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诸天修史书-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头大妖自从被感染以后,脾气愈发暴躁,思路也更加疯狂——本来,他这个久居内地老虎精是不会被旧日支配者影响的,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他因为和六天故鬼的联系而变得更强,成为一方妖王,却也因为这种联系,在地府陷落之后被血魔顺藤摸瓜,在他身上种植了眼睛、触手和瘤子,吸他的血,逼的他不得不向另一个旧日支配者献祭,来缓解自己的症状。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普渡慈航依然云淡风轻——这不是装的,是真把自己当成普渡慈航如来了,因此用起佛法来毫无违和感——灵山本在汝心头吗。
这种状况,在有佛门传承的世界里本来不应该存在,普渡慈航这种“伪佛”的境界一但面对佛门真谛——读金刚经,与人论法,甚至面对释迦牟尼像的时候都有可能破灭,就像黄眉老佛碰上弥勒佛,老佛就变成了小童。
但是普渡慈航没有,反而大摇大摆的占据寺庙,吸收香火,让手底下的小蜈蚣充作和尚,这其中恐怕也有旧日支配者插手的痕迹。
“应该是那只大蜘蛛,梦魔,阿特拉克·纳克亚!”马德音搜索了一下司马良提供的旧日支配者资料,锁定了幕后黑手。
传说中,这只类似大蜘蛛的旧日支配者,对生物的潜意识海洋、阿赖耶识、盖亚意识、世界意志、社会人格这种生物集体的意识研究极深,它每到一个世界,就会编织一张连接现实与潜意识的网,当网织成之时,就是世界毁灭之时。
这一张网织成,潜意识、世界意志、世界人格和现实世界将会混为一谈,逻辑、概念、本我意识完全混乱,所有生物都将堕入不可名状的恐怖疯狂之中,跟丧尸一样。
不,还不如丧尸,至少丧尸还会寻找食物。而完全混乱的生物会把自己的手当做韭菜盒子,津津有味的吃下去;把灯光当做敌人,把声音视为盟友,掀起一场无法想象的战斗。
南朝鲜人坐火箭去太阳上本来是笑话,但概念逻辑混乱之后,大批会飞行的生物都会把太阳当做诱人的异性,成为代达罗斯那样的昏蛋。
既然梦魔有这种本事,那么小小的在普渡慈航的潜意识里做一做手脚,让他以为自己真是取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也不是不可能。
两个大妖还在扯皮,普渡慈航倒是舍得口水,黑山老妖已经有了失控的迹象——宽袍大袖已经遮不住狂野生长的触手了。
而此时,王用之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跟这帮妖魔邪祟,不用讲江湖道义。”马德音默默说道。
【古城会】发动,刷新了体力和技能冷却,法天象地再一次发动,斩向黑山老妖。同时,【伊尹之事,臣能为之】的诅咒挂到了黑山老妖身上——他统治着这么多鬼类,勉强能算个君主——让他的运气更差,血魔给他下的诅咒瞬间爆发,让他变成了一坨扭动着触手的怪物。
在完全丧失理智的情况下,黑山老妖的力量虽增强了不少,在法天象地之下不过是多砍两刀的事儿。
与此同时,马德音祭起真灵图,一个高冠峨带、衣紫腰玉、鱼袋绒座的大官从里边走出来,手指一点,【伐山破庙】落在了普渡慈航身上。这个大妖登时就变了相,成了一只大蜈蚣,从空中坠落。
“放!”
