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大家都走了,一家人又开始打扫房间,大家要赶在年前把厨房灶台和遍房遍屋大敞坝打扫干净,因为正月初一忌讳扫地,初一早上扫地,一年虱子多。

    厨房收拾干净后,老爸把烧袱纸的泼水饭拿去扣在路边;老妈跟奶奶把家里的刀全部捡好藏起来。

    初一早上不动刀,确保一年四季平平安安,无意外无刀枪血光之灾。

    李君阁把家里的黄南瓜搬到屋外去,黄南瓜就是老南瓜,“老南”,“老难”,农村习俗,老南瓜留在家里过年,第二年要死老辈人,所以要全部请出去。

    把这些做完后,奶奶开始给灶神爷上香点烛烧钱纸,老爸开始把家里的水缸灌满水。

    以前是去水井里挑水,现在已经是自来水了,不过习俗还是一样,总之得把水缸装满。

    风水讲的“山管人丁水管财”,把水缸灌满,寓意来年财运滚滚,四季发财。

    然后大家开始轮换着洗澡,把污秽洗掉,一身洗干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李君阁一边干活,一边给黑白棕讲解,倒也把三人听得津津有味。

    待到大家轮流洗完澡出来,就该准备接年了。

    除夕夜十二点就是子时之际,就是正月初一的开始。人们在这个时候开始便陆续的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俗称“接年”。

    李君阁跟老爸开始布置鞭炮,都是一万响,一边一挂。

    布置完毕,得,只有半个小时看春晚了。

    待到电视里开始倒数,李君阁跟老爸出屋来各站一边,准备点炮。

    等到电视里主持人“新年好”三个字一起出口,鞭炮“噼噼啪啪”炸响起来。

    满村子都是鞭炮声,火光,烟雾,空气里弥漫开硝烟的味道。

    今年大家收入不错,好些人家还买了大礼花,你家放完我家放,漫天都是烟花炸开的绚丽焰火。

    黑白棕抬着头张大嘴巴,看得差点连拍摄都忘记了。

    李君阁跟阿音开始逐个给奶奶,老爸,老妈问候新年好,阿音还掏出三个红包,里边是李君阁塞进去的一千两百块新票子,表示“月月红”,笑嘻嘻地递给三位长辈。

    工作了就不能再要红包了,必须反过来孝敬才行。

    奶奶老爸老妈准备休息了,阿音跟李君阁送黑白棕去农家乐。

    来到农家乐门口,李君阁嘱咐三人明天一早过来,跟他们一起“抢元宝”。

    离开久长居,两人手牵手沿着村路往回走,李君阁对阿音说道:“阿音,新年好。”

    阿音浅浅地笑着,手指捏了捏李君阁的手指:“嗯,二皮,你也新年好。”

    村子里今夜的鞭炮是不会消停了,不时就会隐隐约约地传来一阵“噼噼啪啪”声。

    这是睡不着的年轻人们还在玩闹。

    阿音对李君阁说道:“二皮,明天你还穿大布衣裳吗?”

    李君阁笑道:“不,明天穿你上次给我买的那套。哎哟忘了给你准备新衣服了!”

    阿音笑道:“我自己准备好了,也给你新准备了一套,你呀,在这上面真不讲究。”

    李君阁笑道:“阿音你真是太好了!有你这样的媳妇真省心!来,到我背上来!”

    阿音笑道:“干嘛?!”

    李君阁蹲在阿音身前,笑道:“我背你啊!你给我们李家沟做牛做马了半年,还不兴我给你做牛做马一会儿啊?快上来!”

    阿音说道:“哎呀你别闹了!”

    李君阁坚持:“没闹,快上来!”

    阿音笑道:“那你不准使坏!”

    李君阁翻着白眼:“我在你心目中就这形象?”

    阿音笑道:“不是在我心里,是你在网友们心里都是这形象!”

    李君阁笑道:“对自家媳妇我可不那样,上不上来?上不上来?”

