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顾青拿着一把大剪刀,唐俭步步后退,“顾青,你不要过来!”
“说!”顾青提着剪刀,“在你背后是谁在出谋划策!”
“我背后没有人!”唐俭说话道。
“还不老实!”顾青冷声说道,“来人,把他架起来!”
“是!”
一群狱卒上前把唐俭给架了起来。
“不老实是吧。”顾青提着剪刀,伸向唐俭的要害!
“慢着!”唐俭颤颤巍巍说着话,“顾青,我要是说出那个人所在老夫一定会死。”
顾青森冷一笑:“我不会告诉别人,你是对我说的,乖,说出来。”
“我……”唐俭刚想交代可是又觉得哪里不对。
“侯爷,侯爷!”狱卒慌张而来,“不好了!”
“咋滴了?”顾青转身看去。
“陛下来了!”狱卒慌张说着话,“现在就在大理寺外。”
“呼……”唐俭长出一口气,差点要哭了。
第六四十五章 大考在即
“陛下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顾青招呼牢门外的众人,“你们都赶紧回去,坐牢坐成这个样子,被陛下看见了还怎么得了。”
听到话一群官员急忙回到自己房间保持安静,动作非常之快。
“把这些东西刑具全部撤下去,赶紧的。”顾青好着牢房过道看了一眼趁着李承乾还没来,一切都收拾干净。
脚步声由远而近传来,李承乾终于在狄仁杰的带路之下一路来到大理寺地牢,见他看着四周一路来到唐俭的牢房之前。
“陛下!”唐俭立刻行礼。
李承乾看向一旁的顾青,“顾青,你怎么在这里?”
“我来看看莒国公。”顾青一手搭在唐俭的肩膀上,“据说莒国公一进大理寺地牢就浑身不爽利,臣就前来给莒国公看看身子,莒国公?对不对!”
唐俭感受着顾青的语气低头闷不做声。
李承乾颔首说道,“狄仁杰。”
“臣在。”狄仁杰上前一步。
“朕听闻莒国公是长安纵火?”李承乾问着。
“如今查到的确实是莒国公长安纵火。”狄仁杰回答说着话,“但是莒国公说自己并没有放火,是不是有人谋害莒国公如今尚且不明,要真有人谋害在大理寺地牢是最安全的。”
“所以要把莒国公关到什么时候。”
李承乾问着这话目光一直看着顾青。
安静的牢房之中,狄仁杰回话说道,“倘若莒国公真有人要谋害莒国公只要抓到想要谋害之人便可。”
“顾青,你随朕来。”李承乾开口说道。
拍了拍唐俭的肩膀,顾青微笑跟着李承乾一路走出地牢,来到大理寺院落之中。
“顾青,什么时候可以放了唐俭。”李承乾冷声说着话,“朕知道你和唐俭之间有恩怨,但唐俭是当年父皇的从龙之臣,有些事情得过且过,你不要咬的太死了。”
“陛下。”顾青也对李承乾说道,“你放心,唐俭的性命在大理寺很安全,但是走出大理寺之后他的命会如何我就不敢保证了。”
听到这话李承乾眼皮直跳,“顾青你什么意思。”
“有些事情大理寺查明之后自会交给陛下。”顾青慢声说着话,“至于唐俭的性命,大理寺与我都会保住他,这个你可以放心。”
“如此便好。”李承乾说完便离开了。
顾青走回地牢,“陛下已经走了,你们都放心吧。”
众人也是长出一口气,要是被陛下知道一群人住在大理寺地牢有酒有肉潇洒快活,也不知道李承乾的三观会碎成什么模样。
再次来到唐俭的牢房前,顾青瞅着唐俭说道,“既然陛下开口了,我自然不会杀你,你背后的人是谁,你还是不愿意说出口?”
“我不能说出来他是谁。”唐俭使劲摇头。
“来人上刑具!”顾青一声大喝!
“顾青!”唐俭吓的站起身,“你到底还是要屈打成招!陛下已经来过了,老夫要是有个好歹你顾青也没果子吃。”
“哈哈哈哈。”顾青阿谀一笑,“开玩笑的,我是那种人吗?”
唐家:“……”
“时辰也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顾青转身走出牢房对狱卒说道,“这些日子牢房中的诸位都大鱼大肉伺候,钱我会让我顾家的人送来,所有人都有酒有肉,至于唐俭!他只能喝稀粥馒头!”
“多谢侯爷。”狱卒笑开了话。
唐俭呼吸起伏不定。
刚走了两步顾青回头问唐俭,“真的不说?”
“不说!老夫就算饿死有不会说!”唐俭立场坚定。
深深点头,顾青认真对狱卒说着话,“那馒头也不用给了,就给他喝稀粥。”
“是!”狱卒不住点头。
正如顾青所说,大理寺地牢开饭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大鱼大肉的吃着,只有唐俭独自一个人面对一碗白粥,看着别人大快朵颐,唐俭使劲咽下一口唾沫,“欺人太甚!”
奈何这里有不少人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进了大理寺,唐俭在这里很孤立,非常的孤立。
长安五月天,长安很热闹,一时间人声鼎沸,各个酒馆酒楼因为这一次科举的人潮挣的盆满钵满,官兵忙碌的维持秩序,褚遂良站在楼台之上慢着喏大长安的风光,“这是盛世吧。”
“还远着呢。”顾青微笑说话道。
“侯爷。”许敬宗低声说着话,“如今尚书省正在全力准备三日后的科举开考。”
听着许敬宗讨好的语气,顾青说道,“我知道了,你们幸苦了!若是这次科举顺利举行,你想要什么好处。”
“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事情岂敢要好处。”
“说吧,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再如此遮遮掩掩我就不客气了。”
“那下官就说了。”许敬宗看了眼顾青的脸色,“下官有一位同乡了,如今是门下省的一个小黄门,下官想要他入尚书省为官,做一个门前小吏也好,熟人好办事。”
“你和现在在大理寺地牢的吏部尚书杨师道说一声,就说是我安排的。”顾青对许敬宗耐心说道,“你现在也是尚书令了,你可以在朝中建立你自己的手足,不过别太过了。”
“下官明白。”许敬宗收到话就离开。
两人之间的对话,褚遂良听在耳中,“要说如今朝中你顾青的权势滔天,可是许敬宗这个人……”
“他怎么了?”
