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以为换了皇帝就以为大唐变天了?高句丽王也太小看书院的底气了,为了书院,李泰敢在甘露殿和李承乾叫板,李承乾更是要看书院的三分脸色。
 房遗直走到李泰的身边低声说道,“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怎么不好了。”李泰翘首看着高句丽的使臣带着孩子离开。
 “人家带着孩子都来了,你就这样子让人家骑虎难下,至少给人家留点脸面。”房遗直唉声叹气,“还有那个高句丽王的弟弟,在书院的日子过得可滋润呢。”
 “扣着吧。”李泰微笑着。
 “怕是你又要被孔颖达老夫子教训几句。”房遗直说道。
 就在书院大门前发生的事情,在学子间立刻传开了,有书院学子挺直了腰板,觉得就应该这么做!中原人自己的书院就应该这样,也有人说道一年一千贯实在是有些太贵了。
 书院里的学子议论纷纷,孔颖达倒是对这件事态度罕见的平和,对这件事没有任何的看法,好像是默认了,岑文本叹息道“当年渭水之盟的耻辱至今难忘,如今大唐强大了!也该换一种态度了,岑文本是完全站在李泰这边,认为李泰做的是正确的。”
 书院立刻展开了一个时辰的会议定下来之后价格由一千贯成了两千贯,除非特许学子,除大唐以外的学子进入书院需要进行身份的考核和校对,只要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进入。
 一场会议下来不仅要钱更多了,而且还有更多的规矩了,除了书院里,连住在村子里的村民都挺直腰板,一种自信由心中升腾而起,大唐的高高在上让他们挺直了腰板。
 李承乾听着高句丽的使臣的述说,黑着脸心里很郁闷,本来褚遂良不在朝中各种事情立刻就从中书省积压过来了,现在高句丽使臣又来这么说心中越加的烦闷。
 “李泰怎能如此做事!”李承乾怒不可遏说道。
 李承乾为了自己的在高句丽使臣心中的形象可以更好,就允许高句丽的孩子进入书院,一切只是为了形象而已。
 “陛下。”一旁的内侍太监急急忙忙递来一份折子。
 “这又是什么?”李承乾疑惑。
 “回陛下,这是书院立下的规矩,从现在开始生效了。”这个小太监神情慌张地说道,“孔颖达老夫子说了,这件事最好让陛下知晓。”
 知晓?李承乾打开折子看了上面的种种规矩,连孔颖达老夫子他们都这么决定,自己自然是没有办法,书院的主导权不在自己的手中,那种无力感再次从心中升腾而起,心中再次坚定了让顾青早点离开相国之位的想法,可是自己心里也清楚,即使顾青离开相国的位置,现在的局面也不能改变,书院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没有皇家的参与,而是顾青和一群老夫子一起建立起来的。
 自己的父皇又如此看重书院的将来,李承乾看了一眼这个高句丽使者说道,“朕已经允许你们高句丽的孩子可以进入书院,可是书院有书院的规矩,你们要进入书院也要准守书院的规矩,这奏章上写着的就是高句丽的规矩,你们自己过目一下,如果要进入书院还请你们准备准备。”
 高句丽使臣接过奏章,虽然中原的文字看得不是很懂,不过至少明白了上面的意思。
 “陛下,下臣还有一件事情。”高句丽使臣说道,“我们高句丽王的弟弟,如今在书院已经有数年,现在已经成年了,希望可以将高句丽王的弟弟接回去。”
 “朕说了按照书院的规矩来。”李承乾语气不悦。
 “下臣告退。”这个高句丽王只好灰头土脸的离开。
 顾家
 顾青坐在家中听着李泰说着话,“你真的这么做了?”
