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起家中其他琐事,哥儿们的课业是最让安氏高兴的,与哥儿相关的事宜,她写了很多。

    桂老夫人听得也算津津有味。

    好事儿,谁不喜欢?

    连曹氏都是乐呵呵的。

    除了安氏的亲笔信,温章和温珉也都各写了一份,给桂老夫人问安。

    这两封,老夫人是自己看的。

    “好呀,”桂老夫人笑了起来,眼角皱纹不少,但她心情愉悦,“没什么比哥儿姐儿们争气更好的事儿了。”

    老夫人越想越深以为然。

    看看,皖阳郡主背着永寿长公主,傻乎乎地弄出那么些事儿来,最后不单单是自己要倒霉,而是连累了自家。

    这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若是桂老夫人自己,添上这么个讨债鬼,怕是连多活一天都觉得累!

    桂老夫人看了眼温宴,她想起了温子谅。

    诚然,温子谅的选择是“连累”了家里的,可桂老夫人却不会说儿子错了。

    平西侯府通敌的案子,如今看来内情颇多。

    温子谅在当时,选择了公理。

    留得青山在,是一种应对的方法,但据理力争、读书人一身气节傲骨,又有什么错?

    老夫人痛心疾首时,会怪儿子傻,可傻,并不是错。

    她对自己养儿子的本事,还是极其满意的。

    三个儿子,除了“情种”,没有什么不好的。

    只要她多费费心,孙子、孙女们,定然能更上一层楼。

    桂老夫人面带笑容,交代曹氏去写回信,要注意什么、提醒什么,她全部列了出来。

    “是了,”桂老夫人想起一事,又与曹氏道,“皇上让她们姐儿几个都学会骑马,前些天骑装都做好了,我看穿在身上都挺精神的。可不能光有花架子,你安排安排,趁着天还没有大热,让她们,尤其是慧姐儿、婧姐儿好好学学。”

    曹氏的笑容僵了僵,清了清嗓子,低声道:“不瞒您说,府里那两匹拉车的马,太过高大,不适合慧姐儿和婧姐儿这样毫无基础的。我倒想给她们挑一挑适合的,可这不是银钱差了些”

    桂老夫人:“”

    银子是定安侯府的大事。

    所以说,子弟不肖,全家倒霉!

    他们定安侯府若不是祖上出了个败家的,至于这么惨吗?

    还一惨、惨了数代!

    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桂老夫人也没有办法。

    温宴想了想,道:“我问四公子借马吧。”

    桂老夫人有些迟疑,曹氏直接道:“这、不太好吧?”

    温宴笑了笑:“不妨事,他知道我们府里一份银子掰成两半花。”

    曹氏:“”

    桂老夫人:“”

    事实归事实,这么直白,还怪让人不好意思的。

    出了正屋,温宴想着要去一趟西花胡同,她得把狄察自尽的一些状况跟霍以骁通个气。

    此时,霍以骁还在宫中。

    吴公公让朱茂等人走一趟御书房,也没有落下霍以骁。

    朱钰走出习渊殿时,见怪不怪的,嗤笑了声。

    朱茂拍了拍朱钰的肩膀,朝他摇了摇头。

    朱桓看了眼跟在他身后的霍以骁,倒是有些话想说,但朱茂和朱钰都在,他还是都先咽了下去。

    御书房里,皇上看着四人,道:“你们在习渊殿也学了不少时日了,今儿都给朕说说,都朝政都有什么看法。不要觉得这问题宽泛,各个衙门、地方政务,挑一样出来,说什么都可以。”

