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家的战国-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右近卫少将大人太客气了,本家家督大人对阁下可谓仰慕已久,特遣在下携亲笔书信前来拜见,以结两家之盟。”壬生周长在寺中也算经历了不少坎坷,是故为人十分谨慎小心,并未因景光一副柔柔弱弱的公卿打扮而有丝毫轻视,话语中也多是恭维。
“咱们先用宴,壬生下总守大人(壬生纲房)的事回头再说,不要影响了心情。”景光就像没有看到壬生周长从怀中掏出来的信件一般,转头对身后服侍的村上国清道,“主客都到了,让人上饭菜吧。”
随着村上国清传令,一位位清丽貌美的侍女端着餐盘进入宴会间,将精美的菜肴分送到各人面前的案几上。不同于一般各家宴请的套路,今日的菜品极其丰盛,甚至有几样食物,壬生周长从未曾见过,仅仅闻一下便觉得满口生津。
再看宴会间内,屏风彩绘,华丽异常,无时不刻不透露着豪奢之气,倒是与景光一身素色秀金的直衣气场很配。席间,更有美貌侍女偏偏起舞,另有乐手弹弦助兴,让壬生周长不禁咋舌,感叹于足利长尾家之豪奢。
席间的一切,让壬生周长感觉很不真实,一瞬间甚至忘了自己身在乱世,这华美场景如同自己在庙中所读典籍描述的仙境一般。
“德雪斋大师,这是专门让明国料理人所烹制的素斋,您试试可还满意。”景光抬手示意。
壬生周长动筷子尝了几道菜品,果然是美味异常,安奈住想要多吃一些的欲望,马上对景光道:“谢右近卫少将大人,果然是人间美味。”
“大师喜欢最好!”景光哈哈大笑,抬手示意村上国清上前为壬生周长倒酒。
壬生周长看着走过来的村上国请,倒是被其手中的酒器吸引了,是青花纹理,一看便是明国的舶来品,肯定价值不菲,令壬生周长对足利长尾家的经济实力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谢过右近卫少将大人的好意,”壬生周长婉拒了要倒酒的村上国请,对景光抱歉道:“在下信奉天台宗,守山门戒律,这酒就不喝了。”
景光点点头,与加藤段藏传来的消息差不多,壬生周长返回家中后一直是小心谨慎,对自己的约束可以算是极其严苛,这种人不是大贤良便是大奸恶了,景光更倾向于是后一种情况。毕竟听闻当年壬生周长与壬生纲房曾为家督之位争斗,其出家很大程度是被迫的,虽然后来返回家中担任要职,但其本人是否真的已经认命了,这可谁也说不准。
“关东各家信仰真言宗居多,却不想大师是天台宗门徒,”景光见其不饮酒也不勉强,提议道,“倒是巧了,比睿山延历寺的定光院莲信大师正在足利学校与九华庠主治学,明日在下可引德雪斋大师前去拜访。”
壬生周长刚想决绝,毕竟自己来此是带了家督的任务,并非是游学拜访,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可是鬼使神差的点头同意了,具体是什么原因,壬生周长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是自己也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此时的足利长尾家。
宴会宾主尽欢,景光安排人送壬生周长一行休息,自己却并未返回奥中,而是来到了茶室,甘粕景持已经在其中等候了。景光进入茶室坐定,不多时加藤段藏敲门而入,跪在下手端,禀报道:“按照殿下之命,本是安排了族中少女前去侍寝,但被那和尚很礼貌的请出了门。”
景光点点头,加藤家作为打探消息的“乱波”一族,自然是能用些特殊手段的,本就是打着试探对方的盘算,不成想这位壬生周长竟然谨慎到了如此程度,这反而更加坚定了景光的一些想法。
第七十二章 刺杀
第二日清晨,景光在百人的骑马武士队护送下,陪同壬生周长前往足利郡拜访定光院莲信。
