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什么呢?”李治打断顾青。
回过神顾青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来到村子里,回头看见李治身边站着一个女孩子,看着模样是村子里的女孩子,“这就是晋王殿下的知己了?”
她羞红着脸低头。
“怎么样!”李治笑呵呵说话。
顾青上下打量着说话道“适合自己就好,多么美好的青春,好好珍惜,千万不要辜负了!”
“那是自然!”李治使劲点头,“长安的事情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不出意外三日后就可以开考。”顾青回答道,“晋王殿下这是去做什么?”
“我们去放纸鸢。”李治提了提手中的纸鸢,“你可别和我皇兄说啊,要是被皇兄知道了,我又少不了被他一顿数落。”
“我知道了,我会和胖子说的。”
“哼!”李治扭头带着人离开。
村子里很安宁,书院里读书声郎朗,村民们在田野里劳作,顾青看到房玄龄走上前坐在他的身边,“老师,天气还有些清冷。”
“不妨事。”房玄龄笑呵呵说话,看着田野里劳作的村民,“多么好的景象,多少年了,这些日子天天看着这些老朽心中踏实。”
房玄龄已经老态龙钟,从朝堂之上退下来之后,这些日子房玄龄老的特别快。
第六百四十七章 师徒谈心(二)
“老师,马上就要科举了,你放心一切都很平稳。”
房玄龄微微点头。
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想要对房玄龄说的话有很多很多,可有些话咽在喉咙口总是会说不出来,总感觉有些话说了也没用。
“最近朝中的事情很复杂吧。”房玄龄终于开了口。
“确实。”顾青看着田地里的情况回答道,“朝中就像一潭浑水,我想要让水清澈一些,如今表面上看起来是清澈了不少,就是不知道水底有没有大鱼,不把大鱼抓出来,只要大鱼翻腾几下好不容易清澈的水就又会浑浊起来。”
“你不放心?”房玄龄坐在树桩上说着话。
“有人在背后兴风作浪,我怎么放心。”顾青看到脚边爬过一直蚂蚁,“老师认识唐俭吗?”
“认识,一个恃才傲物的人。”房玄龄回答。
“最近发生的事情都和唐俭有关,有时候我觉得他只是想得到他应该有的待遇,这个想法不过分,被陛下雪藏了这么多年,人都会有些怨气,可是做法却让我很鄙夷,我不喜欢他暗地里做一些见不得人的,要制衡我可以,但是也要正大光明的制衡我。”
“顾青,你是一个骄傲的人。”房玄龄突然笑了。
“就是觉得他们不够光明正大,虽然我也有些损人利己。”顾青也说话道。
“对付唐俭,你心里有一种挫败感,但是你不愿意承认而已。”房玄龄慢声说着,“你很想找出唐俭背后的那个人是谁,可是你又一直找不到突破口,是也不是?”
“是。”
“为何如此在意呢?”房玄龄反问,“把你眼下的事情做好就好了,对方出手你就反击,对方要是不出手你大可以相安无事,至于唐俭你可以先押着他,直到你把朝堂稳定。”
“老师,我明白了。”
“现在你心里还有挫败感吗?”房玄龄说话着。
“没有了。”顾青点头,“他在暗我在明,整个朝堂都是我的人!只要他敢动我就敢拿住他,我的优势比他要大很多。”
房玄龄中肯的点头,“这就对了。”
“父亲。”房遗爱带着一堆糕点而来,“这些糕点我放屋里了。”
“嗯!”房玄龄微微点头。
“遗爱老弟。”顾青招手说道。
“你也在啊。”房遗爱笑呵呵上前说道:“最近如何?”
“朝中事情烦着呢。”顾青悠悠开口说这话,“你呢,最近如何了。”
“还能怎么办。”说到这个房遗爱的表情也开始失落,“顾青,你现在也是相国了,军中是不是有位置了,赶紧给我折腾一个。”
房夫人走来就揪起房遗爱的耳朵,“好你个臭小子,一来就向顾青要官位,入军入军,你小子满脑袋有点正经事吗?”
