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王殿下。”顾青邀请李恪入座,“封地的事情,我已经和陛下说了,只是什么时候会有回复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
“这样的就足够了。”李恪说话道,“多谢你了。”
“不客气。”顾青笑着喝茶。
“李佑的事情……”李恪思量之下开口说道,“其实很早以前陛下对李佑就很反感了。”
“很早以前就知道齐王要谋反?”
“话不能这么说。”李恪接着说话,“这一切要从一个叫做权万纪的人说起,李佑车裂了权万纪,这件事陛下知道之后雷霆震怒。”
“权万纪?”
李恪长出一口气,“其实本王与权万纪之间也有很多的纠葛,当初父皇指派权万纪做我的长吏也算是我的老师,他是一个非常刚正不阿的人,在教导我的时候非常严厉,因为我一次狩猎,坏了农户的田亩,”
顾青安静听李恪说着话。
“因为这件事本来就是本王自己的过错,权万纪以自己的师之过,帮本王揽下来了。”说道这里李恪的情绪有些失落,“当时我才明白,一直以来我厌恶的这个老师,也有为我说话的一面,我才明白他是一个好老师。”
“父皇削去了他的封户,并且派任给李佑作为老师。”李恪越说情绪越差,“当初本王不敢向父皇请求把权万纪留下!若是当时本王哪怕有一点勇气留下权万纪,他也不会惨遭李佑的毒手,这个李佑的狠厉是屡教不改的,更是深入骨髓!权万纪的死我很内疚。”
“他惨遭不幸之后我很多次劝说过自己,这是父皇的决定,父皇想要让权万纪去匡正李佑,可我总是过不去心中的这道堪,我当初若是争取一下,权万纪或许就不会这样。”
听着李恪倒苦水,顾青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吴王殿下,人非圣贤!你现在是不是已经活出了权万纪希望的那样,这个世上有很多会后悔的事情,可也从来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抱歉。”李恪站起身,“讲了这么多,都是我在倒苦水。”
“没关系,我就当听了一个故事。”顾青笑呵呵说着话,“希望陛下能够同意让吴王殿下前去江东。”
“嗯!”李恪点头。
“我也知道吴王殿下此次前来,是想要早点去封地,李佑的下场对吴王殿下来说是一个警示。”顾青给李恪倒着茶水,“很多人都想这件事早点尘埃落定,太子也是,魏王也是,吴王殿下也是,但决定这件事什么时候尘埃落定我们说了都不算,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
“本王也明白这个道理。”李恪点头。
“与其现在心心念念不如静观其变。”
“还请指点。”李恪躬身说道。
“有时候在下挺羡慕李靖大将军的日子。”顾青微笑瞧着李恪。
思量一番,李恪放下茶杯站起身,“多谢指点,本王知道要怎么做了。”
“慢走不送。”顾青微笑喝下一口茶。
李恪走了之后,武媚从偏房走出,“这个吴王殿下倒是个性情中人。”
“这家伙就是太性情了。”顾青放下茶杯,“要说成为帝王,像吴王这种人多愁善感的人不行,像李泰这种争强好胜的也不行,李治太过年幼也太善良同样不行,或者说像李承乾那样执念深重的也不是太好。”
武媚奇怪,顾青一下子否定了四个离陛下最近的皇子。
“帝王享受荣华富贵,同样他们也是最孤独的人,所谓的人上人不过是个笑话,只不过是帝王自己吹的牛,从来没有完美的帝王,也没有最合适。”
“比如我吧。”顾青笑呵呵对武媚说道,“如果我做了帝王,我怕是一个最懒的帝王。”
武媚轻笑出声,“妾身去问问江南的丝绸到了,该给孩子做几件绸衣了。”
长安的春雨持续不了多久,李恪自称抱病在身,闭门不再见客,李泰也留在书院中一直没有进入过长安,只有李承乾的身影在朝中忙碌着。
顾青今日没有去上朝而是波斯新任国王派来的使者到了。
站在城门等着波斯国王派来的使者,顾青对身边的褚遂良说道,“老褚,你说太子叫了你又何必叫我。”
“你是想说既生瑜何生亮?”褚遂良面不改色。
“我是嫌麻烦。”顾青瞧着远远朝着长安而来的波斯车队,“一个人就能应付的事情,偏偏要两个人,你说这还是不是白添麻烦。”
“你是在嫌弃和我一起共事。”褚遂良说着。
“我真的没有这个意思。”
……
一个中书省与一个尚书令,迎接波斯的使者这个礼倒是够大的,也看的出李二对波斯的看重。
波斯使者来到长安城前行礼,拿出一份礼物,“尊敬的顾青将军,这是波斯国王让下臣带来的礼物。”
顾青接过包裹一看,里面都是一些玉石,欣然收下,“波斯国王最近可好?”
“国王挺好的。”波斯的使者笑着说话。
见一旁的褚遂良讶异,顾青解释道,“我和波斯国王挺熟的,当初我可没少敲打他,不要见怪。”
褚遂良挥挥衣袖,“使者请进吧。”
“多谢。”波斯的使者还是礼貌行礼。
“我现在算是明天太子为什么要我来了。”顾青拿出一块玉石瞧着成色,“熟人好办事,我可以很好的和波斯使者交流,你呢又可以给使者讲讲规矩,相辅相成,太子殿下的政事,越来越老练了。”
把使者接入驿馆,褚遂良就说去向李承乾禀报。
顾青走入驿馆看着有些拘束的波斯使者,“你的关中话不错,以前没少来中原吧。”
“在下常常和中原人买卖商货。”这个波斯使者老实回答。
“波斯如今怎么样了。”顾青开门见山问着,“你们国王整顿好波斯了吗?”