景光的这百十号旗本,便有些让壬生周长大开眼界,清一色新换发的白色具足,身后挂着纯白色母衣,胯下一水的黑色战马,显得威武异常。一路沿途能够看到正在整兵备战的人马,有些明显是步战足轻,竟然也都配备了统一的黑色具足,更不必说还有大队的铁炮足轻穿插其中,令壬生周长的心情越发沉重了。
一行人沿途看到的是正在整备训练的第四阵常备,以及新组建磨合的第五阵常备,当然这是有意展示在壬生周长面前的,既然是摆明架势显露肌肉,自然是要把场面要做足了。
景光等人上午出发,傍晚时分便返回了唐泽山城,晚宴依然是非常奢华,壬生周长却有些心不在焉。
饭后,壬生周长并未返回房间休息,而是与景光在茶室密谈到了深夜才离开。待第二日启程返回壬生家时,壬生周长虽说昨日未休息好,但精神状态却出奇的不错。
景光派桐生助纲礼送壬生周长一行,自己则是天守内看着一行人下山沉默不语。
“殿下,按照原计划行事吗?”甘粕景持陪同景光在天守阁顶层,见壬生家使者队伍已经消失在视线中了,开口请示道。
“按照原计划进行,壬生周长的承诺能有多少能兑现,现在可说不准,主要还是要靠本家自己的力量。”景光收回了视线,走回了室内,此时一张简易的下野国地图正悬挂在墙上,各种符号标注着各家势力及城池情况。
要想吞下壬生家这块肥肉,必须动作要快,毕竟对方是十多万石的家族,虽说底蕴差一些,但也不能太大意。而且,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一旦那须家态度有变,或是常陆国佐竹家冒着两线开展的风险介入进来,对景光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足利长尾家现今虽说家大业大,但除了几阵常备以外,能实际调动的人马不多。最近上野国的局势有些变化,后北条家已形成了反扑之势,景光的老冤家横濑家竟是被连根拔了。
听闻,横濑成繁携族人外逃,至今下落不明,横濑家的城砦及领地都被后北条家所接收了。至此,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在上野国最主要的抵抗实力消失了,上野一地的强弱局面再次反转。鉴于以上原因,景光不好抽调佐野昌纲领兵入下野参战,现今其当务之急是稳定住上野国山田郡,防止后北条家突袭。
柿崎晴家所镇守的常陆国真壁郡也是麻烦不断,小田家时不时有小股兵力骚扰,虽说掀不起大风浪,但必要的警惕也是需要的,因而不仅仅是柿崎晴家要坚持镇守,位于下总国的结城晴朝也需要随时准备援助真壁郡战事,抽不开身,所以景光此时能够动用的主要还是下野国内的力量。
“我亲任总大将领第一阵出战,小笠原孙次郎(贞种)仍统领旗本队为我护卫。斋藤下野守(朝信)领第二阵、三好山城介(政胜)领第三阵,桐生佐渡守(助纲)领第四阵。另外,通令让小山六郎征召一支不少于五百人的军势,配合本家作战。”景光安排道,“近江守,此次还是要劳烦你为唐泽山城城代,在驻守的同时,要尽快调教好第五阵,最坏的打算是,你要领兵第五阵驰援前线。”
众将领逐一领命,虽说这雪天不大适合出兵作战,但足利长尾家有些特殊,调动的都是完全脱产的常备部队,因而军中倒是没什么抵触情绪。
三千余人的队伍于十月初全部到位,其中四阵两千五百余人,可谓是景光手下的王牌精锐,此次几乎是倾巢而出,可见足利长尾家上下之决心。
景光及一种家臣携精锐兵力北上,最初还是遭到了壬生家手下小的国人势力抵抗的,但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具是被残酷辗轧了过去,唯一遇到大的抵抗便是在壬生家老城壬生城下,但也不过一日便陷城。壬生纲房独子、留守此地的年仅五岁的壬生刚雄在家臣护卫下,仓皇逃回了宇都宫城。
拿下壬生城后,足利长尾家分兵两路,景光、小笠原贞种、三好政胜、桐生助纲领本部主力继续北上,进逼壬生家重镇唐沼城,斋藤朝信则是领第二阵常备及小山氏朝所领部署往东一路攻伐。