“娘,疼!”房遗爱挣扎着。
看着这一幕顾青笑出声,“房兄,最近已经没有什么战事了,反正最近几年都不会打仗,顶多边疆小国互相闹事,和我们也八竿子打不着,就算入军你可能也打不了仗。”
“就是。”房夫人附和说道,“你呀你,好好和人家顾青学学!别整日瓷马二愣!”
“真的没了吗?”房遗爱小声问着。
“还问!”房夫人尖声大喝。
房遗爱立刻住口。
“顾青留下来吃饭吧。”房夫人提溜着两条鱼,“村子里刚抓上河的鱼,陪我家老头子喝上几杯。”
“好!”顾青点头。
说着话,房遗爱扯了扯顾青的衣角,“顾青,你说我过的悲惨不悲惨。”
“挺好的。”搭着房遗爱的肩膀,顾青说道,“你父母都在你的身边,你还有一个很有本事的哥哥,家中什么事情都不用你糟心,你想想我。”
房遗爱呆愣看着顾青,认识顾青这么多年,顾青孤身一人来到长安的,没有亲人只有一个老师父孙思邈,在很多人的心中顾青的一个来历不明的孤儿,是孙思邈从大山里带出来的。
房家饭局,顾青吃着房夫人做的菜,“师母的手艺真好。”
“还是你小子会说话。”房夫人笑呵呵说着话,“哪有你顾青的手艺好,长安的权贵谁不知道你顾家的饭食是全长安最好的。”
“师母过奖了。”顾青给房玄龄倒下酒水。
“我吃饱了。”房遗爱放下碗筷,“父亲,母亲,我先回去了。”
“等等!”房夫人拿着一些新衣服交给房遗爱,“马上就换季了,记得注意冷暖。”
“嗯,孩儿知道了。”房遗爱接过衣服。
这一幕让顾青很暖心,看着天色也不早了站起身说道,“老师,我也先回去了。”
房玄龄抬头看着顾青说道,“嗯,早点回去吧,有件事你要时刻记住,你如今是相国了,既然你想肃清朝堂你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要徇私。”
“学生明白。”顾青回答,“学生绝对不会给遗爱老弟私自安排军中官位。”
刚走出家门的房遗爱一个粗咧差点没站住。
“回去吧。”房玄龄摆摆手。
“哎。”
顾青和房遗爱离开之后,家中只剩下了老夫妻两人,房夫人对房玄龄说道,“老头子,现在顾青那小子很累吧。”
“他倒是不累,如今朝中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在抓。”房玄龄喝着酒水说话道:“他是压力大,有些事情他心里有数,但是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倒是不用太担心,朝中骨干都还在,会帮着顾青做事情,中书省的官吏都是老夫一手带出来的,还有褚遂良在,朝中那些老将军都看着顾青,顾青不会乱来,也不敢做错,况且还有大明宫的那位。”
“一把大年纪了,少喝点。”房夫人拿过房玄龄的酒水给他沏上一杯热茶,“大郎是个有本事的孩子,顾青也是个让人放心的孩子,依旧是二郎这小子一天到晚想着要入军,也不知道这小子怎么想的。”
说着话,房夫人看向房玄龄,“老头子,大唐这些年到底还会不会有战事了?”
