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海-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兵出马,分责一路皆可称帅,白元洁也是一路主帅,无非含金量低,刘显、俞大猷这样的老帅称他为帅,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连称不敢。
  原因无他,他这路军,是海路辎重军,一千三百条船听起来是很威风,可除九十余兵船外,运送辎重的不是商贾就是渔夫,开进河道的也都是渔船、商船。
  别说在陆上这样的职责不足以称帅,他麾下多半人手连兵都称不上,他又怎么能妄自称帅呢?
  白元洁连忙后退一步,拱手道:“晚辈不过沾了海运之力,这才独领一路,不敢当刘帅称赞。”
  “此言差矣。”
  俞大猷在两广总督府上总是一副老迷糊睡不醒的模样,战事却是另一般模样,即使年老体衰,他与刘显不单单百战百胜,更是以个人勇武而闻名,体形也是沙场战将常见模样。
  俩人儿将军肚一个赛着一个大,白元洁这种正常的健硕体形被俩老将军夹中间像个孩子。
  俞老爷子张手说话,拍着白元洁肩膀道:“陈帅的渔船很厉害,白帅能将渔夫调度得当,炮轰他安南正军,更是智勇!”
  俞大猷说完,众将仰头大笑,就连帅帐内职守的亲兵都低头轻笑。
  谁不知道两广渔民开的渔船,最早全是香山战船,这就是个美丽的误会。
  那些船在大明无意外洋时,最开始的定位可是沿海水师中坚力量,只是后来陈沐去北方做镇朔将军,香山船厂却一味造船,才有了后来数量庞大的民用渔炮船。
  说是渔船,都是战船。
  “行了,说你是白帅你就是。”刘显懒得墨迹,挥手定下这件事,接着对俞大猷道:“俞帅当面,刘某就不客套了,俞帅可知我军还有多少军粮,估计多长时间攻克升龙城?”
  “这城且高且厚,要么调大战船来轰,要么就用陈帅早年掀翻广海卫城的法子,推几个棺材进去,给他掀了!”
  想用火炮把安南北朝国都轰塌,花费火药炮弹比几棺材火药贵十倍不止,白元洁笑道:“破城的法子很多,俞帅只等刘帅来商议了。”
  俞大猷点头,挥手让众人坐下议事。
  武公纪虽是北朝人,但其身领明朝安南总兵使、庆阳侯;南朝黎氏太傅、仁国公、右相,明朝授予其世袭宣光、安南黎氏授其世袭大同,因此军议如何攻破北朝京师升龙城,没有一点尴尬。
  他拱手对明军诸帅一一拱手,道:“诸位,天军势大,但东京毕竟数代国都,安南名城,南朝北朝,半数百姓皆居于此,黎民生计,上天有好生之德,诸公围城则可破之,何必再破城呢?”
  升龙城坚固非比寻常,武公纪多次兴兵为黎氏效力攻打升龙,但次次在此城之下折戟,他当然想攻破这座城。
  只是听俞大猷、刘显、白元洁这班人说起破城像玩一样,心里不舒服只是其一。
  一个个儿的,这个要战船入江轰塌城池、那个要地道火药掀城,全是些破城的非常手段,太不容易接受了。
  刘显不管他是什么想法,抬手止住他的话头,横眉冷脸,指节轻叩帅帐桌案,道:“宣光武氏两万兵,老夫从云南四川带来三万,这还不算驻扎在宣光的两万,俞帅,你那多少人?”
  俞大猷抬出两根手指,道:“三万在谅山、两万在镇南关。”
  刘显怕白元洁记不住渔民商贾数量,干脆道:“白帅那边就不算了,升龙粮草一月十万石,白帅可还能再撑俩月?”