在【万箭穿心】的引导下,无数涂抹破邪之物的箭矢攒在了极速坠落的普渡慈航身上,“普渡慈航如来”就在惊慌失措中,攒成了一条死蜈蚣。
'203。第203章 入对'
吕端正在等待皇帝召见,他入京已经三天了。
本来以赵德芳对他的看重,应当是“越次入对”,也就是插队,在那些官位比吕端高的人前边见皇帝,不用排队。
可惜,其中有二大王一系的文官作梗,吕端杀婺州节度,理由充沛,无法治罪,却并不代表二大王不会报复,不代表婺州节度的老师王审琦不会报复。
目前,吕端气势正盛,须臾下不了手,但是使一点小小的绊子,把令吕端越次入对的诏书封驳回去,还是做得到的。
皇宫里说不上什么景色,大宋的皇宫,用的是大楚杜伏威、后楚马光惠两朝留下来的皇宫,加以修建改造——这两个政权,都是定都金陵应天府。
吕端又看了眼自己手中的笏板,上边写着一会儿入对需要说的问题。
那次用击贼笏打碎了夜叉夫人的头后,吕端还特地请教了家中几个有武力的教师,拿这种类似的东西打人该需要什么——许是打上了瘾。
他也曾在周遭无人的时候想过,朝会上趁势一击,把二大王打死,让这个以叔谋侄的野心家就此死去。
因为有表露野心的二大王在,朝堂上一片混乱,地方上派系林立,让大宋内耗不断,党争四起,根本无法凝聚力量抗击邪魔。
偏偏皇帝还奈何他不得——在他做出实际行动之前,叔谋侄固然不对,可要是侄子杀叔,受到的阻力依然会很大,更别提赵光义笼络了不少文臣武将,没有完全的准备,就把二大王扑杀,带来的动荡会更大。
天空中下起了雨,七月的金陵,正是梅雨天气,灰蒙蒙的天空让吕端想起了家乡,幽州这个时候秋老虎余威仍在,干热的天气往往让人皮肤皲裂。
“家乡……”吕端叹了口气,随后又坚定起来,有二大王在,大宋永远不可能集中力量北伐,那些想要北伐恢复河山的人,必定是二大王永远的敌人。
“吕通判,吕通判,”一个小黄门走了过来,“到您入对了。”
吕端点了点头,跟着小黄门往文德殿走。“不知这位中使如何称呼?”
“不敢当吕通判之问,鄙人秦翰。”小黄门恭敬地答道,宦官的权利来自天子,面对吕端这个天子面前的红人,就是宫中的大貂珰王继恩也不敢怠慢。
吕端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只是递了一颗碎银过去,心里对这个小黄门高看了几分。
马德音虽然没把另一个世界的宋朝历史告诉吕端,但是却把一些值得拉拢和提防的人物告诉了他——吕端也只以为马德音使用《连山》、《归藏》之类的易道推衍出来的。
秦翰,正是值得拉拢的人物,这个宦官在有宋一朝都是值得一提的好汉,一生大小战斗数十场,身披四十九创,最后诡异地暴毙。
而与之相对的,是目前执掌宫中事务的王继恩。烛影斧声,赵大莫名暴毙,还有赵二的儿子真宗即位的时候,王继恩都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赵大死的蹊跷,皇后让他招赵德芳入宫,他却径直去找了赵光义;赵光义死了,李皇后要废太子,扶自己的儿子上位——王继恩在其中也是推波助澜的黑手。
在原来的时间线里,王继恩坐这两件事一件成功了,一件失败了——失败的那一桩阴谋正是被吕端所粉碎。
这是个明显的赌徒、野心家,见风使舵的政治投机者,留着是个祸害。
“想除掉王继恩可不容易,”吕端默默地想着,宦官是皇帝私人,没有明显的把柄,想说服皇帝杀宦官,东林党都不敢这么干。
文德殿到了。
经过一阵没营养的行礼、慰问之后,赵德芳和吕端的对话进入了主题。
“如今大宋天下,外有邪魔之患,内有藩镇之祸。易直与婺州除跋扈武将,可有良策教我?”
“依臣愚见,可启太祖皇帝更戍之法,令内地藩镇往戍边境,调边境军队入禁军,一则安抚四镇帅臣,二则充扩禁军,以备北伐;三则可令州郡得以生息。”
还有第四点好处,吕端没说,就是剪除赵光义的羽翼,等内地都是皇帝掌控的禁军,二大王还拿什么硬气?