褚遂良看着许敬宗的背影,“此人深得官场之道,这种非常会审时度势,你可别把他想的太忠心,小心养虎为患。”
“所以才让你们去相互制衡。”顾青看着还有不少的人流涌入长安城,“是时候把上官仪这些人放出来了,科举之后朝堂的竞争会很激烈,六部之中谁有本事谁就可以坐在上位,不再有什么人情世故,有的就只有本事。”
“你肃清了朝堂为的就是这个?”
“还能为了什么。”顾青悠悠说着话,“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废除相国之位,自我之后大唐再无相国,相国的权利太大了。”
第六百四十六章 师徒交谈(一)
“不是相国的权力太大,是你顾青的权力太大了。”褚遂良纠正顾青的说法,“历朝历代之中不乏有吕不韦这样的相国存在,你顾青就是其中之一,大唐立足以来从未有过像你这般可以独揽朝中权势滔天的人物出现。”
“感觉你在骂我。”
褚遂良看向长安城外,“顾青,你继承着房玄龄的衣钵,身负朝中旧人对你的期望,魏征,岑文本,李淳风,阎立本,乃至大明宫,陛下把这个重担交给你,你若是辜负了这些人,你会背负起千古骂名。”
“老褚,你一定要把气氛搞的这么销魂吗?”顾青放松着身体享受阳光。
“我发现给你这人说话特别费劲。”褚遂良瞅着顾青。
“我就是想着早点整顿完朝堂,然后撂挑子走人。”顾青笑呵呵,“你别把我想的多么厉害!说到底我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想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你要是撂挑子了,那我们怎么办?”
顾青轻蔑一笑,“关我屁事。”
“你果然还是这幅臭德行!”褚遂良指着顾青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你儿子都会喊你爹了,你就不会多做一些事吗?”
“这和我儿子有什么关系。”
“总感觉这么些年谁都在长进,就你顾青还是一副老样子。”褚遂良开口说着话,“在你心里,好像什么都比不上你的逍遥日子重要。”
朱雀大街的承天门前,这里摆出一个空地,就在这里要进行接下来的科举。
书院里的夫子们这些日子也忙坏了,一边要给去科举的学子登案造册,年老的夫子们还要为最后的选题争论不休!
李淳风想要多加几道算术题目,可是岑文本又想加入几道政事题目,还有孔颖达带出来的儒家夫子要对加几道题目,洋洋洒洒一张考卷之上,分门别类数十道题目,这些题目参加科举的学子们至少要考四个时辰。
“孔老夫子多加几道题吧。”房遗直对孔颖达说着话,“这么争论也没有一个结果。”
看着这个场面一旁的李治说道,“你们为什么不分卷考呢?”
“嗯?”
众人侧目看向李治。
李治一时间被这些老夫子看的一脸通红,“诸位夫子不要见怪,本王也就随口说说,告退告退!”
李治说法确实是一个办法,要是分门考试每个学科都可以自己出一卷考题,可是这么考的话科考的时间就要延长了,原本一天考试半月就可以揭榜,要是多一个考卷的话就要延期,甚至要考半月,揭榜的时间也是要延后。
“众人看向李泰。”
“你们看本王做什么?”李泰浑身不舒服。
房遗直推了推李泰说话道,“你去一趟中书省,三日后就是科举了,书院是不是可以把尸体分成学科多出几卷。”
“你自己怎么不去。”李泰推诿。
听到这个回答众人也明白,自从李承乾继位之后李泰一直带着他自己的家人一直住在书中,连长安都不进去了,都是皇家的旧账,众人心中明白,也不想提及。
“还是我去跑一趟吧。”房遗直急急忙忙离开。
顾青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就见到房遗直骑着快马而来,“房兄。”
“顾青!”房遗直拉住缰绳,“长安科举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顾青点头回答,“承天门前的考场已经摆开了,三日后就可以顺利开考,你这是回长安。”
“还不是书院的考题给闹的。”房遗直长叹一口气,“夫子们都想在考卷中多加几题,一张考卷就洋洋洒洒几十题,我们想过与其这样就分开学科来考,每个学科各自出题,我这是要去中书省报备一下,要是可以,书院的考卷就可以写出来了。”
“那也好,抓紧吧,别耽搁了。”
房遗直策马而起朝着长安而去。
顾青一路走着,没想到书院已经考虑到了这个层面,有些事情只要给他们一个方向,他们就会走接下来的四五六步,真的不能小看古人,只要给他们一个开端或许他们可以走的比后世更远,就像书院里的滑翔翼,只要给他们一个概念,他们实践之后就可以做出滑翔翼的雏形。
智慧是一个文明发展的必要,任何东西都可以限制,但是不能限制智慧,生产是文明发展的第一东西,决定生产的就是智慧,上古先贤留下来的智慧传承至今,在后世人手中一步步的实现,这就是智慧的奇妙之处。
先贤一个模糊的概念,横跨百年之后就会有后人将其实现。
浑天仪,地动仪甚至是司南,这些东西都是先贤智慧的结晶,他们的传承造福着后人。
“想什么呢?”李治打断顾青。
回过神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