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规模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继续开店。

    以吕家村的位置和公路网的运输情况,货物能直接覆盖泉南、平城和临淄三个市区,目前根本不用考虑加盟那些事,以直属经营为主。

    这也有利于对各分店进行品质把控,先把品牌口碑做起来。

    “咱们年后最主要的任务,一是修建厂房,建立标准化生产。”吕振林做着总结式的发言:“二是建立从存贮到运作再到售卖的全冷链结构。”

    他端起大杯子喝茶:“三是继续开店!咱们不好高骛远,争取明年上半年,所有青照的镇上,都能有吕家熟食绝味店!明年下半年,争取在泉南市区开第一家店!”

    吕建国问道:“资金够吗?咱们的资金周转不能出问题,这种连锁模式,资金流动很关键。”

    吕振林说道:“市里在做产业调整,对村集体自主创业有扶持资金,报告我很快就打上去。”他看了胡春兰一眼,接着收回目光:“上面批下来问题不大。”

    这方面早就有扶持,但相关政策和资金往往都落在先进村和模范村上面。

    农村,跟全社会大势一样,富的越富,穷的越穷。

    胡春兰明白吕振林话的意思,啥也没多说。

    吕振林的话还在继续:“另外,还有政策上的扶持,这方面等过了初五上班,我就会打报告,应该能批。”

    有个号召力和人际关系网都比较强的领头人作为火车头,村集体创业能少很多麻烦。

    吕建设说道:“有政策扶持,咱们做起来更有信心了。”

    其他人也都在议论,有了好政策,还愁发展不起来?

    过了片刻,吕振林轻咳一声,办公室渐渐安静下来,他目光越过所有人,看到坐在窗户下面的吕冬,问道:“冬子,你有啥要说的没?”

    在座的人不意外,都是食品公司的股东或者骨干,知道吕冬在公司发展中提出的建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吕冬稍微组织下语言,说道:“三爷爷,我从报纸上看过,咱们这种经营模式,叫自主采购生产,直营连锁为主。生产啥的我也不太懂,看连锁经营的店面,肯德基和麦当劳是最好的学习对象,统一管理,统一装饰,统一配货,这些能做好,咱们的品牌在泉南范围内应该能得到认可。”

    他想了想,又说道:“还有宣传,我在大学城干买卖,有个最深的体会,酒香也怕巷子深,咱们得做好宣传。”

    吕振林点头:“装修好说,都是李家柱的队伍在负责,差不了。宣传的话,我再想想办法。”

    …………

    青照一中,李文越放好自行车,从西边进教学楼,侧门旁边的一间教室门开着,里面隐隐传来说话声音。

    李文越进去,被众人围着的刘琳琳立即看了过来。

    与吕冬不同,李文越在同学中人缘好,不少人过来打招呼。

    刘琳琳走过去,趁着周围没人,低声问道:“吕冬没来?”

    李文越说道:“村里开会,他是吕家食品公司的股东和骨干,抽不开身。”

    刘琳琳听她妹妹说过,吕家村开了个村办公司。

    李文越指指她脸,说道:“招……”后面的字他吞了回去:“恭喜你,你战痘成功了。”

    刘琳琳略显腼腆的笑,拿手摸了摸脸上不多的几个红疙瘩:“还是起。”

    正说着,教室门口又有人进来,李文越看到,冲那边招手:“黑蛋,这边。”

    宋娜眼睛扫过教室,最后落在李文越身上,紧走几步过去:“文越,过年好。”她看向旁边,主动打招呼:“刘招娣,过年好。”

    刘琳琳看了李文越一眼,回应:“过年好……”

    她知道宋娜这个人,却叫不出名字。

    李文越介绍道:“这是宋娜,以前练跳高的,现在读体育学院。”

    这两人以前没说过话,也就打个招呼,有人喊刘琳琳,刘琳琳笑着说一句,去了别的地方。

    宋娜问道:“吕冬没来?”

    李文越说道:“村里开会,他走不开。”

    宋娜好奇:“感觉他成你们村主心骨了。”

    “差不多。”李文越实话实说:“在村里说话比大部分人都好使。”

    宋娜轻声嘀咕:“早知道我不来了。”

    李文越没听清,问道:“黑蛋,你说啥?”

    “没。”宋娜看了眼教室里面:“这里我认识的人不多,一会早点回去。”

    另一边传来阵阵笑声,她看过去,很多人都围着刘招娣转。

    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宋娜也没有去掺合的意思,跟俩稍微熟悉点的同学说了几句,早早出教室门,去车棚里取小木兰。

    车棚里,有个男孩蹲在一辆仿山地自行车跟前,拔气门芯玩。

    宋娜认识,吕冬前班主任郭英的熊儿子。

    见到宋娜过来,小孩张嘴就要骂。

    宋娜捡起地上一根树枝子,抽了下车棚边的树,对郭英的熊孩子说道:“你敢骂人,我就抽你!”

    去年夏天拿成绩时,她就想抽这破孩子。

    郭英的熊孩子掉头就往家属区跑,边跑边哭:“爸!爸!有人打我!”

    宋娜扔掉树枝,推木兰车走人。

    戴上头盔,骑上小摩托,宋娜出县城一路往南走,回到家推车进石头垒成的大门。

    “这是去哪了?”她爹老宋问道。

    宋娜支好车子,笑着说道:“同学聚会,去了趟县城。”

    老宋招手:“妮子,你过来,我有事问你。”

    宋娜往屋那边走:“爸,啥事。”

    老宋头前进屋,坐在八仙桌旁边的大椅子上:“昨天,来送东西的那个,咋回事?”

