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反应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一套仪式解释完,李君阁感觉嘴巴都要说干了,阿音表示理解,黑白棕仨人则不住点头,都说收获良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又深了一层。

    烧完袱纸,伺候完神灵,该伺候活人的胃口了。

    老爸老妈阿音开始将凉菜,蒸菜,烧菜,汤菜端上桌,李君阁开始进厨房准备炒菜。

    腊味拼盘,折耳根拌冲菜,大葱拌腐竹,刚刚祭祀完的大公鸡被切成白斩鸡,甜烧白,咸烧白,鱿鱼丸子酥肉烧冬笋,雪魔芋酸豇豆烧鸭子,大蒜菜头烧肚条,清炖鸡汤,腊肉汤炖萝卜……流水般地端了出去。

    老妈在厨房还跟阿音笑眯眯地说道:“乖女啊,本来你该坐上桌的,不过今天我就不拿你当外人了,你就跟我们一起招呼客人吧。”

    阿音脸红红地说道:“要不阿姨你跟叔叔也先去吃吧,老伯老哥难得回来一趟,你们多跟他们聊聊,这边我跟二皮弄得过来的。”

    老妈笑道:“好好,等我们把现成菜上完就开始吃了,幺儿你手脚麻利点!弄完就赶快来!”

    李君阁正在烧豆瓣鱼,笑道:“放心,快得很!”

    阿音开始切刀头肉,中间将豆瓣鱼端了出去,李君阁这边很快炒了一个泡椒鸡鸭杂,一个黄花木耳肉丝,然后又炒了个回锅肉,芹菜肉丝,再炒了个醋溜白菜和炝炒紫油菜。

    这才解下围裙出来。跟阿音找位置开吃。

    三十九人开了四桌,黑白棕喜欢小娃娃,跟六个娃子挤到了一桌。

    看样子还相谈甚欢,李君阁都不知道他们怎么交流的。

    跟阿音一起挤到这桌上,先猛造了一通打了个底,对白婶说道:“你们先吃着,我跟阿音去敬一圈酒。”

    白婶笑道:“去吧,不用管我们,jungle你们家的饭菜实在是太香了,小朋友们还很有礼貌的给我们夹菜呢!”

    李君阁笑道:“那你们就多吃点,别见外就行,对了,高度酒我估计你们喝不习惯,这刺梨米酒是用山里边的一种野果酿制的,度数不高,你们都可以喝点,不过别喝高了啊,晚上还有几项风俗呢。”

    粽粑惊讶道:“还有?我总算知道alice跟shirly所说的规矩多是什么意思了……不过你们这酒可真好喝,来,芋……头!我也敬你一杯,cheers!。”

    芋头赶紧放下筷子,将杯子端起来:“好的粽……粑!我们喝一杯!中国新年快乐!”

    阿音笑得不行了,这破小名,两人自己个还喊上了。

    带着阿音先来到主桌,这桌都是长辈,只有老妈没在这桌上,刚好十人。

    一见到两个小的过来大姑就起哄:“哎哟!主厨来了!不错不错,皮娃这手艺够开馆子了!阿音乖女,辛苦你了呢!”

    李君阁笑道:“自家人吃饭,就不用单打一圈了吧?要不我跟阿音一起敬了?”

    大伯又起哄:“那不行哟!你在君伟新店开业那次,可是给我们把场子撑巴适了的!你的酒量我清楚得很!”

    李君阁连忙讨饶:“哎哟大伯,待会还看春晚呢,再说那边还有国际友人在,要注意国际影响哟!”

    老伯哈哈大笑:“你少来,你现在注意影响了!你叫人家芋头粽粑的时候,没想过国际影响?”

    那头芋头跟粽粑扭过头来:“sir,你叫我们?”

    老伯哭笑不得地朝两人举杯致意,两人受宠若惊地也跟着举杯喝了一个。

    一桌子人笑得东倒西歪,大伯说道:“皮娃哪里都好,就是这皮猴性子改不了了。阿音,你以后可得拘紧一些!”

