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园子里传来安氏的回应,她急匆匆过来,冲温宴笑了笑:“我这就过去。”

    温宴站了会儿,才缓缓跟了上去,目光落在前头的安氏身上。

    安氏的情绪瞧着依旧不对劲儿,走路都有点儿打晃。

    温宴只看着,并没有上前宽慰,万一安氏也哭出来了……

    毕竟,安氏该不该去、想不想去任上,这是三房与桂老夫人之间的事情,轮不到温宴说话。

    今儿若不是恰巧遇上,原本也不该叫她知道。

    走到长寿堂门口,温宴抬眼看到了正要进去的曹氏。

    “二嫂,”安氏也瞧见了,急切唤了一声,甚至是小跑了两步到曹氏跟前,“二嫂手里还有宽裕银子吗?”

    曹氏摇头:“我也是紧巴巴的,你怎的突然问这个?”

    安氏鼓起勇气,道:“我们老爷还是想调到临安来,二伯的意思是衙门里的缺不好等,若有银子疏通还能想想法子……”

    曹氏明白过来,看了眼温宴,压着声儿与安氏道:“公中也艰难,你知道的,去年为了两个孩子,大把银子送出去……”

    “府里的确没有钱,”温宴清脆的声音突然冒出来,“二叔母,不对吗?”

    曹氏叫温宴唬了一跳,一时来不及细想,下意识点头:“对的对的,宴姐儿也知道啊……”

    “我是知道呀,”温宴又一次打断了曹氏的话,“去年出事,家里的银子全保章哥儿都不够,外祖父的学生们东拼西凑地才把弟弟保下来的,至于我,亏得是有公主在,才能平平安安从京中出来。”

    曹氏就是听说长寿堂有戏看,才兴冲冲地来了,哪知道戏没有看着,火烧到自家身上了。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她忙干笑两声:“能回来就好。是了,慧姐儿还寻我呢,我先回了。”

    说完,曹氏风一般溜了。

    温宴也与安氏告辞。

    看前世温府后来的败落,温宴猜到此时公中必定不宽裕。

    可银子不是用在她和温章身上的,这事儿得说明白。

    安氏没有借到钱,失落着往里走。

    撩了帘子入正屋,她突然想转过来。

    保温宴是公主出面,保温章,自家又只出了一部分,那公中的银子呢?

    银子去哪里了?

 第18章 实心眼的温宴

    定安侯府受封于开朝时,虽然到故去的侯爷这一代就到了尽头,但传承了那么些年,瘦死的骆驼能比马儿还小?

    祖上传下来了庄子、铺子、田产,哪怕不是下金蛋的母鸡,总不能反过来是吞金兽吧?

    这儿,可是富庶的江南临安城!

    不是什么鸟不拉屎、连年干旱、收成没有保证的地方。

    安氏越想越不是滋味。

    次间里,桂老夫人迟迟不见安氏进来,抬声道:“你杵那儿发什么呆呢?”

    安氏一个激灵,压下所有思绪,赶紧往里走。

    “你又跟三郎提调任的事儿了?你逼他,不就是他来逼我?”桂老夫人睨了眼进来的儿媳妇。

    安氏一哽,没有吭声。

    桂老夫人又道:“老婆子若有法子让三郎调回临安,早就出力去了。

    你也知道,三郎当年科考,成绩中规中矩的,要么外放去旮沓窝,要么一等等数年都没有盼头。

    得亏是大郎有路子,才给谋了个明州的缺。

    当年就能上任,离临安还近。”

    “我晓得的,老爷这些年在任上也很是用心,从经历爬到同知,年年考评在明州都名列前茅,”安氏取了美人捶替桂老夫人敲打,想了想,说了老夫人爱听的,“不止我们老爷,二伯当官也很努力,这些年没有给大伯丢过人。”

    “是啊,就是没想到,大郎自己强出头……”桂老夫人抹了一把脸,“原想着,三郎考绩好,在明州磨砺多年,请大郎寻个路子,把他调到临安来,你们不用夫妻分隔两地,老婆子也能多个儿子在跟前,可惜大郎他……

