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各怀心思,说到了最后,各个还都挺满意了。

    因而,从一开始的拌嘴吵架,到最后告辞时,还颇有些主客尽欢的味道。

    桂老夫人与老姐妹们告别,上了马车,回了燕子胡同。

    曹氏扶她下车,打量桂老夫人神色,猜她心情不错,便放心下来。

    桂老夫人回屋子里躺了会儿,疲惫才慢慢散了。

    闭着眼,老夫人把今日情况从头又理了一遍,越想越觉得,自己发挥得极好。

    事先准备得充足,一开口就掌握了主动权,激将法效果不错,直接就把武昌伯老夫人的思路给带到了她想要的路子上。

    无论对方怎么接话,桂老夫人都清楚要如何继续引导。

    看吧,最后就是这么一个效果。

    武昌伯老夫人与武安侯夫人,愣是没有发现桂老夫人的真正用意。

    她桂氏,还是老当益壮,很有一番用处的!

    趁着思绪清晰,她得再琢磨琢磨那个男孩儿的事情。

    另一厢,颠簸了好几天的黑猫总算见到了京城城门。

    返程的路途,比去时耗时更久。

    一来,唐云翳是日夜兼程,夜里行得再慢,也是在走的,而它回来时就没搭上过夜车。

    第二,黑檀儿半路上睡着了,中途换车不及时,一不小心岔了路,还好它反应过来,寻到了正确的回京路。

    离京城越近,周围景致越熟悉。

    马车得排队受检才能进城,猫儿不用,它跳下了车,小跑着从城门口的官兵身边过。

    熟门熟路,黑檀儿进了大丰街。

    一跳进自家主院,它咧着嗓子喵喵大叫。

    温宴正在屋里歇午觉,闻声惊醒,赶紧趿着鞋子寻出来:“黑檀儿?!”

    黑檀儿晃荡到温宴跟前,身子一歪,四脚朝天,瘫着不动了。

    温宴被它吓了一跳,上前一看,黑猫眼睛明亮,打了长长一哈欠。

    她看出来了。

    这是自认辛苦无比,想要邀功,还想当猫大王。

    温宴乐得不行。

    岁娘和黄嬷嬷也听见了中气十足的猫叫,忙不迭过来。

    “你去哪儿了?”岁娘揉着黑檀儿的脑袋,“这几天肯定没有吃好喝好,瘦了那么多!”

    岁娘心疼得不得了,好好地给黑猫洗了个澡。

    黑檀儿难得的没有排斥水,它也嫌弃自己一身沙土,马车扬起的灰全糊在它身上了。

    洗净擦干,又是一只皮毛油亮、精神奕奕的漂亮猫!

    从温宴手里叼过小鱼干,黑檀儿咬得津津有味。

    这才是一只有身份的猫该吃的。

    这些日子,沿途吃的那些,几乎都只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入口的东西。

    温宴又拿了一根出来:“乌嬷嬷也很惦记你,问了好几回了。”

    黑檀儿喵了声。

    它也惦记乌嬷嬷的鱼汤。

    黑檀儿靠小鱼干回了魂,往温宴怀里一趴,喵呜喵呜跟她说话。

    那天,被永寿长公主悄悄带出沈家的是唐云翳,他扮作了侍女模样,到了长公主府中才换回来,然后被安排出京。

    长公主叫小公子为“虎儿”。

    就是这么个音,到底是哪个字,黑檀儿不知道。

    马车行了好几天,大致是往南行的,最后到了一个名叫“东明”的县城。

    温宴抱着黑猫去了书房,以路程划出了大致区域,然后,在其中找到了东明县。

    大名府治下。

    “够远的。”温宴揉了揉黑檀儿的脖子。

    黑檀儿深以为然。

    它走了那么那么远,吃了那么那么多苦,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它又给温宴形容小公子住的地方。

    不大的宅子,除了小公子之外没有一个主子,小公子叫唐云翳为“舅舅”,那宅子的匾额上写着“诸府”。

    “诸?”温宴皱眉,迟疑着喃喃,“朱?”

