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上,鞑清的黑名单有两个人。

    第一个是岳飞。

    因为鞑清自诩女真人,宋朝时期,岳飞将女真人打得哭爹喊娘。

    第二个便是袁可立。

    因为天启年间,袁可立策反了努尔哈赤的女婿,并且用水师,收复了辽东半岛(大连那一带),与当时的关宁锦防线形成了夹击之势。

    可以党争害人啊!

    袁可立是张凡心中的海军大臣不二人选,别看他现在在登莱练兵,但以后他的作用,以及在朝堂的地位,都是不可限量的。

    两人正在探讨之间,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

    这中年人留着络腮胡,脸上还有一条刀疤,皮肤很粗糙,晒得黝黑黝黑的。

    不过他整理得很干净,这并不是说他平时很注意,而是今天要见皇帝陛下,所以必须整理得干净一些。

    “末将见过袁公。”

    袁可立见到来人,微微一怔:“毛文龙!”

 第262章 见毛文龙(第三更)

    袁可立和毛文龙彼此很熟。

    为什么?

    原因在天启年间,袁可立是毛文龙的上司。

    一般情况下,提到明末的东江镇,就会提到毛文龙。

    有不少人认为东江镇是毛文龙带着人一手组建起来的。

    但这种说法其实不准确。

    真实的情况是,东江镇所有的战略规划,资金申请,兵额,以及武备,战术,都是袁可立一手操办的。

    东江镇属于登莱巡抚管辖。

    天启元年(1619)袁可立在山东以七千兵力击败了四万多悍匪,将这些悍匪收编成军。

    随后,袁可立携五万兵力坐镇登莱,设立东江镇。

    袁可立的战略是从山东登莱,以水师之威,收复辽东半岛,从辽东半岛进军辽东腹地的辽阳。

    袁可立是朝堂上少有的实干派。

    天启年间,他在登莱组建四千战船,沿海设置炮台,形成“百里棋布,鼎足传烽”的犄角之势。

    这大大的牵制了建奴在辽东的兵力,大大的减轻了当时关宁锦防线的压力。

    当时,朝堂上的大臣们都非常讨厌毛文龙,觉得这个人太飞扬跋扈,骄躁彪悍,且喜欢杀良冒功。

    但是,袁可立却认为毛文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在朝堂上力荐毛文龙。

    毛文龙这才成为东江镇的主干,在袁可立的支持和统领下,在东江一带干得风生水起,颇有功劳。

    而且袁可立下面还有大将沈有容和张盘,这两人海战打得非常好。

    之后袁可立成为党争牺牲品,毛文龙没有人罩着了,逐渐失势,且逐渐失控。

    如今下属见到老领导,两人一时间都怔住了。

    袁可立和毛文龙有矛盾,那是后期的事。

    当时袁可立被阉党攻击,还不被东林党待见,后来魏忠贤党政,害怕袁可立势大,便想方设法将他调回来。

    后面,东林党和阉党几乎同时统计袁可立包庇杀良冒功、谎报战功的毛文龙。

    袁可立知不知道毛文龙杀良冒功和谎报战功?

    他当然知道!

    但是他的用人态度也很明确,毛文龙有很大的缺点,但是也有很大的优点,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应当重用。

    他还跟天启写过奏疏,明确表明了对毛文龙的看法。

    不过这个时候,朝堂之上对边军的军粮和军饷出了大问题,贪污太严重,毛文龙三番五次催袁可立还是没有粮食。

    最后,毛文龙写信狠狠怼了袁可立一顿,心灰意冷的袁可立便辞官而去。

    袁可立走了,毛文龙更加无人能节制,逐渐军阀化。

    这是两人的过往。

    毛文龙能从皮岛回来,这是出乎袁可立意料之外的。

    “袁公还是如当初那帮精神抖擞!”