    你再和三郎提回临安的事儿,他急、你急、我急,谁都急不出一个结果来。

    你也别心急了,且再等两年吧。”

    安氏咬紧了后槽牙,应了一声。

    明明她想的是去明州,让温子览回临安已经是退一步的想法了,可老夫人直接当没有这回事儿,只说回临安。

    偏不能和桂老夫人硬顶,安氏满腹委屈,也只有按下不表。

    午前,有婆子到长寿堂来报,说是温鸢回来了。

    温鸢是安氏的长女,这一辈里的长姐。

    两个月前,温鸢出阁,嫁了临安府中一官家。

    因温子览休假回了临安,温鸢今儿特特来给父亲问安。

    温鸢进了屋里,上前行礼。

    “过来叫祖母瞧瞧,”桂老夫人招了招手,“看着是瘦了些,与婆母处得还顺畅吗?”

    问是问了,老夫人却没有给温鸢说话的机会。

    “怪老婆子没本事给你寻一门好亲,他家底子不如我们家,若有不合心意的地方,鸢姐儿且忍忍,”桂老夫人道,“都说媳妇熬成婆,都是这么过来的。”

    温鸢下意识地睨了安氏一眼,嘴上顺从应了。

    安氏的脸则白了,这话分明是说给她听的。

    熙园里,温宴正在逗黑檀儿玩。

    得知温鸢回来了,她只好放开了猫,洗了手往三房去。

    她与大姐陌生极了,但长幼有序,该问安时若躲懒,不符合她在府里营造的“乖巧听话”的形象。

    这形象好用,她还不能丢了。

    三房住的畅园离长寿堂很近,温鸢进去时,温鸢正和安氏说贴己话。

    安氏见了温宴,笑了笑:“你们姐妹说会儿话,我去老夫人那儿。”

    温鸢请了妹妹入座,细细打量了一番。

    她们姐妹许久未见,她出阁时,祖母说宴姐儿养身子、又是孝期之内,便没有接回来。

    温鸢对温宴不熟悉,多一个妹妹少一个妹妹也没有什么区别,彼时也不纠结,但今儿再见,心中就有些复杂了。

    因为“银子”。

    若以侯府姑娘的身份来算,温鸢的陪嫁并不算丰厚。

    当时,曹氏与安氏算了一笔账,说去岁为了长房掏了大把银钱,委实不够了。

    温鸢委屈,心情低落时会怪温宴和温章,可理智告诉她,这不怪他们。

    都是自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温字。

    府里能力有限,救不了大伯父与大伯母,但既然能保下弟弟与妹妹,自然该全力以赴。

    若是不救,才是丢人,会被人戳脊梁骨。

    可是,刚刚温鸢从母亲那儿听到了真相。

    家里的银子,只保了半个!

    若是保两个没钱,说得过去,但只出了半份银子……

    二房捏着家里上上下下的钱,还跟他们三房一次次哭穷!

    她的嫁妆被减了再减,父亲调职需要的疏通银子也不肯拿出来!

    温鸢越想越激愤,按着茶盏,道:“三妹,大姐厚颜问你一句,你能从京里出来,真不是家里的路子?”

    “不是。”温宴道。

    温鸢又问:“这么多年,你们长房在京中,开销怕是不小吧?”

    温宴抿了口茶,轻笑了声:“大姐是听说了三叔母今儿跟二叔母借钱的事儿吧。

    你如此直白,我也没有什么不能如实说的。

    京中开销是比临安大些,但,住的院子不及这儿宽敞,也就用不了多少人手。

    我为公主伴读,每个月有银子,逢年过节赏钱也不少。

    父亲有俸银,我母亲又陪嫁了不少庄子铺子,每年除了自己嚼用,按说还有不少送回临安以奉养祖母、扶持族亲。

    我们这一房,没有拿着公中的银子去疏通各处关卡。

    我外祖父是太傅,父亲也不敢做那样的举动。

    若是做过,去岁蒙难时,各种能套上的罪名都套了,会少了行贿吗?