 第526章 最争气

    朱是国姓。

    也不是说民间没有人姓这个,但是,小公子与沈家、与永寿长公主有关,这就不能直截了当地定义为巧合了。

    连匾额上真真写的那个“诸”字,也必须多加思量。

    “他叫唐云翳为舅舅……”温宴整理着思路。

    如果不是那种比照着年纪、挑个合适的称呼叫着,那依着辈分来算,这位小公子,该是永寿长公主的孙子一辈的。

    倘若是长公主亲生的孩子,私底下,不至于真把辈分生生再往下压。

    毕竟,小公子六七岁的年纪,要叫二十五六的唐云翳为兄长,在人丁兴旺的大家之中,很常见。

    反倒是把儿子当孙子养,怎么琢磨都让人奇怪。

    若是长公主的孙子辈……

    皖阳郡主生不出六七岁的孩子。

    吴国公府那里,更加不可能了。

    驸马决计没有可能,弄出个比郡主还年长好多的庶出子女,又继续折腾出下一代。

    别看驸马与长公主现在各过各的,可这是在郡主降生之后,长公主不愿意和驸马彼此受罪才如此的,再往前算几年,驸马除非是嫌一家子命长。

    最根本的是,驸马那一支的后代,何德何能,让长公主和沈家当成了眼珠子?

    沈家大厦将倾之时,都安排了唐云翳去指点小公子,可见这个孩子的来历,对长公主、对沈家都无比重要。

    他还极有可能姓朱。

    一个念头从温宴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平日再是镇定,也被这个想法激得心跳快了好几下。

    是了,只有这样,长公主和沈家才会对这个孩子如此重视,沈临、沈沣哪怕沈家沉船,也要尽心守住孩子。

    温宴挠了挠黑檀儿的脖子,道:“走,我们去燕子胡同。”

    她现在就缺个佐证。

    正好,桂老夫人定了今日去武昌伯府,算算时间,想来该回来了。

    黑檀儿自然欣然应允。

    它要亲自去挑一条肥鱼,让乌嬷嬷炖鱼汤喝。

    轿子一进燕子胡同,黑檀儿就不肯躺着当饭来张口的猫大王了,它从轿帘里钻出去,飞快地冲进了温家宅子里。

    一声猫叫,把家里人都惊动起来。

    乌嬷嬷正在厨房里做事,匆匆抹了抹手,寻了出来:“黑檀儿来了?”

    黑檀儿已经站在了大水缸旁,目不转睛看着里头的鱼。

    然后,爪子一落一起,水花溅起,一条大鱼从水缸里飞出来,落在青石板地砖上。

    大抵是摔晕了,只鱼尾巴扑腾了两下。

    乌嬷嬷习惯成自然,拎起地上的鱼,乐呵呵道:“走走走,嬷嬷给你煮鱼汤去,哎呦我们的猫大人,瘦了一圈了,这些日子没能喝口好汤吧?等下多喝点,家里不缺鱼!”

    温慧从窗户里探出脑袋来,冲着温宴直笑:“絮絮叨叨的,乌嬷嬷养猫跟养她的孙儿似的。”

    温宴听了也乐。

    乌嬷嬷确实会养孩子,一手好厨艺,即便素多荤少,也把她那小孙儿养得白白胖胖,光看模样就是个机灵的。

    见温宴要去桂老夫人那儿,温慧没有跟着去。

    她知道,阿宴和祖母最近总是闭门嘀嘀咕咕说着一些事情,有时候母亲也会进去。

    能让她们这么谨慎的,定然是家业大事。

    温慧自知帮不上忙,也不瞎掺合,她和温婧一样,该她们知道、需要她们出力的时候,母亲会来交代的。

    总归,祖母拿主意,又有母亲、阿宴参详,肯定不会让自家人吃亏。

    再说了,家中“无知无觉”过日子的,也不止她们两姐妹。

    父亲不也一样,参与不了祖母的商议大会吗?