    几人具是一怔。

    只霍以骁匆匆抬眼看了看皇上,又垂下了眼帘。

    朱茂他们也许猜不到皇上的意思,但霍以骁知道了,这,将会是皇子们六部观政的开始。

 第259章 一反常态

    御书房里,一时沉默。

    皇上也不催,给时间让他们想。

    对皇子们而言,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答。

    虽说很是宽泛,想到哪一点来说都可以,也没有什么标准,只看自己怎么说。

    可就是这样,才需要格外斟酌。

    不能答得乱七八糟,但也不能答得出类拔萃。

    过于优秀和过于张扬,都不是韬光养晦之道。

    站着的四个,没有哪个在外表现得天赋出众、惊才绝绝,而过于张扬的那个,已经躺在家里成了个活死人,连站着都不可能了。

    再者,皇上问看法,是希望他们提出些意见来,而不是夸赞某个衙门某个官员了事。

    而挑刺,就必须言之有物,有理有据。

    还有,肯定不能挑到“自己人”头上。

    可一上来就挑个明显的“敌对”,又显得野心勃勃、急躁冒进。

    得中庸、得各处不得罪

    以至于,具体切入哪儿,反倒是最不用去细想的点了。

    最后,自是年纪最长的朱茂先开口。

    他说的是松江清淤的事儿。

    去岁朝廷分拨下去的银子,被韦仕与地方官员瓜分了七七八八,真正落在实处的很少。

    贪墨案要办,但清淤也不能耽搁,新一批的银子前些日子就拨下了,要赶在今年的雨季之前,做出些成效来。

    习渊殿里,前几天就讨论过这个了。

    预算是比照着去岁的稽核文书做的,那份文书虽假,但假得还很是像模像样。

    松江经过数府,清淤不是一地之事,得底下州府衙门配合。

    霍怀定查案,揪出来一连串的螃蟹,新官没有完全到任,老官们人心不齐,互相猜忌,此时清淤,事倍功半。

    问题提出来了,朱茂谦虚地垂着眼,道:“贪官要抓,不能纵容,清淤关乎民生,近期不做,等夏季来临,万一雨水极多,漫上大坝,形成水患,损失亦是惨重。两者都耽搁不得,儿臣左思右想,都想不出一个周全之法。”

    皇上没有点评,只示意朱桓开口。

    朱桓答得很是中规中矩。

    待他说完,御书房里突然就是一静。

    若以年龄论,接下去该是霍以骁,但从身份看,得是朱钰。

    以前,也有这么些人一块被叫到御书房的时候,但几乎都是皇上说事,他们各个老老实实听着,很少有一个接一个问下来的时候。

    便是有,朱钰也就“越”过霍以骁“抢答”了。

    霍以骁只是“在场”,而不开口,皇上也不特特再多问他一句。

    如此一来,表面维持住,最多是出去之后朱晟、朱钰阴阳怪气两句。

    可今儿,朱钰一反常态地,没有去“抢”。

    他就恭恭敬敬站在那儿,动也不动。

    霍以骁站得靠后些,他睨了眼朱钰的背影。

    朱钰这人,做事很是随性,与急脾气的朱晟并不相同。

    而朱钰时常把对霍以骁的不喜摆在明面上,现在这么一副“让道”的样子

    霍以骁又看了眼朱桓,大致明白朱钰的意思了。

    近些时日,霍以骁和朱桓的关系趋于缓和。

    朱桓冒雨来漱玉宫,霍以骁也被朱桓叫到了庆云宫。

    朱钰和朱桓同住庆云宫,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沉默,是朱钰在等皇上开口。

    皇上若是先问了霍以骁,那等于是把他列入了皇子之中。

    诚然,在场的都心知肚明,可知道与承认,意义是不一样的。

    从细节入手,再到正式文书,这就是个步骤。

    如此一来,朱桓必定尴尬。

    霍以骁垂着眼皮子,他清楚皇上不会问他。

    倒不是什么身份不身份、承认不承认的,而是他之前就说过,他就在习渊殿里学了那么些东西,衙门里具体做事,他不懂、也不知道。

    答一遍是这个答案,答两遍也是一样。

    这么轻描淡写把问题甩回去的答案,皇上吃饱了才想听第二次。

    果不其然,皇上喝了口茶,锐利的目光落在朱钰的身上,道:“你是没有想好要说什么?”

