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家的战国-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乃在下怂恿我家殿下,一切罪责是在下的。”樋口兼续俯身在地,氏光却并未予理会
“那阁下介入我上杉家继承之争斗,又用的什么借口?”上杉景胜再次抬起头来,直接出言道。
“自然是因为……”氏光看着上杉景胜有些恼怒的眼神,笑着,“我的拳头比较硬!”
上杉景胜显然未想到氏光说出如此直白的答案,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却听氏光继续说:“你也许会觉得不公平,我如此偏袒三郎(上杉景虎)不过是他比较走运,娶了玉子为正室,而三郎在此事中又不愿退,那我和北条家、整个关东自然便没有置身事外的道理。但起码我是极其不希望采取武力来决定传承的,你既然能得到如此多支持者占据大势,当然应该有其他的选择。”
上杉景胜面露苦笑:“怎么可能还有其他选择,追随我的各家国人,总不会是出于道义上的原因,还是要拿好处的,但知行这东西就那么多,自然要从另外一些人身上夺取。同理,现今三郎大人赢了,或者说阁下赢了,那山本寺定长这群人,自然能够从支持我的国人身上刮下血肉来。”
氏光是认可对方话中意思的,在这乱世哪有人能挣脱开一切制衡和利益枷锁,率性而为贯彻自己的想法,上杉辉虎无疑想要成为这样的人,而其清心寡欲的性子也为此创造了优势,越有欲望的人,越需要与他人交换利益,最终身不由己。
“为什么是三郎大人,不能是我?”短暂的沉默后,上杉景胜还是将心里的话问了出来,虽然现今已经没什么意义了,“阁下于父亲大人、母亲大人都很亲厚,与三郎大人不过是这些年才有了交集,为什么不能是我,难道就因为他有幸娶了玉子?”
“是,也不全是。”氏光并不回避自己对亲情的重视,“玉子需要我帮忙,作父亲的自然没有不管的道理,这是其一。”
“其二嘛,三郎是知道进退的,”氏光说着将腰畔的太刀抽了出来,“他与你相比,放的下一些虚名,只想做家督,而不是当这东国的霸主。关东管领啊,多么荣耀的位子,当年连谦信公也放不下如此诱惑。但关东是什么,不管关东各家是否承认,关东现今便是我北条家!”
“阁下想做关东管领?”上杉景胜问道。
“哈哈,”氏光笑道,“将军都没有了,是不是管领不重要,起码对于我来说不重要,但是没有管领对我很重要。”
“那么想来,有我家殿下在,对阁下同样十分重要。”在上杉景胜转入待机状态后,樋口兼续开口了。
氏光嘴角微微上翘,问道:“说不定一会儿阁下就要陪着喜平次大人一同切腹了。”
“既然勘解由长官大人说,上杉家不再任关东管领了,那必然是那位三郎殿有过承诺,在下斗胆一言,已在下愚见上杉家宗家,也不需要如今如此广大的领地了。对此,我家殿下是能为勘解由长官大人分忧的。”樋口兼续小心看着氏光道。
氏光盯着樋口兼续的眼睛,见对方却十分坦然对视,并未正面回应,而是笑着问道:“阁下是否有意出侍我北条家。”
樋口兼续一愣,同样笑着回答:“勘解由长官大人麾下名士、猛将如云,哪里有在下位置,在下能够服侍我家殿下,都力有不足,已是三生有幸了。”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氏光本来也没有想把上杉景胜怎么样,只不说是再敲打一番罢了。毕竟仙桃院夫人、长尾光纲正室春姬等等很多人的感情要考虑在里面,而上杉景虎虽然现在十分恭顺,但以后如何谁能预料。经历过上杉辉虎的开拓,山内上杉如今直接领有越后、越中、上野、能登,以及加贺的部分地区,即使刨除上杉景虎已经允诺氏光的上野一国,剩下的领地也足够广茂了。
