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武侠之旅-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过陛下。”
李晏和王三分别落座。
随后有酒菜上来。
唐玄宗道:“来来来,荡魔拳圣,朕为你介绍一下。”向那左边下首的二女道:“这位是公孙大娘,那是朕的女儿,封号万安。”
公孙大娘和万安公主,报以一笑。
又向那右边下首道:“他是太子李亨,后面依次是张说、王忠嗣和吴道子。”依据顺序,第一个座位是太子李亨,后面是右丞相张说,唐玄宗的养子王忠嗣,以及“画圣”吴道子。
双方见礼。
李晏多瞧了吴道子一眼,画圣之名,岂有不知者?
与此同时,他也恍然,难怪那两人,他适才察觉其气息浑厚,武功极高,原来一个是内景境的公孙大娘,一个是画圣吴道子,有此能为,不足为奇。
太子李亨道:“父皇,荡魔拳圣,初至京城,儿臣愿赠以一座宅院,请父皇许可。”又向李晏道:“拳圣阁下,千万不要推辞。”
“可。”唐玄宗笑呵呵道。
李晏一笑,有人赠送宅院,为何不要?出于礼貌,他谢了一句。
唐玄宗一挥手,那些侍立的舞女、乐官,躬身一礼,退出了南熏殿。
直至殿中再无他人,唐玄宗叹了口气,说道:“张说,朕吩咐你的事,办好了没有?”
“回陛下的话,已经完成。”张说道。
唐玄宗点点头,说道:“那好,念给众位听。”
众人一奇,却不知唐玄宗吩咐张说的,究竟是何事?竟要寻了荡魔拳圣——李晏来,当面宣布?
右丞相张说站起身来,从宽大的袍袖中,掏出一份卷轴来,念道:“魔宗屠戮百姓,去岁,据粗略统计,有五千余百姓,命丧魔宗之手;前年,亦超过三千余;上前年更多,有六千五百余人,惨遭魔宗歹人杀戮。今年的数目,暂未出来,想来也少不了。”念的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
众人心情沉重,魔宗的杀害,已超乎他们想象,一年几千人,全天下,能有多少人,可供魔宗杀戮练功?
便是万安公主,一生中大半时光,居于宫中,不履尘俗,亦知魔宗之毒、之狠,实该受千刀万剐之刑!
张说叹道:“本官收集的数据,只是查明了的,偏远山野,交通不便之地,又有许多死亡之人,便是朝廷官府,也无法尽知。”
众人默然。
忽见唐玄宗重重一拍桌案,碗筷跳起,汤水溅出,只听得他恨恨道:“魔宗贼子,祸害百姓,搅乱社会治安,实在该杀!”
呼!
那王忠嗣一下起身,走到桌前,单膝跪下道:“陛下,臣愿请旨,领兵剿灭魔宗,不灭魔宗,决不罢休!请陛下允可。”铿锵有力,意志甚坚。
这时的王忠嗣,年纪尚轻,尚未领兵,距离他真正扬名,开始横扫四合,巩固大唐盛世之南征北战之旅,还有好几个年头。
太子李亨改换了下座位,他虽有心,却不能像王忠嗣那般,自愿领兵。
太子领兵,皇上春秋正盛,实是极大忌讳。
李晏眯缝起眼睛,太子李亨,他自是知晓其人,后来的唐肃宗,便是他了。王忠嗣,却有些模糊,后世之时,依稀听过此人名号,却记不太清楚。
总而言之,是一个猛人!
唐玄宗道:“忠嗣,你之决心,朕亦知晓。可魔宗,不同于吐蕃、突厥等异族,凶狠残忍,一个个的,还都是武林高手,你暂时应付不下。”
王忠嗣跪着,没起来。
张说道:“陛下所言,甚为有理。吐蕃、突厥等,那是大军作战,比拼的是双方将领行军打仗的本事,士兵们的意志力。剿灭魔宗,却是小队作战,拼的是个人勇武,有再英明的将帅,也不济事。”
听到这里,唐玄宗的意思,李晏哪能不知?
