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豪杰-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明,出去吧。”张奂拍着段颎的肩膀说道。
段颎面无表情地跟着张奂出了大营,他的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他们三人能够平平安安的坐在同一大帐内痛饮一杯。
而张奂也在担忧,皇甫规的病情若不早一点赶到这里,是不是还有救?他们也只能期望张仲景有救治皇甫规的良策了。
过了一会儿,张仲景也一脸沉闷出了大营,二人看着张仲景也黑着脸出来,赶紧询问究竟怎么了。
刚说到一半,张仲景就有些哭腔,他从未见过如此重伤能够依旧忍受着病痛继续处理边疆事务的人。
当他解开皇甫规的衣服后,看着皇甫规背后的伤势,纵使一个强壮的人也不可能支撑这么久,皇甫规竟然咬牙撑了如此之久,这还是人吗?
“二……二位将军,药已经敷好了。”张仲景回到了自己的大营,段颎二人摇了摇头,走进了大帐内。
皇甫规趴着舒服了很多,刚刚敷药感觉有些疼痛,而后又缓和了很多,至少他能够移动一些。
见段颎和张奂两人进营后,刚想起身,二人赶紧把住了他的手不让他起来,并且坐了下来。
“哎……威明啊,为何不早些说?让我等如此心急。”段颎问道。
“是啊威明,怎么会这样?我记得你前些年还好好的。”张奂说道。
“嗨……其实我不想麻烦你们,看到你们两个曾经的恩怨就此了解,我也没有什么憾事可言了,况且……生老病死,又有何惧呢?”皇甫规笑道。
三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不觉间又哈哈大笑,三名老将军坐在大营中,曾经的不愉快的事情都云消雾散。
“待我病好,我们再饮千百杯!”皇甫规说道。
“好。”张奂点头道。
“赶紧恢复,我们还得喝上张慕贤侄他们那儿产的醉仙酿呢。”段颎说道。
“定世贤侄如今如何了?”说到这里,皇甫规问道。
“哦,定世他已经被陛下册封为弘农太守,领乡侯,将弘农一线皆交给了他。”张奂回答道。
皇甫规有些疑问,为何那群公卿大臣们不劝阻?而是放纵年轻的刘宏如此行事,这不符合他们的风格啊。
其实他们俩人也很奇怪,为何那群公卿大臣们没有什么动静,照常来说这群公卿大臣最敬重的便是这规矩了,张慕还未及冠便册封如此之高官,他们不是更应该反对吗?
但相反过来,刘宏脑抽了,想要扶植自己的军事人才,朝堂之上的文武大臣们都不可轻易信任,所以只能将这张慕安排到了司隶重地弘农,把皇甫嵩安排到距离洛阳最近的河内郡。
他们几人决不能在洛阳,但若在洛阳任职,那群公卿大臣们非得吵上天不可,但实际大权依旧还在刘宏的手中,名义上给了张慕独断专权的权力,但是一切命令都是刘宏所下,张慕有任何异样,他都可以很快得知。
张慕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尽量不做大的事情,只是安安静静地扩充军备实力,加紧粮食储备和兵器打造,在十年之内将他手中的王牌彻底打造出来。
既然是暗中行事,自然也不能让刘宏知道,所以张慕特意派王越与龚义二人奔走天下封锁所有关于弘农军备问题的消息,让洛阳那帮人什么都不知道,包括刚刚晋升的皇宫大总管张让。
张让现在彻底成了张慕的眼中钉肉中刺,他扩充军备的事情,决不能让张让获悉,反而,还必须要讨好他,但决不能与张让闹掰,以便自己在朝中又立下了一个根基基础。
第一百一十六章 张让来访
时年九月,张慕已经担任弘农太守已半年之久,一个没有及冠的太守让朝堂上的臣子们啼笑皆非,但刘宏却不屑一顾,既然他十一岁上台主政,那么大了好几岁的张慕又有何不能呢?
