇帝陛下让我们立刻北上张家口南边做演戏,全军不得有误!”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崇祯二年的十一月五日,在正统历史上,原本皇太极借道蒙古喀喇沁部,从喜峰口入关,发动了骇人听闻的己巳之变。

    但是张凡这个穿越者,在今年的辽东血战中,已经成功遏制住了皇太极的兵锋。

    在北边,更是与蒙古右翼各部打成了战略联盟。

    在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之后,京卫军用鲜血与战功竖立威望。

    皇帝趁机开始削弱兵部军政权,统一收到军委会。

    张家口事件其实也反应出大明朝边军的,实际上,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宪兵司的宪兵出城后,向西北方向狂奔而去。

    京师离张家口有三百里,三天之后,黄得功的宪兵司抵达宣化城。

    此时正是夜晚,飘着小雪。

    黄得功自报了来历,宣府总督沈棨和总兵侯世禄亲自到城门口,将黄得功一行人迎接进去。

    “黄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黄得功道:“本官奉天子御令,前来捉拿张家口都司何忠祥,不便在此久留,还请见谅。”

    张家口属于宣府管辖,不过张家口还在宣化城西北大约40里的地方,骑马赶路大概要个半天时间。

    沈棨微微一怔,连忙道:“黄大人是来捉拿何忠祥的?不知他范了什么事?”

    “有人告发他在从山海关返回的路上杀了100名士兵,冒功贪赏,现在龙颜大怒,特命本官前来拿人!”

    “竟然有这事?”沈棨大惊。

    “还请沈大人让个路,本官赶时间。”

    “黄大人可有证据?”

    “本官有陛下的手谕。”

    沈棨脸上堆着微笑,语气也很和善:“黄大人,您似乎没有监管军队的权力。”

    “沈大人,本官是宪兵司御司使,朝廷刚刚颁布新的军制,以后边军军政收归军委会,军委会下属监察院宪兵司负责管理军纪,这是皇帝陛下亲自颁布,您有何意见,就直接奏疏陛下。”

    黄得功语气强硬:“本官还有要事在身,不便多打扰,告辞!”

    “慢着!”

    “沈军门还有什么事?”

    “宣府乃是朝廷边防重镇,本官没有接到陛下的圣谕,不能放行!”

    黄得功拿出崇祯的手谕道:“这不就是陛下的圣谕么?”

    “本官要陛下亲自给的圣谕,否则恕难从命!”

    黄得功立刻意识到沈棨是故意的。

    沈棨是宣府总督,宣府有守军五万,实力绝不容小觑,像他这种边陲大吏,朝中自然是有人的。

    黄得功怒道:“沈大人这是何意?陛下手谕在此,本官可没有时间与沈大人在此消耗!”

    “不是本官不愿意放你过去,而是关乎军机大事,本官不能如此草率做主!”

    黄得功这才感受到,宪兵司的威信尚未建立起来,要不然沈棨也不敢说这样的话了。

    难怪皇帝陛下要在此刻借这件事来整顿边军的,这些边军将领与京卫军的将领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黄得功怒道:“沈棨!某可是有皇命在身,你敢阻拦!小心本官将你一起绑到军事法院上!”

    他这么一说沈棨脸上露出了冷笑,一边的侯世禄都表示不屑一顾。

    他们这些都是刀口舔血的,自然不将黄得功这种新成立的部门放在眼中。

    “黄大人,如果没有别的事,请回吧!”

    “若是本官进入不回,非要从这里出去,北上张家口,沈军门(明朝时对总督、巡抚的尊称)是不是要将本官扣押下来?”

    “若是黄大人执意如此,也不要怪本官翻脸不认人了!”

    “好一个翻脸不认人,本官手中持有天子手谕,沈大人尚且敢如此,是已经不将朝廷放在眼里了么!”

    黄得功突然拔出腰中的绣春刀,跟着他一起来的两百多名宪兵司宪兵也全部拔出了刀。

    周围的宣化城士兵见状瞬间一起围了过来,一时之间,刀光剑影,气氛凝固。

    “黄大人!你可想清楚了,在边境动手,酿成大祸,你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黄得功怒道:“沈大人,陛下手谕在此!”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黄得功脑海中一瞬间闪过许多可能,其中一种可能就是沈棨也参与进来了,只是在这里拖延时间。

    很有可能张家口已经发生大变。

    便在此时,下面有传令兵飞快跑过来道:“启禀沈大人,城外有一支骑兵正向这边靠近,大约有两万人,卑职查看得十分清楚,是天雄军!”

    沈棨微微一怔,心头大震,连手心都在冒冷汗,皇帝竟然出动了两万天雄军!

    一边的侯世禄也神色大变。

    难道皇帝不怕京卫军与边军起冲突吗?

    不多时,卢象升已经抵达宣化城外。

    沈棨和侯世禄连忙上了城头,看过去,在冬日的黄昏中果然看见黑压压的一片骑兵逼近。

    侯世禄道:“下面是何人?”

    “本官卢象升,奉大明天子钧令,前往张家口进行军演,还请沈大人打开城门,让本官过去!”

    “原来是卢帅!”

    一边的侯世禄小声在沈棨旁边道:“沈军门,现在如何是好?”

 第4章 朕就等着你抗命!把城门给朕轰开!

    沈棨一瞬间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没想到皇帝直接调动了天雄军。

    眼下若是真的动起手来,局面一发不可收拾,就是造反了。

    给沈棨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造反,造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现在能怎么办?

    沈棨手心全是汗,一念之间,道:“放人进来。”

    侯世禄沉声道:“沈军门,若是……”

    “无需担心,那钱咱们还没拿到手里,就不算贪,到时候打死不承认,再给京师那些人送点钱,在朝堂上美言几句,事情就过去了。”

    似乎在自我安慰,沈棨继续说道:“毕竟我是总督,你是总兵,陛下不会轻易乱来的。”

    侯世禄心头也是一缓,说道:“只能这样了。”

    眼下局面已经紧张到这一步了,这是沈棨和侯世禄完全没有想到的。

    若是今日天雄军没有来,凭黄得功带的宪兵司,他们绝对不放在眼里的。

    不过这事说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

    沈棨是总督。

    总督是什么职位?

    是文官,而且是京官,由朝廷直接派遣到地方。

    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就以文御武,边疆都是总督、巡抚等文官辖制军队。

    说到底,要杀文官,比杀武将容易得多。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杀过一百多文官,总督、巡抚这类文官像杀鸡一样容易。

    因为总督是有任职期限的,任期满了就要被调走,基于这一点,武将们是不可能真心跟你穿同一条裤子的,万一你调走了,回头告我的状咋办?

    所以啊,此时的沈棨敢无视黄得功,但绝对不敢闹大冲突,因为一旦冲突闹大了,最后朝廷可能为了息事宁人,安抚那些丘八武将,他这个总督肯定是要掉脑袋的。

    但侯世禄还是觉得自己被打脸了,好歹他也是个总兵,现在卢象升的京卫军直接跑到宣化城来耀武扬威,这两人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侯世禄不情不愿:“开城门!”

    城门被打开,卢象升带着天雄军整齐入城。

    他见到了黄得功,向黄得功行了一个礼,道:“这么巧,黄大人也在这里,有什么需要某效劳的吗?”

    黄得功笑了笑,心里道:卢象升,你这老实人跟了皇帝一年多,也学会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黄得功心情大好,还是皇帝有先见之明,调动了天雄军。

    今日若不是天雄军赶来救场,自己还过不去宣化城。

    也不再浪费时间,黄得功连夜便向张家口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