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年社会形势变化快,人的思想有较大幅度转变。

    吕建武这时说道:“我也专门看了,问了,程立峰的影响并不像咱们想的那么大,这人的忘性特别大,一个事发生了,当时可能引起人关注,但人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到别的事上,程立峰都快叫人忘光了。”

    吕建国想了想,说道:“我问过五叔,建筑公司这边早已规划好今年的福利预算,卤煮下货仍然是每个工人一桶,采购价与中秋节时相同。”

    吕振林说道:“老梁拐过年就退,不想管事,其余公家单位咱就不用管了,民间市场这块就不小。”

    吕冬接话:“咱没必要搞歪门邪道。”

    烟草局退下来的那位接话:“冬子说得对,堂堂正正赚钱,这钱赚的也安心。”

    铁公鸡说道:“三叔,咱干吧!”

    吕振林的两道直眉,尽管染上点点白霜,却仍旧浓密,连在一起仿佛利剑一般:“这个事干系到咱吕家村的前途命运,不得不慎重!跨出这一步去,咱有进无退!”

    包括吕冬在内,所有人都在等吕振林做最后决定。

    这幅千斤重担,现阶段只有吕振林这个领头人才能挑起来!

    吕振林没有让众人等待多长时间,缓慢而坚定的说道:“好,咱们做卤煮!开店!开分店!”

    众人都出了一口气。

    吕振林似乎有意为之,专门点名:“冬子,你考虑的很多,最近做的也是跟卤煮有关的买卖,咱这些人里,你做食品生意有经验,又常年给你妈帮忙做卤煮,说说吧。”

    在场的人里,真正做食品买卖的,也只有吕冬一人。

    说起来,他勉强算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众人都清楚这点,也知道吕冬变得很靠谱,都没意见。

    吕建国早不用老眼光去看这个侄子,这时鼓励的冲吕冬微微点头。

    虽然很多东西吕冬记在那个本子上,但出于对鬼画符字体的担忧,李会计拿起笔,准备记录。

    在座的人,都爷爷辈叔伯辈的,吕冬年纪最小,辈分也最低,这又不是洪水时火烧眉毛,说话多少要注意点。

    吕冬说道:“我是做了点小买卖,但我年纪小,社会经验也少,咱们一起讨论。”

    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这些东西,谁也不能小看,有时候非常管用。

    后面,吕冬说,大家伙各抒己见,李会计负责记录。

    首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没钱啥都干不了。

    李半山那边已经联系好了买家,等解成木料,立即就能出手,顶多十来天资金就能到位。

    砍掉树的地方,明年补栽新树苗。

    人手方面,虽然村里有很多壮劳力在大学城工地上干活,但留在家里务农的人同样不少,吕家村一千多口子人,刨除掉老的小的,仍然有的是人手。

    吕振林提前开过会,做了动员,吕家村主要由吕李两姓人组成,人心相对比较齐,大家伙看着宋家村跑铁贩铁挣钱,也都想致富。

    干活,没几个人怵头,这活再累也累不过工地和庄稼活。

    况且,村里既不搞摊派,也不强制要求交钱,还有工资可以领。

    包括胡春兰这样的积极分子在内,吕振林召集了五十来号人。

    当然,大部分都是平时待在家里的妇女。

    等钱的这段时间,大家伙也有很多事情得做。

    首先要确定场地,制作卤煮,脱毛、泡水、熬煮,全都需要比较大的地方,这其中的噪音,脱毛的焦糊味,熬煮时鼓风机的声音,都能传很远,不可能放在村里。

    原本程立峰的作坊能当做备选,但一来地方小,二来程立峰事发后,作坊让县里给拆了还田。

    吕冬提议暂时用砍掉树的果园,大家伙全都赞同。

    果园地盘大,垒几十个大灶,盛多少东西都没问题,砍掉的上千棵苹果树和树墩子堆积着当垃圾,正好用来作柴火。

    还有一点,众人不说却心知肚明,果园东边紧挨着青照河,排水也方便。

    现阶段,没法讲究太多,等资金充裕,这些问题后面肯定都会解决。

    吕振林考虑的更多,准备跟镇上或者县里争取一下,把那块地单独划出来,改为工业用地。

    其次要确定口味,确定卤煮流程,大规模做卤煮,口味不能差太多,流程也要统一起来,不能今天用这家的,明天用那家的。

    话题一抛出来,所有人都说用胡春兰的配方和手艺。

    吕振林当场拍板,村里用人技术配方,不会白用,算投资入股。

    由于村里资金确实不多,有人愿意投资的,只要钱来路正,村里也会接受。

    吕振林让吕建武制定个章程出来。

    吕冬也捉摸着,要往里投点钱。

    像注册公司和注册商标啥的,吕建武行家里手,同样全部由他负责。

    再就是找店面,先找合适的房子,资金到位就能租下来,也不用大装修,简单收拾一下,竖上样式差不多的招牌和柜台,找到合适的人手,就能营业。

    广告上,多找点人手到处贴海报,各村大队里有三爷爷的关系,县电视台马上播还珠格格,去弄个广告最好。

    还有卫生、培训、运输、服装和进货等等众多问题。

    一个店面咋都好说,两个店面就挺麻烦,三个店面就叫上规模了,由此带的来问题和麻烦可能翻好几倍。

    生意看着不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大堆。

    吕冬只能说些框架的东西,真正管理还得交给吕振林去做。

    管理企业和管理村庄不同,吕振林的案头上,能看到不少关于企业的书。

    吕家村的这个火车头,暂时只能由吕振林担任。

    不说别的,吕振林这几十年的人脉关系,别人就比不了。

    他能跟电视台副台长说上话,与青照肉联厂搭上关系,请临近乡镇派出所的几个负责人吃饭等等。

    这些,都是几十年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从这些方面来说,吕振林也是厚积而薄发。

    像太东这种地方,有人有关系好办事,与走正常渠道完全两个概念。

    新年过后,吕建武通过老同学的关系,很快就注册好公司和商标,办好三大证件。

    吕家村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公司诞生——青照吕家食品有限公司!

