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第一状元郎-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闲职,让王朝立看着办。”
 陆谦点了点头,道:“不用去问官家的病情么?”
 “官家有病,自有其他人会想我禀报,只有内侍省一家来人,显然是假消息。难道内侍省的宦官,会比我那精心培养的番子,动作还快么?”
 杨霖当然不会把禁中这么重要的位置,全盘让给杨戬一个人把持,就算是内侍省里,日本直也是杨霖的嫡系心腹。
 陆谦走了之后,杨霖一边回屋,一边深思。
 自己还有足够的耐心,但是底下的人快呆不住了。
 大宋王朝,究竟还有多少死忠,现在看上去风平浪静,若是真的走了谋朝篡位之路,又会有哪些人出来反对。
 这件事非同小可,必须在最佳时机动手,太早了会有意料之外的阻力,甚至有可能搞得举国大乱;太晚了自己的这帮子心腹,会等不及,万一给自己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那可就被动了。
 自己年纪轻轻,没有什么皇帝瘾,还不至于这么心急。等待最佳时机,万事俱备,顺水推舟登上帝位,才是最好的。
 那样就可以把这件事的动荡降到最低,夺了这赵宋的江山。
 满腹心事地进到房内,只见两个少女抱着一层薄被,想要在外面和妙儿一块睡。
 红菱般的小嘴,微微嘟起,说不出的委屈。姐妹俩眼巴巴地看着杨霖,都不敢说话。
 杨霖一手一个,将她们横腰抗在肩头,这般娇小的身躯在杨霖手里轻若无物。
 徐月奴诧异地看着他,杨霖笑道:“莒县地方小,条件差,大家挤一挤凑活一晚。”
 徐月奴含羞带怒地嗔了他一眼,随机转过头去摆弄自己的头发,杨霖嘿嘿一笑,把两个少女往床上一丢。
 莒县虽小,给这个大官备的行辕着实不差,尤其是这个大床,深得杨霖之心。
 黄玄芝和小道姑十分害羞,一左一右缩在杨霖怀里,杨霖手摩挲着薄薄丝滑的亵衣,轻轻笑道:“明天天一亮,就都是一家人了。”
 ………
 天色微明,晓风拂来,依然有淡淡的幽香,昨夜的狂欢似乎随风而逝,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初升的阳光下,趴在自己胸口的灵云,精致的面孔宛如明玉雕成,散发出淡淡的光华。
 杨霖轻轻将她摆在床上,越过几道娇躯,才来到床下穿好衣服。
 简单地漱口洗脸之后,杨霖到院里,照例打了半个时辰的拳。
 陆谦兴冲冲地进来,说道:“少宰,刚刚治河司的人来说,从这里出发不远的运河,可以直达两淮。我们去淮阴,还是去山阳?”
 杨霖思前想后,擦着汗说道:“去淮阴好了,然后直下扬州,在扬州待几天,渡江之后去杭城,最后再去福州。”
 陆谦常年贩盐,对这些地方都十分熟悉,面带忧色说道:“少宰,若是这样,只能是回来时候走荆楚,荆楚一带可不好走啊。”
 “荆楚怎么了?”
 “荆楚一带,开国之时,几员宋将就杀戮太狠。再加上那些地方山多,水多,很多山河湖泊里,都藏着不少匪类。就拿洞庭湖来说,就是一个贼窝。”
 北宋这百十年,虽然把汴梁经营的有声有色,但是地方上的百姓实则苦不堪言。
 士大夫活的跟神仙一样逍遥快活,自然是有无数的升斗小民,为他们卖命。不然的话社会资源就这些,难道是凭空出来的不成。荆楚川蜀一带,也是有宋一朝的造反大户。
 杨霖皱着眉头,道:“我们巡狩天下,就怕遇不到这些魑魅魍魉,但凡见到一个就要解决一个。”
第六百三十四章 宰相之才(给盟主苏铭989加更)
 天色一亮,莒县的官员早早前来拜侯。
 杨霖笑着褒扬他们几句,便要匆匆启程,离开这个小县城。
 突然,官吏之中,有人高呼一声:“少宰留步。”
 所有人顿时愣住,举目望去,是一青衫文官。
 这个是书院的院长官服,杨霖疑问道:“你有何事?”
