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来的新问题就是城市的规划、人口的管理、治安的管理、公共卫生的管理等等。
这些全部都是考验崇祯的难题。
事实上,民间都知道朝廷今年有新政颁发。
只不过是正月十五过后,也就是今晚之后,朝廷将会有新一轮的新政。
民间都在拭目以待。
今晚甚至在某些地方,有专门的人,在详解朝廷即将颁布的新政具体内容。
例如像李如礼那种靠着上一轮新政发财的北京城新富,他们有自己的圈子,他们平时就必须与官员紧密来往,才能提前做准备。
崇祯带着几个妹子,四处溜达着,刚好溜达到王府街一带。
那里有许多木牌,上面都是一些公募信息。
有官用的地方,也有民用的地方。
民用的一般会贴一些寻人启事,或者重金招募的信息。
官用的则可以贴一些举报贪污,或者官方通缉人犯的信息。
崇祯看到一些人在民用的板块撕一些消息。
周围有人在议论。
“这是做什么?”
“听说李家的那位大小姐病好了,所以这些招重金招神医的告示当然就不能留在这里,要不然李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
“好了?不是说危在旦夕的吗?”
“听说今天中午去了位神医,献了神药,李大小姐休息了一下午,就好了。”
“这事你居然不知道,听说现在李家到处在寻找那位神医。”
崇祯一听,不由得有些惊讶,他和张嫣对视一眼,双方都舒了一口气。
同时心中也是狂喜,青霉素算是彻底成功了!
从医学上来说,是可能的。
毕竟这个年代的人,从没有用过青霉素,体内没有抗体。
青霉素效果自然是非常的好。
不过李家在寻找自己?
绝不能让李家找到自己。
这特么要是发现是皇帝溜进去,给人家黄花大闺女屁股上来了一针,恐怕大臣们要炸锅了。
这件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么?
当然没有。
这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要想办法将青霉素推到市场上。
直接给吴有性,让他去制作?
不可能,那群学医的都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你现在突然给他一个药方让他制作,绝对不可能有效果。
所以,崇祯想了其他办法。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不是立刻着手推广青霉素。
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新政的总结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新政颁布。
正月十六日,新年结束后的第一个早朝。
文武百官一大早便入了宫。
崇祯一身朝服,坐到龙椅上。
“吾皇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等大臣们行完朝礼后,崇祯说道:“崇祯七年了。”
“过去的六年多,发生了诸多事,朕都记忆犹新。”
“朝堂上有人退出,又有新面孔,还有人一直跟着朕,为大明朝呕心沥血,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朕要说一说,朕记得宋应星崇祯元年入朝为官,尚未有白发,才短短六年,却生了华发。”
“新农政是朝廷之政,但他却处在新农政的关键位置,朕记得他经常会离开北京,去各地去考察,不辞辛劳。”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结束,朕记得当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说要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朕手中这柄剑,鲜血淋淋。”
第461章 朕树敌无数;却未逢对手!(第…
皇帝语气平静,但这平静的话语回响在皇极殿上,威慑力十足。
新政推行到这一年,皇帝所积累的威势,到现在已经没有人敢正面硬抗了。
脑子正常一点的都不会再跑来作死。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死了很多人。”崇祯扫视一转,“该死的人都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
下面依然是鸦雀无声。
大家都知道皇帝说的该死的是哪些人,不该死的又是哪些人。
该死的就是那些当了皇帝新政的人。
不该死的是那些被煽动起来的无辜民众。
新政有新气象。
但新政,也是白骨皑皑。
“朕就是想告诉天下人,朝廷锐意革新,凡是阻挡革新者,朕决不轻饶!”