    “老了老了。”

    毛文龙犹豫了一下,道:“听闻袁公复登莱巡抚,卑职不甚欣喜。”

    “恭喜毛帅册封了定北公的公爵。”

    “都是承蒙陛下器重。”

    一边的刘宗周却是对毛文龙没有什么好感,冷着脸,一句话也不说。

    倒是毛文龙与袁可立寒暄起来,两人又回忆起当年的诸多事,一时间感慨万千,随后又长篇大论聊了起来。

    直到半个小时后,皇帝的马球赛上半场结束。

    蓝队领先!

    “诸位不要灰心,还有下半场。”崇祯在那里说着,不过下半场他不打算参与了。

    因为刚才喝水的时候,王承恩说袁可立和毛文龙都到了。

    他收拾了一下,便立刻换了个地方,召见毛文龙和袁可立。

    “臣参见陛下。”

    崇祯走过去,一把将毛文龙搀扶起来:“毛帅终于回北京了,想死朕了!”

    “承蒙陛下垂怜,臣铭感五内。”

    张凡脸上挂着笑容,但心里却是另一番的想法。

    毛文龙以后都不准再碰军政了。

    这家伙桀骜不驯,听调不听宣,十足的军阀头子。

    这在新军政里,是要杀头抄家的。

    古代的军队军阀化其实也很常见,因为缺乏专业化的思想管理。

    但新军不同,新军是按照21世纪的军制标准做的。

    谁都不能挟军自重,天王老子来了都不行。

    “让朕看看,毛帅在辽东辛苦了,都晒黑了。”

    毛文龙是第一次与崇祯见面,之前与崇祯的沟通仅限于书信往来。

    印象中,小皇帝是一个很舍得的人。

    不过毛文龙这种人怎么会轻易相信一个人呢?

    崇祯拍了拍毛文龙的肩膀,随后将袁可立也搀扶起来。

    “定北公,朕给你在北京城安排了公爵府,你稍后去看看,看是否满意,不满意就跟朕说,朕给你换。”

    “臣受宠若惊,承蒙陛下圣恩,必粉身碎骨以报国恩。”

    “袁公,朕单独与毛帅聊聊。”

    袁可立和刘宗周纷纷退下。

    毛文龙心中更是七上八下,要知道,他之前可是和皇太极有过书信的,朝中还有人弹劾他走私火器给建奴。

    毛文龙是非常不愿意回北京的,但是他的几个儿子都被皇帝封爵,都抵不住诱惑回来了。

    他自己在皮岛继续待了一年多,扛不住了,又有皇帝的各种诱惑,这才回来了。

    但他内心深处一直很担心皇帝会拿他开刀。

    崇祯问道:“皮岛眼下情况如何?”

    “有兵马一万,军民六万,另有五千人马随陈新甲抵达皮岛。”

    “兵马一万,前年能攻下辽阳,毛帅高明。”崇祯假装赞叹道。

    “都是陛下教导,臣不敢言功。”

    “立了功就是立了功,朕向来赏罚分明。”

    崇祯继续问道:“接下来派谁去皮岛合适?”

    “全凭陛下安排。”

    “诶,皮岛是你一手建立的,朕得尊重你的建议。”

    毛文龙更加看不到这小皇帝了,小皇帝对自己太好了,可是这几年,自己听到的各种声音确实皇帝喜怒无常,杀人不眨眼。

    毛文龙想了想道:“臣以为,东江镇复归袁公辖制便可,派谁去,由袁公说得算。”

    崇祯不说话了。

    你不要以为这几句简单的对话很简单。

    皇帝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试探毛文龙,皇帝自己早就做了决定派谁去辖制东江镇了。

    崇祯拍了拍毛文龙的肩膀道:“既然定北公这样说,朕就听你的。”

    皮岛让出来后,接下来袁可立就完全可以放开手以皮岛为中心,去建立一个后方战线,与陈新甲联合起来。

 第263章 大明无敌战舰(第一更)

