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有些路属于明星创收路。

    吕冬买个车不可能用上一年多就换,干脆跟上社会大势。

    买完车,吕冬直接去十里堡市场进货,最近他也在联系厂家,等店规模大一点,跨过中间商,直接从厂里拿货。

    吕冬常用的麻辣烫用品,大都是东边风筝市的一个厂子出的。

    从去年秋天开用,中间没出过质量问题,也比较放心。

    下午这一趟,吕冬直接把麻辣烫、饮料和奶茶等原材料一口气拉回来不少,大部分卸在学府文苑小区的房子里,少部分放进店里的厨房。

    小区的房子中,装修时电路专门改造过,公司购买的四台大冰柜放在各个房间里面,用以存贮食材。

    店里,也有专门放食材的大冰柜。

    相应的饮料冷藏柜、木炭火锅设备和奶茶设备,随着装修时就安装到位。

    学府文苑和商铺后门的过道相对宽敞,厢货平时放在这没任何问题,吕冬专门走秦雅的关系,在这画个单独的车位出来。

    这年头,车都随便停,没人把车位当回事。

    秦雅很大方,划出的车位登记在案,算是买商铺赠送的配套。

    话说回来,想卖车位根本没人买,现阶段属于不值钱的人情。

    红星进货回来,捎带二姑奶奶回县城,吕冬继续给新员工培训,主要是培训厨房事宜和奶茶的做法。

    无论是麻辣烫,还是奶茶,做起来都不复杂,年轻人只要上点心,不说一学就会,也算不上困难。

    另外,还有两台收银机的用法。

    这个稍微麻烦一点,小县城出来的学生,目前接触过电脑的都是少数中的少数。

    但宋娜她父亲四十多岁的人都能学会,小年轻也不在话下。

    周三,吕冬给贝向荣打个电话,开上车先去办理手续,有人好办事,养路费、车船税、交强险加上牌照等等,办的都很顺利,中间环节没人去卡。

    这一点就能让吕冬节约很多时间。

    下午,方燕介绍的拍摄团队来到店里,大伊万找来一个叫做娜塔莎的乌克兰女留学生,跟他一起拍摄宣传画和视频广告。

    这个叫做娜塔莎的女学生,去年夏天刚到省大,家庭条件不算很好,能答应过来,一方面大伊万帮过她不少,另一方面是1000块钱的报酬。

    用大伊万的话来说,娜塔莎的留学生奖励,大部分都邮寄回了乌克兰,正需要钱。

    作为一个典型的乌克兰女孩,娜塔莎金发碧眼,稍微一化妆,非常上镜。

    可惜,中文水平有限,台词发音需要死记硬背。

    关于拍摄广告啥的,吕冬属于完完全全的门外汉,完全交给拍摄的人负责。

    他找到方燕:“方姐,你哪天去吕家村?我们家的人,望眼欲穿。”

    方燕摸着下巴上显眼的红痣,大大方方说动:“去问你哥,整天加班。”

    吕冬说道:“这正是我哥的上升期,等他再进一步,就好多了。”

    方燕想了想,说道:“大概月底之前。”她主动转了话题:“你这店不错,回头你给我一份资料,我帮你申请社里的创业扶持广告。”

    吕冬听说过这个政策:“我不是下岗工人,不够标准?”

    方燕说道:“没关系,主要针对自主创业的,你是社里熟人,通过审批不难。”

    吕冬当然不会拒绝这种好事:“行,我这就去准备,一会给你。”

    这边在拍摄广告,另一边杜小兵和乔卫国召集临时雇用的学生,继续去发宣传单和开业优惠卡。

    市场南口,杜小兵临时充当指挥官,将四个袋子交给俩学生:“你们两个,去南边的旅游学院和纺织学院!”

    他又分配另外几个学生:“你们去北边的青干院和政法学院!你们去西边的建筑学院和工业大学!卫国,你带人去省大和师大……”

    话没说完,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徐曼一把抢过俩塑料袋,说道:“我去艺术学院门口!”