    很快,待温宴进了正屋后,窗户又关上了。

    曹氏从青珠手中接过了茶点,送到次间,也出来了。

    里头,温宴咬了口绿豆糕。

    桂老夫人道:“黑檀儿一走好多天,可算是回来了。”

    她听温宴说过,黑猫许是跟着沈家的人出城去了。

    桂老夫人为此也担心了一回。

    人生都有意外,猫儿也是同样,平日里再是聪慧,也很难说会不会遇上麻烦事儿。

    寻不到线索不要紧,真出了些状况……

    他们损失的不是一只猫,而是一位五品校尉。

    家里现在就只有两人一猫做官,哪个都少不得。

    刚才见黑檀儿精神奕奕抓鱼,桂老夫人的心才算落下了。

    挺好,自家的猫官还在。

    温宴压低了声音,道:“找到小公子了,养在大名府东明县,日常就管事、嬷嬷们照顾着,这次,沈家和长公主把唐云翳送了过去。黑檀儿就是跟着他,顺藤摸瓜。”

    桂老夫人眼睛一亮。

    黑檀儿还真是本事卓越!

    一路跟到东明县,又能全须全尾地回到京里来。

    这可真是太争气了!

    家里三个官,就数黑檀儿最争气!

    桂老夫人道:“老婆子也正想和你说一说,我琢磨武昌伯老夫人的话,永寿长公主那一年里没有生过孩子。”

    温宴点了点头,凑到桂老夫人跟前:“那孩子管唐云翳叫‘舅舅’,门匾上写了‘言者诸’。”

    “诸?”桂老夫人眉头一蹙,与温宴一样,她也想到了“朱”上头。

    温宴颔首:“我有一个想法,能让沈家和长公主都倾尽全力,结合辈分,这个孩子,会不会是皇太后的曾孙儿?”

    桂老夫人吞了口唾沫,深吸了一口气,稳住心神。

    “你是说,那两位嫡出的皇子之中,有可能留了后了?”桂老夫人抿唇。

    两位皇子病故时,留下来的皇子妃、侧妃,都没有生过孩子,亦没有遗腹子。

    “以当时沈家状况,两位皇子若有外室,肯定会找出来。”桂老夫人嘴里嘀咕着。

    对沈家而言,扶持其他皇子是迫不得已,若外室有了身孕,哪怕还在娘胎里只有两三个月的、不成型的孩子,只要生下来是个男丁,那就是第一选择了。

    “也不用担心孩子年纪太小,”桂老夫人道,“让年长的皇子们争个头破血流,沈家完全可以坐收渔翁之利,等孩子大了,哪怕是个皇孙,有沈家为靠山,完全可以一争。”

 第527章 仰仗

    如何培养出一个合适的皇位继承者,这其中讲究极多。

    哪怕是皇帝亲自教养,最后出来个败“国”子,在历史上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可要论养废数位皇子,这就轻而易举了。

    桂老夫人不用深思熟虑、一步一步做规划,都能想出一大堆招数来。

    或捧杀、或孤立、或美酒美女侵蚀、或挑动他们的母妃斗争。

    只要先帝爷的皇子各个都成不了器,最后得益的,就是沈家的那一根独苗苗了。

    外室的儿子又有什么关系?

    身份太上不了台面的,就去母存子,身份还能入眼的,沈皇后愿意认这个儿媳妇,谁还能说死了的皇子不能再添个侧室的?

    可是,沈家选择了现在的皇上。

    桂老夫人道:“这么看来,当时沈家大概是不知道有这么一孩子,也就是说,极有可能是一夜春风了。”

    男人嘛,外头的事儿还真说不准。

    亲随能知道养了什么外室,但若是偶然一夜的事儿……

    别说是遗腹子了,就是孩子已经两三岁了,只要当娘的不抱着孩子来寻爹,当爹的就浑然不知情。

    更何况,当爹的病故了,当祖母的沈皇后、以及沈家那么多人,更不会清楚了。

    偏偏,就是这么个春风一度,留下了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