自壬生城以东各城,几乎都是原宇都宫家的领地,领内国人对壬生家认可度本身就不强,半月功夫便连克多功城、真冈城、飞山城等,逐渐进逼下野国的象征,宇都宫城。
足利长尾家主力继续北上,有消息传来,壬生纲房匆忙中召集了两千五百余人的大军,已经进驻唐沼城,加上唐沼城守将壬生周长的六百余人,实际兵力超过了三千,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希望在城下与景光决战。
唐沼城是一座由山城改建的平山城,是自东侧进入足尾山地的闸口,可谓易守难攻,单纯笼城战的话,景光剩下的不到两千人虽说是精锐,但也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
人总是自大的,见景光分兵后兵力明显少于自己,壬生纲房携三千军势于城下布阵与足利长尾军野战,战事自午后持续到深夜,壬生家算是见识到了募兵与征兵间的差距,本家武士、足轻死伤逃窜不计其数,最终逃回唐沼城中据守的只有不足一千人,此一战可谓让壬生纲房颜面尽失。
野外合战之后,景光令部署撤出城下七八里后才扎营,虽说本家伤亡不是太大,但面对数量优势之敌奋战一整天,常备各阵还是非常疲惫,匆匆安排用过晚饭后,除值夜警戒的队伍,其他人马抓紧休息。
虽说壬生家损失很大,但毕竟还有千数人于城中,笼城战仍然是不切实际,现在能够做的仅仅是等待了,看看自己这一战之威能否让壬生周长下决断。
患得患失间,景光却是一夜没睡,毕竟这一次的结果,将决定其能否真正入主下野国,真正意义上跻身强力大名行列。
第二日一早,唐沼城城内冒起了黑烟。加藤一族的探子回报,昨夜间,壬生周长发动了叛乱,于宴席间刺杀了家督壬生纲房。忠于两方的武士因此在城中大战了一夜,清晨时分,壬生周长才算完全控制住了局面。
听到以上信息,景光长出了一口气,虽说对壬生家的战事,可能仍要持续一段时间,毕竟领内忠于壬生纲房的人不会少,但壬生纲房一死,足利长尾家对壬生家的攻略,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不过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了。
景光甚至已经能够看到,自己领兵入主下野国政治统治象征、“关东八名城”之一的宇都宫城的时刻,已然不那么远了。
第七十三章 拐点
宇都宫城位于下野国河内郡,地处下野国正中心地带,交通十分便利。由于北到奥州门户白河关、南接下总国结城郡、东连常陆国、西到日光连山的各条重要道路都汇集于此,因而这里是东山道乃至整个关东的一处重要驿站。而与其政治地位、区位优势相反,宇都宫城的防御能力及其地下。由于地处大平原地区,宇都宫城是实打实的平城形制,仅仅是依托一处微微隆起的丘陵建城,因而又称为龟丘城。
十一月初,景光与斋藤朝信分别领兵自东西两个方向夹击,几乎是同时抵达了宇都宫城城下。此时的下野国中北部地区大部,已开始陆续降雪,景光坐在军帐中,远远望去,宇都宫城及其城下町具是一片银装素裹。
景光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座防守上四面透风的大城。说起大,是指其建筑规模,全城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仅仅主城部分目测面积近三万坪,在这个时代的岛国,算是极其少有的大城了。城池规模大不见得好,实际上此时岛国城池大多建的狭小,主要是考虑到防御上的便利,毕竟过于长距离的城墙防御,所耗费的兵力绝对是天文数字,不是谁都承受得了的。而由于在平地建造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