且越后面积广大,虽产出比不得位于关东平原的武藏国,但地理位置特殊,又依托有佐度金矿,实际产出并不低多少,氏光既然决定介入上杉家的内斗,自然不能允许如此庞大的势力完整存在,拆分山内上杉家已势在必行。
第三十四章 改变
氏光亲自送上杉景胜及樋口兼续离开春日山城,在最终有个定论前,景胜及其家眷、贴身臣属将暂时居住在城下町,由柿崎晴家看管起来。
上杉景虎此时独自等在天守阁外,见众人出来,与景胜相互见礼,两人倒都表现的十分坦然。
“三郎大人一会儿有什么安排吗?”氏光见景胜等人已经离开,侧头问向上杉景虎。
“但听勘解由长官大人吩咐。”上杉景虎微微垂首道。
氏光见天色还早,便带着上杉景虎、北条景广两人出城往林泉寺方向走。
上杉辉虎按照原府内长尾寺的管理已经在林泉寺安葬,天室光育大师也已经作古,同样埋葬在此,氏光带着上杉景虎前往一并拜祭。
天正六年秋,山内上杉家在春日山城举行了盛大的继承典礼,上杉景虎正式继任家督,以氏光为首的关东众第一次为列入朝拜臣属名单,仅仅作为客人全程观礼。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作为此次上杉家内乱的失败方,上杉景胜也出现在了上杉家家臣团中,与众人一道恭贺新主。
此次内战致使大量越后国人被清算,而氏光则是主导此次清算的决策者。
中条家等扬北众势力,作为在景虎与景胜之间相互反水的主力,被收回了执行地,家中主要男丁被勒令切腹自裁。
已经被迫离开扬北多年的北条高广,拖着年迈的身躯终于自上野转封回到了越后扬北地区,几乎算是全盘接手了,原老冤家中条家的领地。
上杉景胜被封到了越中国松仓城,这原是椎名家的居城,因勾结一向宗在前些年被上杉辉虎剿灭,成为上杉家在越中国的据点。上杉景胜将得到该城及新川郡、妇负郡内上杉家的直领约七八万石的知行,作为退出争斗的补偿。
不过,这八万石也不是好拿的,越中国西部有一向宗的势力存在,又处在北陆道东西大通道,是抵御织田家的最前线。
氏光曾征询过上杉景胜的意见,给出了两种选择,其一是随自己赴关东平原,氏光将于近期解决里见家的问题,届时可将景胜封在房总地区;其二便是在越中。
上杉景胜显然并未因为此次失利,以及氏光支持上杉景虎,而丧失斗志,选择了虽然困难,但前景也相对开阔的越中,毕竟房总是关东平原边缘的半岛地区,被现在的后北条家牢牢包围,没有丝毫伸展空间。
山本寺定长、上杉景信、长尾景直等上杉景虎的支持者,在此役中抵抗比较坚定,也获得了更大的利益,特别是一直代表越后方面坐镇越中的一门众长尾景直,因率先帮助稳定了越中形势,避免因内斗造成外敌渔翁得利的情况,被加封到了能登国七尾城,领有了鹿岛郡、羽咋郡两地部分地区约五万石的知行,算是默认其代表上杉家镇守能登一国。
至于上杉家在上野国的直领,按照事先的约定被划给了以氏光为首后北条家,上野国人将由其统御,同时明确将不干预关东各家的兵事,上杉、后北条两家至此正式由从属关系转变为同盟关系,氏光对关东八州二百余万石的土地基本算是名正言顺拿下。
氏光在春日山城又住了几日,倒不是为了重温当年的感觉,而是一直等玉子顺利赶来山城,才算放心离开。临行前,少不得叮嘱玉子一些事情。
上杉景虎前任正室也是北条幻庵的女儿,虽然因病离世,但留下了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名为道满丸,氏光考虑到北条幻庵的这层关系,并未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而是逼迫上杉景虎将其送往林泉寺出家了。