  “回都督,仨月吧,三月之内,粮草不成问题。”
  白元洁摇头苦笑,自古打仗粮草先行,提到粮草谁都头大,抬手算道:“军府还有十七万,两广省府拨来到二十万石,江浙一带合兴盛商贾也在筹措粮食,不过那是为缅甸准备的。”
  “够了,半月之内,破升龙,怎么破。”刘显转头望向帅帐正中端坐的俞大猷,道:“俞帅拿主意。”
  西南夏季多发暑瘴,刘显不愿意在这边多待,道:“陈帅何时过来?前日有云南快骑前来,播州杨宣慰使传孟养告急,安南战事拖不得。”
  俞大猷轻轻颔首,道:“白帅此前已与老夫有过商议,升龙东墙有水门三道,炮开水门,白帅率其蛮獠营抢下城关,大军自东门入,拿下外城,内宫城不足为虑。”
  “如此事不成,再想抬棺掀城。”
  “陈帅不过来与我等合兵,破升龙城就要靠我等之力了。”
  提起陈沐,俞大猷威严面目换上无可奈何,道:“数日前,陈帅传信,说他率麾下精锐八千,在南山一带借地利将莫敬典十万大军包围堵截,说机会千载难逢。”
  “已派人向升龙城中散布莫敬典为陈帅阵斩、十万大军为陈帅与南朝潘公绩围歼,北朝大势已去的谣言,升龙城破无需半月,这在这几日了。”
  刘显的表情精彩极了,老将军一时间张张口竟不知该说什么好,愣了半晌才道:“十万大军,为八千所围,陈帅何等面皮才能说出这种话来?”


第68章 阮潢
  真不是陈沐不要脸,莫敬典确实被他拖住了,说围困是夸大其词,但堵住莫敬典大军北归之路,他是当仁不让。
  由清化至升龙有好几条路,但这几条路都有一个必经之地,就是南山。
  山脚靠海,海边一条路,刚好在赤海级战舰重炮射程之内,莫敬典兵马但凡有半点想通过此处的苗头,十二艘赤海级战舰便以重炮轰击。
  纵然强冲,山脚下四千军府卫旗军扎营,挖掘壕沟、构筑土木掩体下,没人能强行冲破军府卫防线。
  这样一来,莫敬典便不能走路,向通过南山,要么向北绕远三百里走山道,要么就走半山腰,或者其他险道如何都好,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另一结果。
  大军都会被迫分散成小部队,而小部队,邓子龙麾下千户们都在山那边等着呢,更别说山里还有个林满爵。
  陈沐舒服得很!
  他不但在南山堵住莫敬典,更重要的是达到他参与安南之战的真正目标,震慑旁人。
  安南的消息总是传播得很慢,但明军在古滕县战胜莫敬典的消息还是向南传去,很远。
  南山大营。
  陈沐把玩着海上水兵送来的一方安南国广南镇守总兵官印,看着面前身着蓑衣头戴斗笠,年近四旬不卑不亢的南朝重臣,抬手将官印递给家兵,自有家兵将官印奉还阮潢。
  陈沐收敛打量的目光,探手请阮潢在帐中偏席坐下,道:“陈某解乂安之围,不见潘公绩随军;解清化之围,亦不见郑松前来;倒是不曾有过接触的阮将军前来,我不懂,所为何事?”
  “那是他们无礼,即便错人错事多了,在下前来拜谒也不会是错的。”
  阮潢拱手行礼,谢过陈沐赐座后才坐下,虽然一身渔夫装扮,恰到好处的气度却骗不了人,他颔首轻笑,道:“广南、顺化,自古偏鄙,乃流放之处,在下流放之处流放之人,将军大名却早在数年前就如同雷鸣灌入耳朵,前时听闻将军力挫北朝阮倦,故来拜见。”
  开口先说自己的领土很穷,陈沐听懂了,他抬手笑道:“阁下装束实在不像专程拜见,是来借兵?”
  “将军说笑了,广顺一带虽总有匪患,早前莫敬典还率水师袭击,我虽文弱,他们却都不是对手,还不至前来避难,这装束。”
  阮潢笑得爽朗,道:“清化郑氏,自其父郑检时就欲除我而后快,不得不防。”
  “广顺不比升龙清化,地处偏远、人口稀少,民生日用也有所不足,在下前来一为拜见将军,二为买卖。”
  “有来往客商说将军麾下有商贾船队,今将军掌握外洋,特想请将军遣船队来往马六甲之间于广顺之地买卖。”
  贸易?