    崇祯并未与毛文龙谈太长时间,对于他来说,接下来与袁可立商议东江镇之事,才是重中之重。

    至于毛文龙,毕竟有功,虽然恶迹斑斑,现在却绝对不是动的时候。

    毛文龙回到北京这件事绝对不是小事,至少现在辽东军里面肯定有不少人对此有意见。

    这些都暂时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下午的时候,崇祯换了一身衣服,在乾清宫见了袁可立。

    崇祯直言不讳道:“升刘兴祚为军长,立刻遣刘兴祚入皮岛,接管皮岛军队。”

    “是!”

    “新式战船交付了多少艘给你了?”

    “回禀陛下,目前新式战船交付一艘,刚刚抵达登州。”

    “才交付了一艘?”崇祯皱起眉头来了,这个进度太慢太慢。

    新的战船从去年上半年就下达了任务做改良,眼下已经崇祯四年八月了,都过去一年多,才交付了一艘。

    清江督造船厂每年是可以造出五百多艘船的。

    这不是信口雌黄,明朝的造船体系很发达,虽然主要是造河船,但如果有图纸,要造出一艘新式的海船,完全不需要一年时间。

    袁可立道:“陛下,淮安府在今年遭遇一些混乱,造船延期也情有可原。”

    “旧式战船有多少艘?”

    “目前登州有58艘,莱州有32艘。”

    “迅速将从登莱到皮岛的航线组建起来,皮岛归入登莱辖制。”崇祯将陈新甲的奏报递给袁可立。

    袁可立看完后,神色凝重起来。

    这实在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

    朝鲜太弱小了,根本不可能抗住建奴的打击,而朝廷在朝廷北边边界的战线也刚刚开始组建,肯定不成熟。

    不过这一点也说明了这个战略的正确性。

    “皇太极现在也在施行改制,按理说,内部矛盾重重,但这个时候不惜调动大军陈兵辽河,又一路突袭朝鲜。”皇帝顿了顿,“说明了两种情况。”

    “不知陛下说的哪两种?”

    “一是说明建奴内部,汉人与女真人的矛盾,正在逐渐缓和。如若不然,皇太极绝对不敢调两路大军。”

    “二是说明皇太极害怕了。”

    皇太极对西边漠南蒙古的战略扩张受阻,现在明军和朝鲜在义州组建军事联盟,将战线拉到鸭绿江一带。

    这相当于是组建多个军事重镇,从辽西到朝鲜,形成一条延绵千里的战线,将皇太极压着打。

    皇太极自己也非常清楚,如果让明军将义州军镇组建起来,自己将会陷入空前被动。

    崇祯将小旗子放在义州那个地方,他斩钉截铁道:“皇太极越是害怕,越是说明我们战略是正确的,一旦义州的军镇组建起来,将彻底切断皇太极一切粮路,待爱卿的登莱海军形成气候,多路齐头并进,毕其功于一役。”

    袁可立听得颇为激动,他能相当得到自己在这场宏伟的战争中的角色和作用。

    这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从当年建州小奴造反开始,大明朝被打得节节败退,到新皇登基后的反攻清算,这几年辽东战局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收复辽东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这么简单。

    “陛下放心,臣即刻重振皮岛军务。”

    崇祯走到地图前,看着地图道:“你看,从登莱,到皮岛,在这里,有一条稳定的航线,皮岛附近又有多艘战船,我们就会非常主动。”

    “甚至可以随时从任何一个海岸线登陆朝鲜。”

    皇帝的目光之中仿佛有炽烈的光辉,他沉默了片刻,才说道:“袁公,朕组建海军绝不仅仅是东线灭建奴这么简单,你猜猜看,朕还想做什么?”

    “陛下圣明决断,愚臣不敢枉测圣意,还请陛下明示。”

    “这里。”崇祯将一个小旗子放在杭州以东的海域,又将另一个棋子放在福建以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