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七零舞丹青-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建国笑而不语,小样儿,还想套我话!你们慢慢想吧,保证想破头也想不出我女婿倒底给了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9…11 01:02:32 ̄2020…09…12 04:38: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乐儿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4、疼你一辈子
  
  热闹了一天, 亲朋们各自散去,唐建国把村里想闹洞房的小年轻统统撵走。真是的,我家闺女能随便闹么?万一给整生气了怎么办?别人发火顶多拿扫把打人,她可是会动弩的!
  唐建国将最后一位客人送走, 然后带上三花做的吃食, 再拎上女婿孝敬的好酒, 跑去找唐耀祖了。
  老哥俩先后嫁了闺女,心里都不得劲儿, 同病相怜的, 打算喝到天亮一醉方休。
  沈时和被虎子拉去西屋, 她最近给小孩讲了不少医学常识, 被虎子划分到最喜欢名单里。依照惯例, 凡是虎子稀罕的人,都会获赠一幅小螃蟹。如今,他的螃蟹已经画得有模有样,对于弟弟只画螃蟹这事儿,唐昭从不会说“你练练别的吧。”而是到季节就买几只蟹回来,养在家里叫他观察。
  沈时和拿到画很是惊喜,整幅画墨色浓淡相宜, 螃蟹形态各不相同。唐曜还专门练了“唐曜画”的落款, 行书流畅,还挺唬人的。
  听说这些都是唐昭教的,沈时和对弟媳妇的印象分又涨了两个百分点。
  过了一会儿,三花端着自己做的酱牛肉和油炸花生米进来, 还拎了一瓶葡萄酒,“姐,我爸找耀祖叔去了, 估计今晚不能回来。我姐他俩在那屋唠嗑呢,估计也不能出来。就剩咱仨了,咱们喝小酒呗?”
  “行!”沈时和也挺痛快,“不过虎子只许喝一杯。”
  虎子急了,“那我第二杯咋办?”
  “喝汽水!”沈时和一点儿没客气,“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喝完第二杯就打醉拳。”
  “那你想不想看我打醉拳?”
  沈时和挺想看,但她不能纵容小孩喝酒,葡萄酒也不行。
  唐曜西屋热热闹闹的,东屋这边却极其安静——沈晏清已经呆住了。
  他猜到唐昭会不甘于婚礼的简单,但是他没想到,她居然如此注重仪式感。
  房间内红烛摇曳,她换上大红喜袍顶着红盖头安静坐着。喜袍是大乾制式,层层繁复,绣着龙凤呈祥的纹样铺了一炕;盖头四角垂着流苏,上面绣的是鸳鸯。
  门边椅子上放了一叠红衣,是他的。
  饶是他遇事从容,此时也无法镇定。他实在想不到,自己竟然还能穿上宽袍大袖,在七十年代大旺村,在自己的新婚夜。
  换好衣裳,满目尽是耀眼的红,他拿起桌上秤杆,挑起盖头。
  那一瞬好像回到从前,回到上辈子曾想象过的大婚场景。
  她含羞带怯抬起头,乌发挽着,发间别了一支簪。水眸撩起,眼波流转,见到他后笑了,又马上用双手捂着脸,垂着头不敢看。
  他低声笑着,在她旁边坐下,她偎在他怀里,小小声地说:“殿下,你可真好看。”
  “你更好看。”他在她发间一吻:“衣裳是你做的?”
  她点点头,“这种样式不敢叫别人看见,只能自己偷着做。”
  “绣了多久?”
  她凑到他耳边,“从订婚就开始偷偷绣啦。”
  他虎起脸,“从现在起,一年之内不许动绣活。”说完又惩罚似的轻轻掐她的脸,“眼睛不要了是不是?”
  她吐了吐舌头,乖巧地摇他胳膊,“你别生气呀,咱俩喝合卺酒呀。”
  还准备了这个?