 “怕什么,就算他们高句丽的王来长安亲自要求放人,也没用。”李泰说道。
 “人放就放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看你就是和李承乾过不去。”顾青微笑着。
 李泰不由得说道,“如果就这么放了,那我们书院多没面子,我也知道你和父皇在高句丽做了不少的事情,加上朝中局势,又是钱庄又是海贸,又是各国前来朝拜,说不定这个筹码以后我们用得上,不能轻易放人。”
 “人是当年我扣下的,怎么像是你得了便宜。”顾青笑着说道。
 “呵,要是人在你顾青手里,说不定送到高句丽的只有高句丽王那个弟弟的人头了。”
 “我有这么残忍?”
 “谁都知道你杀人不眨眼。”李泰泡在浴池的热水中懒洋洋说道。
 “家主。”范健走来说道,“吐蕃使臣禄东赞来了,有些话要来和家主谈谈。”
 “禄东赞来了?”
 “对,就在门口。”范健回答。
 顾青喝下一口酒水说道,“他去见过李承乾了吗?”
 “还没有,说是一到长安就来了,还带了不少的玛瑙玉石,送的礼可不少,有一箱子呢。”范健微笑说道。
 “不先去见李承乾,就来见我?是不是有些没规矩。”顾青心中计较了好一会儿,“就说我没空,让他回去,见了李承乾再来见我,使臣没有使臣的样子。”
 李泰忍着笑意,不过这也看得出来顾青再也不想插手朝中的事情了。
 范健去禀报之后,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又回来了,“家主,禄东赞又来了。”
 “他怎么又来了?”顾青讶异。
 范健苦笑着说道,“那禄东赞以为自己送的见面礼少了,家主才不肯见他,所以又带了三箱子的玛瑙玉石。”
 “看来来者不善呐,估摸着不见到你顾青是不会罢休的。”李泰笑呵呵说道。
第九百六十三章 不敢辜负
 “那就见一见吧,让他在前院等着”顾青无奈说着话。
 “是。”范健立刻去安排。
 顾晓刚刚从书院下课回来,就看到自己家前院坐着一个家伙,穿着一身吐蕃的衣服好奇问道,“你谁呀。”
 禄东赞瞧着顾晓,范健立刻在一边说道,“小主,这位是吐蕃来的使臣也是家主的好友,禄东赞。”
 “嗷。”顾晓恍然大悟说道,“你就是在河西走廊被我父亲打的到处跑的禄东赞啊。”
 禄东赞:“……”
 “幸会,幸会。”顾晓大人模样的拱手。
 “顾青的儿子都已经这么大了。”禄东赞感叹道。
 顾晓好奇问着禄东赞,“禄东赞,你们吐蕃的布达拉宫建好了没。”
 “还没有建成,如今吐蕃人口凋零,正是修生养息之时,不宜大兴土木。”禄东赞回答。
 “你的关中话不错嘛。”顾晓接着说道,“你这次来找我父亲是不是不怀好意?”
 禄东赞又是一阵苦笑,“在下没有不怀好意,而是带了诚意而来。”
 顾晓看着一旁禄东赞送来了三箱子玛瑙玉石,“上门送礼就是心虚,虚伪!你不是好人。”
 见禄东赞一脸的尴尬,范健在一旁急忙说道,“小主是不是应该去做题了。”
 “对,做题!”顾晓这才离开。
 禄东赞坐着有些不知所以,看来顾青的儿子着实不好对付。
 顾青和李泰走出见到禄东赞一脸笑呵呵。
 “顾候爷,好久不见了,一别数年不知道顾候爷今日可好。”禄东赞行礼说道。
 “我倒是好着呢,你们松赞干布怎么样了?”顾青问着话。
 说到这里禄东赞面露难色。
 “看来过得不是太好。”李泰笑呵呵说道。
 禄东赞神情低落说话道,“其实当初会盟之后,吐蕃的边疆一直不是很稳定,反而比之会盟之前矛盾更多了。”
 “吐蕃如今也算是大唐的吐蕃郡,确实应该管管。”李泰说道。
 “禄东赞,这件事我也是爱莫能助。”顾青说话道,“其实长安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也很多,如今我这个相国已经要做到头了,如今朝堂上的事情与我早就无关,你找错人了。”
 “怎么会这样。”禄东赞看着顾青。
