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七零舞丹青-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沈晏清交完《林海》就开始动笔写第二本小说,写了知青的故事,都是他下乡期间搜集的素材,小说在七七年春天完成,正等着下场印刷。他拿到稿酬第一件事,就是把唐昭这两年的画稿都收回来,火柴厂老孙不在意这些,反正模板在,印完也就是在柜里收着,沈晏清要,他就象征性地收了点儿钱,让殿下都打包拿走。还给迎春花火柴打电话,让他们也如此操作。安在岭这边比较麻烦,唐昭那些画,他做完挂历打算收藏的,沈晏清跟他说了原委,他也表示理解,最后只留下唐昭当初画的第一幅牡丹和几张写意。
  至于摄影,沈晏清在村里拎相机次数确实不多,但是他在外面没少拍啊,钢铁厂的《洪炉》、汽车制造厂的《解放》、电影制片厂的《镜头下》、酒厂的《窖香》,这组照片被第十届全国影展选中,同时参展的还有那张有名的《小猎手》。
  平平无奇的唐昭这一年变了不少,村里人觉得,她花钱没那么冲了。想当初她盖房子买家具,连三转一响一咔嚓都有,甚至还有唱片机这种东西,花钱都不带眨眼的。现在不咋花了,大家以为她今年挣得少了。
  其实哪里是挣得少,是家里一切齐备,除了吃的,基本不需要添置什么。唐昭同志除了画画,还迷上写现代诗。她用心体会,抒发情感,当然不是大花的“你从砬子上滚下来”这种水准。全国最大的诗歌刊物发表了她有关林区的组诗《春树暮云》,杂志寄回来,唐建国当即杀了只鸡,一家人乐呵呵庆祝一番。
  那天晚上,唐建国对沈晏清说:“你看我家这三个,各个出彩,加在一起就是唐三彩。要是算上咱俩,那就是唐五彩。”
  
  93、百年有结是同心
  
  沈时和下了火车, 站台上人很多,都往来奔忙着。她提着自己的旅行箱四处张望,看见不远处有两人拼命朝这边招手。
  东北的五月还是穿长袖的季节,眼前两位姑娘都是一身利落运动服, 都有青春鲜活的面孔, 都有明媚生动的眼睛。往来旅客哪怕再赶时间, 目光也要在她们身上停留片刻。
  就连沈时和都不禁感慨,好一对明艳动人的姐妹花!
  她笑着迎上去, 瞅瞅唐昭的小胳膊, 很是嫌弃:“就不能派个有劲儿的来接我吗?你连船都划不动, 箱子还得我自己拎。”
  唐昭笑道:“有劲儿的办事儿去了, 一会儿就来。”
  沈时和正要吐槽几句, 唐昭身边的小姑娘说:“姐姐好,我是唐暖。”
  沈时和笑眯眯答应,就见唐暖拎起她放在地上的行李箱,抬脚朝出站口走去。
  沈时和惊呆了,唐暖还不到十五吧?怎么能让她帮我拎东西?她想把人喊回来,奈何唐小暖健步如飞,早就出了站台。
  “我说兄弟媳妇, ”沈时和道, “咱家小暖可比你强多了。”
  唐昭便顺着她开玩笑,“对呗,也就我家晏清不嫌我,我也是命好, 有你这么宽厚的大姑姐,一般情况下不挑我懒。”
  沈时和啐道:“你这嘴啊,一天能喝一斤蜜。”
  两人出了站, 唐暖早在广场边等着了,大概过了十五分钟,一辆大解放开过来,稳稳停在她们面前,沈晏清带着虎子从车上跳下来。
  “你可真行,”沈时和开始数落,“火车晚点俩小时,你来得居然比我还晚。”
  “就是因为火车晚点,我才先去火柴厂帮村里取了原料,要是接了你再去,多浪费时间。”
  这话沈时和倒也认同,她看着沈晏清开的那辆车,问道:“这大解放挺新的呢,哪个单位的?”