    宋娜坐在另一张椅子上,说道:“爸,我不是跟你说了嘛,那是我同学,南边吕家村的,叫吕冬,我们一起投钱做买卖。”

    老宋说道:“你半月挣了6万块,我老觉得有事。”

    “没啥事。”宋娜说道:“我们就在大集上卖烟花爆竹,又没干别的。就运气好,碰上好时候了,县里严打无证经营,我们恰好把证办了,没人竞争,所以挣得多。”

    这事老宋知道,因为这边的集上,也查了不少无证的。

    “妮子,你打小就叫人放心,我和你妈一直不用操心你。”老宋的话带着几分提醒:“咱好不容易考出去,上了大学。你爸懂得不多,学生,就要以学习为主,学好了本事从学校出来,这天地就广阔了。”

    宋娜听得明白:“爸,你想啥呢!我心里有数,学习落不下,我这也是跟人学着做生意,将来也能多个选择。”

    老宋对这唯一的女儿还是比较放心的:“别把自个逼得太紧,我和你妈又不是不能干活。”

    宋娜嘻嘻哈哈:“爸,我这叫合理规划时间,课余时间不能浪费,正好用来做买卖。”

    老宋笑:“行,我说不过你。你是个有数的,钱自个收着,想买点啥买点啥,但也别乱花。”

    宋娜点头:“我晓得。”

    六万块钱,加上之前预留的那些,手里有7万多,再投资?

    …………

    四点多,同学聚会结束,刘琳琳骑着自行车回到刘湾村,刚进家门,就看到她爹刘明泉站在枣树下面。

    “你一个劈叉妮子,整天往外跑啥?”刘明泉的不高兴就写在脸上:“念了半年书,就看不见家里活了。”

    刘琳琳不说话,支好自行车,见院子里的大盆子,泡着今早全家人换下来的衣服,默默走过去,端起来渗井边洗衣服。

    刘明泉看一眼,说道:“明天起别再往外跑,家里亲戚多,来了人得做饭,你妈干不动重活。”

    刘琳琳应一句:“我知道了。”

    刘明泉十多年心病,都念叨习惯了:“我到底造了啥孽!”

    刘琳琳撸起袖子,拎过来洗衣粉洗衣服,手进水里,冰凉刺骨。

    比手更冷的,是心。

    刘再招从外面进来,看到刘琳琳在洗衣服,瞅一眼堂屋,老爹刘明泉坐在屋里炉子跟前看电视。

    她过去,蹲在旁边:“姐,我帮你。”

    “不用。”刘琳琳摇头:“我一个洗就行。”

    洗衣服没什么,做惯了的,在学校也是用凉水洗。

    真正让她心冷的,是后面那句话。

    刘琳琳洗着衣服,一个想法越发坚定,放暑假留在学校打工,争取挣出学费生活费,就不回来了。

    省的碍眼。

 第167章 赚钱创业不香吗(求订阅)

    大年初二一大早,吕冬和吕春就借了车送吕夏去泉南火车站,车子走到村口,碰见早起锻炼的铁公鸡。

    吕夏降下车窗打招呼:“铁叔。”

    铁公鸡手腕上挂个收音机,点头说道:“这是要回部队上。”

    吕夏说道:“是。”

    铁公鸡招招手:“路上慢点。”

    汽车往前走,吕夏摇上玻璃,带着滋滋啦啦的歌声传进来。

    “来来来来,就知责任大,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谁来保卫她……”

    到火车站,兄弟仨下车,送到进站口,吕春拍了下吕夏胳膊:“好好干。”

    吕夏轻轻点头,话仍旧不多:“家里就交给你们了。”

    吕冬应道:“二哥,你放心,有我和大哥!”

    吕夏看眼吕冬,又看眼吕春,背上包,提上旅行箱,转身进火车站,步伐稳健,脊背笔挺。

    这一走,就连吕夏自个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再回来。

    吕冬看着吕夏离开的身影,脑海里突然跳出一个词——以身许国。

    吕春说道:“走吧。”

    吕冬默默跟着他去停车场,上车之后,说道:“二哥这次回来,感觉……”

    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吕春接话道:“陌生?”

    吕冬想了想,说道:“可能吧。”

    吕春发动汽车,出停车场时,说道:“这个国家总得有人去守卫,总得有人去做奉献,总得有家庭付出,要不哪有我们现在的安定。”

    吕冬点点头:“是啊,有今天的生活不容易。”

    他想到了去年夏天,部队用肩膀硬生生抗住无数大堤。

    回到吕家村,胡春兰已经收拾好东西,吕冬搬上箱子酒放在摩托车拖斗上,又提起装在方便兜里的两条烟,挂在车把上。

    过年走亲戚,自然不能空着手。

    初二要去马家村走舅家。

    吕冬有俩舅舅,大舅胡春明,住在河对面马家村,小舅胡春亮去了西疆,少说四五年没回来过了。

    两边关系不算多好,也就逢年过节有来往,具体原因少不了农村重男轻女那一套,胡春兰没出嫁前,在家里就个使唤丫头的命。

    娘家嫂子也不是善茬,牙尖嘴利,在马家村出名的厉害,骂街一对三,能骂的人出不了门。

    至于吕冬的大表哥胡斌,在县服装厂上班,没事就拖拉机和摸牌。

    前次胡春兰还对吕冬说过,有钱别学老表。

    据说有时候玩的挺大,工资发下来两三天就能折腾光。

    去一趟,放下东西,说几句话,那边也没留吃饭的意思,吕冬和胡春兰识趣,不到十一点就主动告辞。

    这么些年下来,早就习惯。

    大家面子上都能过得去就行了。

    吕冬家亲戚不多,吕建军和吕建国就兄弟俩,胡春兰兄妹仨,也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亲戚事。

    到初五,走完亲戚,最重要的就是迎财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