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前朝的柴氏,未听闻有什么谋逆之人,便择日让官家禅位就是,无需再生事端。”
 国内现在还是不能乱的,自己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点,不能被这个急眼老糊涂的太监给带歪了。
 杨戬一看他铁了心不肯加害赵偲,便和杨霖敲定了几个禅位细节,便匆匆离开了。
 他现在办什么事,都是和阎王赛跑,急吼吼地再没有往日的沉稳内敛。
 苏暖暖等他出去之后,娇笑着道:“恭喜老爷,要做天子啦!”
 杨霖笑了一声,心中暗道,此时我过得,怕是比皇帝还舒服。
 真的登临大位以后,便多了许多桎梏。。。
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教圣女
 昭德坊内,杨霖头缠红丝带,穿了一身汗衫,和种归夷、蔡灵宝还有几个小丫头蹴鞠为乐。
 旁边的大女儿杨天瑛小手掌拍的呱呱响,杨霖擦了擦汗,看到女儿崇拜的眼神,踢得更加来劲。
 突然叫好声没了,杨霖一脚踢过中间的网,转头一看,方妙怜正牵着女儿离开。
 杨霖赶紧打了个手势,道:“暂停,暂停,中场休息。”
 然后抱着球跑了过去,方妙怜今日穿的十分得体,一袭红裙虽然没有施脂粉,也有些光致明艳,杨霖疑惑问道:“这是去哪?”
 方妙怜没好气地说道:“去庙里还愿。”
 “庙里?”杨霖眉心一皱,道:“你一个明教圣女,去庙里作甚,难道庙里供着明王么?”
 方妙怜一听这话,火气就上来了,“明教都让你铲除了,还不兴别人信佛?”
 杨霖心中暗道,如今是自己的关键时候,难保不会有人心怀不轨。
 他们奈何不了自己,却也要防着对自己的家人下手。
 “信佛有什么好,不如跟着本赤阳真人,改信道。主要是还方便,家里就有供奉三清的殿堂,还愿的地方。”
 方妙怜白了他一眼,抱起女儿就走,气的杨霖不轻。
 这要不是闺女在,早就把她就地收拾了。杨天瑛扬起粉雕玉琢的精致小脸,奶声奶气的道:“人家不要到庙里去。”
 杨霖乐的不行,抱过女儿来,使劲亲了一口。
 方妙怜看着他们爷俩,气极反笑,拽着杨霖道:“你跟我去也一样。”
 杨霖愕然道:“我去作甚?”
 说完他突然想明白过来,这既然去还愿,肯定是许过愿的,八成是给自己许的。
 这圣女上次就把护身符给了自己和杨天逸,果然是个面冷心热的。
 杨霖心中一暖,就答应下来,促狭道:“我去了那庙里,就怕和尚们多想。”
 杨霖刮了刮女儿的鼻子,笑道:“你去小桃子姨娘,爹爹回来再陪你玩。”
 上了马车之后,杨霖仔细打量了一番,今日方妙怜穿着百褶蝴蝶群,鬓间簪了一朵金花,瞧着有些眼熟,应该是自己送的,所用的布料,都是金丝压线,看得出是精心装扮过的。
 看到杨霖的目光,方妙怜心中十分欢喜,但是脸上还是一副高冷的样子,只是俏颊微红。不经意间的局促紧张,也暴露了她的心思。
 坐在对面的是什么人,那可是赤阳子杨霖,对这些女儿家的心思,最是精通,堪称专家。
 圣女的样子看上去,让杨霖觉得可爱极了,恨不得就上去咬上几口。
 马车缓缓往大相国寺驶去,这一路堪称汴梁最繁华的街道,直到大相国寺,那也是常年人山人海的所在。
 杨霖的这辆马车,驾车的和后座,还隔着围栏,通体乌漆,没有多余的挂饰。