  她指了指身后,他不由失笑,真的有合卺酒——窗台上,一个匏瓜破成两半,用红丝线连着,里面盛了佳酿。他将匏瓜拿来,两人各取一瓢饮,相当于同饮一卺,从此夫妻一体,同甘共苦。
  “殿下,来坐帐呀。”她拉着他的手,和他并肩坐着。他心里暖融融的,时代让礼仪变得简洁,她倒好,但凡有可能实现的,她半点都不马虎。
  周围是散落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她也不拘,剥了颗花生来吃,然后笑着把他的衣襟放到自己衣襟上面。
  他却握住她的手,将二人衣襟放到同等位置。
  她笑了,彼时夫君是天,衣襟要压在上头,他这样无疑是告诉她,咱们之间是平等的,那些旧规矩无需理会。
  她心想,新社会就是不一样,把我们俩的封建思想都改造了。
  二人端坐着,她转身从柜子上端下一盘饺子。他夹了一个喂她吃,她咬了一口大声道:“生的!”
  他被逗得直笑,明明都是她自己准备的,偏偏整得跟不知道似的。
  他把半生的饺子放到一边,又倒了茶给她漱口,然后取下她的簪子,墨发倾下,瀑布一般。
  他将人揽在怀里,“昭昭,咱们安置吧。”
  啪嗒,灯关了。
  “殿下,你对我好点儿。”
  “放心,一辈子都疼你。”
  第二天,唐暖在外面喊吃饭的时候,唐昭还没起呢。沈晏清无奈,把自己的小媳妇抱起来,给她穿衣服穿袜子。她哼哼唧唧不想动,沈晏清笑问:“这是累着了?”
  唐昭点点头:“又困又累,只想睡觉。”
  沈晏清把鞋子给她套上,又给她打水洗漱,唐昭这才反应过来,“殿下,应该我伺候你更衣呀。”
  沈晏清笑出声,“快点儿吧,都等咱们呢。”
  两个人一起出去,面对沈时和的戏谑目光,唐昭这个害臊,随便吃两口就回屋躺着。
  过了中午,沈晏清又跟唐耀祖借了大解放去市里,他得先把沈时和送上车,再把唐暖送回学校。
  沈晏清不让唐昭跟着折腾,唐昭便送大姑姐到村口,然后回家收拾东西。她把唐曜的柜子都整理一遍,将沈晏清的衣物挪到自己这屋。
  全部收拾好她又累了,刚躺着歇了一会儿,春妮来敲门,一进屋就朝她嘻嘻坏笑。
  “不许笑!”唐昭大声道,“唐春妮,你不要那么龌龊好不好?”
  “行,我尽量高洁一点儿。”春妮笑眯眯坐下,“怀上没?”
  唐昭一枕头飞过去,春妮笑得倒在炕上,“我换个问题,你们打算啥时候生?”
  “这两年怕是不行。”
  “他家不得催你啊?”
  “这不是在大旺村嘛,我俩的事儿自己做主。”
  春妮点点头,“那我帮你跟妇女主任多要点儿计生用品。”
  唐昭一把将她的嘴捂住,春妮自打结了婚,动不动就整这些虎狼之词。
  春妮闹够了,用胳膊肘拐了下唐昭,“大花,你家那位晚上咋样?”
  唐昭白了她一眼,拒绝回答。开玩笑呢,闺房之乐能随便跟别人分享么?
  她表面上一本正经,却想着自家殿下昨晚表现,脑子里不由冒出四个字——龙精虎猛!
  唐昭的这场婚礼,让村里人津津乐道了一个夏天。但婚礼之后,一家人再度低调起来。
  唐昭今年没接太多单子,两个火柴厂的花火基本达到饱和,也无需增添新的内容。印刷厂已经攒了两年的挂历模板,而且都抢手得很,今年大可重复使用。所以她只接了一套挂历,画十三张水果就好。
  其余时间除了质检,她拼命学习新知识。因为拿到举荐名额,她会在九月份跟殿下一起去京市,为了更好适应,她得不停充实自己。
  婚后半个月,公社放映队来村里放新电影,一家人坐在场院上激动地看完影片,一个个憋得贼难受。尤其是唐建国,特别想在场院喊一嗓子:“这故事是我女婿写滴!”
