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一书生-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日一早,顾青就去上朝,李佑在承天门前跪了一天一夜几近昏厥,事涉皇子谁也不敢多问,皇家事情不能随便参与。
顾青走到李佑的身边,“齐王殿下,还叙旧吗?”
李佑抬头见顾青俯视着自己,再次无力地低下头。
宫门打开,顾青跟着朝臣们走入宫中问候着褚遂良,“老褚,吃了没?”
“吃过了。”褚遂良面无表情回答。
“吃了什么?”顾青又问着。
“清粥干菜。”褚遂良接着回答。
“好吃吗?”顾青又问道。
“顾青,你想说什么直说。”褚遂良一边走着。
“没什么就是问候问候,咱们也该促进感情对不对?”顾青笑呵呵。
褚遂良苦笑摇头。
“对了,老褚啊。”顾再次说着话,“太子殿下最近在做什么呢?”
“你问这么多做什么?”褚遂良没什么好脸。
“我只是在想海贸的船只就快要回来了,陛下当初说了太子殿下与在下一起主持东海贸易之事,只是太子殿下过了这么久都没有提及。”
“时候到了,太子殿下自然会找你。”褚遂良走入太极宫。
朝会开始,还是和往常一样没有什么太特别的流程,原以为这次会平淡的过去,散朝路上还是被王钦拦下了。
“王公公。”顾青笑呵呵招呼道。
“尚书令请把。”王钦非常客气说话。
朝会之后被李二召走这种事情对顾青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朝中不少人都知道只能羡慕。
来到武德殿,李二正在练剑。
顾青站在一边看着小声问王钦,“陛下练的这是什么剑法?”
王钦没搭理顾青的话,上前小声对李二说道,“陛下,顾青到了。”
李二听到话动作没有停下,又练了许久之后这才收住剑,“顾青,齐王的事情你都知道?”
“陛下在说什么?臣没有听明白。”
“你还是一样的臭德行。”李二把剑交给王钦,“大理寺抓了方士,李佑就送了你一车的银钱,你又转嫁给稚奴,顾青你玩的一手好算计。”
“陛下在说什么,臣越来越听不懂了。”
“糊涂糊涂,不管你是不是装的,糊涂一点也好。”李二走入甘露殿脱下外衣喝着一口凉汤,“以后再让在朕知道你这么用稚奴,朕绝不轻饶你。”
“臣知罪了。”顾青连连点头。
说话间,王钦又递给李二一封奏章,看完之后李二的脸色很不好,“李佑这个逆子!简直大逆不道,打入太常寺,罚抄孝经。”
“是!”王钦点头。
“顾青,当年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尘土,杀的中原天下大乱,朕不想再看到那种景象。”李二说着话。
听这个这句话怎么就这么像在警告自己。
“臣明白了。”顾青回话。
“赐坐!赐茶。”李二对身边的宫女说话。
坐下喝了一口茶水,李二家的茶水也是炒茶,如今炒茶已经在融入了中原百姓的生活中,这种融入连皇家也不可避免。
顾青三缄其口说着,“陛下,臣想说一件事情。”
“说吧。”李二开口。
“那臣就说了。”顾青接着说道,“江南一带长年鱼米丰硕,臣想要江东一带的商路开辟到中原各州府,江南的丝绸,鱼米都是天赐良物,臣想要降低江南地方行商赋税。”
“这种事情你拟写奏章递给中书省,自然会有人批复。”李二看着顾青,“商路一直都很稳定,这种事情你也不必过于关注。”
“是这样的。”顾青再次说道,“那日吴王殿下找到臣,希望臣向陛下进言,吴王想要去封地了。”
“吴王?”李二点头,“朕知道了,想去也就是你所说的江东一带。”
“没错。”顾青点头,“江东可以连接东海,江东这个关口可以通过水路加快货物的流动的速度,商贸流动的速度快了,产生的效益就会更高,比如说原本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交易,只要一个月就可以,此消彼长之下,一个月只能完成一笔交易,加快速度之后一个月就能完成三笔交易,商品流动的速度快了,也会产生更多的赋税。”
“如若吴王殿下掌握江东水路,大力发展水路贸易,以后的商业赋税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顾青说完,李二久久不能言语,“顾青,你满脑子都是生意吗?”
“啊?”
“朕问你,你的脑子是不是只有生意。”李二瞅着顾青,“为了什么事情到你嘴里都成了生意,吴王去了江东就只能做生意了吗?”
“也不是。”顾青尴尬笑着,“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发展民生,促进生产,嗯嗯!多滴很。”
“吴王的事情朕自会有决断。”李二慢声说着。
“陛下臣最近还在做一种新的火器。”顾青说着话,“那火器很不错,用着快捷而且制造便宜可以反复使用,就是用起来人容易被熏的一脸硝烟。”
“说来听听。”李二喝着茶水也来了兴致。
“那东西叫做火枪,也叫火绳枪,目前还在理论阶段。”顾青说着话,“只要这个火绳枪一成,上千人马人手一把,一排齐射,那场面壮观的紧,就是质量不好提高,想要质量好,做工就要非常的精细。”
“火绳枪?”李二颔首问话,“你多久可以做出来。”
“快了吧。”顾青镇定自若喝着茶水,似笑非笑一副打算讨价还价的模样。
第五百八十九章 熟视无睹
李二似笑非笑地看着顾青,“快了?你说的快了是多久。”
“不会太久。”顾青站起身说着话,“陛下,臣这就回去了,争取早日做出火绳枪,告退。”
“慢着。”李二叫住顾青,“臭小子,你满脑子都是买卖,这个火绳枪朕想要得到,朕还要许诺给你什么吧。”
“陛下想多了,臣没有其他的意思。”顾青微笑走着离开甘露殿,嘴里念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听到顾青念的这句诗,李二冷笑着也明白了,桃花依旧笑春风,这小子心里还惦记着高阳呢。
“陛下。”王钦低声说着话,“齐王殿下已经入太常寺了。”
“朕知道了。”李二点头,“高阳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呢。”
“高阳公主这些日子都在长孙皇后的身边。”王钦说着话。
“嗯。”李二微微点头。
走在出宫的路上,顾青就看到李承乾站在不远处。
“顾青。”李承乾上前说着,“齐王的所作所为孤都知道了,是孤没做管好自己的皇弟,给你造成的烦恼,孤代齐王想你道歉。”
“不碍事。”顾青也不掩饰着说道,“如今陛下年事已高,太子殿下身负国之储君这负担想必越来越大了吧。”
“你到底愿不愿意帮助孤,父皇能给你的将来孤登基之后一样可以给你。”李承乾说道。
“其实太子殿下真正想要的不是在下的帮助。”顾青微笑看着李承乾,“太子殿下需要的是在下的立场,太子想要用在下作为砝码来撬动陛下的皇位,是也不是?”
