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四这样一个能让父母孩子出去乞讨的,懒字刻进骨头里,馋字也紧紧缠绕。

    破房子里的人看到了他,还有他手里的酒。

    “干嘛的?”有人站起来盯着问。

    老四仔细打量,这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偏偏耷拉着肩膀,给人一种非常不正经的感觉。

    “去买酒。”老四提了下酒瓶:“刚巧从这路过。”

    他瞅了眼棕色的长尾巴毛,悄悄咽下口水,试探问道:“你们这是在弄鸡?”

    对面不正经的人说道:“是。”他似乎注意到了老四的目光,直接问道:“老哥你也好这口?”

    老四想到火里的东西,口水就要往外流,赶紧咽下去,说道:“自打出来闯荡,就没再吃过这口,想的紧。”

    不正经的人说道:“过来吧,你出酒,我出肉。”

    老四本来有点迟疑,但再打量不正经的人,觉得他身上的混不吝,与自个颇为相似,总感觉是一路人,当即停好摩托车,从倒塌的院墙上面过去。

    “师傅,咋样了?”蹲在那的是俩年轻的,其中一个问道:“够用不?”

    不正经的人看了眼,说道:“不够!红兵,把门拆下来,这门糟烂透了,用脚跺开当柴火!用下的收屋里,下次继续用!”

    老四很有诚意的把酒和杯子递过去,简单自我介绍:“人都叫我老四。”

    他多少留了个心眼子。

    “叫我老七就行。”老七拿起一瓶酒,咬开瓶盖,闻了一下:“好久没喝大曲,这味真香。”

    他叮嘱:“小光,红兵,继续烧!”

    老四随便搬了几块破砖头坐在火边,看着里面的俩大泥巴蛋子直搓手,似乎等不急了。

    老七坐在旁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沉住气!”

    老四笑:“哎!哎!等着!我等着!”

    老七问道:“听你口音外地的?”

    “是,西边过来的。”老四含糊道:“这年头不好混,出来想法子讨生活。”

    “老弟你本地的?干啥活?”他问道。

    “本地的。”老七同样含糊:“工地上下死力气,没啥前途。”

    老四拿过根长尾巴毛,问道:“老弟,你逮的。”

    老七哈哈笑:“这东西,用不着我出手,我俩徒弟逮的。”

    正在添火的小伙子插话:“我师傅,响当当的人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就没他想不到法子的。”

    老四惊异:“是吗?”

    俩人交流起来,发现很有共同话题。

    等到东西做好,泥巴壳敲开,肉香味飘出,四个人已经混熟了。

    酒倒上,肉撕开,好不惬意。

    其实这东西这么做,未必有精心烹调好吃,但人吃的不止是肉,还有个氛围。

    破屋烂墙,篝火烧熟,再有一杯小酒,对老四和老七来说,这日子比当神仙都快活!

    一条鸡腿干掉,两杯酒落肚,老四发现这老七太对他胃口了,所想所说直接到他心坎里。

    他们谈的都是正事,比如打兔子捞鱼掏鸟窝,扯网下套子挖陷坑……

    吃的玩的,有说不尽的话。

    老四还多少有点自惭形秽,越说越觉得老七厉害!

    三杯酒下去,老四拉着老七胳膊,说道:“老弟,老哥就住在这村里,外胡同18号,有啥事就过去找我,没得说!”

    老七三杯酒下肚,脸不红心不跳,说道:“老四,我和俩徒弟经常出来打牙祭,一般都在这个地,你隔着不远,见这边有烟就过来。”

    “行!”老四开心得笑:“下回老哥请你喝好酒!”

