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全这个人很复杂,在宋史中他的传很长。简单地说,蒙古人攻打金的时候,他的家人全死于乱兵,他先是参加北方义军红袄军抗金,后投奔南宋,然后又叛投蒙古人。说他是首鼠两端的人,不为过。这样的人肯定知道,在乱世中实力是第一位的。他也必然影响了他的养子李?。

    李?知道忽必烈上台后,一旦安定下来,肯定会对付汉军世侯等割据势力,因为他的丈人是王文统。

    王文统,字以道,益都人。多机智,遍谒东诸侯,无所遇,乃往见李?。?与语,大喜,留置幕府,命其子彦简师事之,文统亦以女妻?。由是军旅之事,咸与咨决,岁上边功,虚张敌势,以固其位,用官物树私恩,取宋涟、海二州,皆文统谋也。

    王文统很有才华,这不仅表现在军旅谋划,而且还在治国上。

    世祖伐宋,围鄂州,闻宋宰相贾似道之才,叹曰:“吾安得如贾似道者而用之。”刘秉忠以文统对。帝问廉希宪,希宪亦誉之。及帝即位,厉jing求治,亟召用文统,立中书省以总内外百官之政,擢文统为平章政事,委以更张庶务。

    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可见忽必烈对他的重视。但作为北元帝国的核心官员,他一定或多多少了解点忽必烈的打算,他和女婿李?之间肯定谈过这个事,这就对李?的行事产生了影响。

    李?的领地在山东、苏北地区,直接面对南宋的江淮战区。如果宋蒙始终对峙,夹在中间的他,自然可以左右逢源,而双方一旦媾和,将不利于他的地方割据。因此,郝经使宋,李?和王文统就进行了种种阻挠。

    元史载:(郝经)既行,文统yin嘱李?侵宋,yu假手害经。经至济南,?以书止经,经奏其事于朝。宋败?军于淮安,……

    《续资治通鉴》载:李?侵淮安,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击败之。

    在济南,李?阻止郝经前往南宋没有成功,他就私下里进攻南宋,暗中破坏和议。

    贾似道先前与忽必烈私下议和,别人并不知道,郝经一来,他怕他的所为被其他人得知,于是指示边将扣留了郝经。

    先是贾似道还朝,使其客廖莹中辈撰《福华编》,称救鄂功,通国皆不知所谓和也。经至宿州,遣其副使何源、刘人杰请入国ri期,不报。经数遗书于三省、枢密院及两淮制置使李庭芝,似道恐经至谋泄,遂以李?为辞,命庭芝寓书于经,诬以款兵,拘经于真州忠勇军营。……经遂被留。

    贾似道想隐瞒他的所为,其实很难,但李?的入侵的确给了他很好的借口,这使得南宋认定郝经所为有诈,是以议和为幌子,掩护其军事行动。如果这样看,郝经被扣留也并没有什么。怎么着,耍我啊,泥人还有个土xing子呢。

    李?随后又多次向忽必烈请求进攻南宋,但老忽否决了。“八月,癸丑,蒙古李?乞遣将益兵,渡淮攻宋;蒙古主以方遣使修好,不从。九月,乙亥,李?复请攻宋,蒙古主谕止之。”

    李?终于还是在中统三年二月反了,郝经把他对和宋的阻挠,上书报告给了忽必烈,“经奏其事于朝”,他这种“不顾大局”的行为,必然会让老忽对他不满。但李?真正的压力应该来自于忽必烈。

    忽必烈与以前的蒙古大汗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是,他要立足于中原,以汉地为统治中心。而过去蒙古帝国的大汗,他们生活的中心是在草原上,北中国只是他们统治的一个地区。每一个汉军万户,实际上都是天高皇帝远,由着他们玩。