“不论你怎么想,孤还是那句话只要你顾青可以帮孤,父皇可以给你的将来孤一样可以给你。”李承乾低声说着话,“你也看到了,父皇年事已高!皇子之间尔虞我诈不是仅仅只有李佑一个,此事不尘埃落定,孤寝食难安!”
“何必在乎这么多。”顾青拍着李承乾的肩膀,“陛下是怎么走上皇位的,当年玄武门的事情是陛下心中的一个伤疤,只要太子殿下耐得住性子,切莫急于求成,太子之位你稳坐泰山,太极宫的位置自然会水到渠成,陛下不会让自己的儿子走他的老路,当年的悲剧有一次就够了,不能再有第二次。”
“说到底,你还是要拒绝。”李承乾颔首看着顾青。
“太子殿下,我选择哪一边真的不重要,还望太子殿下不要再打我的主意了。”顾青瞧着李承乾,“有这心思好好处理陛下交代的政事才是最重要的。”
李承乾看着顾青离开,心中郁郁。
李佑在太常寺中根本没有抄写孝经,将手中的毛笔愤怒扔在地上,“李承乾,顾青,李泰!你们凭什么站在我的头上,我也是皇子,为何不能问鼎天下之重。”
当天夜里,当一个太监去给李佑送去饭食。
李佑用准备好的布捐勒死了这个太监,一把大火烧了太常寺用来吸引宫中守卫的注意力,混乱之下仓皇就要逃出宫中,一路跑到承天门。
“齐王殿下,这么急匆匆是去做什么?”守卫宫门的侍卫疑惑说着话。
“你想要一辈子的都花不完的钱财吗?你想做上将军吗?”李佑对看守宫门的几个侍卫说话,“只要你们放我出宫,我可以让你们一辈子都享不尽荣华富贵。”
“齐王殿下还真是客气。”黑夜朦胧的宫门外,程处默步步走到齐王李佑的面前。
“处默,只要你放本王出去,你要什么我都给你。”李佑着急说着话。
程处默冷笑着,“把齐王殿下给我拿下!”
“你敢!”李佑大声喝道。
“拿下!”程处默再次一声大喝,羽林卫几个将士上前就把李佑押在地上。
“放开我!”李佑大声嚎叫着,“程处默,这次我李佑不死,下次我杀你全家!”
黑夜中再次走出一个人,王钦老迈的身躯走到李佑的面前。
啪!
一个响亮的巴掌响彻在承天门前,王钦冷眼看着李佑,“这是陛下让老奴打的。”
李佑面对王钦丝毫没有底气。
啪!
王钦挥起手又是一个巴掌打在李佑的脸上,“这是皇后让老奴打的。”
“齐王殿下是想着趁乱逃出宫中,去灞上找准备好的五千兵马?”王钦冷声对李佑说着话,“齐王殿下真的以为,陛下不知道吗?以为长安真的这么容易冒犯吗?”
李佑的脸色死灰。
“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你了。”程处默对王钦说道。
“程将军不必客气。”王钦微笑着说话,招手唤来几个小太监,“把齐王殿下押入甘露殿,陛下等着呢。”
“我不去。”李佑挣扎着,“王钦!求求你,放过我吧。”
王钦面色森冷说话,“陛下已经给齐王殿下机会了,可惜齐王殿下熟视无睹。”
李佑被扔入甘露殿中,慌张抬起头就见一把长剑架在了自己的眼前,看着李二举剑指着自己,浑身颤抖往后爬着,“父皇,不要杀我!”
“李佑,你让朕太失望了。”李二提着剑步步走到他的面前。
“父皇,我知道错了!不要杀我。”李佑抱着头蜷缩在墙角。
第二日一早,顾青就知道长安发生了什么,李二下旨将李佑贬为庶名,国除,流放千里。
“都是自己作的。”顾青慢声说着话。
李二是一个枭雄,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在皇权这件事上眼里揉不得沙子,纵然现在的李二年纪大了,可这家伙心里还是门清儿,很多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双眼,说不定在那些方士一入长安,李二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件事情。
当那些方士被狄仁杰抓捕入狱,是李二给李佑的第一次机会,可是李佑非但没有察觉到,反而还去挑衅大理寺,罚跪承天门是李二给李佑的第二次机会,可是他没有醒悟。
打入太常寺是李二给他的第三次机会,只可惜这个家伙变本加厉,留下李佑一条命也是看在父子的血脉上。
第五百九十章 李恪心事
李佑一出事长安各方皇子纷纷打探消息,李佑一出事,李恪就找到了顾青。
“吴王殿下。”顾青邀请李恪入座,“封地的事情,我已经和陛下说了,只是什么时候会有回复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
“这样的就足够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