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一九八二-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去之后,舒雨裁了几条红布,一边三条,从肩膀一直缝到袖子。她倒是不在意一身素白,只是觉得有点单调。
  舒雅去跟租客交涉,回来说谈好了,过完年租客搬走之后,就让常红心自己去装修布置。
  常红心已经在计划,过完年买点石灰将墙面一刷就行,再去川市岳婆婆的店里批发一些布料回来。把之前做过的,特别是舒雨教过她的款式,做出来挂上。
  她边收拾家务边跟舒雨说自己的计划,听得舒雨连连点头,她能想到这些,还说的头头是道,已经很不容易了。也幸好这几年,在外头接着活,再怎么不会说话,不懂条理,也慢慢练出一点精明能干的味道。
  看到舒雨新买的棉服,立刻夸道:“这三道红杠是你自己缝上去的吧,我看厂里一个闺女也买了一件一样的,被她妈骂死了。不过小姑娘都这样,才不管难洗不难洗,就爱这种浅色,穿上身确实抬人。”
  “你才回来,不懂行情,可别买贵了,厂里那小姑娘买的是三十,她妈到处说,显摆自己家有钱。呸,不就是她老公在省里上班,能按时发工资呗。等我开了店,天天让阳阳穿新衣服。”
  舒雨听了一笑,“放心吧舅妈,没买贵。”
  舒雅贴心的给妹妹缝了一对袖笼子,也是白色的。因为衣服最不耐脏的地方就在袖口,而冬天的时候衣服难洗,所以好多人会戴袖笼子,脏了洗袖笼子可比洗衣服简单多了。
  常红心见了一拍脑门,“有多余的布我就做袖笼子,这东西摆在店里也能卖钱的。”
  一门心思钻到生意里,干劲十足。
  盖萍又联系舒雨,说要约着几个同学一起吃饭,舒雨没空,因为黄灵回家过年,约了她见面。
  黄灵不仅是回家过年,还在老家买了套房,“我就是走得再远,也总得回来祭拜父母,还是得有个落脚的地方。”
  吴县还没有商品房,但有私房可以出售。她回来之前就已经托亲戚在打听,回来之后直接看房,赶在政府部门没放假之前,办完手续。
  “现在可买不着带门面的房子了,不过位置还挺好,以后要是有机会拆了自己盖个小楼,肯定特别痛快。”黄灵花了六百,但面积比舒雅那套要大,小县城这几年的房价变化不大。
  “买的好,以后咱们可以约着一起回老家过年。”舒雨看得出来,黄灵是很念旧的,其实如果不是之前婚约的事,她根本没有离开吴县的念头。不过阴差阳错,现在过的很好,又买了自己的房子,以后随时可以回来。
  “有了自己的房子,就像飘泊的心有了港湾,累了倦了,你知道有个地方会无条件接纳你。”黄灵在自己的新房子里招待的舒雨,参观过后,两个人才坐下来说话。
  “深城的房子我可不敢想,你知道多少钱一个平方吗?”黄灵激动的伸出手,“三千一个平方,比京城还贵。”
  京城中心地段的商品房单价也已经过了三千,并不便宜,舒雨买的便宜是因为在当时来说,属于郊区。地段永远是决定房价的核心要素,没有之一。
  深城的房子一直处于全中国房价的前沿,但又因为这是个全由外地人组成的新特区,导致投机的比率过重,有什么风吹草吹,波动的幅度也十分大。但总的来说,还是一路曲折向上。
  “你慢慢存钱,有机会还是得在深城买房,你不会打算干几年,还是回吴县生活吧。”舒雨问道。
  “回来我能干什么?出去的人有几个愿意回来的。”黄灵摇头,她没这个想法。
  “我前几天见过程燕了,还去她家拜年,她父母挺掂记你的,老问你在外头有没有对象。”舒雨尽量让口气轻松些,毕竟程燕父母是特意通过她说这些话的,她必须得带到。
  黄灵苦笑,“我都这个年纪了,还想这些事干什么?”