    说完就撅着屁股往后退,拿手往后捞阿音的腿。

    阿音咯咯娇笑:“别闹,好好我上来!”

    说完趴到了李君阁的背上,将脸贴在李君阁的耳朵旁边。

    李君阁哈哈大笑,捞起阿音的双腿站起身来飞奔:“媳妇,我们回家喽!”

    阿音“啊”地一声惊叫,然后又笑得重新趴回了李君阁背上……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李君阁睁眼醒来,就听见外边奶奶已经在忙活了。

    出门跟奶奶道了一声新年好,然后开始洗漱。

    正月初一忌讳多,除了不能扫地,还不能屋外倒水,因为水即是财,往外倒水就是往外倒财。

    因此,初一早上的洗脸水、刷牙水、洗碗水、洗脚水,甚至洗衣服水等,都要用大桶或水盆装起来,等到初二再倒掉。

    等他弄完,一家人都起来了,阿音不但给自己和李君阁准备了一套新衣服,连老爸老妈跟奶奶的都准备好了,乐得三个长辈都找不着北了,直夸阿音想得周到。

    李君阁跟阿音是牛仔裤短羽绒服,奶奶是长羽绒外套,老妈是一件水红色的夹袄,老爸是一件短呢子大衣。

    老爸伸着袖子让老妈看:“呵呵媳妇,你看阿音给我买这身,把我整得跟乡里的干部一样了。”

    老妈翻着白眼:“乡里的干部都没你气派好了吧?!赶紧去捡柴,我们抓紧时间包元宝,待会还有仨外国友人要来呢!。”

    这个风俗外边几乎没有,捡柴就是“捡财”,还不能去自家后山,一般就是男主人去路边拾捡一些无主柴火回来,表示将外财往家里带。

 第二百七十四章 抢元宝

    第二百七十四章抢元宝

    夹川过年正月初一早上都是吃汤圆,而不是像北方那样初一早上吃饺子。

    说正月初一过年吃饺子的,要不是城里人跟北方习俗过,要不就是春晚看多了,被主持人一直挂在嘴边的过年包饺子给误导了。

    初一早上吃汤圆还不叫吃汤圆,必须叫抢元宝。

    汤圆粑粑也就是糯米粉团是年前两三天奶奶用九里香泡出来打好的米浆,盛入豆花口袋,压上磨盘滤去水分得到的。

    推粑粑也是夹川传统新年的必需,不然初一早上没有元宝抢。

    汤圆馅准备了两种,一种是花生白糖的,一种是芝麻白糖的。

    都是奶奶自制的,制馅时除了上述原料,还有一样也是必须,那就是猪油。

    如果没有猪油,馅就会和汤圆坯子粘连,导致粘连的部位不容易成熟。

    一家人开始包汤圆了,这时黑白棕也出现在了敞坝边上。

    李君阁一边搓着汤圆一边跟三人道新年好,同时告诫他们:“今天你们通通说英语。”

    三人都很纳闷,齐声道:“why?”

    李君阁笑道:“村里人家啊,初一忌讳最多,一旦说错话,一年的运气都没了,到时候大家要责怪你们,因此必须谨慎。既然你们不懂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那就干脆就说英文好了,到时候我来给你们翻译。”

    三人都直道very good,还是jungle你机灵,不然到时候犯了错误都不知道咋回事。

    看到李君阁还在往汤圆里填硬币,三个人也好奇,七嘴八舌地问开了。

    李君阁解释道:“这是待会看谁运气好,待会谁要是第一个吃到有硬币的汤圆,或者谁吃到的硬币多,来年财运就最好。”

    粽粑跟芋头看得眼热,也跟着嘻嘻哈哈地包了起来。

    不过俩老外粗手笨脚的,包出来的汤圆老大一个一个的。

    奶奶看了笑道:“哟!这俩外国娃子还知道初一包汤圆的习俗呢!知道要包大个一些,才叫元宝嘛!”

    粽粑跟芋头听奶奶夸赞,笑得眼睛都眯缝了,只李君阁翻着白眼嘀咕,他们这是瞎猫撞到死耗子了好不好!