“韩爌,你来跟大家说说,这五年新政的结果。”
韩爌出列:“是。”
“崇祯六年年末,户部汇报全国田地总量为8亿亩,人口总数为2亿1千3百6十8人,较天启七年,多出了3千6百8十6万人。”
“全年的农税,全国总税收为5000万石,包括了地方官府的税收,较天启七年多2700万石。”
“全年商税为500万两,较天启七年30万两多出470万两。”
“这六年,北京制造局的总收入有2000万两。截止到崇祯6年,大明制造局一年净收入为600万两。”
“雅兰堂覆盖到两京十三省。”
“天启七年,冶铁总量为9亿斤,从崇祯六年开始改制冶铁,推行国土管理新政,崇祯六年冶铁总量10亿斤。”
“天启七年,朝廷官员总编制人数20000人,总开支为200万两;崇祯六年,朝廷文官官员编制为40000人,年总开支为1200万两。”
“天启七年,兵部兵册兵额600万人,全年军饷2000万两。崇祯六年,军委会军册军额100万人,全年军饷为4000万两。”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崇祯二年开始推行,崇祯二年各地统计粮食总生产为15亿石,崇祯六年为26亿石。”
“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的粮食收入都出现数倍增长,陕西的干旱灾情降到有史以来最低,从每年需要拨款800万石,到现在每年拨款100万石。”
“每年从湖广输出粮食2000万石供给陕西。”
韩爌每一句话都直接呈现结果,而且是改革前与改革后的对比,都是最重要的指标。
非常直接客观的表明了改革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目前皇家银行印出的总银钞流放到民间的有3亿两,覆盖了北直隶、山西、山东、陕西、北庭都护府辖区、湖广省、河南省、南直隶和浙江省、福建省,目前已经在江西和两广建立分行。”
“顺天府的兴建了8条水泥道,从北京直接连通到山海关,出关抵达锦州。”
“全国兴建了5条水泥主干道,打通了北京到武昌,其中贯穿北直隶、河南省、湖广省。打通了北京到西安,贯穿山西省,打通了武昌到桂林,北京到元上都城。”
“全国兴建8所大学,20所中学,和30所小学,先后有15万人入学。”
“崇祯新政,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韩爌说完,大殿内一片肃静。
少卿,诸位大臣高呼:“天佑大明,圣主仁德,吾皇万岁万万岁。”
年轻的皇帝高坐龙椅上,他面色平静地聆听者首辅大臣的汇报,面色平静地接受着群臣的祝贺。
崇祯七年的崇祯皇帝,24岁。
听到这些数据,史官们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位开盛世的文皇帝。
但实际上,他也是一位武功卓略的武皇帝。
崇祯元年皇帝亲征草原,击败林丹汗,逼退进犯草原的皇太极。
崇祯二年,收复漠南蒙古,收复辽东重镇广宁。
崇祯三年,再次击溃三万建奴大军,取得辽河大捷。
崇祯四年,清扫东南叛党。
同样是崇祯四年,亲征大同,彻底征服漠南蒙古,使漠南草原全面纳入大明管辖,北庭都护府的地盘空前扩大。
崇祯五年,北府之战、元上都城之战、张家口之战,辽东半岛之战,全线大捷,义州军镇建立。
初步实现对皇太极的三线包围战略,全面压缩建奴战略纵深。
崇祯六年,大明海军出战击溃叛军周可言,再战击溃荷兰人军舰,拉开了大明海洋时代的序章。
在他的文治武功之下,大明朝迎来了空前的时代。
朕树敌无数,却未逢对手。
在十里秦淮、春风柔情的东南,他们说圣道儒生,永远不会臣服新政。
在金戈铁马的漠南蒙古,他们说尊贵的成吉思汗后裔永远不会臣服。
在光刀剑影、尸山血海的辽东,他们说黑土地上的勇士有吞吐天下之志。
在火炮纵横的东南海域,他们说荷兰人的舰队是海域霸主。
现在,他们无话可说。
他们畏惧朕,就像畏惧雷霆和死亡的自然力量。
朕乃皇帝,秉神器而统四海八荒。
年轻的皇帝扫视一眼,他精力旺盛,身姿挺健,目光锋利。
在他的新政之下,曾经的浮夸之风被强力打压。
大明朝的意识形态被拨乱反正。
汉唐雄风初显。
磅礴、浩瀚的大时代,才刚刚开始。
这条沉睡的东方巨龙,体内的污血正在慢慢排出,一根根筋骨正在重铸,古老的鲜血开始重新流淌、奔腾。
当他彻底苏醒的那一天,便是龙啸九天之上。
皇帝站起来,走下去。
明朝皇帝是没有腰间佩剑的习惯的,这些习惯是汉唐皇帝的习惯。
但张凡也养成了这个习惯。
他在大殿内、群臣之间,走了一转,然后站在最前面。
“韩阁老汇报得很清楚,很清晰。”
“朕告诉诸位,第一个五年计划,咱们的目标完成了。”
皇帝此话一出,群臣再次高呼:“吾皇圣明,大明万岁。”
第一个五年计划,保证老百姓有吃的。
真的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吃上饭了么?
怎么可能!
26亿石,21亿人,每人平均12石粮食,每人平均一年有1440斤粮食。
每人每天平均可支配粮食39斤。
是不是很漂亮了?
至少不会饿死了。
但是这是平均数啊!
社会的资源真实分配现状并不是平均的。
新农政打破了农田金字塔结构,但并不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有余粮了。
在温饱线上挣扎,才是绝大多人的现状。
甚至可能在看不见的地方,农奴依然还大量存在。
这些粮食还远远不够,社会资源配比还远远不够合理化。
所以啊,改革还要不断的深化,不断的加强。
还要有进一步的新政出来,还要迫不及待大力发展技术,带动整个社会的生产。
那为什么皇帝说第一个五年计划达成了呢?
因为确实缓解了大多数人吃饭难的问题。
也因为要给朝廷上下信心,给全天下人信心。
如此,在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人心才会振奋。
皇帝道:“新政之所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是朝廷诸位勠力同心,是天下百姓信任朝廷,一起同心协力。”
“为了进一步解决吃饭问题,为了进一步富国强兵,朝廷将开启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462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核心(第二更…
“第一、在北京、武昌两地,建立经济特区,废除徭役,五年之内所有税收全部留在地方官府。在经济特区推行新城新政,建立大明新城市,推行土地买卖新政。”
皇帝此话一出,整个大殿里的大臣大多数都被震撼到了。
新城新政的土地买卖,御前大臣们当然早就已经知道了,但除了他们,几乎所有官员都还不知道。
土地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