    从刘秉忠为忽必烈建开平城起,就昭示着蒙古帝国的重心,开始由游牧地区向农耕地区转移。而元大都、现bei jing城的建立,将标志着这个过程的完成。

    可是,这个中心,即将建成的元大都,离李?的地方王国山东,太近了。他又是所有汉军万户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任何一个君主,都不可能允许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军事集团存在。他又不像张柔、史天泽等人,早早的就通过儒生,紧密地“团结”在忽必烈的周围。

    元史中,忽必烈的另一个重要谋士,〈窦默列传〉记载:

    世祖即位,召至上都,问曰:“朕yu求如唐魏征者,有其人乎?”默对曰:“犯颜谏诤刚毅不屈,则许衡其人也。深识远虑,有宰相才,则史天泽其人也。”天泽时宣抚河南,帝即召拜右丞相,以默为翰林侍讲学士。

    由此可见,史天泽在朝中也有人,而张柔更有郝经的关系。因此,忽必烈将来是一定会首先对他动手,李?不可能看不到这点。与其等着别人来收拾自己,还不如拼一把,更何况现在忽必烈自顾不暇。李?的心理应该就是如此。

    ?父子**山东三十余年,其前后所奏凡数十事,皆恫疑虚喝,挟敌国以要朝廷,而自为完缮益兵计。闻帝自将讨阿里不哥,料内难非旦夕可平,反意遂决。

    中统三年二月,乘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征战之机,李?密令做为人质的儿子李彦简溜回,随即杀涟、海三城的蒙古兵造反,献城于宋,先攻益都,后占济南。

    “?子彦简质于朝,僭为私驿,自益都至京师质子营。至是,彦简逃归。?乃以涟、海三城献于宋,歼蒙古戍兵,引麾下还攻益都,陷之,发府库以犒其死党。遂寇薄台,陷淄州。”

    忽必烈很快就命诸王合必赤总督诸军征讨李?,同时从山东、河南、河北诸路调集汉军,齐聚济南地区。

    帝下诏暴?罪,发蒙古、汉军讨之。……以诸王合必赤总督诸军。已而真定、顺天、河间、平滦、大名、邢州、河南诸路兵皆至。

    不久,忽必烈又诏命史天泽专征,节度诸将。务必灭李?于济南。

    帝又命右丞相史天泽督师,诸将皆受节度。五月,大军筑长围困之,?自是不能复出,犹ri夜拒守,取城中子女赏将士,以悦其心。且分军就食民家,发其盖藏以赡军食。然人情溃散,?不能制,相率缒城以出。七月,?知城且破,乃手刃爱妾,乘舟入大明湖,自投水中,水浅不得死,为官军所获,缚至合必赤帐前。史天泽言:“宜即戮之,以安人心。”遂与蒙古军官囊加台并伏诛。

    宋帝国这边开始闻听李?来降还不信,后来才安排了两路人马接应李?。一路是陆上宋将夏贵,另一路是从海上。

    景定三年,李?以涟海三城来归,献山东郡县,请赎父过,仍遣总管李毅等传檄列郡。诏授李?保信、宁武军节度使,督视京东、河北路军马,封齐郡王;复其父全官爵。升涟水军为安东州,东海县为东海军。李?引麾下,具舟舰,还攻益都,入之,发府库以犒师,遂复淄州。

    元史《张弘略列传》载:中统三年,李?反,求救于宋将夏贵,贵自蕲乘虚北夺亳、滕、徐、宿、邳、沧、滨七州,新蔡、符离、蕲、利津四县,杀守将。

    夏贵所占的地方,随后又都被北元夺回。这的确是我们帝国的一个失误,它再次失去了一个扩大自己战略纵深的机会。而从海上增援的宋军,他们绕过山东半岛,在滨州地区登陆,进至沧州。但领军主将青阳梦炎胆小如鼠,半途而废。

    景定三年六月,戊子,朝廷闻李?受围,给银五万两,下益都府犒军,遣青阳梦炎帅师援之。梦炎至山东,不敢进而还。

    李?起兵才四个多月就失败了,但他的所为对其他人,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第六十四章 裂痕(三)