    虽然我不知道公中银子去哪儿了,但是,不是我们长房花完的。”

    温鸢咬住了下唇。

    大伯父的罪名里,没有行贿。

    这就是最好的证据了。

    长房没有拿银子去开道,救人也就那么点。

    这说明什么。

    要么就是二房败家,要么就是二房不出!

    温鸢道:“我母亲管不上公中事,账目都是二伯母管,祖母每月过目,若是二房乱花钱,祖母早就说话了。”

    桂老夫人从来没有因银子跟曹氏发火,显然是一条船上的。

    克扣,是老夫人点头;败家,也是老夫人点头。

    总之一句话,桂老夫人偏心二房。

    温鸢说完,见温宴并没有义愤填膺,不禁叹了一声:“你别嫌大姐啰嗦。

    我以前也没想过银子的事儿,直到要嫁人了,才知道银子要紧。

    你父母不在了,哪怕你不为了自己,也为了章哥儿想想。

    章哥儿念书、考官、娶媳妇,都要银子。”

    温宴弯了弯眼。

    她上辈子没有因银钱困顿过。

    不管二房怎么花的银子,定安侯府没有短过她和温章的吃穿用度,称不上奢侈,但不窘迫。

    等她嫁给霍以骁……

    想缺银子也难呐。

    若直接跟温鸢说她以后不是个缺钱的人,虽是实话,也太戳人心眼了。

    温宴便不辜负温鸢好意,甜甜笑了笑:“大姐替我着想,我知道了。”

    温鸢见她笑得这般天真,心中一沉。

    老夫人偏心,曹氏又只进不出,温宴这么实心眼,怕是要被吃得皮都不剩了!

 第19章 谁是那只吞金兽

    两人正说着话,温慧与温婧一块来了。

    温鸢听了丫鬟通禀,脸上闪过一丝不甘,又很快压了回去。

    比起生活在京中的温宴,温鸢和二房姐妹是自幼一块长大的。

    年纪相仿,相处极多。

    平日吃穿用度,并没有高下之分。

    管家的二伯母在这一点上做得叫人挑不出一句不好,自己的嫡女、庶女、隔房侄女,一碗水端平了。

    温鸢再气曹氏“只进不出”,那些银钱也没有落到妹妹们身上,她又怎么能迁怒她们呢。

    小丫鬟上了点心。

    温慧外向,拉着温鸢把前阵子的委屈说了一通,又道:“听说他们自家人打起来了,我可真是痛快!我没本事我低头,但恶人自有天收!”

    温鸢笑了笑,道:“你能想明白就好,半年前你还在说那季究好呢。”

    闻言,温慧脸上一红,看了温宴一眼。

    哪是半年前啊,她半个月之前都还想嫁给季究呢!

    亏得温宴回府,叫她彻彻底底看穿了顺平伯府的鬼样子。

    “是我以前眼瞎,不止自己丢人,祖母也叫我连累了……”温慧道。

    “以后不瞎就行了,”温鸢道,“比嫁过去之后才看穿,强太多了。”

    温婧在抿瓜子,从这话里听出些意思来,下意识抬头,偏温慧心宽,温宴又似是在琢磨别的事情,谁也没有品出味道来,她的疑惑在嗓子眼转了一圈,没有出口。

    温宴的心思放在了银子上。

    安氏和温鸢母女吃不准曹氏是故意哭穷还是真没钱,但温宴清楚,公中并不宽裕。

    长房、三房没有胡乱支出过银钱,那大把流银子出去的只有二房了。

    别看是曹氏管账,有桂老夫人坐镇,不可能坐视儿媳败家,曹氏也没有瞒过老夫人的本事。

    能让桂老夫人心甘情愿掏银子出去……

    不是二叔父温子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