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已解冻的白屿河,河水湍急。
 秋汛之际,碧波翻飞,滚滚而去。
 江水悠悠,浩荡南下,两岸浮桥上,杨霖看着翻滚的碧浪,好似湮灭了一切痕迹,王侯将相,江湖草莽,在岁月的流逝中,都不过化为虚无。
 北境荒凉的旷野上,也许只有这天地、只有这山川大河,才是永恒的存在。
 完颜阿骨打,一个自己熟记于心的名字,杨霖没有见过他一次,但是已经亲手将他送进这洪流中,被冲刷的干净。
 作为一个小部落的首领,他是女真的英雄,但是对于辽人和宋人来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灾难。
 女真之于这片土地,和地震、火山、洪灾、瘟疫一样,就是彻头彻尾的灾难浩劫。
 他们的崛起,带来的是杀戮,奴役和野蛮的倒退。
 当野蛮战胜了文明,遍地都是残破的尸首,人这种好不容易诞生出灵智的物种,又短暂地回到了靠着武力弱肉强食的社会。
 杨霖扩了扩胸,吐出一口浊气,大声道:“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此地是我们由守转攻的起点,两岸堡寨林立,大宋将士从此地,直捣黄龙,扫净鞑虏,开百世万世之太平。惟愿我战死之将士,魂兮归来仍知渡此河回乡。白屿河从此改名英灵河。”
 很快有官员记录,然后便是刻石做碑,更改地名。
 似乎是感觉到杨霖有些伤感,在一侧的折浣香握着他的胳膊,柔声道:“打赢了女真人,以后就不用打仗了,不打仗就不会死人啦。”
 徐月奴嗤笑一声,道:“没了女真人,还会有别的鞑子的,她们坏得很,又不肯种庄稼,没得吃了就来抢。”
 “太不要脸了!”折浣香没有一点将门千金的见识,浑身的天赋点,都点在身段相貌上了。让人不禁怀疑,曾经出过杨家将老太君的折家,怎么就养出这么个极品花瓶来。
 杨霖轻笑一声,不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更是天方夜谭。
 不过他可不打算跟自己这个爱宠讲解,能给女人讲清楚一件事,除非这个女人本来就懂,或者感兴趣,不然比登天还难。
 一甩披风,杨霖带着她们,登上马车,大声道:“陆谦,启程,回汴梁!”
 折浣香欢呼一声,挽着杨霖上了马车,她的女儿已经让丫鬟婆子们带着,由徐家庄护送到了汴梁,这么多天没见,着实有些想念了。
 躺在马车内,一身疲惫的杨霖,也已经十分想念汴梁。
 这一场大战之后,短时间内,自己应该不会再有如此操劳的时候了。
 双手枕在脑后,杨霖在车内翘起腿来,自在地笑着说道:“接下来的事,可就不用我亲自动手了。”
 他的本意是,禅位这件事,手下人应该给自己办的明明白白的。
 但是徐月奴和折浣香对视一眼,脸色一红,将他的翘着的二郎腿按下来,一前一后骑了上来。
 杨霖赶紧摆手道:“作甚?这是作甚,我说,你们误会啦,我没有那个意思。。。”
 ………
 汴梁城一早就开始洒扫城门,郊外树上都缠着红绸,无数百姓走上街头,准备着桌椅板凳,小吃饮品,等着欢迎将士们凯旋。
 随着胜仗越打越多,百姓们迎接将士都迎出一套完整的规程来了,就如同不定时来一个佳节一样。
 一个多月前的中秋,杨少宰于黄龙府外的达鲁古城击败女真,灭了不可一世的大金帝国。
 从此北方再无强虏,捷报传来,憋屈了百年的开封百姓,欢度了最隆重的一个中秋节。
 绚烂的烟花,映照的东京如同白昼,人人脸上喜气洋洋。
 对于这个不缺吃喝,解决了温饱,而且普遍比较富裕的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民族认同和自豪感是十分强烈的。
 即使是街头人憎狗嫌的泼皮,也喜气洋洋,与有荣焉。
 大宋东京汴梁的城镇风貌,市民素质,过去千年的后世,也鲜有能达到的。
 如今更是了不得,北征的英雄将士即将回归,这里面就有表现出彩的开封府子弟,京营新军。
 蹴鞠联赛的开启,让各地的乡土意识得到了一次重新的提高,开封尤其如此。