    杜小兵瞪眼:“你凑什么热闹!”

    人群纷纷散掉,去各自的地方,徐曼说道:“我过来当临时工!”

    杜小兵懒得搭理他,推上吕冬的破摩托车:“愿意去就去。”

    徐曼看着他上摩托离开,嘴歪了歪,朝东边走,去艺术学院前,进到最显眼的麻辣烫店里。

    麻辣烫店在招学校临时工,她决定报名!

    开业前这几天,包括吕冬在内,所有人都非常忙碌,力求能把各自负责的事做到最好。

    六位正式员工的培训也做的很到位,具体的事情,终归要到日常工作中去体验。

    1999年3月28日,吕冬的第一家店铺,即将开业!

 第191章 开业大吉(盟主花落草枯燕归时加更2)

    周日一大早,吕冬开着厢货,拉上七叔等负责敲锣打鼓的人,早早的从吕家村赶到大学城,准备今天上午的开业典礼。

    七点多,人陆陆续续赶过来。

    乔卫国带着人整理食材,杜小兵和大伊万负责张贴新款海报广告,宋娜拉来同宿舍的黄娟一起担任临时礼仪,李文越拿着笔和礼薄登记贺礼。

    吕冬不收红包,但花篮一类的,别人拿来了,不可能推掉。

    刚到八点,就有人送了俩花篮过来,上面分别有红色绶带——吕家村贺吕氏麻辣烫开业大吉!吕氏食品公司贺吕氏麻辣烫开业大吉!

    店里面,锣鼓队在休息,吕建仁对一众伙计说道:“都打起精神来,今天是咱自家人开业!”

    小一辈的李明轩说道:“七叔,你就放心,咱一定让冬子风风光光开业!”

    宋娜拿纸杯接好水端过来,笑着说道:“大家伙先喝点水。”

    吕建仁看一眼,说道:“小黑蛋,今天专门打扮了?”

    宋娜要临时充当剪彩的礼仪,跟着黄娟化了淡妆,上身穿件修身白衬衣,下身一件合体的直筒裤,脚蹬高跟鞋,跟平时一身运动装看起来不大一样。

    “七叔,你喝水。”宋娜毕竟农村出来的,哪怕大大方方,也不好正面回应:“需要什么叫我。”

    她看眼玻璃门外面,准备工作早已提前做好,今天能做的其实不多。

    黄娟从后面过来,抓住她胳膊,低声说道:“你看,这样多漂亮,该大的地方大,该翘的地方翘,你又不是没料,整天穿身运动服,什么都看不出来。”

    宋娜无奈:“穿运动衣干活方便。”

    黄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宋娜跟她不同,她只要在学校安安稳稳的上课,宋娜得跑出来干活挣学费。

    快九点的时候,钱锐和赵娟娟来了,夫妻俩也送上一对花篮。

    吕冬在外面迎客,宋娜过去接待人。

    钱锐和赵娟娟对店里很好奇,宋娜带着俩人四处看。

    楼上楼下,参观一圈,钱锐印象挺深刻。

    吕冬这店铺,装修的不错,以米色作为主基调,墙上搭配着店里主营食物的宣传画,显得整洁又不单调。

    正对店铺大门的地方是长长的吧台,吧台上方的红色招牌上,有饮料、奶茶和食材价格介绍,下面放着两台收银机,旁边有放满食材的自选冷藏柜。

    一张七八米长的餐桌摆在最靠近吧台的地方,两边放着高脚椅。

    其他地方摆放着两人或者四人座的桌椅。

    一楼估计不到九十个平方,除去厨房、小型卫生间更衣室等三十多平,剩余的地方少说也有五十个座位。

    二楼估计也有八十个座位。

    比起泉南的几家大型肯德基或者麦当劳店,显得有点拥挤,估计是为了能多坐客人。

    钱锐以前经常来临时市场,吕冬摊位上的爆满情况见多了,比起市场摊位上的拥挤,店里的环境算得上超级宽敞。

    他在青照打拼多年,日常在外吃饭,青照大大小小的饭店不知道去过多少。

    就整个青照的快餐行业来说,这个店在装修、宽敞和明亮上面,绝对是最顶级的。

    几种主打的食物钱锐都吃过,质量有足够保证,又背靠财政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师大和省大五所学生数万的大学,仔细想想未来的营业,他都有点羡慕。