  陈沐有兴趣,他原以为安南国各地兵头都只知道战争,没想到这有个聪明人,知道战争的本质打的是什么,他说道:“我刚才好像从阁下口中听见,广顺之地疲敝,我的商队即使到顺化,卖什么?”
  “阁下又能拿什么来买呢?”
  “广顺穷困不假,但其地穷困是因没有贸易,一旦贸易,就不再穷困。”阮潢说这句话时眼在发光,他道:“南北千里,有民四十余万,山有金铁、海有渔盐。”
  “只要将军的商船能到广南……”
  陈沐通常是不爱打断旁人说话的,但这次例外,他皱眉道:“陈某并不反对商贾和广南顺化贸易,但阮将军,据我所知,广南顺化连一座像样的卸货港口都没有,说这些为时过早吧?”
  “在下已经找到海港所在,会安六十里海岸,水深避风,在下知道南洋军府规矩,若不喜会安港,我治下海岸随将军挑,建营寨驻战船,都无妨。”
  阮潢说着再度拱手,道:“在下还是那句,只要将军商船到广南,商贾要买什么我就买什么,除了粮食和百姓,将军要什么我就卖什么!”
  显然阮潢是有备而来,陈沐不是头次见别人求着他去驻军了,他有充足的经验来应对这种情况。
  往往海外小国求着他去驻军、贸易,就像阮潢现在一样,那些地方都就只有一种可能——白给他都不要的穷地方。
  但这不妨碍陈沐欣赏阮潢的气魄。
  他眼前此人虽然身穿蓑衣、请求卑微、辖地贫穷,但他不是个穷光蛋,他的权势可以比肩国王,百里地方四十万百姓的领主。
  陈沐没去过广南顺化,但他能感觉到此人不惜一切想要富强的心。
  “金银铜铁、良材美木、盐土之利,你一年能拿出多少来卖?”
  阮潢的眼睛亮起来,急切道:“一年金四百斤、铜两万斤、铁八万斤,盐三万石,木料取之不尽!”
  “这没多少,棉布、陶器、瓷器、染料、茶糖酒、灯烛香料,你能吃下多少、最想要的是什么?”
  其实这个答案已经在陈沐心里呼之欲出,他知道广南顺化最想要的是什么。
  阮潢斩钉截铁:“钢!”
  “要钢做什么?”
  “造兵器!”
  “造兵器杀谁?”
  阮潢顿住,面上带有几分不该存在的担忧,道:“实不相瞒,郑氏视我如眼中钉,今将军伐莫,待郑松无北朝大患,必回首攻我,不为杀谁,自保求活。”
  陈沐缓缓颔首,思虑片刻后点头道:“升龙战事一毕,会有人去你的领地寻找良港,半年之内港口落成,朝廷驻军一千,金铜铁,就照你说的数量,每年换兵甲千套。”
  “匕、刀、矛,锁环甲、兜鍪、臂缚、护胫各一成套,配二斤大炮两门、大虎蹲两门。”
  “其余木石、精盐,由商贾易卖棉布等百姓日用诸物。”
  陈沐闭着眼睛将合适货物说罢,睁眼道:“如何?”
  阮潢起身抱拳,道:“在下多谢将军成全!”
  “不必谢我,开诚布公,我看不上广南顺化那点物产。”陈沐丝毫不留情面,抬手轻指阮潢道:“但我看的上你,我听人说过,你出奔广顺,是因为一句话,横山一带,万世容身?”
  “你有才能有魄力,过些年待安南时局安定,只要你愿意,我可以给你一队船,跟我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第69章 祭天
  刘显自升龙城一封调令,给予杨应龙出境支援孟养之大权。
  神护关中搭起将坛,巡抚王凝、副使罗汝芳等随同祭天。
  杨应龙终于如愿以偿着其战甲登坛,自巡抚王凝手中接过酒碗,一洒向天、再倾倒地。
  一众云南赤膊力士怀抱酒坛自坛下军阵穿队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