 第140章 第二大股东(求订阅)

    1999年的阳历年,吕家村在一片忙碌中渡过,吕家村第一家村属企业注册成立,激发了老老少少的热情和干劲,全村上下也都盼着吕家村能发展成为富裕村。

    共同富裕,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

    这接近寒冬腊月的时节,村北光秃秃的苹果园中,一派热火朝天。

    本就是农闲时节,村里很多人根本不要工资,自带干粮过来帮忙。

    上百口子人,平整土地,清理垃圾,垒建灶台,整修房屋。

    青砖青瓦的骨灰堂高高耸立,蹲坐在屋脊上的不知名神兽,仿佛代表吕家村的列祖列宗,注视着子孙后代们的一举一动。

    骨灰堂后面的棚子里,吕冬当着十多个婶子姐姐的面,穿上印着“吕家熟食”字样的围裙,戴上帽子和自制挡飞沫口罩,说道:“这一身,就是咱们店面的服装,要求进店必须穿,一天一换洗!”

    七婶笑着说道:“冬子,你设计的?这口罩没见过。”

    吕冬回答:“找街上的奶奶们做的。”

    六婶拿起东西,仔细端详:“挺精致!”

    “婶子们,姐姐们!”吕冬正儿八经说道:“咱这次出去,代表的是吕家村,一定得注意卫生,这直接影响生意!”

    七婶说道:“你放心,咱们都晓得轻重!”

    这次挑出来准备去店面卖东西的,都是村里嘴皮子利索又爱干净的。

    吕冬又叮嘱几句,脱掉围裙帽子口罩,转到骨灰堂前面,靠近西边的地,用洗刷干净的篷布,临时搭建起一片棚子,吕建设和专门休班的李家柱正领着人垒灶台竖烟囱。

    东边,有人在挖排水渠,接上管子直通青照河。

    吕冬进骨灰堂旁边的屋里,吕振林正在叮嘱胡春兰:“咱做公司,一切讲究正规,全村都知道你的卤煮味道最好,你的煮肉配方就是公司的宝贝疙瘩,不能轻易叫人知道,一定得注意保密!公司里知道配方的不能超过三个人!配料由你配好,直接装在佐料袋里下锅!事后再拿出来填灶台销毁!”

    吕振林可以说未雨绸缪:“这种事不能不防!原本咱县化工厂的糠醛多厉害,后来配方泄露,两年就完蛋,最后叫人收购了!”

    胡春兰不是糊涂人:“三叔,我晓得了。”

    “不是信不过咱村里的人。”吕振林说了句大实话:“村里的老太太小媳妇拉呱个顶个的厉害,又没保密意识,叫人套了话去也不知道。”

    吕冬说道:“妈,三爷爷说的在理,咱村正式做这个,配方就是核心竞争力。”

    吕振林转头看向吕冬:“还放不下你那点生意?”

    “三爷爷,我就在咱吕家村。”吕冬笑着说道:“无论有啥事,我一句话就到。”

    吕振林又说道:“你既然投资当股东,又在公司挂了名,就要负起责任来。”

    吕冬认真说道:“我晓得。”

    青照吕家食品有限公司总注册资金30万元,吕冬没动银行存款的情况下,抽了2万块钱出来,加上代为持有的胡春兰的配方技术占股,总计持有食品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

    这也是吕家村集体外的第二大股东。

    另外,李半山投了1万块钱,吕建国投了1万块钱,吕建武投了2万块钱,铁公鸡因为新上肉鸡加工设备和改造车间,没有投资。

    其余的股份,归属于吕家村村民,但只有分红权,其余权力由村集体代为行使。

    公司建立,商标成功注册,李会计带人去谈店铺租赁,招牌和柜台全是统一样式,也都下了订单。

    运输方面,村里暂时租用了自村人的三辆嘉陵车加挂斗,红星的小货车也能随时待命租用。

    吕振林已经联系好了青照肉联厂,肉联厂作为县属企业,近两年来日子同样不好过,那边对长期大量收购猪下水的大客户,举双手欢迎。

    为了防止人从货源上卡脖子,吕冬之前特意跑了趟十里堡,联系到牛哥,也会从他那里采购。

    还有扒鸡和凤爪之类的产品,货源不用愁,单靠铁公鸡的养鸡场就能解决。

    到上午十点钟,吕冬离开果园,准备去大学城,村里的发展要关注,自个的买卖也不能停,麻辣烫和卤肉烧饼摊子只要开着,每天最少也有2500以上的流水。

    沿着大路往北走,路过铁公鸡养鸡场,大门正开着,里面停了辆大头卡车。

    四五个人在卸东西,铁公鸡一眼就看到吕冬,喊道:“冬子,你力气大,过来帮帮忙!”

    吕冬跑着进门,见众人正从上面卸一个特大号的金属工作台,赶紧伸手帮忙。

    没有叉车等机械,再重的东西也要靠人挑肩扛。

    “铁叔,我抬这边!”吕冬接过车下最吃力气的地方。

    “我喊1,2,3!一起用力!”有个中年人喊道:“一!二!三!抬!”

    众人一起使劲,将工作台从车下卸了下来,歇口气又抬进板房新搭好的车间里面。

    吕冬上次来还没有,明显新盖的钢结构。

    放好工作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