唐玄宗的目的,显然是召集天下间的武林高手,汇聚起来,剿灭魔宗。此举,一可打击魔宗,使其几十年内,再无兴风作浪之力;二来呢,魔宗余孽,临死之际,奋起反击,杀伤的各门各派高手,决计不少。
各大门派,实力必然受损!
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忠嗣,起来吧。”唐玄宗道。
王忠嗣紧抿着嘴唇,回入桌案之后。
唐玄宗道:“魔宗,何谓魔宗?修炼魔功,残害百姓之人,便一律是魔宗余孽,当处以三刀五洞之极刑!”目若晨星,炯炯有神,顾盼之际,意气风发,“魔宗起于北朝,胜于北朝、南朝,于隋末,又复崛起,我大唐建立,方始遁入边疆,隐姓埋名,不敢露头。直至贞观年间,不甘心的魔宗余孽,潜入长安城,意图刺杀太宗皇帝,幸有玄奘法师护驾,十声毙十魔,魔宗再度遭受重创,高宗、则天皇后年间,均未冒头,可到了朕的治下,却已初现苗头,朕不忿哪。”
“诸位,魔宗之杀戮,人所共知。”唐玄宗语声激昂,“练武强身,本就是历朝历代之皇帝,所推崇之事,只要是正当门派,谁会干涉?谁又愿意多管闲事?没有人。可魔宗之人,修炼魔功,便需以百姓血祭,百姓何其无辜?朕痛心哪!大唐的子民们,正在遭受魔宗歹人的杀戮,朕倾尽全国之力,也必要剿灭魔宗!此言既出,不达目的,便誓不罢休!”
“陛下(父皇)圣明!”
太子李亨、右丞相张说、王忠嗣、万安公主,四人伏倒在地,意甚激越。
画圣吴道子、公孙大娘、李晏、王三,却稍显平静,只一抱拳,表示认可唐玄宗之言。
的确,魔宗余孽,有一个算一个,都该杀死!
唐玄宗这条政令背后的含义,四人心知肚明,却也不会反对,甘杀魔宗余孽!
第一百一十二章:水陆法会之意
太子李亨等四人起身,重新坐好。
右丞相张说道:“陛下,围剿魔宗,是怎么个章程?还请示下。”
李晏侧耳聆听。
他不是朝廷中人,乃罗浮宿老,唐玄宗封赐的“荡魔拳圣”四个字,他虽也认可,却不会改变立场,加入朝堂。
唐玄宗点点头,笑吟吟的道:“张相,你是文官,便负责后勤。”右丞相张说领旨。
向那“唐宫第一舞人”公孙大娘道:“公孙,你是皇宫供奉,愿不愿出去,随你意愿,朕不强求。不过,有时带万安出宫,见见世面,涨一涨见识,那也是可行的。”
公孙大娘微一颔首,表示同意,万安公主本就是她唯一弟子,要继承她之衣钵。
“是,父皇。”万安公主道,话音清脆,娇嫩动听。
李晏面上毫不动容,心下却是一愣,万安公主的声音,他听到过,初入长安城时,运力偷听到的对话,乃一名为翡翠的丫鬟和一不知名姓的公主,原来就是万安公主。
又向那“画圣”吴道子道:“吴道子,你是朝廷为数不多的先天圆满之一,余人各有要职,暂走不脱身,你便要多担些责任。”
吴道子道:“是。”他以画扬名,臻至先天圆满境,却只作宫廷画师,自觉一身才华,无有用武之地,难免蹉跎感怀,朝中事务,提不起兴致。此时奉了灭魔之令,为百姓做事,他面色淡淡然,心头却甚是激动。
唐玄宗一笑,见着自己养子王忠嗣又欲站起,请愿领兵,说道:“忠嗣,你武艺低微,围剿魔宗,不比两军交战,看重的,就是个人勇武。你跟随裴将军,好生练武,别辜负了朕的期望。”王忠嗣闷闷不乐。
唐玄宗道:“吐蕃、突厥,屡次犯边,劫掠我大唐百姓之财物,杀我大唐子民,待国中不安生的魔宗平灭,便需对外动兵,那时候,才是你的战场。”
王忠嗣登时精神一振,行兵打仗之事,他跟随裴旻,已学了个七七八八,纵然此刻出师,率军北伐、西进,亦可有一番作为。偏生武道一途,他进境缓慢,灵丹妙药、功法秘籍,均有皇室供应,个人无需忧虑,仍只后天大成之境。
他有时颇为苦恼,自知不是习武之料,须知,万安公主,也才二十来岁,便已至先天妙境!