    ( )李?在中统三年的叛乱,给了忽必烈再好也没有的借口,他乘机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汉军世侯的举措。仅在中统三年十二月,他就连续下诏:

    “各路总管兼万户者,止理民事,军政勿预。其州县官兼千户、百户者,仍其旧。”

    “诸路管民总管子弟,有分管州、府、司、县及鹰坊、人匠诸se事务者,罢之。”

    “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各有所司,不相统摄”

    通过实行军民分治,忽必烈改变了过去汉军世侯掌控地方军、政、财权的情况。而这个时候,汉军世侯们也已知道,该来的来了,躲是躲不掉的了。聪明的如史天泽,就主动向忽必烈请求解除自己家族的军权。

    言者谓李?之叛,由诸将权太重。天泽遂奏:“兵民之官,不可并在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于是史氏解兵符者十七人。

    到了至元元年十二月,忽必烈再度下令:“罢诸侯世守,立迁转法”,规定世侯死后,子孙“荫而不世”,下届官员均由朝廷任命,“遂使天下大官、小职,咸知名器自朝廷出”。如此,彻底剥夺了汉军世侯的世袭特权,削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史天泽之所以会这样做,其实也是心中有鬼。李?在反叛之前曾经与其他汉军世侯有过信件等的联络,他原以为这些私下里对蒙古人也心怀不满的人,在他起兵后会响应他,所以他进军济南。这样,一方面便于接应他的智囊王文统,另一方面也好和这些军阀呼应。否则,他更应该向南移动,背靠江南的宋帝国。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些各怀心思的家伙,根本就没有响应他。

    元史《张弘略传》记载:李?既诛,追问当时与?通书者,独弘略书皆劝以忠义,事得释。朝廷惩?叛逆,务裁诸侯权以保全之,因解弘略兵职,……

    这个张弘略是张柔的儿子,张弘范的兄长,他当时“总宣德、河南、怀孟等路诸军屯毫州”,宋军夏贵所占的地方,基本上是他夺回来的。地处山东的李?和他联系也很正常,毕竟彼此靠的很近,如果能拉过来,将是一个强助。但“独弘略书皆劝以忠义”,可见其他的人和李?联络的不少,而且回信中肯定对忽必烈鸟语一大堆。

    史家有没有人和李?联系?不会没有。明朝人记载,李?在济南被抓住后,“严相公(严忠范,汉军世侯之一)首问曰:此是何等做作?王(李?)答曰:你每与我相约,却又不来。严就肋下刺一刀。史丞相(天泽)问之曰:何不投拜?王不答。又问曰:忽必烈有甚亏于你处?王曰:你有文书约俺起兵,何故背盟?史唤黄眼回回斫去两臂,次除两足,开食其心肝割其肉,方斩首,令其子提其首,以下山东诸郡”。

    虽然这不见于正史,但从元史中所载,史天泽言:“宜即戮之,以安人心。”以及事后忽必烈给史天泽的谕旨:“朕或乘怒yu有诛杀,卿等宜迟留一二曰,复奏行之”来看,史天泽杀李?是很匆忙的,虽然李?的话有拖人下水的嫌疑,但这里面多少怕是有些隐情。

    张弘略也因此给张家再度带来了危机。估计张柔到家也要痛扁张弘略,前面的事咱好容易才混过去,你个没脑子的就弄出这个事,这不是要咱老命吗?你就不能不回信,不落下把柄?也难怪后来张柔更看重张弘范。

    但有没有人没和李?联络?有,那就是董文柄。忽必烈即位后组建侍卫亲军,董文柄被他任命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中统)二年,擢山东东路宣抚使。方就道,会立侍卫亲军,帝曰:“亲军非文炳难任。”即遥授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佩金虎符。

    三年,李?反济南。文炳会诸军围之,贼势ri蹙。文炳曰:“穷寇可以讲擒。”乃抵城下,呼?将田都帅曰:“反者?耳,余来即吾人,毋自取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