    他又跟老七俩徒弟说了句话,晕乎乎出院墙,骑上摩托车往回走。

    “师傅!”小光提醒道:“时间差不多,咱该回去了,别耽误下午上工。”

    老七说道:“稍微收拾一下,把火埋了,咱走!这生活,有酒有肉才叫爽,别学你们那大师兄,酒就喝一点,烟都不沾,整天光知道干买卖,活着有啥乐趣。”

    他往外走:“下次再来,记得叫上老四,这人挺有意思。”

    …………

    哐当——哐当——

    有个小孩拿着搪瓷缸子从市场前经过,吕冬被响声吸引,朝那边看一眼,小孩穿得破破烂烂,过河的一条鼻涕快垂到下巴上,使劲往上一吸,呲溜溜又钻回鼻子里。

    然后,鼻涕又一点一点往外落,落过嘴去,小孩再吸。

    吕冬赶紧回过头来,捏了捏自个发红的鼻子。

    这是门需要天赋的技术活,一般人真玩不了。

    对面,乔卫国站在卤肉烧饼摊子后面,抓着铁秤砣,也不嫌冰手。

    吕冬今天才发现,秤砣下面用铁链子接上个铁疙瘩,份量更重了。

    几个月下来,乔卫国天天如此,这份毅力在普通人中也算罕见。

    李文越从北边过来,先跟乔卫国打个招呼,去水桶洗把手,坐在吕冬旁边,拿竹签子穿大头菜,说道:“黑蛋让我跟你说,今天晚上她有健美操课,不过来了。”

    吕冬好奇:“她新报的?”

    李文越说道:“黑蛋托我在省大图书馆借了本书,我刚去给她送,聊了一会,黑蛋新报的付费的课,说是一门从国外新传进来的健美操,一个老师借学校场地开的,将来找不到好工作,像她那样教这些也能挣钱。”

    吕冬笑:“她想的挺多。”

    李文越说句大实话:“黑蛋脑子活泛,比我想的多。”他转而问道:“听我爸说,咱村开始砍树了?”

    “是。”吕冬简单说道:“咱村未来几年急等用钱的地方多,三爷爷想发展副业,树砍了卖掉,当启动资金。”

    李文越说道:“我班上有个南山过来的,人村里做铝合金,非常富裕,一年光分红就不少,咱村起步有点晚。”

    吕冬大概知道李文越说的哪里,笑着说道:“不算晚,抓住机会,咱村一样能发展起来。”

    李文越问道:“我能做点啥?”

    吕冬想想:“好好念书,拓展视野,学好本事,等将来给咱村出谋划策。”

    “嗯!”李文越很认真。

    吕冬停下手上的活,思维有点发散,曾经的吕家村毁于洪水,他已经扭转了吕家村的命运,吕家村未来会走向何方,属于未知数。

    人都希望自个的家乡越来越好。

    帮吕冬穿了一个小时菜,李文越说道:“我得回学校,晚上要去图书馆。”

    吕冬点点头:“行,你回去吧。”

    李文越离开,吕冬收拾好菜,冲对面说道:“卫国,咱拿个手腕!”

    乔卫国放下秤砣,甩胳膊放松,坐吕冬对面,右手搁在桌子上。

    焦三黑跑过来:“我当裁判。”

    吕冬伸出手,握住乔卫国手,做好准备。

    焦三黑看看吕冬,又看看乔卫国,喊道:“开始!”

    乔卫国猛然发力,想要掰倒吕冬的手。

    这段时间,乔卫国在锻炼,吕冬也没放下,不说别的,每天力气活就一大堆。

    吕冬也发力,将乔卫国的手掰过去,压在桌子上。

    “力气见涨了。”吕冬上次掰乔卫国特别轻松。

    乔卫国摸着光头笑。

    焦三黑说道:“冬子,咱俩也掰一个!”