“何其难也,”赵德芳叹了口气,青年天子本应该大展宏图,却被一个叔叔压了三年,没有郁气那是玩笑话,“一个个都成了土皇帝,要是没你们这些忠直之士,朕的诏令能不能出大庆殿还说不准。”
“陛下,武人虽跋扈,但一有刑统,二有军法。可着忠勇可靠之人带数千人马,代天巡视。若有武人行不法事,以法论之,罪重者斩,轻者发四镇麾下戍边。”
确实是个好办法,赵德芳点了点头,只是内心还有些失望,吕端这个办法太书生气了一点儿,他那个好叔叔赵光义,会等着皇帝把周围藩镇一个个干掉吗?
只怕还没等到第二个藩镇,七国之乱的情况就会重演,到时候赵光义引领诸节度使清君侧,事情就棘手了,难道把吕端推出去当晁错斩了?
“不过,藩镇之事,须缓缓图之,”吕端感受着两人之间谈话的气氛和节奏,了解了皇帝的想法。知道该把自己真正的目的抛出来。
“臣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是论语里的一句话,颛臾是当时鲁国的外敌,但是孔子却说,当下的麻烦不是东夷敌国,而是内部的忧患。
赵德芳眼冒精光,自从薛居正不明不白地死在官衙里,感这么说话的文官就少之又少,大多数是刚刚踏入官场的小臣,希冀能在赵德芳心里留下名号。
但吕端不同,他已经做到了正六品的婺州通判,哪怕按部就班,也能在五十岁左右成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更是北方士人的领袖,他的支持,甚至比名义上的文臣领袖、参知政事卢多逊还要重要。
“吕卿,计将安出?”
“文武齐下,以大势压之;谨守中外,防狗急跳墙。”
“如何文武齐下?”
“臣请于各路设安抚使、提刑使、转运使、提学使,分掌军务、刑名、漕仓、学政,并招随县开国伯马德音上京,授天下士子修行之法。”
“文有提学使,武有安抚使,则萧墙之患可弥也。”
'204。第204章 驿路'
解决了两浙的几个大妖,马德音踏上了前往金陵应天府的路途。
老饕四人组也跟着他上了路,有马德音、吕端和王用之的举荐,老饕和他两个孙子至少能讨个禁军教头的职务——他们家传的箭术可不是吹出来的。
燕赤霞继续周游天下了,两浙妖氛已尽,他要换个地方降妖除魔。马德音跟他谈过,不过这个六品官出身的道士对官场有着很深的忌惮,不愿意再踏足朝廷。
王旦和宁采臣也是一路,在杭州府就与马德音分开了,他们要考试。宁采臣还是带着聂小倩的骨灰翁,因为马德音对他二人说了鬼魂们的下场。
在地府崩坏之后,鬼魂不是魂飞魄散,就是扭曲成怪物,投胎什么的并不现实,宁采臣就只能把聂小倩带在身边,再想办法了。
“授随县开国伯马德音礼部郎中,总督天下学政。”
这是赵德芳给马德音封的官。
正五品的礼部郎中,专门管理学政,这是实职,跟王用之的职衔差不多。
这个被旧日支配者感染的世界里,赵匡胤并没有定下叠床架屋的官僚体系,本官、差遣、贴职搞得混乱无比——因为他当皇帝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
扶植文人、打压藩镇、异论相搅的执政思路倒是流传了下来,不过赵德芳具体的动作还没做出来,就被想要拉拢藩镇的二大王顶了回去,无疾而终。
所以,此时大宋的官职还是承袭大楚,只是提高了枢密使的地位,令其与政事堂中的宰相执政们并列;打压了节度使的地位,避免武官们选出个领头的来,再来一个黄袍加身。
至于总督天下学政这个差事,想必是吕端想出来的。马德音只是跟他提了一嘴,最好让天下士人都有修行浩然正气的机会,吕端就把明朝才出现的提学给搞了出来,不得不说,天才就是天才。
吕端的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