 大宋各省之间,已经有了彼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也是吃饱了饭之后的结果。
 哪个地方出了出彩的人或事,当地的父老、乡党、小娘子,往往将他大加吹捧。
 人肚子不饿了,就要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了,蹴鞠联赛和高衙内的契丹兄弟留下的马球联赛,是最火爆的球市。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催生出许多的职业,养活了一大帮子人。
 不光是汴梁城中万人空巷,参与这场入城盛世,就是昭德坊内,也早早就洒扫准备。
 杨霖这一走,几乎又是一年,府上主人家只有一个男丁,就是还在吃奶的杨天逸。
 一个如此大家业的豪门,没有几个男丁撑场面,属实是过得有些惶恐。
 现在杨霖回来了,人心也就安定了下来,大家都在翘首期盼他的回归。
 伸出半个脑袋,杨霖问道:“陆谦,到哪了?”
 “不出半个时辰,就可以到汴梁了。”
 杨霖长舒一口气,这一路太艰难了,马车颠簸不算,还有些意外的损耗。
 这一具师老兵疲的躯体,如何经得起这般压榨,让他想赶紧回到汴梁,养好了身子回到大杀四方的状态,顺便一雪这一路之耻。
 还有就是路上颠的实在难受,甚至有些腰疼,让杨霖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开始修整道路。
 一个四通八达,商路贯通东南西北的帝国,岂能是如此寒酸的交通条件。
 这东西不是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修好了路,很快就可以产生无穷的收益,江河湖海,都可以通船,山地丘陵都可以走马,那么整个大宋的富庶繁华,肯定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更关键的是,这么大的疆域,若是交通不便利,朝廷也难以掌握地方。
 他倚在窗户边,筹划的时候,沿途的景色正在不断后退。
 终于,陆谦大声道:“少宰,汴梁到了!”
第七百四十五章 老爷回府
 重回汴梁,杨霖照例,没有抢将士们的风头。
 从侧门换乘马车,进入汴梁空闲的街道,把荣耀和欢呼留给了浴血的将士。
 先是将徐月奴和折浣香送回折浣香的小别苑,然后和女儿亲昵了一会,才出门打道回府。
 随着马车停下,杨霖伸了个懒腰,掀开车帘看到昭德坊熟悉的大门,这一刻恍若隔世。
 可以说,一直压在心头的大山,已经被自己给掀翻了。
 如今浑身轻松,没有了女真,也不会再有蒙古,北方要一步步纳入自己的统治。
 杨大官人回到自己的宅子,当然是意气风发,浑然没了车上赖歪样子。
 迈着四平八稳的步伐,扶着腰带,进到内府。
 郑云瑶带着一众妻妾,娉娉婷婷站在门口迎接,一看见他,就先爆发出一阵娇呼。
 这里是内宅,就是家丁护院也不许进入的,清一色都是自己的侍妾丫鬟。
 “虽然没有城门万众欢呼,这场面也配得上我杨大官人的身份了。”
 杨霖自嘲一声,就被这些莺莺燕燕,簇拥着回到府内。
 内院早就备下接风家宴,郑云瑶掩着琼鼻,推开上前索吻的杨霖,笑着挥手道:“臭死啦,情情,你先伺候老爷沐浴更衣,然后再吃饭。”
 杨霖生了两个儿子之后,腰板挺直了不说,身份也变了。
 以往的大郎的称呼,被儿子夺去了,现在长了一辈。
 按理说应该是叫郎君的,但到了这个时代,大户人家已经开始称呼家主为老爷。
 不过这个称呼也叫不了几天了,禅位的事,应该拖不了几天。
 杨戬等人早就迫不及待,恨不得马上就给他披上黄袍。
 “是,夫人。”
 秦情情笑着招呼了几个丫鬟,准备温水、皂角、毛巾、衣服,还有漱口刷牙净面的东西,拥着他去到浴房。
 杨霖这才发觉,自己浑身确实不太干净,这就是在外和在家的不同。
 想来还是家中舒服,变乐呵呵地搂着秦情情的纤腰,前去沐浴更衣。
 “这小腰,又细了一圈,是不是思念你家老爷,茶不思饭不想瘦的?”
