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武侠之旅-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遇春回头向众将士大声道:“加速行军,争取一个时辰之内,抵达天水!”
“是!”
大军加速,马匹奔驰冲前,带起一路烟尘,马蹄声如雷滚动。
常遇春这一路两万人的兵马,都是骑兵,说加速行军,那就加速,没有丝毫耽搁。
少林寺和尚数目为少,支援天水,自豫南至甘肃,长途跋涉,自也尽起阖寺财力,购得一千多匹马,分由众僧侣骑乘。
因而这一路兵马,尽是骑兵,冲烟破尘,两万骑向西疾驰。
……
日已西斜,这一场大战,竟是又自中午持续到了下午。
咚——
沉重的古城门被巨木撞开一个巨大缺口。
汉盟军士大叫:“啊!”蒙古军齐呼:“万岁!”
“盟主,请快下令,撤离天水,保存我中原武林的元气。目下我们……已失败了。”杨逍说道。
一个土丘之上,数十名将领齐聚,正是四方四象大阵的四路大军将领。
汉盟中军,仍在天水城外和蒙古官兵厮杀,城内在进行巷战。元军经过几个时辰的攻打,终于攻破了天水,此次天水大战,汉盟几已宣告了失利。
李晏一言不发,胸膛剧烈起伏,额头汗水大颗大颗滑落。
张三丰、殷天正、灭绝师太、杨逍、何太冲、宗维侠等人的目光,均凝注着李晏。
究竟是要玉石俱焚?还是率军后撤,保留元气,以图东山再起?
第六十八章:杀敌!杀敌!
李晏正惶急间,忽听得城郊蹄声如雷,一枚火箭冲天而起,跟着杀声四起。
殷天正大喜,说道:“盟主,咱们的援军来啦!”
从土丘东望,但见烟尘腾空,人喧马嘶,援军显是来得甚众。隐约之中,可见一面面大旗飘扬,上面旗号,却瞧不清楚。
猛听得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李盟主,老僧空闻,和常遇春常将军,率队来援!”
正是常遇春和空闻方丈率队赶到。
李晏高声叫道:“援军已到,大伙儿冲啊!”他中气充沛,话声远远传了出去,刹那间似乎将那千军万马的厮杀声一齐淹没。
汉盟将士军心大振。蒙古军却是一阵慌乱。
东面而来的骑兵队伍,听这蹄声,少说也有上万人,蒙古军就算适才得胜,也已几乎力尽,何况马匹死伤亦极惨重。汉盟援军新至,纵马杀一个来回,蒙古军如何克当?
呜——
突然间元军阵中锣声急响,竟然鸣金收兵,正在天水城中巷战的元兵一听到锣声,都回头而望,只见元帅的大纛正自倒退,大纛附近纷纭扰攘,显见是要先行撤离,登时军心大乱,士无斗志,纷纷撤退。
“杀啊!”
城中守军大声怒喝,一万余兵将,经历天水城破、巷战两个阶段,只剩得两三千人了。
然而天水城中,尚有数万百姓,适才元兵巷战,之所以以两三万众,拿不下汉盟三千守军,概因民众相帮。人人知道此诚一破,无人得以幸存,因此壮丁固然奋起执戈守城,便是妇孺老幼,也是手执刀剑,共抗强敌。
眼见元兵败退,正是痛打落水狗之时,谁也不甘落于人后,城内竟有一万多人,衔尾追杀。
一时城内城外杀声震动天地,空中羽箭来去,有似飞蝗。
李晏跃上马背,大呼传令,乘势向蒙古军冲杀。李晏、张三丰、灭绝师太、张无忌等发动四方四象大阵,来回冲击。
蒙古军军心已乱,自相残杀,死者不计其数,一路上抛旗投枪,溃不成军,纷纷向东奔逃。
常遇春那一路骑兵,箭法了得,勇悍之极,每一百人为一小队,跨上劣马,大声呼喊,狂奔急冲,霎时间便冲乱了蒙古军阵势。那一千多少林武僧,人数虽少,但个个身怀武艺,手执棍棒,元兵那是一棒一个,挡者非死即伤。
常遇春大喝:“儿郎们,随我杀敌!杀光这群暴元鞑子!”一夹马腹,纵马前冲,手中长矛横劈,一名元兵头颅碎裂,当场死亡。
空闻方丈也手拿一条棍棒,他虽是出家人,应当慈悲为怀,但面对凶残的鞑子,亦奋起明王怒火,一身少林武艺使出,他那一条棍棒,真可谓是檫者就伤,挨者就死。
众元兵惊呼连连,四下奔逃。
察罕特穆尔虽传出了数十条军令,要求各军重整队伍,前队变后队,缓缓撤退。
但蒙古军兵败如山倒,一时之间哪能收拾?