  “我们公社的,刚买一个月。为了接你,我特意去跟耀祖叔借的。”
  说着,沈晏清拍拍虎子脑袋,虎子便叫了声姐。
  这孩子跟他姐一样穿着运动服,背挺得直直的,俩小手都插在裤袋里,虎头虎脑地拽着,可稀罕人了。沈时和笑着问:“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吧?”
  虎子点点头,“对,我姓唐名曜字伯虎。”
  沈时和笑喷,“这名字真绝了。”
  沈晏清和唐昭的婚礼就在八号,也就是大后天。沈时和特地请假过来,即便离得再远,弟弟结婚也一定要到场。几人寒暄了一会儿,无非是东西和席面准备好没有,村里大概离这儿多远,又说沈晏清要她帮着买的东西都买好了。
  虎子听说大姐是外科医生,马上勾起了好奇心,缠着沈时和问怎么给人做手术,又问线要怎么缝。沈时和觉得口头描述并不直观,于是跟虎子说,一会儿到家后找块猪皮给他演示缝合技术。
  大解放开到大旺村地界,众人从车上下来,正好赶上社员们吃完晚饭,有人正在村口遛弯,看见大解放,一个劲儿朝着这边招手。
  沈时和还蛮感慨的,“我们也组织过医疗队下过乡,你们村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社员都穿得体面,气色也好。”
  唐昭笑道:“我们村的人只要不下田,都收拾得挺干净。”
  “是啊,都穿着解放鞋,衣服裤子也都没补丁。”
  “这多亏了我姐和我姐夫,”虎子不遗余力吹捧,“我姐让村里糊上了火柴盒,我姐夫让村里养上了狍子。大奎说,现在全县的姑娘提亲首选大旺村,就算只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我们以后也不用愁,指定不能打光棍。”
  沈时和被逗得直笑,“虎子,那你想守在大旺村吗?”
  “我跟着我姐,我两个姐姐去哪儿,我就在哪儿当小霸王。”
  大家走到巷口,大磊磊系着围裙从里边跑出来:“诶呀姐呀,你可算来了,可想死我了。”
  沈晏清也没客气,把老姐的行李箱递给袁磊:“姐,他惦记你们医院的小护士,回头你给介绍一个。”
  沈时和气道:“那他得回京市啊,我给他介绍小护士倒是可以,可他在东北,让人家跟他演牛郎织女啊?”
  袁磊一挨姐训就浑身舒坦,笑呵呵地说,“姐,晏清啥时候回,我就跟着一起回。”
  沈时和气道:“知青办是你家开的呀?给你能的!”
  沈晏清把大解放开到大队部去了,唐昭他们带沈时和回家,一进门,唐建国出来对远方来宾表示了热烈欢迎,然后又揪着大磊磊一起去后厨做饭。
  第二天,大姐让沈晏清带她去打猎,唐暖、唐曜、袁磊都跟着去了。唐昭是肯定不去的,气得沈时和跟沈晏清吐槽,说你找的这个不是一般懒。
  很快就到了正日子,这一天,大旺村的社员都穿了新衣。现在大家都习惯了,哪家有喜事,那指定会成为婆姨们的比穿大会。
  看,迎着阳光走来的是唐招娣一家,招娣妈带着俩闺女穿着崭新的条绒裤,蓝的确良衬衫,挺胸抬头昂首阔步。
  在院子一角坐着的是熊孩子小队,大旺村的社员给小孩买衣服都照着唐曜买,今年大家达成共识,几乎人手一件海军衫。男孩们都剃着同样的小平头,上身全是蓝白条,打眼一瞅,哪个都像自己家的崽子。
  对村里人来说,两年前还羡慕不已的解放鞋现在都能穿上,而且供销社一来新布料,真的是全村一起抢。
  这么多人,院里是坐不下的,于是门外也摆了若干桌子。大伙正热闹着,村口响起汽车喇叭声,几辆吉普车开进村。紧接着,县委宣传科领导、春丰市群众艺术馆领导、春丰日报编辑、春丰印刷厂厂长、春丰火柴厂厂长走进唐家小院,贡献了大旺村有史以来最大排面!