 “下官范宗尹,主掌城阳书院,今日有一事要问少宰。”
 杨霖见他一脸苦大仇深,便找了个地方坐下,轻笑着问道:“范院长,请说。”
 这厮也不客气,直接开门见山,“下官自从初闻杨学,便以为是富国强民之道,心中深以为然。少宰开书院进学之法,确实让无数寒门子弟,有机会读书识字。但是进学制颁布以来,却无规章可循,士子进取,全凭书院裁定。
 如此一来,岂不是变为了人情买卖。不瞒少宰说,下官执掌城阳书院短短两年,已经有七八位官阶比下官高的同僚,前来为子侄谋一个进学名额了。”
 进学制是蔡京的手笔,他当时估计也抱着方便走后门、受贿赂、结党羽的心思,所以故意留了这么大一个纰漏。
 杨霖暗道一声惭愧,问道:“那么范院长,你给他们名额了么?”
 “有一个比较优秀,下官便让他进学了,其他的都是滥竽充数之辈,故而现在还在书院待着。”
 杨霖点了点头,道:“诚如此,你有何想法?”
 范宗尹没想到杨霖听了之后,既没有暴怒,也没有生气,反倒心平气和地跟自己讨论起来了。
 他往前走了一步,周围的官吏有些嫌弃地避开了他,这小子什么话都敢往外说,这些人心里可是有鬼,那些为子侄谋出路的,就是他们。
 无论如何,这范宗尹得罪了整个莒县的官场,是待不下去了。
 他自己好像不知道这些,往前走了一步,神色有些激动,道:“少宰,下官一直以为,杨学之道,在于发现每个人的才能。同样的,朝廷要做的,就是让决定每个人前途的不再是出身的郡望门第,而是每个人的智力和才干。”
 “这谈何容易啊。”杨霖叹了口气,说道:“一个人的成就与地位确实不应该受出身的束缚,我所梦想的事,也是贤者得其位,而愚者受其惠。”
 范宗尹继续侃侃而谈,他对杨学的理解十分深远独到,甚至已经超过了杨霖。
 这并不罕见,杨霖只是给他们开了一道门,他从未怀疑这些古人中的人杰,你给这些人开一道门,他们就能还你一个世界。
 他轻轻上前,就像是一个探讨问题的老友,没有被杨霖的官职所吓倒。
 他的脸上十分平静,也不慷慨激昂,但是目光中闪动着一种光芒,让他整个人都有一种难言的风采。
 “少宰,下官从得中进士,便来这书院任职。接触的年轻学子多了,发现他们都是各有所长。朝廷的官职以往是由科举所定,科举也有其弊端。我们大宋承袭唐制,只定官,不定吏。比如知州由科举出身的士人担任,知州下面的胥吏却有世袭的、推举的、派定的,不仅良莠不齐,而且弊端丛生。”
 “这些位置实际上,需要很高的专业才能方可胜任,绝非简单地派个人去就能做好。下官以为,我们进学制,也应该取消大家一起读死书,而是要分门别类的进行考试,挑选对口的人才。考试内容也不应该仅限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数算、技艺、辩才都在其中!”
 杨霖越听越兴奋,拍着他的肩膀,环顾四周对在场的人说道:“范宗尹,有宰相之才!”
 人群中的官吏们,惊得说不出话来,这厮怎么一下子就有宰相之才了。
 关键说这句话的是杨少宰啊,那这范院长可就不是光有宰相之才了,他很有可能坐到宰相之位。
 杨霖伸手一挥,道:“来人,那纸笔来!”
