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霖和几个徒孙辈的人,却讨论的兴致勃勃,他越来越发现这个时代汉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各种建议都被提了出来,有的靠谱,有的则天马行空。
 甚至还有说是用热气球和风筝拽着跑的,让杨霖哭笑不得,不过他从不打压任何一个想法,而是鼓励大家尝试、试验。
 许多在人们觉得是常理之外的领域,未必不会有迥异于后世的文明而另辟蹊径的道路,主要还是要培养当下的青年动手试验的能力和意识。
 很快城郊的那条试验的道路就到了,众人跃下马车,簇拥着杨霖走了过去。
 PS:书评区宁貂毛搞了个活动,发帖拿起点币,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聚人口
 到了城郊,见到了传闻中的轨道马车,杨霖眉头一皱。
 和自己想的,还有很大的差距,就拿轨道来说,其实就是两侧固定了一下。
 而且十分的宽阔,马车也是长和宽几乎等距,这样阻力平白大上不少。
 负责此事的工匠们,听说杨少宰来了,大受鼓舞,一早就在此地等候。
 本来以为杨少宰就是来看看,没想到提出了不少切实有用的建议,不禁让众人刮目相看。
 谈着谈着,敬畏之心稍减,杨霖干脆在路边的木墩上坐下,周围围住一圈的人,听他讲解。
 聊了一会,高柄最先支撑不住了,他完全听不明白,寻了个机会便抽身溜走了。
 等到敲定了几个重要的细节,杨霖也拍了拍手,肚子里的东西倒得差不多了,再聊下去就要露拙了,便起身离去。
 一群各地的校舍精英,看着杨少宰的背影,眼中充满了钦佩。
 “如此看来,想要将蒸汽机放到轨道车上,至少还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杨霖心里暗道。
 稍微有些失望的杨霖,还是打起精神,下令重赏这些人,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经费。
 回府之后,他又连下三道命令,让中书门下制定律法,规范采煤和炼铁两个新兴行当;二是取消妻子状告丈夫,要坐牢三年的律法;三是四个陪都,三年内都享有自主处理当地赋税的权力,用于建造基础设施,招揽民众入驻。
 白时中看着这三道命令,心中有些不以为然,但是还是一如往常,坚定地执行杨少宰的命令。
 下发到文教司之后,蔡京看完,沉思了片刻,对身边的人说道:“少宰有鼓励生产的想法,我等当为他添把柴。”
 “全凭太师做主。”
 蔡京起身,出了衙门上了马车,来到昭德坊内。
 正在陪几个孩子看戏的杨霖,把抱着的小儿子,交到奶娘手中,出来会客。
 “太师来此,必有金玉良言教我。”杨霖还没到花厅,就大笑着说道。
 蔡京年纪大,资历在,也不起身,笑道:“文渊,我见你三道政令,便有些想法,要和你商讨。”
 杨霖从侍女手中拿过温桶,给他续了一杯茶水,虚心问道:“太师,有何见教,文渊洗耳恭听。”
 “你想安生民,促发展,可知道什么事第一要务?”
 杨霖想了想,说道:“轻徭薄税?”
 蔡京摇了摇头,杨霖又说道:“莫不是鼓励耕织?”
 “也不对。”蔡京抿了一口茶,也不让他继续猜了,直接说道:“人口。”
 “有人才有生产,才有劳力,才有人才。”
 此时的社会,人口确实重要,大宋有一亿百姓,所以家底厚实远非其他国家能比。
 后世的南宋能抗住蒙古五十年,看似强大的西夏和金国,却几年时间就灭亡了。
 说到底,大宋人口多,生产力就跟得上,兵源也跟得上。
 蔡京继续说道:“你的新政,让底层百姓只要肯劳作,就会有饭吃,若是风调雨顺,肯定会有余粮。如此一来,百姓们就有能力,养活更多的孩子。”
 “进学制,让普通寒门子弟,有机会读书识字,多了条出路。”
 “医校培养无数的郎中,让百姓病死率下降。”
 蔡京每说一点,就点一下桌子,说到最后,眼中好似有光芒闪动。
 这样的人,他年轻时,未尝没有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只是官场浸淫多年,磨去了棱角,一心只惦念着权势。
 如今杨霖给了他一个机会,蔡京好似返老还童一般,爆发出一股澎湃的激情,凝声道:“文渊,我们已经有了所有鼓励生育,增加人口的条件。”
 “如今只需一道政令,三个孩子之后,每多生一个,朝廷奖励些钱财,每年当地衙门派发些粮食。将来这大宋,定然是更加强盛。”
 杨霖一听,着啊,这说的太有道理了。
 老东西的眼光,比自己一个两世为人的还长远,这个时代,什么都比不上人口。
 这么大的疆域,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广阔的天地,正需要子民去开发,去守护,去扩张!