 秦情情脸一红,啐道:“人家是跟着方姐姐练功瘦的。”
 “练功?”杨霖躺在宽大的浴池中,热气腾腾,十分舒服。听了这话,摸了摸秦情情的俏颊,不以为然地说道:“想学跟爷说啊,我这是正宗的道家内功,源远流长还支持双修,跟那明教的邪门歪道,大不相同。”
 秦情情一边给他揉搓后背肩膀,一边道:“方姐姐的功法可神奇呢,练完之后,浑身舒泰,也柔软了许多呢。”
 说完迫不及待给杨霖展示了一番,只见她弯腰弓身,手脚相连,成了一个圆形。
 这妮子浑身就拢了一层薄纱,看的杨霖咽了口唾沫,道:“这摩尼教据说发源在波斯,怎地也会瑜伽,我看八成是这个圣女偷师学来的,过几天我可得好好审审她。”
 说完嘿嘿一笑,这两声略显猥琐的笑声落下,他脑子里已经有了一整部的圣女审判大戏。
 ………
 汴梁,皇城大内。
 杨戬佝偻着身子,对着面前的赵偲,深深一拜。
 “官家,杨少宰他回来了,此战荡平了金国,灭了女真,开疆拓土数倍于原本的大宋。”
 他的声音还是一贯的柔和,听不出一点咄咄逼人的意味来,但是赵偲却觉得,每一个字都是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刀片。
 他轻咳一声,道:“太傅不用拐弯抹角,朕早就有意禅位,杨少宰如此英雄,胜朕十倍,天命所归。”
 话音未落,本以为十分洒脱的赵偲,却没有解脱的感觉,反倒涌起一股深深的悲哀。
 祖宗基业,大宋江山,就要在自己手上,拱手让人了。
 自己当然会配合,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禅位这个名头,可以让很多忠于赵宋的大臣,自觉过渡到下一个王朝。
 更重要的是,赵偲希望通过自己的配合,保住赵家的血脉,更要保住自己这一家的安全。
 杨戬轻笑一声,道:“若是官家果有此意,小人们愿为官家做成此事,您只需多置办田产,歌女舞姬,安享富贵便是。那少宰,最是仁厚,您是知道的。”
 事到临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的赵偲却完全没有心情,和他继续虚与委蛇。
 他低下了头,脸朝下望着地上自己的靴子,轻轻点了点头。
 杨戬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躬身弯腰退出了春和殿。
 几个小内侍迎了上来,杨戬道:“去昭德坊!”
 ………
 昭德坊,书斋内。
 杨霖半躺在卧榻上,靠在身后“小枕头”的胸前,享受着纤纤素手揉捏。
 他眼睛半闭着,不以为然地道:“官家怎么会心怀怨愤,就算是有些不甘心,也是正常的。”
 室内还有一个杨戬,明显是来告状的,说是他闷闷不乐,似有怨愤,此举却在杨霖眼中落了下乘。
 旧主待你不薄,这么急着落井下石,谁会高看你一眼?
 这杨戬以往断然不是这么短视的人,不过如今他真的急了,自己的寿命还能活几年,死了之后那不成器的侄子,怎么可能把权势传下去?
 杨戬闻言道:“这件事,毕竟非同一般。。。”
 杨霖摆了摆手,坐直了身子,道:“老哥,你的内侍省,是最了解官家的。如今的赵家,哪还有半点权势?我们若是不善待赵宋家的人,才会引得天下大乱。”
 “那前朝的柴氏,未听闻有什么谋逆之人,便择日让官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