察罕特穆尔治军虽严,逢此乱象,也束手无策,只得吩咐一个万人队殿后,缓缓东退。
李晏等纵骑而出,持戈握矛,追杀元兵。
此次既已反败为胜,势要剿灭蒙古军,不给元廷喘息的机会。西北一带,须尽归汉盟。
烟尘之中,一群骑兵身披轻甲,乘马冲杀而来,弩箭嗤嗤射出,当者披靡。蒙古军后队万余人,被常遇春那一路骑兵追上,都被射死在天水城郊。
这支骑兵沉默无声,只听得放箭之声,跟着便有元兵惨呼,跌落马背,惨死当场。骑射功夫,竟是不比生于马背的蒙古军稍差。
汉盟众人在江湖上见过的高手着实不少,他们自己,也是一方武林高手,但如此强大的一支汉人骑兵,却是第一次见到,无不骇然,均想:“幸好这是友军,倘若是敌人,咱们武功再高,也挡不得两三轮齐射,便一个个都给射成了刺猬。”
常遇春坐在马背之上,大声呼叫:“李盟主,老常来帮你打仗来了!”
李晏纵马越过元兵尸体,瞧见了常遇春,见是一个魁梧大汉,朗笑道:“多谢常将军援手!多谢空闻方丈及少林寺的援助!”
常遇春笑道:“李盟主,你平克西北,老常时常暗恨,不能随你杀敌,深以为憾。后来老常得徐达徐大哥书信,便尽起骑兵,赶来相助。途中正好遇到了空闻方丈率领少林寺的一干武僧,因而一道前来。”
空闻方丈微微一笑,合十道:“李盟主,你告诫提醒之恩,少林寺不敢或忘。”他说的是武当派遭到元廷针对,险些覆灭之后,李晏遣人送信少林。
虽则少林寺后来并未收到元廷针对,但这份恩情,少林寺始终牢记于心,更何况汉盟存亡,关系重大,西北、西南,甚至华中一地,或汉或虏,在此一战,却不由得少林寺袖手不顾。
李晏道:“多谢两位及众将士、高僧搭救!”
常遇春又向杨逍、范遥、殷天正等一一参见,他在明教教中职位不高。群豪感念其援手之恩,都不敢以长上自居,执手问好,相待尽礼。
“常大哥,想是小弟了。”张无忌纵身而前,紧紧握住了他手。
张无忌幼时,遭受玄冥神掌,张三丰勉强替他续命,上少林寻求《少林九阳功》未得,途径汉水,恰逢元兵追杀常遇春,张三丰施以援手,救下常遇春和周芷若。
后来张无忌被常遇春带到蝴蝶谷,跟随医仙胡青牛学医,而周芷若则被张三丰送到峨眉派,拜在了灭绝师太门下。
因而两人关系甚笃。
常遇春横矛大笑,说道:“咱们兄弟终于可以一起上阵杀敌了!”
张无忌也自激动,待常遇春向张三丰拜见之后,又向他介绍了周芷若。
常遇春见到当年汉水中的船家小女孩,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不由得十分慨叹。
李晏朗声道:“元兵败退,正是剿灭蒙古大军之时。咱们冲将上去,将众鞑子杀个干净!”
“是!盟主!”