 杨霖起身,对着蔡京拜了一拜,说道:“太师果然深谋远虑,诚为国家栋梁。”
 蔡京赶紧虚扶一把,杨霖趁势起来,兴冲冲地说道:“鼓励生育实乃国家大计,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只是奖励的这个度量,还需要太师定夺。”
 蔡京终于告别了笔杆子生涯,开始参与到社稷大事的制定中来,心中也是十分舒畅,一捋胡子答应下来。
 杨霖将他送到了昭德坊大门之外,回身还是笑吟吟的,显然是心情大好。
 蔡京说的太对了,这个时代就开始鼓励生娃,将来搞不好满天下都是汉人。
 如今其他民族的竞争力,属实有些上不得台面,他们就是想鼓励,也没有自己这么殷实的家底。
 事实上,除了耶律大石,在西边鼓励契丹人多蓄养妻妾,保留血脉之外,根本没有一个统治集团,关心底层百姓生娃的事情。
 耶律大石鼓励生育是要生聚十年,恢复契丹的元气;杨霖鼓励生育则是千年大计,抢占世上的资源和地盘。
 杨霖满怀畅想,回到院子,长廊拐弯时候,一个没留神差点撞到迎面而来把臂同行的李凝儿和殷浅浅。
 两个人娇呼一声,一看是杨霖,殷浅浅不禁掩嘴笑道:“大郎这是想什么好事,连路也不看了。”
 杨霖一左一右,揽住两个人的纤腰,道:“我刚得了一个治国良策,正要和你们一同努力。”
 李凝儿赶紧摆手,推辞道:“我们女流之辈,伺候大郎起居即可,可不敢干政。”
 杨霖哼哼一声,在两人的臀上抓了一把,使劲揉了一圈,骂道:“你们两个自己说,府上谁有你们跟着我的时间长?我自问也没少在你们身上挥洒汗水,可是呢,到现在一儿半女也没给我生,对得起谁?”
 两女满面羞惭,红着眼连连告罪,杨霖左右手一同使劲,一人赏了翘臀一巴掌,威风凛凛地道:“没用的东西,还好意思在这溜达,给我滚回去并排跪好,咱们再尝试一回。”
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良膳食
 杨少宰身先士卒,发展人口的时候,蔡京也没闲着。
 很快就敲定了奖励制度,不仅如此,还有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制度。
 比如说,以前文教司收缴的寺庙土地,分出一些给当地的医校,供草药种植。
 然后十岁以下的儿童,若是得病,可以在当地校舍享受免费的治疗。
 减少死亡率和增加出生率一样重要,而且蔡京就是居养制度的创始人,可以说是世界上国家福利最早的推行者,制定这种制度手到擒来。
 人口,是一切的根本,这个时代还有无数的资源,等人去开发,去占有。
 为此付出一些财政支出的代价,是绝对值得的,只要上层省下一些虚头巴脑的支出,就绰绰有余了。
 赵佶时候,一个园林一年内的修葺支出,就足够养活几十万百姓。
 如今朝廷税收大大增家,边关又没有大的威胁,战线都推到了长城以外,南洋还在不断开发,杨霖确实有这个底气发一些福利。
 这个邸报发下去之后,蔡京和杨霖的名声一时无两,民间对两个人歌功颂德,很多奇怪离奇的故事开始流传。
 两个人都和上天的神仙挂了钩,老百姓就是这么实在,发点粮食把你捧成仙都是轻巧地事。
 这个春天,整个神州大地,沉浸在生娃的快乐中。
 昭德坊也不能免俗,后厨内,红光满面的苏伊娜,在炉子旁。
 杨霖刚刚在她身上耕耘了一番,现在还没起来,苏伊娜暖心地帮他烹煮草原常见的奶酪。
 小火慢慢煮牛奶,用勺子翻搅防粘锅;放凉捞出牛奶皮,过滤装进小瓦罐;加入酵母再保温,耐心等待乳酪成。
 日上三竿,杨霖才伸了个懒腰,一睁眼窗外的阳光有些刺人。
 房外,苏伊娜捧着一个小罐进来,抿了抿耳边的青丝,眉梢眼角,染着一层晕红,看上去十分娇羞。
 杨霖笑着笑着招了招手,道:“是什么好吃的?”