 吐蕃局势或多或少可以说是顾青促成的,如果有人可以改变吐蕃的情况或许也就是顾青,松赞干布对顾青的抱有的期望很大,至少在生意上,吐蕃与中原的卖买越来越密切,吐蕃人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
 至少顾青给不少吐蕃人多了一口饭吃,如果现在掌权人不是顾青,换一个人指不定以后会更糟,而且如今吐蕃局势也不是很明朗,边疆时常会有矛盾,松赞干布一直劝说着不要大动干戈,能忍则忍,而天竺和波斯却是步步紧逼,吐蕃绝大部分一直在后撤,这也导致这条商道的吐蕃逐渐失去了控制权。
 会盟对吐蕃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禄东赞接着说道,“其实赞普再来之前嘱咐过在下几句,也是要转达给顾候爷的,当初会盟之后对商路的争夺可谓是愈演愈烈,吐蕃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失去更多,就像是上国大唐对商路会盟是多此一举,可是朝堂是不会多此一举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所以我们赞普知道大唐一定还有下一步举动,还是想问问候爷大唐的意思。”
 松赞干布是一个聪明人,至少能够看出其中的用意,李泰笑着没有说话。
 顾青瞧着禄东赞也好久没有说话。
 “顾候爷?”禄东赞呼唤道。
 “朝中的事情现在我不能插手,实在是爱莫能助,怕是你白跑一趟了。”顾青说话道。
 “那么敢问现在这些事情都交给谁在做了,在下也好给赞普一个回复。”禄东赞再次问道。
 “看在我和松赞干布的交情上,我可以给你指一条明路,当初主持会盟的是裴行俭也就是如今的秘书郎,你可以去找他,就说是我让你去找他的,有什么话你尽可以问他。”
 “那就多谢顾候爷了,告辞。”禄东赞说着起身离开。
 “东西你带回去。”顾青又说道。
 “这些东西就是送给顾候爷,还望顾候爷不要嫌弃。”禄东赞说完接着离开。
 “手笔可真不小啊。”李泰瞅着那三大箱的玉石玛瑙,“以后来拜访你顾青两手空空还真不不好意思过来。”
 “范健。”顾青招呼道。
 “家主什么吩咐。”
 顾青瞅着这三大箱的玉石玛瑙说话道,“找几个我们顾家名下的客商全部折价转手卖了吧。”
 “这就去办。”
 “吐蕃和大唐的关系一直很矛盾,这种情况岑文本不止一次在书院里讲过。”李泰说道:“你也清楚,如今派遣吐蕃的郡守是中原人,可是吐蕃有自己规矩,很多时候中原的官吏在吐蕃都是有心无力,做不出太多的事情,条件太过复杂,有时候让吐蕃人来管吐蕃人会更好。”
 顾青点头。
 “这么多年下来虽然情况已经好了不少,不过很多事情在大方面还是掣肘,比如说施行耕种的时候。”李泰叹息着,“我也知道你顾青一直想要同化吐蕃人,可是难啊,而且松赞干布一回到吐蕃,吐蕃的民心还是向着松赞干布的,如果说中原官吏要执掌吐蕃,少不了松赞干布这个人,也要看你顾青怎么和松赞干布谈交情了。”
 顾青点头,“我们绕不开松赞干布这个人,不过这个家伙现在想让吐蕃修养生息,如今韬光养晦怕是之后会有大动作,他在等机会,就像禄东赞说的眼下商路的争夺中吐蕃处于劣势,这个劣势几乎就快成了危机,不过他知道,即然是危机有危也有机会,他在等着大唐的动作,上一次会盟的时候估计松赞干布就已经看出来了,大唐会有后续动作。”
 “是西方的纷争又是海洋的霸权,如今朝中的事情是越来越多了,这也难怪岑文本听上官仪说你要离开相国会叹息,有时候觉得你在朝会更好,我也这么觉得。”李泰对顾青说道,“可是皇家毕竟是皇家,皇家也是有私心的。”
第九百六十四章 会不会有人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