    朱钰抿了下唇,又很快松开,张嘴开始说自己的想法。

    可是,他的心思全都不在话题上面。

    御前应答,他要么看君,要么看地,断不可能左右张望,因而朱钰没有办法看朱桓的反应,更别说身后的霍以骁的神色了。

    朱钰甚至说不出来,皇上这么直接问他,他到底是高兴还是失望,以至于说到后半段,他也不确定说的内容有没有问题。

    好在,皇上只是听,没有要展开与他细细讨论的意思。

    “听起来还是在习渊殿学了些东西,”皇上靠着椅背,道,“但是,对现在的你们而言,都是纸上谈兵,真正处理政务,你们没有经验。这样,明天起,从六部观政开始,自己挑一处,三月一轮,朕给你们一年半的工夫,先把六部衙门怎么做事的给弄明白。”

    话音落下,朱茂三人或是吃惊,或是兴奋,应下了。

    朱茂去刑部,朱钰挑了吏部,朱桓选了户部。

    事情定下了,吴公公送几人出去。

    日头已经偏西了,晚霞映了半边。

    廊下,朱茂顿住脚步,道:“明天开始,就得各忙各的了,今晚上我做东,喝两杯?”

    朱钰走神,被朱茂拍了拍肩膀,才回过神来,道:“正好,还没听霍以骁说说想法呢。”

    霍以骁道:“就如皇上刚才说的一样,我的想法也是纸上谈兵,空泛、不够扎实,四殿下还是别听了。”

    朱钰的脸色一沉。

    明面上,霍以骁的话是自贬,实际上,是把他们几人都贬在里头了。

    毕竟,纸上谈兵是皇上盖章了的,所有人都一样。

    朱茂轻咳了声,想要打圆场,却是没有想到,朱桓听了却笑了笑。

    这种反应,搁在朱桓身上,也属于反常了。

    “你们喝,我就不去了,”朱桓道,“我答应了母妃陪她用晚膳。”

    朱桓说完,转身便走。

    霍以骁不紧不慢跟上去。

    而后,一个往后宫,一个出宫门。

    霍以骁回到西花胡同,进了宅子,他就听见了猫叫。

    也不知道温宴说了什么,把黑檀儿气得不行。

    霍以骁听不懂,但不得不说,这哇哇大叫,挺动听的。

 第260章 小狐狸说话就不实诚

    花厅里,温宴坐在椅子上。

    黑檀儿被她翻身按在腿上,肚子朝天。

    它想翻身,可胳肢窝被温宴箍着,让它使不出劲儿来。

    霍以骁迈进来,见这一人一猫,便问:“你今儿逗猫逗得挺特别的。”

    温宴笑了起来,手上劲头不由得一松,被黑檀儿逮着机会,一个鲤鱼打挺,溜出去老远。

    “它干了件蠢事,”温宴冲黑檀儿扮个了鬼脸,这才向霍以骁解释,“它从狄察的书房取走了自罪书,却留下了其他证据。”

    霍以骁挑了挑眉。

    他知道狄察死了,但其中细节,还未及了解。

    温宴与他说了所有经过,道:“我出来时,正好遇上二叔父,他说,还好今日去调查的是他,他把黑檀儿的脚印全擦了。我刚就在问它,为什么会留下脚下,它根本不需要跳到横梁上去。”

    霍以骁问:“黑檀儿怎么说?”

    “它不肯说,”温宴道,“它嫌弃我管太多。”

    霍以骁忍俊不禁。

    黑檀儿极其不满意温宴说它坏话,骂骂咧咧地往外走,到池边去看鲤鱼。

    在临安时,它满侯府溜达,时不时的,会趴在厨房顶上睡觉。

    不是因为那儿阳光好,也不是因为饭菜香,而是,乌嬷嬷有个孙儿,正磕磕绊绊念书,摇头晃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