    阿音只抿着嘴笑。

    李君阁说道:“得得得,单走就单走!阿音酒量不高,那就一人一口,我这里满杯,那从四爷爷开始!四爷爷,今年儿孙都回来了,这是几十年来最开心一天吧?来,祝您老人家身体清健,寿比南山。”

    今天是大日子,男士的两桌喝的五粮液,一圈长辈敬下来,四两酒没打住。

    喝完来到大堂哥这桌,这桌是李家君字辈加alice和shirly,李君阁直接把大堂哥挤出了半边凳子挨着坐下来,说道:“不行了不行了,这就半瓶下去了……”

    二堂哥赶紧说道:“哟!二皮那你快吃点东西压一压!”

    大堂哥撇嘴道:“你看他装!赶紧的,这么些年没回来了!上一桌什么规矩,这一桌就什么规矩!”

    李君阁说道:“不是吧?咦?我们这桌正好都成双成对呢,那一对对的敬吧!”

    这就又是五杯下肚了。

    再下来就是表哥表姐这边了,一圈下来,小一斤下去了。

    回到原先娃子们那桌,就见芋头皱着眉头摸脖子。

    李君阁关心地问道:“芋头,咋的了?”

    王美娴说道:“芋头哥哥不乖,吃鱼说话,鱼刺卡喉咙了!都好久了!”

    李君阁说道:“哟!淡水鱼刺是多,这还有些麻烦呢,奶奶!大伯!芋头被鱼刺卡喉咙了。”

    奶奶赶紧站起身来,说道:“那孩子快跟我进厨房。”

    大伯跟李君阁也跟了进去,白婶跟粽粑也挺关心,于是一起也跟了过来。

    奶奶对大伯说道:“烧袱纸时有先祖神灵请漏了?”

    大伯抠着脑门回忆了一遍,说道:“没有啊!”

    奶奶摇了摇头,取过四根筷子打湿水挨在一起,筷头朝下立在灶台上,口中开始挨个念老祖先人的称呼。

    都念完一遍,筷子还是立不起来。

    大伯说道:“五婶你看,我没有说错吧?”

    奶奶也奇怪:“那就没道理了啊?”

    大伯一拍脑门:“嗐!别是邻居走错门了吧?!”

    奶奶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说道:“哦!唐会计家今年起新房,别是老唐回来找不到家门了哟?!”

    话没说完,筷子就立住了,李君阁对这些早见怪不怪,黑白棕三人虽然中文还行,但是大伯奶奶说的夹川土话,几人听得似懂非懂,厨房本来就阴森森的,再见到筷子立在灶台上,都吓坏了。

    就听奶奶对着筷子说道:“老唐你咋搞起的!房子操来重新修过了,可屋基还是没变嘛!咋就不敢进去了呢?放心你们家少平能干得很,那向新房子就是你家的!媳妇也贤惠,娃子又乖!都等着你吃年夜饭呢!你跑我这里来干啥子?赶紧去吧!”

    老伯也说道:“顺便跟我给老婶娘也带声好。今年李家沟好着呢,还不赶紧回去看看?这三位是客人,别看他们长得奇奇怪怪的,都是好人!以后我们李家沟还会来很多这样的外国人,看到可不要大惊小怪了!听到没?”

    说也奇怪,两人话一说完,筷子便慢慢地倒掉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年好

    第二百七十三章新年好

    奶奶盛来一碗清水,拿两个指头对着水画圈,嘀嘀咕咕地念了几句,将水端给芋头说道:“来,娃儿,喝两口试试!”

    芋头将碗接过来,试着喝了两小口,又摸了摸脖子:“噢上帝!真的好了!”

    白婶满眼小星星:“jungle你奶奶还会魔法?!”

    粽粑捶胸顿足:“oh!糟了没有拍下来!”

    奶奶将碗放回去,说道:“没事了没事了,就是一个邻居,家里新修了房子,回来找不到自己家了,我们回去接着吃。”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就跟真是平常日里邻居家里的来串门问路一样。

    几人出得厨房来,大伯回上席去坐了,还在取笑:“这个老唐,山猪儿吃不来细糠!少平把房子一修,愣是吓得不敢进新屋了!”