作别越后众人,氏光带领联军返回关东,直接赶往骏河。
在上杉家内乱的当口,以“天下人”自居的织田信长也没闲着,令负责东国战事的本家大将柴田胜家,率先发起了对武田胜赖的战事。
现今的武田家,自大老虎死后,已经不复当年辉煌,曾经引以为豪的“四如精兵”,也在一场场败仗中凋零殆尽,不仅仅是本家武将,因年龄或者其他原因推出历史舞台,就连基层精锐武士都逐渐稀缺起来。
从领域上看,武田家仍是坐拥甲斐、信浓两国近百万石的一流大名,但外强中干的实质已被众人看清,甚至此时在信浓的国人,已经不那么听从武田家的调遣了。
柴田胜家自飞騨国绕道进入信浓,于钵盛山一代大败武田军主力,武田胜赖仓皇逃回甲斐,信浓中南部国人见状纷纷倒戈,向柴田胜家投降,转而加入到了织田信长一方。
上杉家控制的北信浓等地,也陆续遭到织田军的袭扰,但大多据守城砦,造成的实际损失暂时不大,但信浓众已经向春日山城求援,毕竟织田大魔王的心思没人猜得透,万一织田军掉头北上,各家可是吃不消的。
织田、武田两家在信浓与甲斐交界处又交战两次,均是以武田家惨败收场,织田家大军正式进入甲斐,向踯躅崎馆城进发,甲斐国内各家人心惶惶,恐惧情绪在家臣中蔓延。
天正七年初春,已经支撑不住的武田胜赖,同时向上杉景虎和氏光写信求援,上杉景虎面对如此局面也不敢擅自决定,第一时间征求了氏光的意见。
在权衡利弊后,氏光暂时收缩了对远江的攻势,带领两万余关东联军自骏河北上,穿过了富士山,进入甲斐国内。
武田家所属的国人已经收到了氏光来援的消息,对大军过境给予了充分的协助。
随着关东联军的到来,武田家面临的压力减少不少,起码家臣团得到了稳定,武田胜赖发布了全领动员的命令,在多次战损的情况下,又强行筹集起了两万多人的大军,配合氏光的关东联军,在踯躅崎馆以北地区与柴田盛家对峙。
与此同时,上杉景虎以山本寺定长为总大将,上杉景胜为副将,带领近一万余越后、越中大军,自北信浓南下,切断了柴田盛家的补给线,对其形成了合围之势。
第三十五章 善德寺和谈
天正七年初春,在甲斐与后北条、武田军对峙数月的柴田胜家,暂时放弃了对踯躅崎馆城的讨伐,引兵背上退入信浓境内。
氏光与武田胜赖商议后决定追击,两者与山本寺定长指挥的上杉军在信浓汇合,并于诹访湖畔的诹访盆地与柴田胜家决战。
野、越、甲三方联军总兵力超过六万,是柴田胜家的织田军两倍之数,但由于越后、甲斐均刚刚经历了本家族最困难的时期,常备的精锐部队已经所余不多,此次主要是动员农兵出战,特别是武田家,更是临时凑出的大军,实战上水分很大。
因而,战事主要围绕在柴田胜家和氏光之间展开,双方在山川盆地间激战月余,柴田胜家因兵力确实过于悬殊,应对上已有疲态。
天正七年盛夏,另一支三万余人的织田军出现在了信浓西部,向战场赶来。氏光派手下加藤众探明,对方铠甲及一应装备精良,并配备有大量铁炮部队,关键是本阵所用旗印为“永乐通宝”。
氏光万万没想到竟是惊动到了这位,为稳妥期间与上杉、武田家一同退回甲斐,并令驻守在小田原城的斋藤朝信、驻守在骏府城的北条纲成分别领兵一万驰援。
织田信长的支援部队与柴田胜家汇合后,再次深入甲斐境内,行军速度十分缓慢,但沿途城砦被一一摧毁,如遇到抵抗的,则则经常采取屠城方式报复。
这毕竟不是自己领地,氏光和山本寺定长对织田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