  社员们沸腾了,来的是谁不认识,但是这排场真真是村里独一份。大花一家虽然去年低调,现在看来,人家其实是想低就低,想高就高啊。
  再看新郎新娘,得,眼睛都移不开了。
  在结婚一律穿绿军装、戴军帽、扎俩小辫的年代,唐昭穿了一条中袖及膝红裙,这裙子的款式来自于意国版的V杂志,简约的设计很有高级感,鱼尾的裙摆有复古味道。她头发微卷,颈上一条珍珠项链,雪白皓腕上,戴着定亲时的那块手表。
  这新娘子没治了,换身衣服直接就可以去演《阿诗玛》。
  再看她身边的沈晏清,青年本就英俊出色,合体的西装更显身姿挺拔,在一排平房的背景下,硬是穿出了倜傥儒雅。
  “春妮,大花现在咋这么白呢?是擦粉擦的吧?”
  “她现在就这么白!”春妮道,“你们不知道,除了抹雪花膏,大花还爱往家划拉蜂蜜。隔三差五就往脸上抹,抹完挺一会儿再洗掉,她就是这么白起来的。”
  “啊?”大旺村的姑娘们都震惊了,“我们喝蜂蜜都舍不得呢,她还往脸上抹!”
  “你们还不知道她?为了那张脸花多少钱都不心疼。”
  大伙正盯着新郎新娘看,就听唐招娣幽幽地说:“难道你们没看见吗?沈知青他姐也是个天仙。”
  “可不咋滴,看他姐的长相,沈知青就该这么俊。”
  “我就想知道她那头发是怎么梳的。”
  “回头问大花呗,大花那么能浪,指定都学会了。”
  广播员赵秋丽道:“那你们没看见我建国叔吗?穿上中山装跟领导干部似的。”
  唐春妮赞成,“跟我爸坐一块,不知道的还以为建国叔是公社书记呢。”
  “春妮啊,你还得帮你爸置办呐。”
  这时,抱着孩子一直没吭声的于洋说话了:“你们没看着我家三花和虎子吗?多俊呐!就算在省城,那也是可以代表中学生和少先队员讲话的。”
  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三花本来就长得高,今天穿了条银灰色背带裙,配了白色起肩娃娃领衬衫。丁字小皮鞋,白袜子,墨色长发扎起马尾。可不就是给领导献花和上台讲话的装备?
  虎子跟二姐一个色系,银灰色西裤,白色衬衫,很骚包地带着西装背带,跟民国时期富贵人家小少爷似的。
  要说虎子和三花这一身,还真有些来历。沈时和去看了银河少儿合唱团最近一次演出,觉得演出服太漂亮,特意给俩孩子买的同款。
  虎子一直没闲着,手里的唐曜相机始终在咔嚓。从今天开始,沈晏清同志就正式成为唐曜姐夫了,他必须用镜头好好记录。
  很多年以后,某沈姓八零后看到论坛上的高楼——晒晒七十年代高颜值父母。他立马把舅舅拍的爸妈结婚照片往楼里一贴,顿时秒杀全场!
  这个时期的婚礼程序极其简单,一般就是领导宣布他们结婚啦,新婚夫妇给大家行个礼,发发糖就可以吃饭。
  但是今天不同啊,夫妻俩讲完耀祖讲,耀祖讲完建国讲,建国讲在岭讲……从新人到领导到父母到来宾都齐活了。
  唐建国今天高兴,豪放劲儿一上来,喝得就有点儿多。酒过三巡,唐田阳和大磊磊帮着把重要客人送走,余下的村里人见唐建国一直傻笑,就开始套话:“建国啊,对女婿满不满意啊?”
  “怎么滴?你还能说出不满意的理由咋滴?”
  “建国叔,沈晏清订婚的时候就把三转一响一咔嚓置办齐了,结婚这次拿啥聘礼了?”
  “诶呀,那可老厉害了!给大花买了首饰,还给她一把钥匙。”
  大旺村小伙伴的想象力有限,以为唐昭脖子上那串项链就是那件首饰,以为沈晏清给唐昭又买了一辆自行车,送的就是自行车钥匙。
  唐建国笑而不语,小样儿,还想套我话!你们慢慢想吧,保证想破头也想不出我女婿倒底给了啥!
  作者有话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