    黑白棕见大家都在当笑话讲当笑话听,真跟看待一件小事情一般,都是不明觉厉,刚刚那可是灵异事件好不好!

    李君阁领着三位回到桌前,给三人一人盛了一碗鸡汤压压惊,说道:“没事儿,虽然说子不语乱力怪神,不过这事情真就是个普通不过的事情。那些老人过世前都是爱护我们的长辈,现在不还是爱护我们的长辈嘛?来了也真没啥好怕的!主要是没见过你们这样的面孔,把他给吓着了,现在说清楚了就没事了。”

    黑白棕三人欲哭无泪,还有没有讲道理的地方了!长成这样又不是我们的错!还我们把他吓着了!老子们都快吓得尿裤子了好不好!

    经过这个小插曲,大家继续笑逐颜开地喝酒吃菜,可不管李君阁跟阿音再怎么热情劝吃劝喝,黑白棕三人打死都不再碰那盆香喷喷的豆瓣鱼了。

    吃过饭,撤掉桌席,拖来四个火盆,大家一起看着远处的田坎,烤火聊天。

    这个其实也是除夕夜的老习俗,俗称“守田坎”,传说说三十天守了田坎,来年田坎不会被洪水冲倒,预示会有个好收成。

    不过自从有了春晚,这个习俗基本废了。

    今年不同,老伯回来不容易,大家于是又把老习俗捡了回来。

    坐在一起话题就多了,从国家的变化,夹川的变化,村子的变化,谈到各家的变化,老伯都笑眯眯的听得津津有味。

    娃子们又被alice和shirly带跑了,一起跑的还有粽粑跟芋头,他们也没有放过擦炮和摔炮,跟着娃子们沿着水沟一路放,嘻嘻哈哈的又跳又闹。

    李君阁一家可没时间参与,他们要忙着贴春联,贴门神。

    夹川贴春联的时间,必须是在吃过年饭以后,没吃年饭之前是不能贴春联的。

    因此吃过饭,老爸将门神跟春联拿出来,让李君阁贴上。

    普通百姓家,无非就是喜欢祈福求财保平安,因此红色春联的内容也就围绕这样的主题来写。

    今年的对联内容很简单:“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

    门神一边是尉迟敬德,一边是秦叔宝。

    其实大多数城里人不知道,春联的颜色一般有三种,分别是红色、黄色、蓝色或绿色。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讲究。

    农村的讲究是,家中亲人去世后的当年,也就是第一年,贴黄色对联,第二年贴蓝色或绿色对联,第三年才重新开始贴红色对联。

    前两年的内容,一般也就是慎终追远、思亲感怀的,比如“慈恩永忆亲难舍,佳节重来笑未开”之类。

    懂本地一方习俗的人就能从黄色、绿色的春联知道最近两年该户人家有亲人去世。

    正月里有时会有耍龙灯舞狮打连枪唱金钱板的来表演,看见堂屋大门贴有黄色、蓝色对联时,就知道该户人家还在守孝之中,拒绝一切娱乐,不会登门去要红包讨打发钱。

    如果腊月正月里家里有新人结婚办喜事,就需要贴婚联。这时婚联也当春联使用,在堂屋大门上贴一年,沾一年喜庆,内容又是一变,要换成“佳节红莲开并蒂,新春彩凤乐双飞”之类。

    干完这些,全家人也加入聊天行列,直到十点过,大家才起身将娃子们叫了回来,准备各自回家。

    几个小的还闹,不想分开,往年大家都是一起玩到半夜,直接睡二皮叔家里的。

    然后妈妈们就出来教育,今年是阿音阿姨在二皮叔家过的第一年,谁都不准闹,最多明天早点过来给祖祖拜年。

    等到大家都走了,一家人又开始打扫房间,大家要赶在年前把厨房灶台和遍房遍屋大敞坝打扫干净,因为正月初一忌讳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