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公家的战国-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都一万石之间,这还要看年景好坏,哪里有足利郡两万五千石的平原领地来的划算,两方面一扯皮,景光倒是突然成了个小大名。
 长尾景虎事先征求了景光的意见,景光自然是一万个愿意,虽然听说足利郡由于欠缺经营,实际上郡中像样的城也就劝农城,且规模还不大,其他的都大多是是些砦子或是阵屋,但长年没怎么经历大的战事,到有些像是世外桃源一般。
 景光选择来足利郡,很大程度也是考虑到下野国内的形势。不论是结合后世的记忆还是这世的传闻,下野国内虽然战乱也多,但局势还相对简单,在宇都宫家长年内乱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强力的势力左右全国局势。同时,武田、后北条等关东各家大佬都还未来国中趟浑水。从后来经验看,可能是因为国内墙头草比较多,这几家也没在下野掀起什么危险的大风浪。所以,可以说来到下野国,不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有进一步图谋的话,都是极好的选择。
 景光对劝农城也是比较满意的,居住环境比较舒适,至于没有天守阁,在这个时代,除了那个尾张的大傻瓜外,哪里还有人会真的一天到头住在天守阁里,即使斋藤利政修建华美的天守阁,也多是在春秋时住一住,其他时候也就在举办宴会时才会呆在天守阁,把天守当别墅住,那可要一直到江户时期了。
 “殿下,关于跟随本家而来的武士,具体怎么个安置法?”问话的是斋藤朝信,也只有他问最合适。
 所谓的安置可不是说找住处,而是涉及分封、薪俸各事宜的,这话甘粕长重是不方便问的,因为他是最大的利益关系人。这次景光向长尾景虎求来了甘粕长重跟随自己,实际上,不是作为“与力”,而是直接转移了主从关系,没想到在征求甘粕长重意见时,这位本家如日中天的侍大将居然同意了。按惯例,长尾景虎收回了他的封地和居城,以后这位就得由景光从自己的封地中拿出利益来供养了。
 景光环顾室内的众人,明白其实大家都在等着看自己怎么安排甘粕长重这个标杆人物,以此也能对自己未来的利益有个直观认识。
 景光没有急着开口,在头脑中反复琢磨该如何解释自己的安排才合适。
第三章 劝农五条规
 下野国又分有足利、梁田、安苏、都贺、寒川、河内、芳贺、盐屋、那须等九郡之地,此时的总石高在四十万石左右。景光已经由足利长尾家家督长尾景长签署了委任状,在担任劝农城城主、足利城(实际为阵屋)城主的同时,受封足利郡约二万五千石,看上去很多,对于自己手下这些人来说也完全够封赏使用,但景光还是有其他的考虑。
 封建制和中央集权制哪个更好,这很难说,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天朝那么完备的文官体系和强大的文化向心力,所以不论是西洋诸国还是东洋岛国,一直实行传统的封建制,这主要是受制于通讯条件和管理能力,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臣子让其管理,确实会省去了很多麻烦。
 景光作为一个见识过中央集权威力的后来人,是不可能认同分封的,起码不是在刚刚有了点资本时就进行分封,这二万五千石可是原始资本,景光还指望借助其大干一场呢。
 当然,完全的中央集权模式,景光是不敢想的,真的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一套,不说以岛国的官僚体系行不行得通,起码自己手下们就先撂挑子不干了。即使强如“魔王”“猴子”和“乌龟”,也没敢搞这一套,哪怕是最后成功开幕的德川家康,最终也仅仅是领有全岛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即使再加上一门众也不过占半数而已。这个时代人们根深蒂固的认知里,土地就是要分封的,不然武士们还追随主公干什么。
 “诸位都是跟随我在山城浴血奋战过得,今日又不辞劳苦,甚至是放弃越后的一切随我来这八州之地,感激于心。”景光看着眼前的几人,真诚的说道。
 “殿下,不敢当!”甘粕长重等人诚惶诚恐的躬身行礼。
 “今日,我有幸获得足利这一郡之地,主要还是有赖于诸位的奋战出力,”景光调整了下语调,“实际上对于各位及本家武士的安置、后续奖惩事宜早就有了些想法,现在想要征询一下诸位的意见,如有不妥当的地方,尽可提出来。”
 “殿下,您如此说,让我等何其惶恐。”甘粕长重低声说道。
 “殿下,您说怎样就怎样,以前是这样,以后自然依然是这样。”柿崎晴家扯着破锣嗓子喊道
 “殿下不必如此,有事吩咐,我等听命便是。”三好政胜也已经进入了自己的新角色,俯身表态道。
 至于斋藤朝信,在前来下野国的路上,景光实际上已经私底下先问过其意见了,所以斋藤朝信没说什么,仅仅是和众人一样郑重行礼。
 大和尚定光院莲信作为客卿,则只是饶有兴致的看着这君臣对答的一幕。
 景光知道甘粕长重他们可能以为自己是在言语上故意客套,实际上自己还真有些拿不准想到的法子行不行,继续说道:“不必这样,就当是咱们在山城国时那样商量事情,不必太在意我的喜恶,也不要回避你们自己的利益。”
 景光看着面色依然有些紧张的几人,笑了笑说道:“那可听好了,办法定下来如果施行起来,以后吃了亏可别来找我。”
 “在山城国经历了幕府将军家和管领家的事情,我这些日子一直在考虑本家未来以何种方式立于这乱世,”景光将语速放缓,力求让众人都能有消化的时间,“琢磨了几条办法,想要听听诸位的意见,简单说就是一体奉公、封地虚授、奉行检地、亲兵常备、减封转封。”
