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子甫叫温宴和黄嬷嬷的话打开了思路,底气十足,半步不让。
我们家姑娘没有出过门,你敢提翻墙,你不敬公主、不敬娘娘!
渡口上人来人往,顺平伯府丢人,凭什么要拉扯我们侯府?
怎么着?
祸水东引了,全临安城就不笑话季究和几个表兄弟打架,一群落汤鸡从西湖里被捞出来了吗?
说白了,一个纨绔子,垂涎我们家的姑娘。
鸿门宴没有成效,就在书院打人,我们不与他家计较,他们竟胡扯上了,让姑娘要么吃官司,要么顺从进门。
这是何等不要脸!
跟地主家的儿子强抢民女的戏码,无甚区别!
若不是温家还有一块匾,还有我温子甫在临安衙门里做事,岂不是要让他们奸计得逞了?
指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想都不要想!
定安侯府断不会让顺平伯府再得寸进尺!
想掰扯案子,来来来,我先把曲浒兄弟打温章、温珉的状纸给递上来,这可是人证、物证俱全的!
温子甫难得强势,把一群同僚震得说不出话来。
李知府把温子甫请进了书房,搓着手、长叹了一口气:“你给我交个底,府上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也好有个说辞应对伯府,免得事情办坏了,两头为难。”
温子甫道:“他们表兄弟打架,不该牵扯我们府里。”
李知府奇道:“你可别诓我,原本想与伯府结亲的是你们温家吧?
还是说,侄女不比女儿,侄女攀上季家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老弟,听我一句,你那侄女是烫手山芋,父母都是入狱而亡,将来难说亲呢。
府里不多这么一双筷子,但留来留去留成仇,伯府与你们也是‘门户相当’,不如就此应了……”
温子甫冷笑了一声,心说李知府要么就是收季家银子了,要么就是和稀泥,不愿和伯夫人胡搅蛮缠扯皮,想赶紧结案。
可是,凭什么?
以前是以前,桂老夫人都改主意了,他这个做儿子的,肯定也跟着改。
而且,曹氏与他推断,老夫人胸有成竹,温宴的将来必定有保证。
思及此处,温子甫便道:“我家无论哪个姑娘都不应,大人与其劝解我,不如好好与伯府商议。
这么简单的案子,若拖上半月一月的,等巡按大人到了,怕是不好交代。
都察院的右副都御使、霍太妃的亲侄儿,那位霍怀定大人可不好应付。
有传言说,他已经南下了。”
李知府的脸白了白,温子甫这是在暗示他“小心点”!
他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温子甫又说道:“告曲浒兄弟大人的状纸,我先收着,还有公务要办,大人,我先出去了。”
扔下这句话,温子甫大摇大摆往外走。
李知府眼看着他的背影消失,恼得跺了跺脚。
明示了!
居然明示了!
如果季究落水的结果不能让定安侯府满意,温子甫就把状纸往巡按的钦差跟前送!
等钦差问为何压了这么久才告……
那当然是知府与季家勾结相护了。
连同知都得向钦差求助,临安城的老百姓岂不是越发水深火热?
李知府打了个寒颤。
一边是“地头蛇”顺平伯府,一边是手持尚方剑的巡按御史,他得走一步想三步,不,起码五步。
衙门里的一番争执,定安侯府并不知道。
曹氏带着满肚子的好奇,一面与温宴保证家里不会叫她吃亏,一面想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温宴对桂老夫人“坦诚”,对曹氏则是一个接一个的马虎眼。
曹氏心痒极了,偏又撬不开温宴的嘴,只能遗憾作罢。
其实这府里,又岂止只曹氏一人好奇?
有胆大的婆子悄悄开了局,押季究他们打架到底与温宴有没有关系。
有说三姑娘温婉柔顺,便是因气愤而有心,应该也没有办法做到;亦有说宫里能人多,也许我们姑娘也有独特之处。
曹氏不好出面,让胡嬷嬷打发了个小丫鬟去探消息,结果都是瞎猜的,没有点儿实证。
温珉虽然在温章口中没有问出结果,但心里认定是温宴替他们出气报仇,暗自感激不已。
等去了书院,他几乎是寸步不离跟着温章。
他得保护好弟弟,谁知道曲家那几个会不会狗急跳墙。
又过了两日。
清晨请安时,温宴在长寿堂见到了温子览。
温子览在明州任职,虽与临安同处江南地界,但日常往来也无法似温子甫一般方便。
一月三次的旬假,全攒一块,才能稍显宽裕。
温宴回府后,这是第一次见温子览。
她上前问安,温子览和善着问了几句,但温宴看出来了,自己的到来打断了叔母与祖母议事。
正好,温宴也想躲懒,待礼数周全了,便不与桂老夫人祖孙情深,想回熙园逗黑檀儿去,没想到老夫人不放她走,一定要留她说话。
温宴只好暂且坐下。
温子览脸上露了尴尬,安氏在一旁亦是透出了几分手足无措。
温宴看在眼里,心里“哦”了一声:这母子俩谈得不顺,老夫人拿自个儿当挡箭牌呢!