“有!”房玄龄点头,“当年顾青和陛下在倭国做了很多文章,现在也该动手了。”
第六百四十八章 李承乾的学政(一)
“倭国啊。”房夫人感叹着,“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上一次倭国就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我还听村子里的人说,打算把作坊开到倭国去,让倭国人给我们中原人干活。”
“年纪大了,犯不着为了这些事情操心劳神。”房玄龄对自己夫人开口,“收拾一下,早些休息吧。”
“你也早点睡吧。”房夫人收拾着碗筷说话道,“也不知道隔壁的魏老头身子骨怎么样了,你去瞧瞧他,当初咱们刚来的时候,人家没少向村子里的介绍我们。”
“一个小小的村子,如今是堪比长安城存在,这里可比长安风光多了,过些日子陛下也会搬到村子里来,宫中派了好几次人来选址了。”房玄龄说这着起身,走出家门走向隔壁的魏征家。
魏征正在喝着小酒,看着一卷书。
“魏老头,今日可好?”房玄龄走入院落。
“好着呢,就是夜里茅厕上的多。”魏征笑呵呵说着话,“你呢?”
“老夫比你可好多了。”房玄龄笑着说话道,“顾青那小子刚在老夫家中吃了饭。”
“那小子和你都说什么了?”
“也没什么。”房玄龄走进魏征家中,这里没多少家具,不过吃的倒是有菜有肉,“都是一些朝中的事情,不过这小子做事老夫也放心。”
“马上就要科举大考了。”魏征说道,“书院那些家伙一个个忙的都不可开交,乐得他们忙活,多少年了大唐读书人会越来越多的,越来越多的贫寒子弟会成为士大夫。”
“天下士大夫出书院。”房玄龄低声说着话,“当年话语现在真的应验了。”
“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魏征也说道。
回到家中,顾青看到狄仁杰和李治正在下棋。
“你回来啦。”李治抬头看着顾青,“父皇派人来村子里看了,看来不久就要住在村子里来了,顾青你要给我父皇盖房子。”
“不盖。”顾青很果断拒绝。
“为啥!”
“我懒!”
“晋王殿下该落子了。”狄仁杰催着。
李治长叹一口气落子,“狄仁杰,一个治理朝政又权势滔天的人,怎么就这么懒!这世道是怎么了,像顾青这种人都能做相国了。”
武媚关好房门,“孩子都已经睡下了。”
“嗯。”顾青点着头坐在自己书房,目光落在了地图上,“对了,丫头!工厂要扩建到倭国,张杰名册拿过来了没有?”
“没呢?”武媚端着一杯茶水而来,“这么大的事情,他也不会轻易拍板,工厂里的人倒是怕扩建之后你会把人派到倭国。”
“我们的人只要去几个代表的就可以了。”顾青在地图上圈下几个地点,“在倭国的分厂,让倭国人干活就好,派几个会做事的人指挥倭国人。”
“倭国谁也没去过。”武媚开口说着,“再说了,有家室的人谁愿意远走他乡。”
揽着武媚在怀中,顾青低声说着,“高阳呢?还在大明宫?”
“嗯。”武媚低声回答说着话,“宫里派人来丈量土地了,皇家的人虽然没说要我们出钱出力,不过该出的妾身还是觉得应该出,到时候选址定下来的之后,我们顾家也会是要出一份力,看着架势也没想在村子里盖一个宫殿。”
“给他们盖衣一个庄院大小的吧。”顾青指着自己画出的点,“这是村子的东岸,那里地势高可以俯瞰整个村子,就选在这里吧,也不会太打扰村子里的村民,还有书院的占地面积也要在扩大,我打算把村子背面的林子都砍了,书院也是一直延伸出,一直到通向长安的官道边上。”
“这些事情夫君做主就好。”武媚点着头。
“你是家里的主妇,家中的钱财都是你管着,怎么着也要你点头。”说着顾青的手脚开始不老实。
“夫君别闹。”武媚挣扎着。
甘露殿,李承乾彻夜难眠坐着,眼前是三省六部呈上来的奏报,这些奏报都是关于三省六部的安排的,这次要录用的官吏六部上报需要多少官员补充。
“陛下!”裴行俭低声说道,“这些奏报都已经批复好了,还请陛下过一眼。”
“都已经批复好了,还给朕看做什么!”李承乾苦笑,心中很无力,权力被架空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