 车上有一层珠帘,一层布帘,因为是给内院的妻妾打造的,便多了一个辕座,方便侍女驾车时候,坐在珠帘中,还有围栏相隔不算抛头露面。
 这一年,过得都不安宁,东南西北四处打仗,不过中原却更加繁华了。
 汴梁开封,正在焕发第二次疯狂地野蛮生长,各种殿宇豪宅,拔地而起。
 四方交通更加便利,城郊的官道都是青石板铺就,磨得十分平整。
 如今靠近深秋,很多客商都往汴梁来,兜售过冬和新年的用度物品。
 街道上更加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两侧兜售各种小吃、手艺的,不绝于道。
 杨霖掀开布帘,瞧得十分欢喜,如此盛世,海晏河清,出于自己的手笔,岂能不让人意醉。
 御前大街,更是东京汴梁的权贵居处,可以说是寸土寸金。
 昭德坊旧日的身价,根本没法和这里相比,青砖粉墙的豪奢府邸,户户圈起偌大的庭院,也不知道都是住的什么人家。
 一些兜售的小贩,最喜欢在这里卖一些精巧却不甚贵重的玩意,常有贵人家的小姐使女,看中了买了去。
 突然近处一个卖小泥人的小女娃,眉清目秀约莫六七岁的年纪,不远处一个盲人在那捏着泥人上彩,看来是帮自己爹爹卖的,十分乖巧懂事。
 这女孩腰间绑了个小篮子,更以红绳绕颈,挂在身前,脸色红扑扑的,笑起来干净纯粹,十分可爱。
 杨霖敲了敲车壁,赶车的婆子放缓了速度,杨霖笑道:“你看那小泥人如此有趣,不如我们给闺女买一个。”
 方妙怜凑过来一看,不以为然地道:“不过是些普通泥人。。。”
 突然,她注意到那个小女孩,其实这种孩子在汴梁十分常见。
 他们不光在御前大街,也常出没于各大酒肆茶楼,兜售一些小吃、玩意。
 卖的东西不见得有多好,主要是小孩说话讨喜,长相可爱,让人忍不住掏钱买一些。
 总共不过十文八文,都是些小钱,便是一般人家也轻易拿得出手。
 方妙怜自己小时候,便是跟着生父,做过这等事。那时候可真是无忧无虑,实乃一生最欢喜快乐的时光。
 后来父亲亡故,才被人带进了明教,方腊在教内收了一帮子干儿义女,后来只有方妙怜摸爬滚打,手段高明,做到了圣女的位置。
 那明教中,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方腊又是个豪放义气的汉子,不怎么看觑手下的人,全靠自己周转应付。
 哪有人,生下来就是竹叶青的。。。
 一晃神的功夫,那小女孩见她盯着自己看,便一溜小跑过来,“姐姐,你真好看,要买个泥人么?”
 方妙怜被这一声从思绪中拉回,笑着道:“你上前来,我挑一个。”
 “姐姐,你这么好看,我送你一个!”
 小女孩见她脸色更红,还以为是被自己夸害羞了,这样的女娃,十分活泼大方,浑然不知眼前的姐姐,诨号叫竹叶青。
 杨霖玩心大起,又是个种好手,十八般武艺使了出来,方妙怜根本不是对手。
 但是她为了不露馅,只能和小女孩闲聊,要是一般的人,小女孩早就走开了。
 但是这个姐姐神仙一样的相貌,还如此喜欢自己,小女孩得意极了。
 有这个小女童,在大街上还不算太奇怪,所以苦苦忍受之于,不得不和她搭话。免得被人注意到。
 小女童见她模样有些奇怪,便问道:“姐姐,你是生病了么?”
 方妙怜只是咬着嘴唇摇头,小女童顿时明白了:“姐姐,你没带钱吧,这个算我送你的!”