当就当吧。
桂老夫人替她把顺平伯府打回去了。
她也就勉为其难,礼尚往来一下。
总归是坐端正、笑温婉,左耳进、右耳出,温宴对这套太有经验了,一点也不辛苦。
桂老夫人就喜欢温宴“懂事”,她靠着引枕,笑眯眯与温子览道:“你们夫妻一个在临安、一个在明州,常年聚少离多,我也很不忍心。
可我身边缺不了她,她若不在,我实在是吃喝都不习惯。
那话怎么说的,三郎媳妇,你帮我想想。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后头还有什么来着……”
安氏闻言一愣,老夫人突然发问,她紧张之下,脑袋一片空白,只能下意识地看向温子览。
温子览忙接了话过去:“‘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母亲,您……”
“你打住!”桂老夫人不满意地摇了摇头,“《弟子规》如此浅显,你媳妇难道背不全吗?你急着开什么口,打断她思路!
你也就背书厉害,什么‘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什么‘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你媳妇背得是不够流利,但做得好,每个字都落到实处去了。”
安氏垂着头咬住了唇。
温子览叹道:“母亲教训得是,儿子不能在您身边伺候,是儿子不孝。”
桂老夫人伸出手指,按在了安氏的手背上:“知道你公务在身,有你媳妇在,一样的。”
温宴眼观鼻、鼻观心,听到这会儿也明白了。
温子览想接安氏去任上,老夫人不放人,还“有理有据”。
果然,要有比较,才有差距。
桂老夫人比顺平伯府那位胡搅蛮缠的伯夫人,可厉害多了。
第17章 银子呢
桂老夫人念几句《弟子规》,就把温子览压住了。
安氏偏转过头去,温宴看得清楚,三婶娘的手指用劲,似是在忍耐着情绪。
桂老夫人敲了棒子,想了想,又给了颗甜枣:“老婆子三个儿媳妇,最得缘的就是三郎媳妇了,一会儿见不着人,我就浑身不舒坦。三郎,你媳妇最懂我,不用细细交代她,就让我舒心极了。”
安氏的肩膀都微微颤了起来。
温子览道:“能伺候您,是她的福气。”
桂老夫人拍了拍温宴的手,又与温子览道:“还有一桩呢。
年纪大了就喜欢热闹,儿孙在跟前,心里才踏实。
你看看宴姐儿和章哥儿,自小跟他们爹娘生活在京城里,老婆子再是惦记,总共也见不着几次。
好在两个孩子都是乖顺性子,回来之后也能融入家中生活。
就算这样,宴姐儿也是在庄子上静养了一年,才适应了临安气候。
三郎,你若接你媳妇去任上,再把珉哥儿带走,老婆子寂寞呀!
尤其是,你哥哥嫂嫂,这么多年,老婆子别说享他们的福气了,最后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宴姐儿说在庄子上想父母想得睡不好,老婆子难道就不是了?
侯爷走得早,老婆子坚持到现在,也是一脚进棺材的人了,失了长子……”
桂老夫人越说越激动,紧紧搂着温宴,哭出声来。
如此大起大落,别说温子览和安氏愣住了,连温宴都没有想到。
只是她反应快,也抱住了老夫人的腰,嘤嘤哭泣:“祖母,您千万不要伤心,您还有我们呢,您保重身子骨要紧……”
祖孙两人,说哭就哭。
温宴自己接住了,也没有忘了给温子览和安氏打眼色。
温子览会意,赶紧在罗汉床前跪下,说他不会再提接妻儿赴任的事。
安氏也上前来,一面给老夫人顺气,一面道:“我肯定得伺候您,我不走的。”
她说得很恳切,但结合先前的隐忍动作,温宴瞧得出,婶娘并不心甘情愿,只是没有办法罢了。
孝字顶在脑袋上,桂老夫人先是动之以理,后又晓之以情,做晚辈的,还能说什么?
虽然这个情,有些儿夸大了。
温宴最初不适应江南气候,委实是南北差异太大。
可明州和临安能有多少变化?
至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是连儿子、儿媳都咒上了。
话又说回来,老夫人为了不放人,连最最不愿意承认的“一脚进棺材”都说出口了,可见是立场坚定。
小丫鬟打了水进来,温子览亲自伺候母亲净面,桂老夫人的目的达到了,也就止了泪,渐渐平复情绪。
安氏送温子览出去。
温宴也擦了脸,重新抹了些香膏。
桂老夫人看着她,刚才温宴从惊愕到迎合,迅速得仿佛是商量好了一般。
想法跟得上,表现得也好。
老夫人自是满意,也有几分好奇,道:“宴姐儿倒是知道怎么哄老婆子开心。”
温宴笑了笑,大言不惭:“霍太妃也这么说。”
桂老夫人笑了声:“都是缘分,我就最喜欢你三叔母,你与太妃娘娘亦是有缘。”
有缘才好呢!
“你三叔母怎的还没有回来?”桂老夫人靠着引枕,道,“宴姐儿帮祖母去请她进来。”
温宴应下。
出了正屋,院子里没有温子览与安氏的身影,温宴问了守门的婆子,知道那两位往后头花园去了。
长寿堂后有一小花园,山石累着,种了青竹、芭蕉,留了小径、曲廊通往他处。
温宴走到山石后,听见了三房夫妻说话。
“母亲性子如此,我知道你受委屈了,也想接你和珉哥儿到任上,可几次开口都……”
“不能再想想法子吗?我去不了明州,老爷你若是调入临安,好歹每日能回府来。”
“临安府现在没有缺,我一直在托二哥想办法,他如今在衙门里也不顺心,上下数通又缺银子……”
安氏长长叹了一口气。
温宴听了几句,蹑手蹑脚地原路返回,后又重着步子重新往花园里走,一面走,一面唤:“三叔母在吗?叔母,祖母寻您呢。”
很快,园子里传来安氏的回应,她急匆匆过来,冲温宴笑了笑:“我这就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