众人齐道,声势震天。
李晏等直追出四十余里,再见不到一拨活着的蒙古兵,方才凯旋而归。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叫鞑子元帅给跑掉了。”李晏叹道。
张三丰笑道:“盟主,咱们既已全歼了蒙古官兵,一个鞑子元帅,就无关紧要了。须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士兵,他再有才干,也无用武之地。何况此次兵败,他回到了大都,还能不能活着,都是一个问题。”
李晏一想也是,舒缓了心情,率队西归,大胜而回。
第六十九章:明心见性
自汉盟和元廷开战以来,虽则尽克三省,连战连捷,但最大战事,亦不过涉及五六万士兵的玉门关之战。
此次天水大战,双方动员的兵力,多达三十万,元廷更是出动了二十万大军,由天下兵马大元帅亲自统率,表明了元廷的决心。
当此之时,天下虽已纷争不断,反王四起,乱象更迭,但这般庞大的战役,亦是十分罕见。
而二十万元兵尽墨,更是军心大沮。天下但凡有识之士,均知元廷气数已尽。
自从红巾军起义,虽分东、南,各有领导人,又有时间先后,但这几次义军反叛,实已动摇了元廷根基。直至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李晏恢复修为,组建汉盟,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攻克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实乃震惊天下人的壮举。
西南、华中、华南、华东之地,虽有各路义军,但不仅元廷派兵镇压,各路义军之间,也是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各路义军、元兵犬牙交错,谁都没有完全占领一片地域的实力。
直到今天,元兵大败亏输,这么一来,唯有西北之地,只在汉盟统治之下,无有别军。
元廷终于完全丢失了一块地域的统治权。
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李晏领军回到天水城边,守军将领唐洋早已率领守军将校,大吹大擂,列队在城外相迎。众百姓也拥在城外,陈列酒浆香烛,罗拜慰劳。
李晏下马,步行入城,但听得军民夹道欢呼,声若轰雷。
李晏想道:“我来至此界,也已有了将近两年时间,武功上没有什么明显进步,但我的第二个目标,却已初步完成。攻克西北,南方大地上的各路义军,多属明教五行旗下,如朱元璋、徐达,便是明教洪水旗下,徐寿辉,亦属于明教。”
“我的目标,只是推翻元廷,我的军队,也或属于明教,或属于天鹰教,将领高层,亦来自江湖各大门派,并无我的直属势力。推翻元廷,覆灭暴元,天下各路人马,倒可勉强合力,这是汉蒙之争,由不得他们袖手旁观。”
李晏眸子一暗:“但推翻了之后呢?我要继续维持汉盟吗?别说天下间的各路兵马,单是汉盟内部滋生的各种矛盾,就会让我焦头烂额,难以处理。”
明教五行旗和天鹰教的矛盾,明教和峨眉派、崆峒派等江湖门派之间的矛盾,等等等等,目下他们只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推翻元廷而努力,尚可压制自己的情绪,不愿破坏大局。
但有朝一日,元廷覆灭,谁又会愿意继续压制自己呢?
没人愿意。
何况各路义军,届时也将为了争夺天下正统,生死厮杀,其激烈凶狠程度,不下于汉盟和元廷之战。
这可不是李晏一个人能再说服的。
除非他愿意维持汉盟,以威望、实力,收服各路义军,再建新朝?
但李晏有自己的势力吗?明教、天鹰教、武当派、峨眉派等等势力,会愿意继续听他号令吗?
“我看不见得。”李晏暗叹,“汉盟只是根植于诸多势力之上,基础是汉蒙之争。待暴元覆灭,汉蒙之争落下帷幕,汉人之间的内乱,却不是谁能阻挡的。我既没有独属于自己的势力,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剩下的事,我也没有兴趣了。”
“有那些时间,我还不如花在修炼上。”
李晏可没有忘了,他进入此界,首要的目标,可是寻求突破先天之法。至于推翻暴元,那都只是第二个目标。
建立新朝,他就再没有那个精力,也没有什么兴趣了。
皇权富贵、三千佳丽,与他何干?
“能于我长生吗?”李晏自问。
很显然,不能。反而占据了他大量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