“虽然都已经安定了。”波斯使者说话道,“不过如今波斯形势也是很不好。”
第五百九十一章 水路
“怎么个说法?”顾青问候着。
“回顾青将军的话。”波斯使者接着说道,“我们波斯很感谢大唐帮助我们波斯打走了大食人,可是如今掌管波斯大小事务的有不少大唐官吏,波斯人不想大唐官吏来主持波斯的事情。”
“我知道了。”顾青一脸悲伤,“大唐也是好心,没想到好心做了坏事。”
“我们没有责难大唐的意思。”波斯使者急忙再次行礼说着话,“波斯希望在大唐的帮助下,重新强大起来,只是波斯旧贵族们人心各异,此次前来也希望大唐可以对波斯做出一些决策,波斯若是再继续这样下去怕是会引起内乱。”
“波斯新国王上任,难免会人心不服。”顾青说话道,“其实大唐不好过多牵涉波斯的内务,我们也有难处。”
“我们明白。”波斯使者接着回答,“看来还要再麻烦大唐了。”
“不客气,你们是我们的属国,大唐会尽可能维护波斯的安定。”顾青说完离开了驿馆,就看到褚遂良站驿馆外。
“你不是去禀报太子殿下了吗?”顾青瞧着褚遂良。
“见太子殿下不着急。”褚遂良也看着顾青,“我想听听你和这个波斯的使者都说了一些什么,就像你所说的大唐不好过多涉及波斯的内务。”
“为何不呢?我只是嘴上说说而已。”顾青笑呵呵和褚遂良走远,“波斯向我们求助平定波斯内乱,我们何不趁机架空波斯的国王。”
“架空?”
“对,架空!”顾青颔首道,“让波斯国王彻底成为大唐的傀儡。”
褚遂良安静了好久才开口,“未免太过诛心。”
顾青也安静说道:“谁会在乎。”
处理完东宫的事情,李承乾把自己批复的奏章交给李二,“父皇,这个奏章儿臣还是拿不下主意。”
接过奏章,李二看了一眼,“就按照你批复的去办。”
“儿臣明白了。”李承乾收回奏章。
安静的甘露殿中,李二闭上眼睛休息着,“李恪的病情怎么样了?”
李承乾当然知道李恪根本没病,只是装病避嫌而已,“据儿臣所闻四弟的病情并无大碍,儿臣处理完奏章便去看望。”
李二无声点头,等到李承乾离开之后再次睁开双眼,“王钦。”
“老奴在。”王钦走到了李二身边。
拿出早就已经拟好的旨意,李二交给他,“传下去吧。”
“是!”王钦回答小步离开。
李承乾还没去看望李恪,李二的旨意就到了,吴王李恪可以去封地了。
收到这个消息李恪心中反而有些失落,不过也更加踏实了,要离开自己长大的长安,从此要离开母妃的身边,纵然心中百感交集,这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见过自己的母后之后,李恪临行前还是要去见见顾青。
“这就走了?”李泰在村子里见到了李恪。
“皇兄。”李恪对李泰说话道,“累了,长安的尔虞我诈真的受够了。”
“我们兄弟几个,就你最实诚。”李泰长吁短叹,“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好东西总是在我们手中,你总是闷不做声的,即使你可以得到也是放着宁可让我们争抢你也不回去拿。”
“从小母妃就教育我要礼让。”李恪说话道。
“好!”李泰拍着李恪的肩膀,“离开也好,在长安难免会有波折,若是以后有空了,皇兄来你的封地看你,江东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嗯。”李恪用力点头。
李泰也点头,“是想去见顾青吧。”
“确实要感谢他。”
“快去吧,晚了这家伙估计要和太子去处理波斯使臣的事情了。”
“哎。”李恪加快脚步。
顾青正在看着倭国来的信件,东南风来了,在倭国忙活了一个冬季的上官仪也准备带着货物返航。
李治刚刚从书院回来,就遇到了李恪,“皇兄?”
“稚奴。”李恪笑着说道,“这是刚从书院念书回来?”
“嗯!”李治背着书袋子,“最近听孔老夫子讲论语呢,皇兄这是去找顾青?”
“对!”李恪点头。
“那家伙最近一直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做一个叫做火绳枪的东西。”李治说着带李恪走入家门,“顾青!我皇兄来看你了。”
顾青收起信件,抬头看见李恪走进了院落。
“吴王殿下这是有喜事了?”顾青笑呵呵说话道。
“父皇允许我去封地了,是江东。”李恪朝着顾青行礼,“还是要多谢你,这份恩情我记在心中。”
“客气了。”顾青也是还礼,“其实在下也有一件事情需要吴王殿下帮忙。”
“但说无妨。”李恪点头说道。
“是这样的。”顾青带着李恪走入屋中,“东海的船只就要返航了,我想着到了港口,让阎立本验收货物之后,就借着江东的水路一路送到关中。”
“水路?”
“对,水路!”顾青展开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面是中原的各个地点。
看到这张地图李恪愣住了,地图这种东西不是没有见过,“这个图好详细。”
“曾经有一个高人画过更详细的,只是我临摹了下来。”顾青笑笑着说道,“我的计划的水路是这样,从海口近入,沿着长江一路到洞庭湖,再北上过汉水后入洛水,再到长安就会快捷很多。”
看着地图李恪啧啧称奇,每一个地点都标注清楚了,连水路支流山丘都标注了出来,“顾青,这件事情你准备了多久了。”
“这个想法在我心里有些年头了。”顾青笑着说话,“其实中原的水路四通八达,长江更是贯穿了整个中原,一直修建行军的官道也不能忘记了眼前的水路,如果可以将水路开拓起来,加之各个港口修建,中原的商业就可以增速好几倍。”
李恪看了许久,“正如你所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