 “哦?”定光院莲信笑道,“三郎大人,您倒是把在下的兴趣也勾起来了。”
 景光向莲信和尚点头示意,解释道:“所谓一体奉公,今后本家将不会采取各家施行的家老评议制度,转而设奉公役和奉公令,其中代替以奉公令全权负责参与决策本家重大事宜。”
 “这有何区别?”莲信和尚被这个名称弄懵了。
 “奉公役为在本家无实封地的武士或其他依附者,由家中按照一定的俸禄标准供养,而奉公令只能从奉公役中选出。”景光解释道,“当然,奉公令想要封地的话,可以退出职役,不再参与家中的评定事宜,仅按照家中决策结果参与军略执行。”
 甘粕长重等人还在思考景光话中的意思,而熟悉天朝文化的莲信已经大体摸出了些门道,这是为了防止出现重臣左右主家而安排的保险措施,同时也借鉴了明国的内阁制度,确保决策群体不被个人利益所影响。莲信凝视了景光一会儿,随即从怀中取出笔墨砚和手札,开始记录了起来。
 “所谓封地虚授,实际上也是针对奉公役而言的,”景光继续说道,“不论是奉公役还是一般武士,受封条件和标准一致,不过一般武士为实封,奉公役为虚封,在享受虚封地产出的同时,再由本家授予与其虚封地石高同等的薪俸。”
 “啊?那岂不是能领两份钱?”柿崎晴家惊呼道,却被斋藤朝秀止住,示意其继续听。
 “所谓奉行检地,现在还用不到,”景光笑着说,“以后本家领地多了,将在每郡设检地奉行所,其奉行承担郡代职责,如赋税、勘定等,并每五年检地一次,直接受本家和奉公令驱使,薪俸由本家承担,当然担任这奉行一职自然也必须为奉公役。”
 莲信停住笔,微微皱起了眉头,对如此设想多少表示怀疑,感觉如果真的要构建如此庞大的官僚体系的话,财力是一个方面,关键是景光不一定能够找到如此多符合条件的人才,毕竟采取中央垂直的治理模式,对地方官员的素质要求很高。
 “所谓亲兵常备,主要是关于足轻的问题,”景光说到这,见本身就是武士出身的几人明显更关注一些,加快了语速,“以后,本家将开始招募常备,当然大战时从农人中征召足轻依然进行,但仅仅作为辅助,如果是小规模战斗,则以后仅仅由本家常备参战。”
 “所谓减封转封,主要是针对本家以后攻略的各豪族,”景光说的有些口干,喝了碗水,继续介绍道,“以后凡是因战而降的各家,如果不是要废黜其家名、没收其封地等极端情况,则一律减封封地并转封他处,若是主动投降本家的,则可视情况仅仅转封。”
 最后一条倒并不是什么创新,各家虽然还不流行转封这一套,但对敌人减封或没收封地是肯定的,众人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但对景光提出的前四条,众人明显还是有些疑虑。
 “殿下!”甘粕长重率先说道,“我等作为殿下第一批家臣,自然都是愿意为后来者做出表态,我等不要封地又如何,愿作为奉公役服侍殿下左右。”
 其他几人也都表了态,不论其中各自的心思,景光觉得起码开端不错,以后怎么办还需要再细细摸索。
 甘粕长重等其他人发表完意见,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以上五条归根结底是‘人’和‘钱’的问题,在下还是担心本家是否能够承受并推行下去。”
 “这个我来解决!”景光佯装既有底气的回答道。
第四章 律令与幕政
 日本自古时起效法中国,在飞鸟时代就初步形成了律令制的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也是东亚地区唯一完全实现律令制改革的国家,逐步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政府,诸如国司领国、官位体系等都是在律令制下产生的配套措施。
 律令制的崩溃,与公家没落相伴。可称“武家第一人”的平清盛,跳出北面武士的身份限制,建立了第一个武家政权,虽然自己未开幕,但以六波罗探提的身份统摄中央政府。待平清盛死后,源平合战,源赖朝击败平氏,开创了幕府政治的先河,至此律令制在岛国彻底崩溃,一直到明治维新后才真正恢复。
 律令制与幕府制谁更适合岛国统治,这倒是很难说的清楚,老乌龟开幕后,在一定程度上施行的是两者折中的办法,主要是看到了律令制在“坐天下”阶段的维稳作用。
 景光倒是觉得,律令制在“打天下”阶段的作用会更大一些,当然也无法给甘粕长重等人解释什么是中央统筹、战时财政,见他们还不是太抵触才放下心来。
 景光提出的五条规本质上也是律令制与幕府制的折中,至于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确实要摸索一番,不过景光觉得自己目前家小业小,不怕出问题,小船总是好调头的。
 景光此时拿出五条规,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的这几位下属,除了甘粕长重,都还未真正从幕府制体系中得利,相对思想工作还是好做一些,要真的等到要从下属大名或豪族嘴里夺食,那就得思量思量家内的稳定了。
 “诸位如此信任我,未来一定不会让诸位失望的!”景光向甘粕长重等人躬身一礼,惊得众人避开并将身子死死匐在地上。
 “殿下,不必如此,就当我们跟着您赌一把大的。”柿崎晴家的回话引起屋内众人轻笑。
 景光跟着众人笑了笑,说道:“当然,现在本家重臣也就你们几人,暂时不单独设置奉公令了,还是大家一起商议,希望诸位努力让本家真的有全部实现五条规的一天。”
 在众人再次行礼,表示今后会全力以赴后,景光开始做出正式的安排:“甘粕近江守大人!”
 “在!”甘粕长重郑重的应道。
 “阁下放弃越后封地,携家眷随我外迁,这份情义甚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