 很快有人,捧着笔墨纸砚过来,杨霖当着众人的面,亲笔写了一封举荐信。
 写完之后,叫过陆谦来,道:“让朱老头带几个亲卫,护送范院长入汴梁。”
 范宗尹茫然无措,虽然看着是有天赐良机,一时血热,出头把心里藏了很久的话对着当朝权贵一吐为快,但是现在他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杨霖笑道:“你先去文教司,出任干办一职,我已经写信知会了蔡太师。你去了之后,最大的任务,就是和蔡太师,合力将考试吏目分门别类,整理出来。”
 “希望我回京之日,你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我们慢慢试行、改进、定制!”
 这是一场繁浩的工程,和新的役法相互应照,可以让地方上的这些胥吏更加的专业。
 这些人,才是治理地方的基石,再也不能随便选派了。
 若是把整个帝国比喻成一个房子,如今就是要让丁是丁卯是卯,砖石是砖石,土木是土木,可想而知一旦完成,这个帝国将会迸发出多大的力量,有何等的进步。
 以往的地方吏目,是到任之后,开始学习。知道学的还是好的,很多人好不容易摸出点门道来了,任期也到了。而且学院进学制,因为蔡京当初目的不纯粹,留下的这一大漏洞,也是时候改一改了。
 考试永远是最合适的办法,就算是它存在些许的缺陷,但是比其他的方法好得多,也是力所能及之内最公平的门道了。
 范宗尹受宠若惊,没有想到杨少宰这般雷厉风行,而且简直就是自己的知音。
 那蔡太师闻名天下,宰执六年,新政成效人所共知。现在的蔡京,在士林中是很有威望的,名声还没有臭。
 一想到终于可以到那彤廷之巅,和当朝的大人物一道,定下万年不改的规制,范宗尹的浑身就忍不住一颤。
 杨霖高声道:“陆谦,让回京的亲卫传我的口信,到府上支取些钱财,为范院长在汴梁置办一套房产。”说完他又看向范宗尹,道:“将一家老小接到汴梁,安心给我做出这个规制来。”
 范宗尹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心中坚如磐石,深深一拜,作揖道:“下官,必不辱使命!”
第六百三十五章 势不可挡
 莒县学院一事,风传整个京东东路,各地的士子喜忧参半。
 进学制的改革,让考试这个形式重回人们的视野,而且关于当日莒县的对话,被传成无数个版本,说什么的都有。
 一时间大宋士林人人紧张万分,生怕真如传言那般,开始考各种蹊跷的技法。
 钦差船只由运河拐弯,扬州就在眼前,再回此地的杨霖心情十分愉悦。
 走上船头,眺望远方,初夏明媚的阳光下,江水悠悠,波光粼粼,两岸绿草红花,一片生机盎然。
 远处渡口上,人山人海,杨霖笑着说道:“当年我和蔡京在此,迎接童贯,这厮人高马大,身躯魁伟,不似寻常阉人。”
 陆谦笑道:“童贯老贼确实有些异象,不过心术不正,长得再魁伟,也是个阴毒阉宦。”
 杨霖哈哈一笑,也不作答,三艘船在江边缓缓停下,放下踏板,杨霖匆匆上了堤岸。
 周围的侍卫赶紧上前,将他护住,渡口人太多了些。
 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是自从莒县的事情之后,便让其后的淮阴、扬州都有样学样,急着窜到杨霖跟前,准备提出一些政见,也能像范宗尹一般平步青云。
 官场学问实在太大了,一张椅子怎么摆,一杯酒怎么倒,一杯茶怎么敬都可以隐含极大的寓意,哪里会出现如今这样,摩肩接踵,人挤着人的场面。
 杨霖使了个眼色,陆谦等人直接拔出刀来,站立两侧,护出一条道路来。
 扬州的街道,虽然也算是繁华,但是还是无法和汴梁、洛阳等地相比。
 如今并不是扬州最繁华的时候,因为蔡京的新政,让两淮的盐商凄凄惨惨,家破人亡。
 蔡京的盐法变革,是他所有为政举措中,流传最广的。后世的明清两朝,都在沿用,因为他的盐政,让朝廷的收入大幅增多。
 不过朝廷垄断盐茶的下场,就是让民间深受其害,许多偏远地方的百姓,一粒盐难求。
 而且官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