  影片看一次是不够的,于是唐建国带上虎子去市里电影院,刚坐下就跟旁边人显摆,“这电影可厉害了,原著是我女婿写的。”
  旁边的人并不给他面子,“可拉倒吧,这牛谁不会吹,我还说这片子原作者是我二大爷呢。”
  唐建国觉得,大女婿肯定不想白捡这大侄子。
  夏天过去一半,沈晏清去了趟省城。工农兵学员的政审和体检都结束,却迟迟没能接到消息,他觉得不能傻乎乎在家等,必须去问问情况。
  “小沈来啦,快坐。”吴副局长看见他,面色不自然起来。
  沈晏清道:“我来取我的准入证。”
  吴副局长叹了口气,“我也不瞒你,你的准入证没发下来。”
  “哦?”沈晏清问,“是我的小说没按时完成?还是没配合制片厂工作?”
  “怎么会呢,工作都完成得挺好,一点儿没毛病。”
  “那是我政审不合格?还是体检不合格?”
  “都合格!”
  “那么,林业局今年没有推荐权了?”
  “当然不是!咱们有无数优秀的林业工人,当然有权推荐学员!”
  沈晏清点点头,“既然这样,我不能通过的理由是什么?”
  吴副局长叹了口气,“是学校那边考核没过,说你接受再教育的时间没达到三年。”
  “呵,”沈晏清被气笑了,“虽然年限未满,但是我有特殊成绩,咱们不早就达成共识了么?”
  “可是对方就是用这个卡着,我们推荐的其他学员都过审了,去京市的、去西北的都有,就你一个没过。我们局长都拍桌子了,但是人家就咬着这条不放。”吴副局长道,“你也别着急,我们这边再使使劲儿,如果实在不行,明年你也下乡三年了,谁也没理由卡着你。”
  沈晏清站起身,淡淡说道:“那就麻烦您了。”
  他告辞出去,吴副局长不由擦了把汗。沈晏清再能耐也不过是个年轻人,可是刚才自己居然有种面对上级的错觉,让他给问出了一头汗!
  
  95、论使坏的风格
  
  沈睿吃完午饭走进办公室, 脚步中带着志得意满。
  他十九岁进入轻工部门,当年便跟着同事在东北做了一次有关葡萄酒的考察调研。如今刚满二十岁,又在“推动北方酱香酒”的研发工作里,跟着队伍各地取经, 见世面长能耐。
  他并非技术人员, 但是组织会议安排行程这一类的工作, 对他来说没有任何难度。现在提起沈睿,谁不说一句“不愧是沈老的亲孙子, 天生办事能力强”?
  要说开心, 还得是最近——他跟他哥沈铮阴了沈晏清一把。
  当年, 他们哥俩撺掇郑云吹枕边风, 最终让沈忠毅给沈晏清报名下乡。沈晏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外面已经有了关于沈家的、干部子女带头接受再教育的佳话。
  舆论四起,沈铮还找人写了报道。在强势的外界声音里,沈老爷子不得不妥协。
  名字已经在名单上,而且是被称道的表率,这样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沈晏清不得不去。只是,原本他应该去条件更艰苦的地方, 后来不知怎的竟去了东北。
  虽然稍有遗憾, 沈铮还是很高兴,他只比沈晏清小一个月,从小到大处处被压一头,两人是堂兄弟也是宿敌。只有把长房长孙弄走, 他才能成为最优秀的那个。
  接下来,原本属于沈晏清的报社名额归了沈睿他哥沈铮,而现在, 沈晏清想靠上大学回京的计划也被狙了。
  一想起这些,沈睿就忍不住得意:呵,在小山沟里慢慢哭吧,轰了我的眼镜还想回来,想得美!
  沈睿今年也打算读大学,他已经顺利拿到准入证,虽然报的并非沈晏清要读的那所,但是他单方面认为,这个名额就是从堂哥手里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