    大学城这个商业环境,只要不自个胡来,用点心去做生意,这店的生意绝对差不了。

    想想吕冬一贯的做事态度,钱锐觉得,会像市场地摊变商铺大店一样,吕冬很快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据说泉南靠近师大、建筑学院和艺术学院老校区的肯德基店,日均营业额能上3万5。

    都是快餐行业,不知道吕冬这店怎么样?

    赵娟娟不管暗自帮吕冬盘算营业帐的钱锐,拉着宋娜的手说道:“你把头发留长,留长了更好看。”

    宋娜说道:“短头发好打理。”

    赵娟娟笑:“不如长头发漂亮。”

    宋娜只是笑,没再说话。

    今天过来的都是客,吕冬始终笑着迎接人进店。

    很快,吕振林、吕建国和胡春兰坐着红星的车过来,连三公司的五爷爷吕振飞和在泉南工作的吕建武都专程赶了过来。

    临近的秦雅代表开发公司过来,同时送来俩花篮。

    像王铮、王朝、陆所等人,也陆续赶来。

    吕冬把人请到店里,让宋娜、伊万和杜小兵接待,尤其杜小兵,只要不是宁雪的事,人就比较靠谱,而且家庭出身往往会开拓见识,待人接物比一般人自然强上不少。

    徐曼跟在一边帮忙。

    店里,今天有八个员工,除了六个固定工之外,还俩临时工——徐曼和她找来的同系同学。

    徐曼是省大外语学院学生会的,有相当的组织能力。

    九点四十,一辆桑塔纳轿车停在路边,吕冬看到下车的赵干事,连忙迎了过去。

    对于基层来说,县官很多时候都不如现管。

    来的人是杨烈文。

    吕冬迎到近前,杨烈文主动跟他握手:“吕冬,恭喜!开业大吉,财源滚滚!”

    “欢迎光临。”吕冬露出得体的笑容:“领导,里面请。”

    有段时间没见,杨烈文看起来沉稳多了,大学城一把手这个位置,也是个催化剂。

    杨烈文微微点头,不疾不徐进店,一堆人先后过来握手,吕冬也一一作了介绍。

    毫无疑问,现场所有人里面,杨烈文无论级别还是职位,都是最高的。

    这是太东省,自然要以杨烈文为首。

    赵干事悄悄找到吕冬,说道:“领导今天接到一个临时任务,十二点就要赶到机场迎接外地客商,咱十点钟能准时开始?”

    吕冬立即说道:“没问题!十点钟开始,领导的事重要。”

    邀请的客人陆续到齐,像张队那样送去请柬的,吕冬心里也清楚,人不可能来。

    有些事得避嫌。

    毕竟县局跟大学城所不一样。

    吕冬招呼一声,乔卫国、杜小兵、李文越等人纷纷搬出花炮,摆上鞭炮。

    吕建仁的锣鼓队早已准备好,一声令下,锣鼓齐鸣。

    吕冬邀请诸位领导贵宾一起来到店门前的小广场上。

    正对店门口的地方,花篮摆放在两边,宋娜和黄娟披上红绶带,一人一头拉起带有彩球的彩带,李文越和杜小兵等人点燃鞭炮和花炮,一时间红纸屑漫天飞舞,开门红声音响彻天空。

    四周聚集起很多看热闹的人。

    赵干事来到外围,鞭炮声落尽的时候,对着几个扛摄像机的人说道:“镜头一定要对准领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