李唐皇室,年轻一辈中,便以万安公主为最强!
“太子嘛?便辅助张相,张相年岁甚高,精力难免不足,你是大唐太子、储君,要学会分担朕的忧虑。”唐玄宗道。
“是,父皇。”太子李亨慎重道,跪下磕头。
唐玄宗最后才面向李晏和王三,笑容满面的道:“荡魔拳圣、王三,你们是武林中的高手,曾于广州城,灭魔有功。朕的想法是,你们二人,至岭南道、剑南道和江南道西部,围剿魔宗余孽。”话中有未尽之意,李晏和王三,却是心知肚明。
岭南道最强大的势力,是罗浮,剑南道和江南道西部则是苗疆村寨,只是二者较低调,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甚少涉足外界。
唐玄宗的意思,便是二人集合罗浮、苗疆村寨的力量,荡平岭南道、剑南道、江南道西部的魔宗余孽,至于能有多少物资和名声上的收获,那就看两家自己的本事,他不过问。
李晏和王三互望了一眼,均极厌恶魔宗,尤其是王三,恨之入骨,杀意甚隆。有朝廷大义,官府支持,围剿魔宗,便有了大义名分,可统合各地中小型势力,有利有弊。
弊端则是围剿魔宗时的死伤,需自家全权承担。
两人稍一思考,还是同意了下来。
魔宗,的确该杀,些许死伤,那是难免。大不了,便只领高手出征,务求剿灭魔宗,使其倾覆,再无残害百姓之胆、之力。
须知,岭南、剑南两道,包括江南道西部,多深山大泽,交通不便,藏匿的魔宗余孽,比之中原数道,要多得多,惨遭魔宗杀戮的百姓,自也更多。
处于百姓的立场,他们肯定会答允。
唐玄宗道:“围剿魔宗,自不止你们这些人,裴将军那边,朕早就和他有过周密的详谈,他会领着小股部队,北伐西进,关内道、陇右道、河北道、河东道,均是他之辖区。”
他说的是“剑圣”裴旻,朝中明面上唯一的内景高手!暗地里,公孙大娘也是内景,卫戍长安城。
而裴旻,本就是兵伍出身,所习之剑,乃自杀伐中来,他的责任、担子,也是最重。
众人很明白。
唐玄宗道:“大唐十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和河南道,江湖门派林立,六宗之五:茅山、龙虎山、闾山、白马寺、少林寺,均在其中,为百姓做事,清剿魔宗,他们也要出一份力。”
唐玄宗微微一笑,说道:“朕欲举办水陆法会,号召全天下的有识之士,合力围剿魔宗,诸位,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一怔。
唐玄宗已分派好了任务,何必再多此一举,办这个劳什子的水陆法会?随即恍然:“啊,是了,天下宗门强者、散修高手,要想联合起来,唯有朝廷出面,方可成行。更何况,这是为民谋福祉的正义之举,江湖人士,本就心慕名利,倘若秘密行动,死时无人知晓,是否有坟墓,那都是两说,这么一来,能有多少人尽心尽力,却是说不准的事。反倒是口号喊了出去,世人皆知,出于名誉方面的考虑,谁都会尽心竭力,博一个好听的名声。至于咱们这些,则是私下里的吩咐,表明他的重视,以及在灭魔行动中,咱们的主导地位。”
唐玄宗的心思,不难猜测。
蛇无头不行,而做同样的事,几批人中,总有亲疏之别,事中朝廷支持力度,事后论功行赏,这便是极大的区别。
李晏心念一转之际,便即明了,却不排斥。
在灭魔的同时,能为宗门带来更多物资上的收获,譬如功法、兵器、金银财宝等;名誉上,更是占据灭魔行动的主位,功劳自不会小。
不过,具体是个什么意见、看法,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