    呸呸呸这话可不能说,不吉利!

    包好了满满两簸箕的汤圆后,四爷爷一家也过来了。

    奶奶开始煮汤圆。

    煮汤圆也是一门技术活,不会煮的还真会把汤圆煮化煮烂。

    煮汤圆和煮面条相反,煮面条讲究宽水旺火,而煮汤圆则是讲究宽水小火。

    把水烧开后,改成微火,把汤圆一个一个的放进开水里,保持开水沸而不腾,看不到水在锅内翻滚,水面保持平静。

    这种煮法在夹川土话里叫“夯”,因此在部分乡村汤圆又被称为“夯粑”。

    只见奶奶将白色的汤圆沉在锅底,随着小火的持续,慢慢的汤圆开始往水面上浮起来,最后全部浮在水面,一个个挨着形成白茫茫一片,这时汤圆就彻底熟了。

    被小火夯熟的汤圆,汤水清澈不浑,形状完好不破。

    如果是大火煮汤圆,一般情况下,汤圆边皮都会化掉一部分在汤里,从而水是浑而不清的,如果汤圆被煮成一块一块的破皮,里面的馅心流出于汤内,那就不是好兆头了。

    就听奶奶惊喜地喊道:“哎哟元宝红了!”

    大家都过来看,真的耶!果然有一些汤圆变成了粉红的颜色。

    这下奶奶开心了,这可是大大的喜庆之兆,预示新的一年家里还会喜事连连,好运多多。

    赶紧赶紧,挑出几个粉红皮的汤圆装成一碗,先端去敬神,同样还是昨天的套路,一碗汤圆加上香烛钱纸,分别敬过天地、家神、灶神、四官财神,然后才开始开动。

    李君阁将一碗碗汤圆端给众人,对黑白棕和俩妹崽笑道:“可要注意哟,小心端碗,别掉筷子,别把汤圆掉地上,不然的话,嗯嗯,你们懂的……”

    五个老外都乖乖地直点头,我们懂的我们懂的,忌讳嘛!

    等到汤圆填进嘴里,那就更是只会点头了,又甜又香,实在太好吃了!

    不一会就听芋头兴奋地喊道:“oh!i gotta a in!”

    就见五个老外一起端着碗又笑又跳,就跟中了五百万的彩票似的。

    李君阁对阿音笑道:“老外真是挺可爱的嘛,你看alice跟shirly,就跟她们自己吃到了似的!”

    一顿汤圆吃下来,还好,平平安安,虽然老外们手笨,却也没掉汤圆,没掉筷子,没掉碗。

    不少人都吃到了硬币,芋头跟粽粑还说要把硬币打个眼挂脖子上边,这以后就是他们的幸运护身符了。

    李君阁又是一脑门子黑线,转念一想拿着国外硬币这样干的中国人似乎也不少,也就懒得理会他们了。

    接下来就是拜年发红包了,在场的就俩妹崽还是小辈,这下就发财了喔!

    一句新年好换一个红包,奶奶,老伯,老婶,老哥,老嫂,老爸,老妈,李君阁,阿音,一个红包六百,转眼一人进账五千四。

    这就是要发啊,还有那么多亲戚,俩妹崽喜得用双手把红包摊成折扇拿着团团作揖,看得粽粑跟芋头好眼热。

    李君阁觉得好笑,把他们俩也叫过来,和阿音每人给他们发了一个两百的。

    高兴的白棕两人连uncle,auntie都喊上了。

    正准备出发,白大大呆它们又跑回来了。

    爸爸爸爸!吓死宝宝们了,昨天晚上村里噼噼啪啪的闹了一晚上好吓人!

    没办法了,李君阁还得喂他们一顿,于是其他只好先行出发。

    新年初一挂坟得赶早,旧时讲早挂早发财,这可是不能等的。

    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初一天逢十二建星的破日的话,叫逢破,农村有忌讳,逢破不宜挂坟。

    这个时候挂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