 “唔。。。有。。。有钱。你等等,一会就好。”
第七百四十七章 禅位诏书
 杨霖来到大相国寺,本来还愿的方妙怜,在车上休息了起来。
 “我先去逛逛,你什么时候好了,再下来还愿。”
 杨霖拍了拍手,笑吟吟地下车,临走前挨了圣女一脚。
 他之所以来此,自然不是还愿的,而是前来视察一下。
 自从宗教改革,统归文教司管理,他还没有来过寺庙道观。
 这项政策到底收效如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寺院来说。
 轮回学说的宗教,往往比较容易引起民间的共鸣,人们在这一世活的很累,却看不到希望,便寄托着来世。
 方妙怜作为明教的圣女,为什么摩尼教灭亡之后,他要信佛,就是因为摩尼教、白莲教还有弥勒教这些宗派,都和佛教的学说有些相似。
 进到大相国寺前,陆谦等人已经围了上来,站在杨霖的身后。
 他们都是穿着便装,没有配官服,扮作普通香客,来看一看宗教改革之后,寺院的现状。
 信仰这个东西,是断绝不了的,从古至今有太多人类不能理解的现象,即使是在后世的科学爆炸之后,也都还存在。
 臻至化境的科学家,在最后,往往要去信神,就是因为很多事连他们,也无法解释。
 所以管理好宗教,对于统治者而言,有利无害。
 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乱像,不管是放任自流还是过于严苛,都不是好主意。
 相国寺门口,守门的不再是僧人,而是多了一个文教司的小衙门。
 杨霖走进去一看,有几个公人,笑吟吟地问道:“这位施主,捐香油钱,请来此处。”
 这服务态度不差!杨霖心里赞了一声。
 这些公人的态度当然不差,因为来这里的,都是些财神爷。
 他们捐的香火钱,除了按律收税,拿出一部分分给寺院,大部分都进了文教司,充当居养、学院、校舍、金石馆的支出。
 而豪客门本就求个心安,这些钱用来做了什么,都会有衙门告知他们。
 说起来都是行善积德的好事,香客们自然没有怨言,和尚们也被迫没有怨言。
 这个也算是业绩的一部分,在文教司内部要是考察的,这些人被分到大相国寺,可是一个大大的美差。
 杨霖穿着十分华贵,在场的公人都已经认定了,这又是一个豪客。
 可惜,他浑身半文钱也没带,这些精的猴子一样的差人,估计是打错了算盘。
 杨霖坐下之后,马上有人捧着一个茶盘出来,香气萦绕。
 这是专门伺候大豪客用的,迎来送往的本事,眼力见是头等重要的。
 杨霖一边喝,一边问道:“今日这大相国寺有些冷清,是怎么回事?”
 一个身穿麻布素衣,头戴公门璞帽的坐到他的对面,笑道:“这不是如今的燕王殿下,崇信道门,延庆观才是香火鼎盛的所在。我们这相国寺,虽然也香客不绝,但是照着往年,大不如前了。”
 他们说起来头头是道,显然文教司的人,对于汴梁的各大寺院道观十分清楚。
 杨霖又问了一些细节,对蔡京的手笔不断地叫好,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太会敛财了!
 杨霖恨不得站起来给蔡京鼓鼓掌,难怪古往今来贪官这么多,蔡太师能够在青史上留下一笔。
 这手段,这细节,这周到的服务,完善的流程,平白给朝廷增加一大笔收入。
 文教司办那么多大事,从来不伸手跟自己要钱,果然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这蔡京一身敛财本事,让赵佶用就是祸国殃民,自己他用就是济世大才。充分说明了,人才常有,也得给他们找准位置。
 杨霖喝完了三杯茶,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等文教司的人刚开始有些苗头要钱的时候,站起身来拍拍屁股就走了。
 端茶的小衙役恨恨地说道:“竟然一毛不拔,这下您可是看走了眼,可惜上好的龙凤团饼,没来由便宜了他。”
 为首的公人笑道:“此等人物,岂是那吝啬之人,交个善缘早晚要来捐的。”
 ………
 杨霖推崇备至的宰相之才蔡太师,此时正在文教司的衙门内,苦思冥想。
 赵偲禅位,需要一封禅位诏书,这等手笔当然要找地位、文采和资历最好的人执笔,
 朝中比来比去,出了已经退隐致仕的张商英,就是蔡京最有资格了。
 首席宰相白时中本来就是蔡京提拔的,兴冲冲地来到文教司,提出了这个想法。
 蔡京当仁不让,接下了这个了不得的大活,闭门之后,只留下随身伺候的侍妾,在一旁大气不敢喘地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