  当初离家出走的时候,她就是大龄女青年,还在外头工作了几年,如今已经三十岁,韶华不在。更何况,她的腿有残疾,她还曾经遭遇过那样可怕的事情,始终是心里的一道坎。
  “年龄从来不是什么问题,深城多的是和你一样……”
  看到黄灵无奈的表情,舒雨挠挠头,看来自己太心急了,只好先放一放。


第114章 选择
  深城的工厂进度很快,厂房已经搭建起来; 简易的宿舍区也有了模样; 随着工业缝纫机的进入; 第一批培训的女工已经开始上岗操作。
  黄灵的行李里; 就有第一批的几件样品; 特意带回老家给舒雨看看。
  “不错不错,这种卫衣,适合除了夏天以外的所有季节,我看看版型。”舒雨仔细检查着版型; 剪裁和所有的缝线。
  “外国人都这么高大吗?”黄灵带来的卫衣; 牛仔裤,还有棉质的条纹衬衣; 件件大的惊人。
  “过些年,中国人的条件好了,年轻人也会又高又壮。到时候,又该担心营养过剩的问题了。又白又胖在国外代表的是穷人,常年吃罐装的半成品; 没有多余的钱拿来健身和旅游。真正的有钱人; 吃健康的有机食品,有专业的健身教练指导,还有时间去旅游晒太阳。”
  “所以又黑又瘦的才是有钱人?”黄灵忍不住接口,脸上写满了怀疑。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小麦色。”舒雨一本正经的纠正。
  “那不还是黑吗?”黄灵想了想,又问道:“什么叫有机食品。”
  “不使用农药化肥; 自然生长的就是有机食品。”
  “那不就是我们天天吃的青菜吗?”化肥现在还是好东西呢,特别是尿素,供应量太小,有钱都买不到。种青菜农民是舍不得放化肥的,更不使用农药。
  黄灵咂咂嘴,决定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因为再说下去,她可能已经提前跨入有钱人的行列,还是美国有钱人,这也太刺激了,受不了受不了。
  自己这个小老板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说话啊,让人听不懂。但她是老板,所以自己还是继续保持微笑吧。
  “这三件是我随机挑了带回来的,许总回京城过年,把每个款式的样品都带了一套回去,说是等你回京的时候看。”
  “我看得出来,工人们都很用心。”舒雨检查过手里的两件就知道,工厂的品质管理的不错。
  “他们很珍惜这个工作机会,生怕自己干的不好会被开除,你简直无法想像他们的努力。”就连以前吃足了苦头的黄灵,也觉得震撼。
  “如果不是这个机会,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就只能一辈子待在农村,早早嫁人生子,干一辈子农活和家务。挨不挨打要看运气,就算公婆和老公不错,生活也没有多少质量可言。”
  黄灵对此十分赞同,“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大部分地方确实如此。”
  她和这些女工朝夕相处,听他们讲过很多农村的事,对于这些再清楚不过。只是没想到,舒雨也会知道这些。
  要知道早期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非常高,高到城里人根本不敢相信的地步。农民的生活已经够辛苦了,如果还有更辛苦的,那就是农村妇女。
  一直到有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农村妇女有了更多的选择,自杀率才开始降低。很多时候的很多问题,表面看形形种种,深入核心就会发现,还是经济问题。只要能解决经济问题,就能解决一千一万种由经济引发的各种问题。
  “一样是劳动,在农村没人肯定他们的付出,付出多少也没有收入。但在工厂,付出是有回报的,而且是最纯粹的现金回报。利用好这一点,尽快把绩效和工资挂钩,我们鼓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提高他们的熟练度,而不是靠延长工时来拿加班工资。”
  “是,我们已经在研究了,只是以前没有人干过,连个参考都没有。”黄灵苦笑,还有些担心,“万一政府部门过问呢。”
  时间刚刚走到八八年的新年,这个时候,姓资还是姓社,一直是讨论的重点。而绩效就等于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怎么能用绩效和工资挂钩呢。
  其实以前在天长地久,化妆师也按人头拿过提成,丽姐当时千叮嘱万嘱咐,不让他们对外说,就怕有人查。还说传出去,大家统统减薪。
  一家婚纱店才多少人,保密问题不大。而且按人头提成也很简单,但这点经验是无法运用到一间工厂的。
  “不怕,我们是外资公司。”舒雨一摊手,两个正宗中国人开办的外资公司。
  可如果一开始就摆明车马,民营公司在这个时代就是三等公民,银行不待见,政府看不见。而民营公司想出口到美国,难度就更大了,还得挂靠有进出口贸易权的公司。所以他们出于多方考虑,只能披上这层皮。
  黄灵再次拍额头,也对,他们有外资这个护身符。
  两个人对着绩效工资讨论良久,黄灵一条条汇总,“我一会儿再算算,找个最优的模版出来。”
  “出去时间越长就越觉得知识不够用,我当年要是能多读一点书就好了。”黄灵对于自己的学历,一直有自卑情绪。特别是她还深受舒雨看重,一去就占到财务经理这么重要的职位。
  “任何时候想读书都不晚,深城也有大学,你去问问他们有没有成人教育,你可以用业余时间学习,考考会计相关方面的证书。另外,也可以自学一点英语,说不定哪天,你被派去美国查帐,不懂英语怎么行。”
  黄灵被吓了一跳,但细想一下,还真有这个可能。两个老板都是中国人,外人以为美国才是总部,只有她清楚,深城才是总部。那么总部派会计去分部查帐,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可她不会英语,到时候怎么办?黄灵倒是不怕别人抢了她的位置,她想的是,她能确定自己对公司的忠诚,但她没法确定别人对公司忠诚。
  会计这个岗位,太重要了。
  “我回去就学。”黄灵握紧了拳头,把学习当成了工作任务,必须完成。
  从黄灵家里回去才知道,常红心拉着舒雅去量出租房的面积,还准备把院子里堆的杂物清理一下,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
  阳阳找同学显摆他的变形金刚,家里只有舅舅一个人在听录音机里的评书。
  见舒雨回来,金明天关掉录音机,“小雨,你快坐下,我有事找你。”
  “说好了明天回下溪村。”舒雨以为是问这个事。
  “不是不是,我是想问问,你觉得,嗯,这个嘛……”金明天憋在心里几天了,看着一屋子女人进进出出,简直没他说话的份。虽然以前也这样,但他那个时候没什么感觉,现在就感觉被一屋子女人无视,心里落差太大。
  “舅舅到底想说什么?”舒雨心里很想笑,还以为舅舅能多憋几天呢,感情也憋不住了啊。
  金明天挠挠头发,脸皮发红,一咬牙直说道:“你给舅舅出出主意,到底该不该等着厂子里的领导解决问题。”
  “如果我说不能等,您打算怎么办呢?”舒雨简直像是故意为难他。
  金明天哪里回答的出来,苦着脸道:“我是想,要是不能等,是不是就得自己找找出路。吴县太小了,这么多工人一窝蜂出去,也不可能找到收入和以前差不多的。”
  舒雨眼睛一亮,金明天还是有些见识的。后世就经常有人说,当时下岗的工人,为什么不干这个,不干那个,摆个早点摊,踩个人力三轮车也饿不死人嘛。
  那是因为他们拿后世的经验,强行套到当时。工厂一旦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