被擢升皇宫总管的张让的野心愈发突出,久而久之他的野心就透露出在了表面之上,肆意在朝堂上插话阻拦臣子进谏,并且以粗鄙之语反驳他们,刘宏却没有惩罚,而是大大的奖赏了他。
张让年纪比刘宏大二十岁,年纪摆在那儿也不算什么,但表面上虽然他是君,张让是臣,可在背后,刘宏只能唯唯诺诺,信服于他,并且给予他最大的权力。
“阿父,此番在朝堂之上,臣子们果真忤逆……”刘宏说道。
“还望陛下明察,奴家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但凡臣子们有一点忤逆陛下之举,奴家必以死相报。”张让拜道。
“阿父请起……阿父忠君体国,朕心甚慰,今平复国乱,天下安定,实在是天下之福啊。”刘宏笑道。
“还赖陛下英明神武。”张让笑道。
说到这里,刘宏却不得不将话题转进了一个人,那就是朝堂臣子们议论纷纷的张慕,自张慕担任弘农太守以来兢兢业业,将弘农郡治理的井井有条,着实让那群臣子们目瞪口呆,他意继续拉拢张慕。
张让也清楚张慕的能力,在参与政变的事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有两人,一人是皇甫嵩,一人便是张慕。
不过张让并不看好皇甫嵩,因为皇甫嵩生来光明磊落,做不得那些太监们见不得人的事情,但反过来看张慕,张慕既然能够与左丰打好关系,那么和张让应该也有可能达成一致共识。
“阿父,意下如何?”刘宏问道。
“奴家遵旨。”张让点头道。
此时,张慕正带着一群民工前往阙楼进行封顶,重修的阙楼此时更加的高大,一来又开三扇箭窗负责警情防备,二来天下闲人雅士慕名而来,对他的名声百利而无一害。
近期群英楼也迁入弘农郡,但群英楼的主根据地还是在曹阳城,并且张慕分派府中一些擅长这些领域的人分别去弘农治下开设的群英楼进行管理与监察。
“来来来……小心。”张慕手托着一块大木板上了房梁,房梁上的民工也托着那块木板将其盖在了楼顶。
“好!!!”当最后一块木板被盖在房顶上,所有民工拍手叫好。
张慕飞身一跃,稳稳的停在了地板上,扩建的工作总算完成了,看着扩大后的阙楼,看得更远了。
“嗯,辛苦诸位了,今天最后的工钱都在外面。”张慕对那些民工们说道。
“谢大人!”民工们拜了拜,一窝蜂地出了阙楼去杨伯那里领钱去了。
只看侯府随从快步走来,张慕便赶紧询问一番发生了什么,侯府随从将张让已经抵达侯府的消息告诉了张慕,张慕心想他怎么来了,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此时王越刚刚训练回营修整,得知张让带着帝国虎贲前来曹阳城拜会,于是也亲自跟随着张慕来到了侯府去看看张让此来有何问题。
自从上次他护送窦妙回宫之后,他的心却一直没有放下她,每日每夜都在思念她,去想她,有的时候自己望着月亮都会被那些往事逗笑。
“哦哟哟,奴家可算又见到了少君侯!请受奴家一拜~”张让欲行大拜之礼,却被张慕拦了下来。
“总管大人可是说笑了!慕怎能与大人相比呢?大人快快起来。”张慕将张让扶了起来后,将其奉为上座。
张让点了点头,倒也算是识趣,想要拉拢他也不是那么难,他可是听说弘农府库财务紧缺,若从国库调出一千万钱给他,他必定效劳。
“哎呀~奴家自从上次那场大战过后可是好久没见少君侯了,奴家甚是想念啊。想念少君侯在战场上的威武,那是……那是何等的霸气冲天啊!哈哈哈~”张让又发出了那公鸭嗓的笑声。
“总管大人真是客气了,让慕怎能面对总管大人?大人请说,慕有什么可以效劳的,慕必定效劳!”张慕知道张让的意思,于是起身意思一下。
“哦哟哟~少君侯这是做什么?咱呐……只是找少君侯叙叙旧,顺便带了些礼物而来~”张让示意门外的帝国虎贲,将门外的十五箱的钱都抬了进来。
只见帝国虎贲将十五个大箱子全部打开,张慕被张让的大手笔惊讶的目瞪口呆,张让这是来给他送钱来了?不可能吧?