 苏伊娜掀开盖子,一股奶香扑面而来,杨霖愣了一会,道:“这是。。。”
 “乳酪,我们部落的人,不管多累,吃一些就恢复精力了。”
 说完不知道想到什么,低着头害羞起来。
 杨霖尝了一口,十分鲜美,他随手搅了搅,凝如膏、白如饧、沃如沸雪。
 苏伊娜见他翻来翻去,只吃了一口,还以为不和他胃口,有些委屈地说道:“这是我们草原的美食,要是大朗不喜欢,我让后厨给你做些汤来。”
 杨霖笑了笑,“喜欢,怎么不喜欢,你们吃这个东西,用的牛乳是普通牛产的么?”
 苏伊娜是个部落的公主,对这些事其实不是很清楚,想了想说道:“用羊奶马奶的都有,不过蒙古人喜欢用牛奶,他们那里有专门产奶的乳牛。”
 杨霖一听来了精神,坐直了身子,让苏伊娜伺候自己穿上衣服,然后摸了摸她的脸,笑道:“你今日立了一功,回来我再赏你。”
 苏伊娜不明所以,看着他提着乳酪,匆匆离去,也不知道自己立了什么功劳。
 杨霖带着乳酪,来到门口,让陆谦等人带着他来到明堂。
 白时中等人忙的焦头烂额,一个奖励生育的政令,中书门下不知道要忙多久。
 一看杨霖提着个罐子进来,纷纷抬头看他,杨霖笑道:“诸位辛苦了,我给你们带来一些乳酪。”
 。。。
 明堂内鸦雀无声,全都用不解地目光看着他,杨霖往白时中的椅子上一坐,问道:“来啊,吃啊,别客气。”
 有明堂的公人,拿来几双碗筷,几个朝廷大员分食了乳酪,纷纷赞不绝口。
 张叔夜最先忍不住,道:“少宰,今日来,只怕不是特意来送乳酪的吧。”
 乳酪这东西,在汉朝就有了,但是一直没有普及起来。
 因为在中原,牛的地位比较高,农耕社会以牛为主要劳力。
 一般的牛产奶,都不够小牛喝的,没有人会奢侈到大规模做乳酪。
 不过也有一些人喜欢此道,唐朝大诗人杜牧就写过“忍用烹酥酪,从将玩玉盘。”
 而吃喝玩乐达人白居易,更是早就过上了喝奶的生活。尤其是他的“调酥煮乳糜”,即使隔了千年,都能从文字中闻到清甜的香味。
 “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酥油野蒜酒,牛奶地黄粥,既暖胃来又解馋,白居易能受用那么多妻妾,肯定是个重养生又富有生活品味的人。
 醍醐灌顶,说的就是乳酪,涅槃经中,将人生分五味: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
 醍醐,也就是干奶酪是乳品加工的最高境界。醍醐灌顶,则是精神满足的最高境界。
 杨霖笑道:“这几年,茶马商道,我们买入的最多的商品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