    乔卫国晃晃手:“三黑,你赢了我再说。”

    忙到晚上八点半,麻辣烫摊子的东西基本卖光,吕冬收拾好回村,经过村头的时候,发现村头的大树没了,剩下个光秃秃的树墩子。

 第139章 公司成立(求订阅)

    早上,吕冬吃过早饭,拿上本子专门去了趟河边,隔着老远听见电锯声音,还没看到电锯和人的影子,又闻到一股葱臭味。

    大冬天里,零下五六度的气温,都压不住河里的烂葱臭味。

    这年代的河流,不是一般倒霉。

    河水吃了死狗子烂猫子,再吃生活垃圾,工业污染再给注射一针带颜色带气味的兴奋剂。

    生活在两岸的人,包括吕冬在内,谁也不用指责谁,这条河臭气熏天,大家伙都是罪魁祸首。

    来到河边,吕冬没上河堤遭罪,站在路边看了一会。

    四五个工人正在这边干活,刚刚放倒一棵老榆树。

    这在青照,属于顶好的木材,能上房当大梁用。

    李半山动作很快,河岸边的下沿道上,已经放倒了二十多棵大树,以杨树、槐树和榆树为主。

    往前走,紧挨着河堤,一棵俩人手牵手才能环绕过来的国槐,专门用绳子做了围栏,上面挂着个牌子,写着“此树不砍”的字样。

    吕冬看字迹,是二爷爷的手笔。

    这是吕家村最粗最高,年岁也最长的一棵树。

    村里有些传说,这棵树下面镇压着一条大蟒蛇,树倒则蛇出!

    可惜,吕冬知道这传言的来历,好多年前七叔编的。

    不管如何,这棵号称百年,实际有六十多年的大槐树,都不会砍。

    村里的砍树规划中,也会留下最老的一批树,大概有二三十棵。

    吕冬转过一条街,来到小学校,隔着院墙看,里面树少了很多,再看看土坯房子的校舍,估计孩子们还要再等一到两年。

    上面不给支援,重建这样一座学校,吕家村很难。

    领导一换,很多事都要推倒重来。

    调到大学城,杨烈文做了不少实事,比如推动泉南公交开通大学城的公交,站牌最近都竖上了,阳历年后就运营。

    学生们不用坐车就挨私人老中巴的宰。

    宁秀这边,很多事却没理顺。

    吕冬也能理解,县里和镇上条件比吕家村小学差的有很多,像吕家村小学这样的,属于普遍情况,能凑合就先凑合着用。

    如果县里自个搞学校危房改造,估计还没搞完,财政就垮了。

    县属企业一个接一个破产,老师工资月月扣,谁家日子都不好过。

    拐上集街,吕冬进大队院子,原先栽满树的大院子里,只留下三棵单人合抱不过来的。

    吕冬进办公室,来得稍微有点早,办公室里只有吕振林和李会计。

    打了招呼,吕冬把本子给吕振林:“三爷爷,我想的都写在上面了。”

    吕振林翻开本子看,先是皱眉,又戴上老花镜,看了眼,说道:“冬子,你这字,得好好练练。”

    吕冬脸皮厚,说道:“以后有空就练。”

    李半山和铁公鸡一起进来,没过多大会,吕建国和吕建武也进来。

    后面又进来俩六十多岁的老一辈,一个从烟草局退下来的正科,当然是临退提的正科。

    另一个在汽车配件厂当过车间主任。

    在村里都属于有一定威望的人。

    人坐好,关上办公室门,吕振林直入正题:“这三天,我周边县城和周边乡镇都跑了,老五那里去了,老伙计们那里也去了,冬子说的情况很实在,我根据实际情况,昨个考虑一下午,就目前来看,卤煮是最现实的,风险也最低的。”

    李会计接过话,详细说道:“我也去了,问了很多人,问了很多店,买了不少卤煮,咱不是王婆卖瓜,其他店的卤煮比起咱吕家村的,有些差距,比起建军家里做的,差距更大。”

    铁公鸡说了一句:“建军嫂子要是早点出来卖卤煮,程立峰算啥。”

    话是这么说,但前些年这么做不现实,前几年谁乐意干个体户?何况是个带孩子的女人,就连村里都没考虑发展副业。

    这两年社会形势变化快,人的思想有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