张让坐在上堂笑了又笑,于是起身对张慕言明来意,他们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为了让他在弘农做一枚棋子,倘若有任何动静,张慕必定以最快的速度援救京师。
“总管大人,这些钱,慕受不得啊!”张慕又掩饰了一番自己对钱不感兴趣的表情,张让却给张慕下了一个台阶,将这些钱直接强行送进弘农府库。
张慕明面上拦阻张让不让他们这么做,其实二人心知肚明,张让一边让帝国虎贲去往弘农府库,一边稳住张慕,张慕也清楚张让的意思,索性演戏演到底。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张慕是想要那些钱,但是明面上却不敢明面说,之前张慕曾说过,他不是自命清高之辈,却又不是自甘堕落之辈,为了能让他们能在这腐朽的汉室王朝过上相当富庶的日子,这便是他的心愿。
王越在一旁笑了笑,他也知道张慕的意思,先前张慕曾召集众将在大帐说了几句话,而这句话也让龚义有了回忆,那便是张慕生病时给张慕治病的那老者。
通过这一件事,他们也彻底清楚,这已经不是一人两人的事情,而是天下千万百姓的事情,就像秦二世暴政那样,发动了农民起义。
他们也曾想过上奏朝廷,但是有一点,若上奏朝廷,天下将会再次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这动摇的大汉江山在安宁十年,这场暴风无法避免,上奏与不上奏只不过是延缓起义时间而已……
张让的到来,让张慕有了一个想法,暂时性的蛰伏,暗中继续训练兵马和购买军备物资,明面上讨好张让,张让这一关若过了,那么他将会多了一个经济上的外援,日后天下大乱,张让可是个不可多得的“功臣”。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备初遇牵招
自刘宏下达无论年纪大小出身凡是有才之士皆被举为各地官员,而刘备也被同乡人推荐上奏朝廷出任涿郡主簿。
虽然年龄小被郡中官吏所耻笑,但是他的作为可不止于此,自从上任以来,太守欲出城游猎,刘备以明言规劝,官吏欲强取豪夺,刘备以法令惩治,可谓深得民心。
然而,公孙瓒见师弟刘备当上了主簿,非但没有嫉妒,反而还为刘备高兴,恰好朝廷的任命也到了,让公孙瓒去北平担任郎将协助本地太守镇压乌桓。
“贤弟,为兄明日要走了。”公孙瓒收拾一番,准备赴任去了。
“兄长,此一别也不知何时再见,还请兄长在北平作战时多保重,小心敌军。”刘备拜道。
“倒是你,年纪轻轻便当上了主簿,俗话说得好:甘罗十二拜相,英名在外。贤弟为汉室贵胄,日后前途不可厚量,还望贤弟多加保重。”公孙瓒点头道。
“小弟谨记于心。”刘备点头道。
说着,门外有一少年骑着战马停在门外,刘备朝着门后看了看,那的确是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不过看起来更像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
那少年走进屋中,朝着公孙瓒拜了一拜,公孙瓒笑了笑,两人热情相拥,数月不见,他也长高了很多啊。
“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公孙瓒拽着那少年的手介绍道。
“哦?”刘备见此人器宇轩昂,生得一身英雄气。
“此人名叫牵招,乃是隐士乐隐之徒,今日刚刚是他拜师的第一年。”公孙瓒介绍道。
“竟是乐隐之徒!幸会幸会。”刘备拜道。
“刘兄言重了。”牵招谦逊道。
牵招此来正是为公孙瓒送行的,他二人相识五年,惺惺相惜,常常在院中切磋武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